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我國衛生檢驗狀況及前景

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我國衛生檢驗狀況及前景,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我國衛生檢驗狀況及前景

作者:陳昭斌 單位:深圳市南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衛生檢驗學(HealthLaboratoryTechnology,HLT)是預防醫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它包括衛生化學檢驗和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兩大部分。通過日常的監測檢驗,以查明有害因素對人體的可能危害,為衛生防疫工作的正確決策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從而采取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達到保障人群健康的目的[1]。按照目前的發展情況,至少衛生毒理學檢驗應該包括在衛生檢驗學科內,成為其第三大部分。作者認為,衛生檢驗學應定義為: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微生物學、毒理學和預防醫學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技術為基礎,研究與人體健康相關的產品和環境中理化、生物和毒物因子檢測的理論和技術的一門綜合性學科。衛生檢驗技術,是指應用于檢測與人體健康相關因素(產品中衛生指標和環境中的危害因素)量值的技術。主要包括理化、微生物、寄生蟲、臨床和毒理學檢驗技術等。衛生檢驗,即我們常說的衛生檢驗工作,主要是指衛生檢驗技術工作,通常叫做衛生檢驗或衛檢。它包含具體的檢驗技術工作和對檢驗技術的管理工作。衛生檢驗事業,是指把涉及到衛生檢驗的學科、專業、組織、技術和管理等諸多方面的發展當成一個完整的事業來看待,來研究。本文簡要地總結了60年來新中國衛生檢驗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及其現狀。展望了衛生檢驗技術、衛生檢驗人才和衛生檢驗學科和專業的未來。

1國家衛生經費投入已大幅度增加,中央新政策再添新保證

國家衛生經費投入已大幅度增加。我國政府預算衛生支出,自改革開放以來有大幅度的提高,如2006年為1778.9億元,是1980年51.9億元的34倍多[2]。其中投入到疾病預防控制方面的費用無疑也在大幅度地增加,如,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址的投資2002年通過評估就達17億元[3]。又如,2004年,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遷建項目經省發改委批復立項,總投資為5.06億元[4]。中央新政策再添新保證。2009年4月6日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2009年3月17日)明確指出:今后三年中,“全面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應急救治、采供血、衛生監督和計劃生育等專業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并完善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為基礎的醫療服務體系的公共衛生服務功能,建立分工明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調互動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促進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完善政府對公共衛生的投入機制。專業公共衛生服務機構的人員經費、發展建設和業務經費由政府全額安排。”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主要的專業公共衛生服務機構之一,政府全額經費的保障將極大地提升政府經費的投入,將進一步推動衛生檢驗技術的提升和衛生檢驗工作的開展。

2從事衛生檢驗技術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機構在增多,覆蓋了全國縣級及以上行政區劃的所有地區

衛生檢驗機構廣泛分布于不同部門。目前,我國從事衛生檢驗技術工作的部門主要分布在國務院的衛生部、國家質檢總局、環保部和教育部等幾大部門的下屬機構,尚不包括中央軍委的總后衛生部的軍隊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系統。如國家衛生部直屬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以及全國各地的CDC,國家質檢總局的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生物制品研究院所、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及其相應的全國各口岸衛生檢驗檢疫機構和各地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國家環境保護部的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各地環境測機構,水廠,制藥,各大學醫學院校、研究所等。衛生檢驗機構覆蓋了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地區。就各地CDC而言,都加掛了“衛生檢驗中心”的牌子,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模式,足見衛生部對衛生檢驗技術重要性的認識。建國60年來,我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稱衛生防疫站)由1949年的1個,到1950年的61個,1980年的3105個,1990年的3618個,2000年的3741個[2]。到2008年末的3534個,其中:省級31個、市地級390個、縣(區、縣級市)級2708個。尚不包括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310個等其他從事衛生檢驗工作的機構(此數據尚不包括臺灣、香港和澳門)[5]。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共有3226個:省級34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地級333個(50個地區(州、盟)和地級市283個);縣級2859個(1635個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和林區)、縣級市368個和856個市轄區)[6]。因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完全覆蓋了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區。

