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地方衛生監督能力建立情況,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作者:胡曉玲 王憲 夏波 彭? 單位:成都市衛生執法監督支隊
自2004年衛生監督機構成立以來,成都市在組織人事、機制建設以及開展執法監督等方面均進行了有益地探索。經過了6年的建設和發展,衛生監督體系的建設基本成型、相關衛生監督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軌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其他兄弟省市相比,在衛生監督理念、執法水平等方面,還有一些差距。為進一步深化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加強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提高衛生行政執法監督能力和水平,圍繞衛生監督機構建設和人員能力建設等方面,調查了國內6家副省級城市的衛生監督機構以及成都市所轄區縣(除高新區外)19家監督大隊的現狀,為改進和強化機構能力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1對象與方法
在全國范圍內選取與成都市經濟發展狀況比較接近的6個副省級城市,以所在城市的市級衛生執法監督機構作為調查對象,進行橫向比較。將成都市所轄的19家衛生執法監督大隊也納入本次調查,以全面評估成都市各級衛生監督機構的能力建設現狀、問題和不足。統一設計兩個調查表,一個為衛生監督機構能力建設統計表(機構用),分別圍繞監督本底、衛生許可、衛生監督戶次、行政處罰的辦案數及處罰金額(包括簡易程序、一般程序、聽證程序)、衛生保障次數(分一級、二級、三級和其他保障)、媒體報道篇/次數等進行調查;另一個為衛生監督機構能力建設統計表(人員用),分別從科研能力、師資培訓能力、法制綜合能力、應急能力、裝備使用能力等方面進行能力評估,依次統計承擔科研科課題人數、完成課題(項)、人數、篇數、承擔省/市培訓講課人數、承擔本級培訓講課人數、參與起草市級以上規范性文件人數、起草規范性文件篇數、已參與處理突發事件次數、已參與處理突發事件人數、快檢設備使用(細分為3種以下、4~5種、5種以上)、能使用衛生監督二級平臺人數等。調查表采用信函郵寄、電子郵件等形式進行,反饋調查表經初審合格后,統一使用MSEXCEL2003完成錄入、建立數據庫,采用描述性統計方法完成數據資料的分析。
2結果
2.1副省級市衛生監督機構能力建設橫向比較發出7份問卷,收回有效調查表6份(廈門、西安、南京、大連、青島、成都),廣州市調查表因未能及時返回,而放棄分析。
2.1.1監管、許可年度總量比較成都衛生執法監督支隊監督戶數在6個副省級城市中最少。在報告了監管的本底數、許可戶數的城市中,大連本底戶數和監督戶數均最多(主要以公共場所和餐飲居多),許可戶數以西安為最多,而成都均為最低,在監管本底、許可、監督數量上差距明顯。
2.1.2行政處罰案例數及罰款金額比較辦案總數最多的是大連為189件,其次是青島為145件,成都第三。從罰款金額看南京最多為37.161萬元,其次是成都19.8571萬元。在行政處罰執行力度上成都表現尚可。
2.1.3衛生保障、媒體報道、、處理突發事件及師資培訓比較成都處理突發事件數量最多;廈門在衛生保障方面數量居多;青島媒體報道篇數遠遠超過其他城市,同時可獨立承擔培訓人員也位居第一;南京發表的論文最多,媒體報道方面位居第二。
2.2成都市19個區縣衛生執法監督大隊機構能力建設比較
2.2.1監管、許可年度總量比較在監管本底中公共場所有證戶數最多,占有證總戶數的58.9%,無證的公共場所占無證總戶數的93.4%,公共場所許可戶數占許可總戶數的62.9%;監督頻次最多的是學校衛生專業。
2.2.2行政處罰案例數及罰款金額比較簡易程序以醫療執法(傳染病)數量居多,其次是公共場所;一般程序中以醫療執法(傳染病)處罰件數最多,是公共場所的2倍;醫療執法(傳染病)的處罰金額占總金額的91.7%。
2.2.3衛生保障及媒體報道篇數比較參與化妝品及食品專業的其他保障次數最多,同時媒體報道醫療執法(傳染病)和公共場所專業的次數居多。
2.3成都市19個區縣衛生執法監督大隊人員能力建設比較
2.3.1科研能力、師資培訓及法制綜合能力全市區(市)縣衛生執法監督機構人員均無一人承擔課題和。在師資培訓能力方面,無人能承擔省、市級別的培訓講課。只有雙流縣衛生執法監督大隊有3人次參與起草2篇市級以上規范性文件。
2.3.2應急能力和裝備使用能力參與處理突發事件和使用快檢設備的人員主要是現有的本單位執法人員,能使用5種以上快檢設備的人員相對較少。能夠使用衛生監督信息系統二級平臺的人員中以現有執法人員為主。
3討論
