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玉米產量的限制因素,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富錦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松花江下游南岸,三江平原腹地,全市有89.5%的耕地為平原或低平原,地勢低平,海拔高度為60m左右,土壤肥沃、開墾晚、肥力高、土壤結構好,耕層較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強,資源豐富,是全國環境質量評估一類地區,是全國生態農業示范縣和農業標準化示范縣,是全國著名的大豆、水稻、玉米商品糧基地、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中國大豆之鄉”和“中國東北大米之鄉”。2011年富錦市玉米播種面積為10.84萬hm2,總產量為106.49萬t。隨著玉米價格的不斷提高,玉米種植面積呈上升趨勢。按照國家糧食發展規劃和市場行情,在“十二五”期間,富錦市玉米種植面積有望突破20萬hm2。從近十年的玉米單產水平來看,富錦市玉米產量平均在560kg/0.067hm2左右,與高產縣市或高產地塊單產800kg/0.067hm2或噸糧田差距很大,因此,富錦市玉米增產潛力巨大。 一、影響玉米產量的主要因素 1.玉米品種雜亂 目前富錦市市場上經營的玉米品種繁多,據不完全調查,富錦市農資市場上玉米品種數量多達100余個(包括審定和沒有審定品種、一品多名品種、一品多產地和同種異名品種),加之富錦市周邊的縣、鎮和農場的玉米新品種,富錦市玉米品種呈現出多、雜、亂的現象。雖然給農民提供了更多選擇機會,但更使農民對選擇品種不知所措。特別是由于種子經營者缺乏技術常識甚至誤導,使農民盲目購種,導致越區種植現象時有發生,出現倒伏、水苞米等現象,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很多市場上推廣的品種沒有與之相應的配套栽培技術,農民只是根據經驗隨意種植,導致一些適宜的、比較好的新品種不能較好的發揮自身產量潛力,達不到高產的效果。 2.種植密度不合理 富錦市玉米種植密度過高,遠遠超過各品種最適宜的密度,目前富錦市種植的品種大部分適宜的種植密度在5.5萬~6.5萬株/hm2,但是近兩年在玉米生產實際中,富錦市玉米密度在7.5萬株/hm2左右,更有甚者達到9萬株/hm2以上,有個別的早熟品種達到12萬株/hm2,遠遠高于品種要求的密度,造成空稈多、禿尖、穗小、倒伏等現象嚴重。而且受傳統種植習慣影響,不管什么品種,全是一個株距播種。 3.施肥技術不到位 (1)施肥量不足玉米是需肥量較大的作物,當前富錦市農民玉米田一般施肥量為350~450kg,遠遠不能滿足玉米生長的需要。 (2)氮、磷、鉀搭配不合理富錦市玉米田施肥過程中,普遍存在偏施氮肥、輕磷肥、忽視鉀肥和微肥的現象,玉米倒伏、穗小等現象明顯。 (3)施肥方法不科學玉米田提倡底肥、種肥和追肥相結合,但部分農戶習慣于前期“一炮轟”施肥,往往造成前期生長過旺,中后期脫肥,遠遠不能滿足穗分化和灌漿期等對養分的需求,致使穗小、粒少、抗性差,產量低而不穩。 (4)不施有機肥秸稈還田比例較小,土壤板結現象嚴重。總之,連年的掠奪式生產,使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加之肥料施用不合理,重用輕養,使得土壤的有機質入不敷出,不僅造成土壤板結,而且有些肥料也難以被玉米所吸收,既浪費了肥源,又造成了環境污染。 4.玉米螟防治不及時 當前富錦市玉米生產還停留在“一種三鏟趟等收”的局面,農民封壟后鋤1遍大草就等收了,對玉米螟不重視,沒有采取措施防治,玉米螟危害越來越重,加之這幾年受氣候條件變暖影響,玉米螟越冬積數大,玉米螟將成為制約玉米產量的主要因素。 二、提高玉米產量的主要措施 1.規范玉米種子市場,加快優質、高產、抗逆、熟期適宜品種的推廣力度 (1)嚴格執行種子企業準入機制凡是不具備種子法規定資金和技術實力的企業禁止經營;嚴格規范種子市場,嚴禁超范圍跨區經營,情節嚴重者吊銷種子經營許可證。 (2)加強種子質量的監督檢驗機制確保種子質量,純度、凈度、發芽率和水分一定要達到國家種子質量標準規定的最低標準,尤其是純度和發芽率。試驗表明,純度每增加1%,單位面積產量即可增加1%~2%。同時根據播種方式的差別,適當提高發芽率的最低標準,尤其是機械精量播種,可考慮將種子的發芽率的最低標準規定在90%以上。 (3)選擇適宜品種玉米品種的高產、優質、抗逆、熟期適宜性是評價一個玉米品種好壞的重要指標。推廣部門要堅持“試驗、示范和推廣”三部走,認真篩選適合富錦市種植的優質玉米品種,采取配套相應的高產栽培技術措施,并通過電視、網絡、報刊等進行大范圍宣傳培訓,確保農民不盲目購種。 2.合理密植,提高玉米產量 合理密植是玉米高產的前提條件,要根據品種特性、地力情況、播種時間、栽培方式等確定品種密度,最好采用通透栽培模式,比如玉米130cm大壟壟上大行距85~90cm,小行距40~45cm或采用玉米與豆科作物、馬鈴薯、矮高粱或矮玉米等間作。目前玉米密植是玉米發展方向。3.實施測土配方全層施肥、秸稈還田等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實現用養結合 (1)增強抗旱抗澇能力富錦市大田生產現在絕大部分地區依然是以雨養農業為主,“靠天吃飯”現象普遍存在,目前內澇、干旱等自然氣候條件已成為影響玉米生產的主要因素,要增強水利設施建設,挖排水溝,打抗旱井,為玉米高產穩產打下良好基礎。 (2)采取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等措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針對目前富錦市土壤存在的耕層淺、土壤板結、犁底層上移等不良現象,要通過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隔年深松改土、提高機械作業質量等措施,來改善其土壤條件和耕層結構,培肥地力,以增強抗早、保墑能力,變中低產田為高產田。#p#分頁標題#e# (3)實施測土配方全層施肥采用測土配方全層施肥技術,根據化驗結果、結合田間試驗結果和玉米需肥規律,確定合理的施肥配方和施用方法,保證氮、磷、鉀肥和微量元素配合使用,達到平衡施肥。同時為保證全生育期玉米生長需要,應做到基肥、種肥與拔節期深追氮肥相結合,基肥要深施土壤15~20cm,種肥施到種下5~6cm。玉米專用緩釋復合肥的使用要根據玉米不同時期對專用肥中營養比例和數量要求,與單質化肥配合使用,并根據土壤肥力施用不同的專用底肥。 4.及時防治玉米螟 要及時防治玉米螟,可以采用統防的方法,在冬天把玉米稈或穗軸作為燃料或飼料加工粉碎,也可以漚肥;統一在玉米心葉中、末期把顆粒劑撒入玉米喇叭口中防治玉米螟,僅此一項可以提高玉米產量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