3從事衛生檢驗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人員數量在不斷增加、素質在持續提高

從事衛生檢驗和研究工作的人力資源是衛生檢驗技術工作得以保證的關鍵。衛生檢驗人員數量急劇增加。就衛生檢驗人員數量而言,建國60年來,我國衛生檢驗技術人員由1949年的東北原中長鐵路管理局衛生防疫站的很少,到1952年底全國已建立衛生防疫站147個,各類專科防治所(站)188個,衛技人員19750人[7]。到1980年全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機構數3105個,人員103592人,衛生技術人員80874人。已經發生質變。到2007年全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機構數3585個,人員197209人,衛生技術人員148512人[8],再上了一個新臺階。關于衛生檢驗人員占CDC人員總數的比例,1999年就有報道,北京市市級衛生防疫站衛檢人員占總職工數的比例為24.74%[9]。2002年也有報道廣西103家縣級以上衛生防疫機構的衛生檢驗人員占防疫人員的13.76%[10]。2002年還有報道深圳市區防疫站衛生檢驗人員占總職工數的比例為17.12%,該結果尚未包括從事毒理學檢驗和體檢中從事臨床檢驗的人員[11]。因此,若按照衛生檢驗人員占CDC人員總數的20%~30%的比例來看,目前在CDC的衛生檢驗人員估計在5萬左右。若加上衛生部門的其他專科防治機構如慢性病防治中心、職業病防治院等公共衛生領域的機構,以及其他部門從事衛生檢驗、檢疫工作的機構,估計實際從事衛生檢驗技術工作的人員大致應在10萬左右。但與2008年全國取得檢驗師(士)(主要在醫院、衛生院等醫療機構的臨床檢驗師、士)資格的人數為30.5萬[8]的人數相比,還差很遠。衛生檢驗人員素質在不斷提高。就衛生檢驗人員素質而言,從全國來看,有資料表明,2005年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檢驗人員性別、年齡、學歷及職稱構成(%),總計100.0。按性別分,男38.4,女61.6;按年齡分,25歲以下4.1,25~34歲31.7,35~44歲35.8,45~54歲25.4,55~59歲2.6,60歲及以上0.4;按工作年限分,5年以下10.3,5~9年15.4,10~19年32.4,20~29年27.8;30年及以上14.2;按學歷分,博士0.1,碩士1.5,大學本科17.4,大專36.5,中專36.5,高中6.0,初中及以下2.0;按專業技術資格分,正高1.5,副高6.4,中級38.2,師級/助理36.2,士級11.9,其他5.8;按聘任技術職務分,正高0.8,副高5.8,中級36.8,師級/助理38.4,士級12.5,待聘5.6[12]。可以看出,衛生檢驗人員女性明顯多于男性,44歲及以下中青年占主要(71.6%),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專以上人員超過五成(55.5%),師級以上專業資格達到八成以上(81.9%)。與3年前的2002年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檢驗人員學歷和職稱構成(%)相比,人員素質和質量有明顯改善。如學歷構成(%)變化為,碩士由0.9提高為1.5,大學本科由14.2提高為17.4,大專由35.1提高為36.5。專業技術資格構成(%)變化為,正高由0.9提高為1.5,副高由5.6提高為6.4,中級由36.8提高為38.2[12]。此外,國家CDC的5位院士中,有4位是直接從事衛生檢驗技術并取得成就的。因此,從整體上來看,我國衛生檢驗人員的數量從很少量到幾萬至10萬之眾,由沒有接受多少專業教育到超過半數的人受過高等教育,且有一定數量的碩士和博士,中級職稱近半數,數量和質量都有質的飛躍。但我們也應看到,目前衛生檢驗人員的數量仍然不足,素質仍然需要進一步提高。#p#分頁標題#e#