3.1市級層面的差距與不足(1)從表1、表2結果可見,在行政處罰方面,南京市衛生監督機構無直管單位卻完成了處罰案件82件,罰款總金額達37.161萬元,平均處罰金額為4532元/件。而成都市在直接監管了191家單位的情況下,完成處罰案件91件,罰款總金額19.8271萬元,平均處罰金額僅為2179元/次,提示成都支隊處罰力度較弱,無大案要案的處罰。其原因:1)監督員未充分利用現行法律法規賦予的處罰權,片面認為罰款金額太大會造成執行困難;2)監督人員對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度掌握不準,直接影響了執法力度;3)衛生監督人員數量嚴重不足。支隊現有行政編制68人,比核定的行政編制98人差距30人,缺編近1/3,造成監督執法力量薄弱。(2)從表3可見,以及可獨立承擔培訓人員數等能力建設方面與其他5個副省級城市相比處于中下水平,尤其是2010年更無一篇。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1)支隊從成立之初的2004年至2009年底實行屬地化管理之前,共直管了4000多戶食品、公共場所、供水單位、醫療機構、學校等單位,日常衛生監督任務繁重,此外還承擔了大量的、臨時性指令性任務,如會議保障、創建文明城市等等,造成監督員從事課題研究、提高自身業務理論知識的時間十分有限。2)支隊衛生監督員學歷結構不盡合理,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者所占比例低,而低學歷、低職稱人員比例偏高,能夠承擔科研任務的監督人員嚴重匱乏。成都在媒體報道篇數與其他城市相比,也嚴重不足。這與缺乏新聞寫作人才,以及與媒體溝通不多等有關,許多有新聞價值的衛生監督事件未及時通報媒體,造成衛生監督工作宣傳少、社會認知度不高。
3.2區縣級層面的差距與不足(1)從表5行政處罰方面比較,全市19個區縣的罰款總數較低,每個監督大隊平均為2.98萬元,其中從執法分類看,公共場所、供水單位、放射(職業)三個專業的處罰力度和罰款金額均較差。其原因:1)區縣衛生監督人員嚴重缺編,19個區縣中有10個監督大隊的實有編制大大低于當地編委核定人數,有的甚至只有一半配備;2)公共場所和飲用水方面的法律、法規制訂時間早且多年未修改,處罰金額小、力度弱,已與現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放射(職業)專業監督工作在區縣一級開展較晚,領導重視不夠,重心多集中在食品衛生監管方面,故造成放射處罰案件辦理數量少、處罰力度不夠。(2)從表7、表8可以看出,全市19個區縣衛生監督機構科研能力極低,無科研課題、無學術,這主要與基層衛生監督員總體業務理論水平不高、忙于日常衛生監督事務,無時間、也無能力開展系列科研活動有關。#p#分頁標題#e#
4建議
4.1市級衛生監督機構能力建設對策與建議
4.1.1加大處罰力度,堅決查處大案要案在行政處罰方面要加大大案要案的查處,必要時可聯合工商、質檢、公安等部門,形成聯動機制,充分運用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利,合理運用自由裁量度,對一切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2011年衛生部和四川省新頒布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和《四川省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辦法》,對違法違紀加大了處罰力度,為我們查處大案要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4.1.2著力抓好衛生監督學術帶頭人的培養市級衛生監督機構在學術論文和師資培訓方面處于副省會城市末位,特別是與南京等城市差距明顯,這與成都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水平以及西部發展引擎的地位不相稱。要扭轉現狀采取以下措施:(1)加快人才引進,改善市級衛生監督機構的人才結構。(2)通過挖潛力、提高現有隊伍的整體素質。隨著衛生部《2011~2015年全國衛生監督員培訓規劃》出臺,建議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把衛生監督員的師資培訓教育作為衛生監督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和長遠發展規劃。師資隊伍建設要以學科、專業建設為龍頭,注重中、青年師資的培養。要完善師資隊伍管理制度,建立師資庫,加大師資培養的投入,建立激勵和保障機制,注重師資隊伍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授課技能等方面的綜合培養,充分發揮各級師資隊伍在衛生監督員培訓中的作用。同時,市局要盡早建立衛生監督員培訓基地,可在衛生監督機構、高等院校和相關專業機構等中遴選認定衛生監督員教育培訓基地,聘請專家、教授講課,向長期戰斗在一線的監督員傳授衛生監督方面的最新理念[1、2]。
