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社會醫學理論體系的完善,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作者:石學峰 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
社會醫學,是研究社會因素和健康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規律,制定社會保健措施,保護和增進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會活動能力,保證人們積極地、全面地發展提高生活質量的一門醫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1]隨著社會、經濟、文化水平的發展、疾病譜的改變,社會因素在人們健康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社會醫學作為一門以傳授社會因素與健康關系知識的科學,目前已成為預防醫學、衛生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主干課,同時也是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等專業的選修課。然而,在中醫院校,除了管理類專業外,大部分專業,特別是中醫類或中藥類專業,均未設置社會醫學課程。本文從必要性、授課特征兩個方面,提出中醫院校開設社會醫學課程相關策略與建議。
1中醫院校開設社會醫學課程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人們對健康問題的認識越來越深刻。現代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已被絕大多數人們認可,即人們認為健康問題或疾病的產生,從根本上講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與社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因此,健康的重新獲得、疾病問題的消除,也需要從生物因素、心理因素與社會因素去思考。也就是說,疾病的消除,除了需要藥物、技術的作用,生活方式的改變與健康心理、和諧的社會因素影響同樣重要。而社會因素、行為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與健康的關系,是社會醫學傳授的基本理論。因此,筆者認為,不論是西醫院校還是中醫院校,既然均以維系與促進人類健康為己任,因此均應設置“社會醫學”這門課程。另外,就中醫院校而言,社會醫學與中醫院校傳授的主流課程也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1目標的一致性
中醫院校的主要培養目標,是培養一批能夠運用中醫基礎理論與知識,進行疾病診斷、治療、預防、健康維護的健康使者;中醫院校開設的主流課程,主要用于培養學生的“望、聞、問、切”能力,培養學生開具“中醫藥處方”,減輕患者病痛的能力。而社會醫學,主要從社會因素、經濟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出發,對健康問題進行闡釋,提出疾病預防與治療的“社會處方”。一般情況下,健康問題或病痛的消除,常常需要“醫藥處方”與“社會處方”共同努力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因此,從根本上講,社會醫學與中醫藥院校的主流課程并不沖突,反而是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關系。
1.2理念的一致性
社會醫學,在西醫院校里常常是預防醫學專業或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社會醫學與中醫院校專業的主干課程,在對“預防為主”、“環境與健康”關系理念、疾病診治理念的闡釋上存在一致性。如作為預防醫學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社會醫學以傳授“預防為主”理念為己任,而中醫藥主流課的鼻祖《黃帝內經》[2]中曾經指出:“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欲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在社會醫學中,特別重視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在現在綜合健康醫學模式中,認為環境因素是導致健康問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春秋左傳》[3]中曾指出:“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薄水淺,其惡易覯”,其實就是強調環境與健康的關系。需要指出的是,今天,中醫界強調的“中醫治未病”思想,實質上就是“預防醫學”的理念。
1.3傳授知識的一致性
在對健康影響因素、健康促進等方面知識的傳授上,中醫藥主流課程與社會醫學課程存在一致性。譬如,在社會醫學中,特別強調適量運動、積極心態與健康的關系,而中醫藥文化也是特別注重這一點的。如中醫有“舞蹈以養血脈”之說,《紅爐點雪•靜坐功夫》里說:“歌詠可以養性情,舞蹈可以養血脈,又不必靜坐(練靜功)。”另外,在社會醫學里,將“健康管理”的理論、知識與方法視為重要的研究內容,而中醫藥主流文化特別重視飲食、養生等與健康的關系。
1.4對文化認可的一致性中醫藥主流課程,特別重視對傳統文化的認可與傳承,應該說中醫藥傳統文化、理念,是中醫藥理論發展的指南針,傳統文化、傳統理念對健康問題闡釋、對疾病診治的解釋獨樹一幟,博大精深。而在社會醫學中,特別重視文化因素對疾病、對健康的影響。如社會醫學認為文化因素是影響生活方式健康與否的重要因素,文化影響是導致健康問題出現或消除疾病發生的一個極其重要因素。
2中醫院校社會醫學課程授課特點
2.1與傳統醫學相結合
在中醫院校,社會醫學的教學應服從于主流課程,密切結合傳統醫學理論進行傳授,應開拓一種利用社會醫學視角解釋傳統醫學理論的新思路。如在傳統醫學理論中,常用“陰陽”、“五行”等理論解釋健康問題;而在社會醫學現代綜合健康醫學模式中,認為環境因素是致病的極其重要因素,教師在授課過程,可以將環境因素與“陰陽”、“五行”理論結合,既加深了學生對“陰陽”、“五行”理論的理解,又能引起學生對環境與健康關系問題的重視。
2.2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社會醫學,作為一種邊緣性、交叉性學科,是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醫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側重點在于用社會學等多學科理論解釋健康問題。而中醫藥傳統文化,同時也是富含社會哲理的文化科學,社會醫學課程要在中醫院校得到發展,需要吸收傳統文化的理論與精髓,不斷完善其理論體系,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愛,做到教、學相長。
2.3強調方法學的介紹
社會醫學,既要向學生介紹研究社會因素與健康的關系,闡述社會因素對醫學、對健康的影響理論,同時還要側重社會學、醫學等宏觀研究的方法學闡釋。而在中醫院校,學生的主要研究思路往往集中在微觀、基礎研究上,在宏觀研究、調查研究等社會學研究上往往缺乏理論與經驗。因此,社會醫學課程在中醫院校的開展,可以在宏觀研究的方法學方面重點講解,開拓學生的研究思路,提高學生“宏觀”與“微觀”研究相結合的能力。
2.4強調時事動態
教育學生認識中醫藥發展的大環境社會醫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密切關注時事,關注動態、發展的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關注社會衛生策略與措施,關注社會衛生狀況。而對中醫院校同學來講,可能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對傳統醫學繼承與發展上,關于社會衛生狀況的動態發展方面知識相對欠缺。因此,在介紹社會醫學理論方面,應該強調時事動態,如醫改現狀、社區衛生發展中的中醫藥參與現狀等。要教育學生正確理解中醫藥發展的政策環境,激發學生學習中醫藥理論的激情,增加其掌握中醫藥知識的信心。#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