4設施設備得到很大改善,衛生檢驗技術水平迅速提高,國家CDC和主要省市CDC的水平處于國際先進行列,能夠為處理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新發傳染病提供技術保障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衛生檢驗技術水平基本可以反映全國衛生檢驗技術水平的總體情況。國家CDC和全國主要省市CDC的衛生檢驗技術水平處于國際先進行列。尤其是通過2002年底和2003年上半年抗擊SARS的洗禮,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防大疫的磨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我國的衛生檢測技術水平得到顯著地提高。今年我國在面臨全球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嚴峻形勢下,到目前為止,最大限度地、最有效的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在我國的傳播,受到WHO的高度贊揚,這完全有賴于目前我國CDC系統的高水平的衛生檢驗能力,同時也是我國衛生檢驗技術水平的最好明證。國家加大了對疾病預防控制系統的投入,疾控系統整體技術,尤其是衛生檢驗技術得到快速提升。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hinaCDC),其人力資源,中國CDC有5位院士,7位首席專家。中心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比例達39%;高級工以上人員比例達65%以上,是部直屬單位中高級人員結構比例最高的一個單位。其基礎設施投資,如新址,總體建筑規模19萬平方米,總投資17億元。其業務機構,涉及檢驗技術的獨立法人有:傳染病所、病毒病所、寄生蟲病所、性艾中心、慢病中心、營養食品所、環境所、職業衛生所、輻射安全所、改水中心和婦幼中心等11個研究所或中心;非法人獨立單位有結核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中心和公共衛生監測與信息服務中心等3個中心;掛靠單位有地方病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和鼠疫布氏菌病預防控制基地等8個中心或基地。這些研究所和中心的技術水平基本代表我國衛生檢驗的最高水平。其工作經費,疾病預防控制經費大量迅速增加。如2007年,全年工作經費合計達16億元,是2003年的2.6倍。其科研實力,全年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仍然保持良好地增長勢頭。全中心列入科研計劃管理的總課題數達到213項,實際獲得科研經費約1億元。2007年度獲準課題80項,經費約1.5億元。中心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獎獲獎5項,中華預防醫學會獎20項。中心發表科研論文數量較往年有了明顯增加,共1089篇,其中中文925篇,英文164篇(SCI收錄139篇);出版專著35本,獲準專利7項[3]。這些都比較充分地反映了我國衛生檢驗的最高水平。