4.1.3加強與媒體的合作,增加社會知曉率,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與氛圍媒體宣傳可提升衛生監督隊伍的良好形象,衛生監督機構可加強與媒體的合作,共同組織追蹤報道、專題報道,以形成浩大的聲勢,震懾違法分子,維護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在拓展對外宣傳渠道,主動與新聞媒體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一方面要積極主動地為新聞媒體提供新聞素材,暢通新聞采訪和報道的渠道。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新聞單位和記者的工作積極性,增強他們對衛生監督宣傳工作的信心和熱情。定期召開宣傳工作溝通會,及時聽取媒體的意見和建議。適時調整和改進宣傳的方向和方法,以便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與氛圍、提高執法力度,更好地行使國家賦予的衛生監督權,為社會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4.2區(市)縣監督機構能力建設對策與建議
4.2.1領導重視是提高基層監督機構綜合執法能力的保障目前衛生監督機構執行的衛生法律法規就有近20部,承擔著公共場所衛生、職業衛生、傳染病防治、放射衛生、消毒衛生、學校衛生、醫療市場監督管理等日常監督執法任務,此外還要承擔突發事件處置、衛生保障等工作任務,現有衛生監督機構的人員配置嚴重不足,難以承擔日益繁重的衛生監督工作。政府部門應重視衛生監督機構和能力建設,增加經費投入和增加人員編制,提高基層執法機構的綜合執法能力,才能更好地維護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為當地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4.2.2加強培訓是提升執法人員業務理論水平的有效手段鑒于基層衛生監督機構人員業務理論水平不高,人員學歷結構相對不合理,嚴重影響體系建設與中長期發展,也影響了衛生監督體系行政監管執法功能和職責的開展和落實。因此,建議當地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要重視基層衛生監督體系隊伍建設,一方面提高準入標準,嚴進寬出,吸納更多的專業人員加入監督隊伍,滿足基本的數量需求和素質要求;另一方面針對無專業或非相關專業人員加強在崗培訓和在職教育等,以點帶面,逐步提高衛生監督隊伍的整體素質。市級衛生監督機構在對區縣進行培訓上要做到:(1)要整體規劃,逐級負責。市、縣兩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及早制訂全市及本地區衛生監督員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2)要按照衛生部《衛生監督員培訓大綱》、衛生監督員培訓系列教材等內容把握需求,分類培訓。針對不同崗位職責需求,科學規劃衛生監督員培訓工作,完善衛生監督員培訓管理和考核制度。(3)要統籌兼顧,注重能力。衛生監督員培訓堅持能力與素質提高并重,堅持以專為主與一專多能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執法實踐相結合。注重優化知識結構,強化實踐技能,著力提高衛生監督員的執法辦案能力、創新管理能力和服務保障能力,促進依法全面規范履職。有條件的區縣可以爭取參與市上的一些科研課題的研究,以增強區縣本級的師資隊伍建設。
4.2.3整體聯動是加大處罰力度的有力保障各區縣監督機構在行政處罰方面要加大查處力度,尤其是辦案數量極少的區縣,除了可請求省、市兩級衛生監督機構大力協助外,還可聯合當地工商、質檢、公安等部門,形成聯動機制,充分運用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利,對一切違法行為進行堅決嚴厲地打擊。2011年衛生部和四川省新頒布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和《四川省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辦法》,對違法違紀加大了懲處力度,為我們查處大案要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而整體聯動的方式也是加大處罰力度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