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當代農業保險護航思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本文作者:楊紅 繆小蘭 單位: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2010年泰州市海陵區開展了水稻、能繁母豬、奶牛、高效設施農業等險種保險工作,全區主要種植業和養殖業險種投保面均達100%,全區5畝以上連片鋼架蔬菜大棚全部實現投保,完成高效設施農業保險任務完成率居全市首位。
“三到位”提供保障
一是領導重視到位。區委、區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農業保險工作,研究制定了《海陵區2010年農業保險工作意見》,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推動工作。各鎮(街、園區)領導也都高度重視,將農業保險工作擺在重要位置,落實工作班子和工作經費。二是政策宣傳到位。區農保辦、財政局、保險公司等部門(單位)采取召開工作會議、舉辦業務培訓、利用新聞媒體、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增強了廣大農戶花小錢、防大災的保險意識,使廣大農戶對農業保險這項工作從陌生到了解、從疑惑到放心、從拒絕到參與。三是組織網絡到位。建立了區、鎮(街、園區)、村三級聯動的組織網絡,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條塊結合、分線作戰、分線負責。充實了農業保險定損理賠專家隊伍,為搞好農業保險工作提供技術保障。建立了基層專兼職協保員隊伍,宣傳農業保險知識,接受農民咨詢,掌握需求信息,協助做好農險承保和查勘理賠等工作。
“三著力”抓住關鍵
一是著力抓高效設施農業保險。海陵區近年來大力發展都市型高效農業,投入大、收益高、風險大,農戶存在著既想保又惜保的患得患失心理,針對這一狀況采取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幫助算好一本帳,從正反兩方面幫助分析,闡明利弊,打消顧慮;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省財政補貼30%保費的基礎上,區和鎮(街、園區)財政補貼50%,農戶只需承擔20%。同時,還建立了高效設施農業保險無賠款農戶自繳保費優待制度,對連續投保未出險的農戶給予最高50%的自繳保費優待,大大調動了投保人的積極性。2010年高效設施農業投保面達到了60%。二是著力抓主要種植業保險。按照“低保障(保物化成本)、廣覆蓋”的要求,全面開展主要種植業保險,確保保險面達100%。2010年水稻、小麥、油菜等主要種植業保險保費仍然為每畝20元,保險金額為400元。水稻、小麥保險面積仍以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面積為依據,油菜保險面積以油菜良種補貼面積為依據。各鎮(街、園區)由農經站(財務科)負責,以財政部門數據為依據,做到區、鎮(街、園區)、村、組、農戶保險面積與糧食直補面積五相符。水稻、小麥、油菜保險均以村為單位統一投保(附到戶清冊),保費全部由各級財政補貼。三是著力抓主要養殖業保險。嚴格按照保險條款的規定,對符合投保條件的能繁母豬、奶牛等主要養殖業險種做到應保盡保。全區對符合參保條件的能繁母豬全部辦理了投保手續,承保面達100%。全區對符合參保條件的675頭奶牛全部辦理了投保手續,承保面達100%,保費總額16.2萬元。
“三實招”強化支撐
一是資金管理出實招。積極落實保費資金。2010年,全區農業保險保費總額達442.52萬元,其中農戶承擔14.09萬元。區政府按照主要種植業險種保費收入的10%,從預算內另外安排38.21萬元進入區級巨災風險準備金。實行資金封閉管理,區財政局按照財政部、省財政廳的統一規定,開設了“中央專項資金特設專戶”,用于接受中央、省、市、鎮(街、園區)財政補貼資金和農戶繳納的保費,保險公司也開設了農業保險專戶,用于接受、管理財政部門統一劃撥的聯辦共保資金,使農業保險資金做到“專戶管理、專帳核算、封閉運行、專款專用”。按照《江蘇省農業保險試點政府巨災風險準備金管理辦法》精神,建立了巨災風險準備金制度,目前區財政已累計安排區級巨災風險準備金117.84萬元。二是查勘理賠出實招。2010年初,蘇陳、罡楊兩鎮部分村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小麥莖蘗期凍害災情,區農保辦及時啟動了重大災情查勘理賠程序,制訂了實施方案,明確了調查范圍、主要原則、核災定損程序等工作要求,相關鎮村按照村組調查、張榜公布、鎮級審核、區級復查、結果公示的程序和要求,認真做好小麥凍害查勘定損理賠工作。對養殖業保險,區財政局與保險公司建立了小額賠款準備金制度,能繁母豬、奶牛、育肥豬等個案險種的理賠效率大大提高,已基本實現一個月內理賠到位。三是檢查考核出實招。采取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專項檢查與全面督查相結合的方式,著力抓好農業保險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和規范運作。
“三突出”平衡推進
一是在保險業務上突出高效設施農業保險。高效設施農業保險是全區農業保險的重頭戲,是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的的重要抓手。首先從低確定保額。按照省相關條款規定,根據設施大棚結構及投入情況和棚內作物,分檔次確定投保、理賠標準,讓農戶從低選擇保險額度,以減輕農戶自繳保費的負擔,原則上新建單體鋼架大棚棚體及薄膜、棚內蔬菜三項險種合計,農戶自繳保費約96元/畝。其次擴大投保規模。在抓好續保工作和能繁母豬、奶牛保險投保面100%的基礎上,采取有力措施,加大鋼架蔬菜大棚及棚內經濟作物保險和規模養殖育肥豬、肉鵝保險推進力度。針對部分種養大戶和農民合作組織的觀望心理,通過召開經營業主座談會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宣傳高效設施農業保險政策的優惠之處,加大典型賠案的宣傳引導,增強參保意識,擴大投保規模。第三規范查勘理賠。及時搞好高效設施農業保險查勘定損工作,保險公司和區財政局確保小額賠款準備金正常運轉,各鎮(街、園區)及時將賠款打卡并配合農經部門建好臺賬,確保取信于民。二是在工作推進上突出部門協調。農經部門主動牽頭,加強與財政、農業(畜牧獸醫)、保險公司等部門(單位)的溝通聯系,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協調落實農業保險資金,及時組織查勘理賠,加強業務規范管理,切實履行好政策指導、協調服務、情況綜合、監督檢查和案件投訴調處等職責;農技部門、畜牧獸醫部門、財政部門、保險公司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協同配合,完善服務體系,形成強大合力,確保全區農業保險工作協調推進。各鎮(街、園區)切實把農業保險工作措施落到實處,加強鎮(街、園區)農業保險服務站及村服務點建設,明確專門人員,落實工作經費,保證農業保險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在組織領導上突出督查考核。區農保辦制定《海陵區2011年農業保險工作考核辦法》,進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提高獎勵標準,考核結果作為農業農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參考依據。#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