全國各地CDC的設施設備也得到很大改善,衛生檢驗技術水平提高很快。如華南的廣東省CDC,其人力資源,現有人員321人,其中博士12人,碩士50人,獲得高級技術職稱資格人員103人,約占1/3。其基礎設施投資,2004年,廣東省CDC遷建項目批復立項,總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總投資5.06億元。其儀器與設備,原價值約1.37億元,10萬元以上的230余件,其中包括:液質聯用儀、氣質聯用儀、電感藕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毛細管電泳、離子色譜儀、ICP光譜儀、多組分氣體分析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車載式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分子熒光分光光度計、原子熒光光譜儀、紅外光譜儀、紫外分光光度儀、遺傳分析儀、全自動病理切片系統、全自動顯微圖像分析系統、80萬倍電子顯微鏡、超速離心機、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等。其檢驗能力,2002年就通過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評審認定。目前獲認可項目有食品和保健食品、化妝品和日化品、公共場所監測、防病檢材等13大類共826項。獲衛生部、農業部等認定或認可為:保健食品功能學檢驗機構、化妝品衛生安全性檢驗機構、衛生殺蟲劑毒理學試驗機構、農藥登記藥效試驗機構(衛生殺蟲劑)、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檢驗機構、BSL3(P3)實驗室、HIV確認實驗室、脊髓灰質炎監測實驗室等;獲省科委、省衛生廳認定或認可為SPF動物實驗室、消毒產品檢驗機構等[4]。還有我國最早的經濟特區之一的深圳市CDC,其人力資源,現有人員264人,其中博士10人,碩士42人,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8名,高級職稱80人,也約占1/3。其基礎設施投資,一個建筑面積4.15萬平方米,概算投資2.7億元的深圳市CDC新址正在建設之中,預計至2009年底完工搬遷。其業務科室,有18個:疾病預防控制4個;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控制5個;實驗室分析與研究6個:理化檢驗中心、微生物檢驗中心、毒理研究室、分子生物學研究室、轉基因研究室、二?英研究室;服務部門3個:門診部、檢驗檢測服務部、消毒殺蟲服務部。其檢驗能力,二?英研究室是國家衛生部二?英檢測專業實驗室,投入近千萬元;衛生毒理研究室的學科帶頭人是中國毒理學會理事長和亞洲毒理學會理事,有800多萬元的先進儀器設備;分子生物研究室率先由衛生部認定為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艾滋病研究室擁有衛生部艾滋病確認實驗室;轉基因研究室是全國疾病控制系統少有能從事轉基因檢測和研究的機構,投入800多萬元,榮獲“轉基因檢測”兩項國家發明專利;微生物參比實驗室擁有P2及P3級生物防護實驗室,千余萬元的先進儀器設備,榮獲“食物中毒快速檢測”等國家發明專利;理化檢測實驗室配備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ICP-MS、氣質聯用儀等大型精密分析儀器二十余件,集日常檢測、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開發為一體,已開展蘇丹紅、孔雀綠、丙烯酰胺等400余項檢測項目。中心2000年在全國衛生系統率先通過了“實驗室國家認可”。其科研實力,僅僅2002~2005年,中心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85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家973項目2項,國家十五項目重大項目2項,國家863課題1項[13]。又如西部的四川省CDC,其人力資源,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和高級技術人員36人。其業務機構,有16個專業機構。其儀器與設備,擁有DNA測序儀、ICP—MS(等離子質譜儀)、PCR定量分析儀、高效液相色譜儀、GC—MC(氣相色譜質譜儀)、全自動氨基酸分析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微生物生物鑒定及分析儀、γ能譜儀等高精儀器設備。

其檢驗能力,有生物醫學材料安全性評價和檢測實驗室等3個省重點實驗室,取得了衛生部和農業部確認的保健食品功能學檢測實驗室等8項資質。其科研實力,建有血吸蟲病流行病學等3個省重點學科,設有現場流行病學培訓基地、全國艾滋病防治區域培訓四川基地、全球基金四川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培訓中心等6個培訓基地。主辦有國家級和省級期刊3種,其中,《預防醫學情報雜志》和《寄生蟲病與感染性疾病》雜志被國際著名檢索機構美國化學文摘(CN)收錄[14]。再如華北的北京市CDC,其人力資源,有專業技術人員400余人,其中高、中級人員占總數的61.8%,博士、碩士70多人。其基礎設施投資,總部建筑面積4.3萬m2。其儀器與設備,現有大型儀器設備800余臺,價值7000余萬元;實驗室用房6480m2;其檢驗能力,目前已成為國家實驗室認可委員會認證的檢測實驗室;衛生部、市衛生局認定的保健食品、化妝品、涉水產品、消毒產品、食品添加劑、化學品毒性鑒定(甲級)檢測機構、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甲級)單位;農業部認定的農藥登記衛生殺蟲劑藥效試驗單位;質量技術監督局首批向社會公告的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單位;聯合國全球監測系統放射性核素監測站;世界衛生組織流感病毒監測項目在北京地區設立的實驗室以及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認證的北京市艾滋病確認實驗室,是向社會提供公正數據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水平和檢測質量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與公認[15]。再如華東的上海市CDC,是全國率先組建成立了第一個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實施市政府衛生防病職能的公共衛生核心專業機構,集疾病預防控制與應急、監測檢驗與評價、應用科研與指導、技術管理與服務、綜合防治與健康促進為一體,旨在預防和控制危險因素、疾病、傷害和失能,提高全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質量。其業務機構,按預防醫學專業設置傳染病防治部、慢性病防治部、環境職業衛生部以及下屬的25個專業科室[16]。再如華中的湖北省CDC,其人力資源,現有人員672人,在職職工468人,副高以上職稱140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46人,占10.4%,其中博士生3人。有14人為碩士生導師,1人為博士生導師。其基礎設施投資,占地面積約19萬平方米,是全國專業設置最全、占地面積最大的省級疾病控制機構。其儀器與設備,現裝備有熒光定量PCR、CD4細胞檢測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等先進儀器設備近200臺件,價值達2000多萬元。其檢驗能力,建立了緊急疫情與重大傳染病防控病原微生物檢測實驗室體系和以食物中毒、職業中毒和化學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主體的應急監測檢驗防護實驗室體系,擁有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的“保健食品功能學實驗室”、“艾滋病確認實驗室”等6個實驗室以及國家科技部批準的“湖北省實驗動物質量檢測站”[17]。全國衛生檢驗技術水平存在地區不平衡。就檢驗能力來看,如廣東省疾控機構衛生檢驗能力,有報道,2001~2003年共有241個(次)單位參加理化檢驗比對試驗,全部項目合格單位占72.2%;有245個(次)單位參加細菌檢驗比對試驗,考核成績80~100分的占84.1%;有132個(次)單位參加病毒檢測比對試驗,考核成績80~100分的占97.O%。表明廣東省衛生防病檢驗能力總體水平較高,但分布不均勻,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質量的控制與管理[18]。當然,中西部CDC的衛生檢驗能力總體上肯定要滯后于東南沿海的CDC。因此,2006年有人指出,目前,全國范圍內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無論從硬件建設、到技術力量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強。#p#分頁標題#e#

許多省市CDC有能力開展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實驗,細菌、病毒、霉菌及其他微生物培養分離鑒定,生物恐怖、中毒事件微生物培養分離鑒定,食品、水、空氣、涉水產品、化妝品等的檢測,消毒滅菌效果檢測,健康相關物品檢測,寄生蟲病中間宿主的種群鑒定和密度測定,寄生蟲病中間宿主和蟲媒的抗藥性測定,作業場所、公共場所、生活居住環境有毒有害因素的相關實驗,食品、化妝品、涉水產品的安全性檢測,消殺產品和衛生產品衛生質量分析,健康相關物品材料的安全性和衛生質量分析,大型醫用設備應用質量檢測,食物中毒、職業中毒、農藥中毒事件毒物分析,化學污染事件因素檢測分析,核恐怖、放射污染事件因素檢測分析,急性、亞急性、亞慢性與慢性毒性試驗,刺激性與過敏性試驗、致癌與致畸毒性試驗,營養與保健食品功能試驗與評價,化妝品功能試驗與評價,其他健康相關物品有關功能試驗與評價[19]。

5衛生檢驗學學科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關于理論體系和專門的研究方法。衛生檢驗學是預防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它主要以預防醫學、分析化學、衛生微生物學、衛生毒理學和衛生統計學等作為專業基礎,采用現代分析檢測技術,通過檢測與人體健康相關因素(產品和環境等)的量值,從而闡述這些因素與人體健康的相關性。目前基本已經形成一整套的理論體系和專門的研究方法。關于人才隊伍。目前,全國有一支從事衛生檢驗教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10萬之眾的龐大專業隊伍。從學歷來看,僅華西衛生檢驗專業已經培養了30多名博士,130多名碩士,1500多名本科生,培養各種專業檢驗人才1500多名;從職稱來看,全國有5000名左右的副高職稱資格以上的高級人才;有博士導師10余名,碩士導師20多名;有從事衛生檢驗技術并做出突出成就的院士4名。關于研究機構和教學單位以及學術團體。研究與實踐的機構有國家、各省和市縣CDC疾控系統以及其他機構,全國省級及以下CDC加掛“衛生檢驗中心”突顯衛生檢驗的重要性;全國有衛生檢驗學專業博士、碩士、本科、專科、中專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開設衛生檢驗專業的大學在不斷增加,目前已經有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等20余所院校開設了此專業;國家、各省和大部分市有衛生檢驗人員交流技術心得的專業學會。關于教材、專著和雜志。國家有完善的衛生檢驗學專業課程體系和相應的教材,如上世紀80年代魯長豪教授所主編的《食品檢驗》、《生物材料檢驗》、《衛生學與衛生檢驗技術》和《食品理化檢驗學》成為該專業長期使用的經典教材,目前全國高等學校衛生檢驗專業規劃教材有《食品理化檢驗》、《生物材料檢驗》、《免疫學檢驗》、《分析化學》、《病毒學檢驗》、《細菌學檢驗》、《水質理化檢驗》、《空氣理化檢驗》、《臨床與職業衛生檢驗》、《衛生檢驗檢疫》等10余種;還有《現代衛生檢驗》等大型專著;也有能刊登衛生檢驗人員技術工作經驗和學術成果的《中國衛生檢驗雜志》。因此,目前衛生檢驗學學科的發展正在以一種良好的態勢快步向前。

6我國原創的衛生檢驗專業正蓬勃發展

衛生檢驗專業得到國家批準列入專業目錄。1958年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原四川醫學院)開始招收全國第一個3年制衛生檢驗專科班,招收40名學生。1974年該校正式創辦了衛生檢驗專業(專科),1977年改為本科,1981年國家教委批準,衛生檢驗列入高等學校專業目錄。198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衛生檢驗學(先為衛生化學)為碩士學位授予學科,華西醫大、哈醫大等先后獲得衛生檢驗碩士授予權。1990年華西醫科大學獲得衛生檢驗學博士授予權[20,21]。舉辦衛生檢驗專業的高等院校數量在不斷增多。從35年前(1974年)的1所大學增加到全國目前約有20多所高等院校。舉辦衛生檢驗專業的院校的重要性在不斷曾強。如全國重點大學已有:四川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山大學(僅碩士)等4所。還有地方著名的大學10多所:哈爾濱醫科大學、廣東藥學院、南華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濟寧醫學院、武漢科技大學、河北醫科大學、福建醫科大學、大理學院、齊齊哈爾醫學院、內蒙古科技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和成都中醫藥大學等。此外,專業培養目標更加清晰,專業課程體系更加完善,專業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得到加強,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更加多元化。

7衛生檢驗學會得到壯大,學術交流活躍

全國學會已產生四屆。至1988年12月成立了第一屆全國衛生檢驗學會以來,到目前已經是第四屆了。其中,第一屆魯長豪教授擔任主任委員,第二屆主任委員為郁慶福教授,第三屆主任委員為陳昌杰研究員。學會下設衛生化學教育、衛生微生物教育、食品理化檢驗等9個學組。第四屆主任委員劉秀梅研究員。四屆委員會構成充分體現了隊伍年輕化、素質高、跨行業、跨部門的特點。舉辦16次全國學術交流會。學會交流活動頻繁,已經舉辦16次全國學術交流會。有的省級學會學術交流更活躍,如廣東省衛生檢驗學會每年都舉辦一次學術交流會,今年將舉辦第20次學術交流會和省學會成立20周年慶典。

8《中國衛生檢驗雜志》發展良好,已經成為月刊

稿源在增加,周期在縮短,欄目在增多,質量在提高。該刊稿源在不斷增加,該刊1991年魯長豪教授等創刊時為季刊,1992年起改為雙月刊,2005年起改為月刊直到現在;定位更加清晰,主要欄目不斷增加;讀者群體在不斷擴大,刊文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如論著:1993,3(2)期刊登了10篇,1999,9(6)期只刊登了2篇,而2006,16(2)期刊登了14篇,而2009,19(4)期刊登了19篇。因此,該刊的影響和地位不斷提高,已被列入“科技類核心期刊”,美國《化學文摘》(CA)源期刊等檢索工具。9衛生檢驗的未來一是衛生檢驗技術將向著高通量、更靈敏、更準確、更快速、更簡便和高智能化方向發展。由于公共衛生越來越受到公眾和政府的關注,衛生檢驗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一是檢驗的種類和項目在不斷增多,如二?英、聯苯、殺蟲劑、重金屬、毒鼠強、三聚氰胺、蘇丹紅、水消毒副產物、多溴聯苯和氯丙醇等。二是檢測對象的量越來越微量,如有些檢出限要求已經達到ng、pg乃至fg級。三是要求檢出的時間越來越短,如最近使全球衛生系統處于高度緊張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檢測,2h就可以出報告了[22]。四是法律法規越來越健全,處罰更加嚴酷。在國際貿易中,若檢驗發現違禁超標的微量污染物,將面臨國際聲譽受損和巨額的經濟損失。因此,政府對衛生檢驗機構的重視程度將會進一步加強,投入必將進一步增加。分析檢驗的手段將會不斷增多,技術將會不斷更新。樣品前處理和分析測定的操作將向著更加安全清潔、更加環保綠色、更加簡便快捷、更加微量準確的方向發展。#p#分頁標題#e#

首先,樣品前處理將采用各種新技術,如采用固相微量萃取、加壓液相萃取、亞臨界水萃取和微波消解技術等。其次,儀器聯用將變得平常。用于復雜體系中多成分的測定,可大大地提高儀器的分離檢測綜合效能,如氣一質聯用儀(GC-MS)、同位素比率質譜儀(IR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和液一質聯用儀(LC-MS)等,對于各種環境化合物的檢測限可達lng~lfg/L。再次,分析儀器高通量、高速度、小型化和智能化是檢驗技術發展的必然,如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氨基酸全自動分析儀、血球全自動分析儀、全自動菌落分析儀、全自動蛋白質分析儀、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全自動核酸分析儀和DNA測序/基因分析儀等;全自動毛細管核酸分析系統,3~10min內即可分析12個樣本,一次性可自動完成多至96個樣本的上樣與分析,樣本進樣量只需不到0.1μl,檢測下限低至0.1ng/μl,檢測分辨率最高可達2bp。軟件使用簡單、人性化,可實現多種格式的數據輸出。毛細管電泳(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能在20min之內分離長至幾個kb的DN段,對于外顯子大小的DN段,其分辨率可達到1bp。最后,多學科交叉技術的融合將是未來檢驗分析系統追求的新目標,如微全分析系統(Miniaturizedtotalanalysissys-tems,或Micrototalanalysissystems,MicroTAS,μTAS)目的是通過化學分析設備的微型化與集成化,最大限度地把分析實驗室的功能轉移到便攜的分析設備中,甚至集成到方寸大小的芯片上,也被稱為“芯片實驗室”(Lab-on-a-chip,LOC)。實現分析實驗室的“個人化”、“家用化”,如基因芯片和生物傳感器技術用于轉基因食品的檢測。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chips)是μTAS中當前熱點。未來檢測儀器向著“手表化”、“鋼筆化”、“手機化”、“數字化”和“組合化”等方向發展是一種趨勢。

二是通過大量培養社會急需的衛生檢驗高級人才,衛生檢驗專業隊伍的素質將會明顯改善,衛生檢驗師的社會地位將顯著提高。衛生檢驗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如以經濟文化水平發展最好的北京來說,1999年調查表明,北京市衛生檢驗人才,尤其是區縣站衛檢人才明顯不足。若以北京市衛生防疫站衛生檢驗人員的編制比例為標準計算,該市衛檢人員缺編約200人左右。調查指出,北京市防疫系統未來10年對高層次的衛檢人員需求量較大,對大本畢業生的需求占總需求的53.01%,對碩士生也有一定的需求,占3.61%[9]。除東南沿海部分地區可以和北京比較外,中西部等其他地區情況更加明顯。因此,衛生檢驗專業畢業生社會需求很大,現狀是供不應求,尤其是著名大學的畢業生一直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檢疫機構、質量檢測機構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青睞的對象。如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就曾公開打出其衛生檢驗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率達100%[23]。由于對衛生檢驗人才的迫切需求,培養衛生檢驗高級人才的力度無疑將會加強,開設衛生檢驗專業的高等院校將進一步增加,招生數量將進一步增加。衛生檢驗專業勢必會得到更大的發展,課程設置將更加科學合理,衛生檢驗專業的亞專業,如衛生理化檢驗、衛生微生物檢驗等將會衍生出來。今后培養出來的學生素質將更加綜合,既懂技術,又通管理,既能從事實驗室工作,又能從事現場工作。只有通過大量培養高級人才,來改善衛生檢驗專業隊伍的整體素質,才能滿足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未來的需要。衛生檢驗人才的在職培養將會逐漸規范化和系統化。成立衛生檢驗師行業協會,制訂科學的對衛生檢驗員、衛生檢驗士、衛生檢驗師、主管衛生檢驗師、副主任衛生檢驗師和主任衛生檢驗師等的理論水平和實際能力的考核考評規范勢在必行。在條件較好的省市CDC等機構設置理化檢驗、微生物檢驗、毒理學檢驗首席專家將會出現。衛生檢驗技術領袖在各級機構中擔任領導會成為常態。在一些地方甚至象香港政府化驗所這樣的綜合性政府檢驗機構必然會產生。也許不久的將來,衛生檢驗師就象醫師、律師一樣享有專業和職業的榮耀和尊嚴,受到社會應有的尊重。

三是通過學科體系和專業的進一步建設,衛生檢驗學將會形成一門比較完善的、在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分支學科和交叉學科。人類為了保護自身的健康,對影響自身身體健康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學習環境、娛樂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物理、化學、生物以及心理因素都需要檢驗檢測,分析判斷,做出合理評估。因此,隨著衛生檢驗內容的不斷增多,從事衛生檢驗的專業人員將會不斷增多,培養人才的院校將會進一步增加,專業建設將會得到大力推進,衛生檢驗學術交流活動將會更加頻繁,學會下各專業學組的交流將會更加活躍,而表達衛生檢驗專業人員學術成就和工作業績的《中國衛生檢驗雜志》勢必會得到更大的發展,新的雜志諸如《中國衛生檢驗師》等可能應運而生,從事衛生檢驗技術研究的科學家將通過吸納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和檢測技術、微型工藝、電腦技術、電鏡技術和分子生物學技術、基因芯片技術、酶技術等等,將它們交叉融合,新的衛生檢驗技術將會不斷被研究出來。衛生檢驗專業和學科、技術和人才、組織和設施等等將會有一個大發展。衛生檢驗學將會形成一門比較完善的、在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邊沿學科和交叉學科。中國衛生檢驗事業將會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最新在线视频 | 久久三级视频 | 免费国产线观看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综合 |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国产视频 | 黄色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 国产麻豆流白浆在线观看 | 性欧美xxxx乳高跟 | 91中文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本亲与子乱ay中文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精品网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97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丰满眼镜女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 手机在线国产视频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 | 欧美 日韩 国产 成人 在线观看 | 黄色在线观看网站 | 在线免费国产 | 免费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 日韩va亚洲va欧美va浪潮 | 国内一区亚洲综合图区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