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家養豬的飼養技術推廣,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養殖業在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發展農村養豬具有廣闊市場。本人多年從事畜牧獸醫管理工作,對農家養豬的飼養管理技術接觸較多,現簡要介紹如下。 1農家養豬特點 (1)農家養豬的飼養管理主要應依據生豬自身生長特點,在自然生態環境下生長,不隨意人為附加或改變生長環境。(2)以青粗飼料、青綠飼料和野生飼草為主,很少或不用全價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拒絕使用“瘦肉精”等,具有原生態、安全、環保的特點。(3)由于采用農村常規飼養方法中,大量飼喂青粗、青綠飼料、野生飼草和泔水,飼養時間長,一般在6個月以上,個別甚至長達10月以上,其體內沉積大量的微量元素、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和脂肪等等。肉品顏色鮮艷、味道香純、肉質上乘等,很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2飼養管理技術 2.1豬舍規劃與建設 豬舍應選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區域建設。方向應坐北朝南,畜舍為半開放式,有運動場,便于通風采光,利于創造冬暖夏涼的環境。光照可以補充豬體所需鈣質。四壁用混凝土粉刷,地面為水泥地面,便于清掃沖洗。排糞溝建于舍外,防止由糞便傳播疾病。豬舍面積保持在5~8m2,2~3頭/舍。 2.2仔豬選購 2.2.1外部特征 活潑好動,反應良好,眼睛有神,被毛光亮,臀部無糞便污染的健康仔豬。 2.2.2品種選擇 以耐粗飼,適應性強的雜交仔豬或地方品種仔豬為佳。以出售為目的養豬戶應選擇中等體型的雜交后代仔豬。 2.3飼養方式方法 2.3.1飼養方式 以自家食用為目的養豬戶可選用“吊架子”飼養法,以出售生豬為目的養豬戶采取“一貫育肥”法。 2.3.2飼養方法 農家養豬飼喂多以青粗、青綠、野生飼草、蔬菜為主飼養,添加少量的玉米粉、稻谷粉及米糠等,飼養期間要根據需要添加適量的高能量飼料。同時,可根據飼養目的不同,在體重25kg以前,適當飼喂一些全價飼料,以滿足仔豬快速生長需要,防止因營養不良,造成生長過緩或僵豬等。25kg以后轉為常規飼養。注意15~50kg時鈣質的補充,可以給生長豬提供獸用骨粉和蛋殼粉。飼養過程中杜絕使用違禁獸藥和飼料添加劑。 2.3.3飼料投喂量 飼料投量要充足,可任豬只自由采食,每天必須清理1次飼糟,防止飼草腐爛變質。飲水要清潔、充足。 2.4驅蟲 由于豬只以青粗、青綠飼料和野生飼草為主要飼料,飼料中可能攜帶大量蟲卵,使豬易患寄生蟲病。所以,必須定期驅蟲。一般以2個月1次為宜,在驅蟲的同時,進行洗胃和健胃。驅蟲用藥:左旋咪唑,劑量為2片/5kg。敵百蟲,劑量為2片/5kg。洗胃可用小蘇打片,劑量為3片/5kg。健胃用大黃蘇打片,劑量為3片/5kg。也可使用復合性驅蟲健胃藥,但效果沒有前者好。 2.5疾病預防 (1)仔豬進舍后,隔離飼養15~30d,臨床觀察和檢查無疾病發生后,立即進行“兩病一瘟”(豬口蹄疫、高致性藍耳病、豬瘟)疫苗接種及常規易發疾病的傳染病疫苗接種。(2)日常觀察。每天飼喂時,要注意觀察豬只的采食、活動、精神狀況,發現異常,及時進行診斷、治療,請具備執業資格的獸醫進行診療,防止病情加重或惡化,減少不必要的損失。(3)為預防疾病,平時可添加獸用土霉素、人工礦物鹽于飼料中飼喂。 2.6日常清潔和消毒 日常清潔:堅持每天定時清掃糞便,防止糞便污染飼料引發疾病。其次,保持生長環境清潔,降低環境污染引發疾病。定期消毒:一般可半個月消毒1次。夏季:水泥地面可用消毒劑兌水潑撒消毒。冬季:用菌毒滅兌水噴霧消毒。四壁和舍頂采用消毒劑兌水噴霧消毒;如遇疾病突出,則增加消毒次數。 2.7生物安全措施 夏季要做好蚊、蠅消除工作,防止蚊蠅傳染疾病和影響生長速度。消滅蚊蠅可選用蚊蠅氣霧殺蟲劑或蚊香類進行。 2.8降溫保暖 夏天降溫可采用灑水或增加通風量等簡易方法進行。冬季保溫主要采用在舍頂和四壁加蓋草簾,減少賊風入侵。同時,采用墊料保暖,即用稻草、干雜草、木屑等作墊料,(稻草與干雜草切成薄10~15cm長),以達到保暖的目的。 3效益分析 3.1生態效益 生豬糞便經充分發酵后,為青飼料生產提供了充足的有機肥料,充分緩解了因糞便處理不當而造成的環境污染,解決環境污染一大難題。 3.2社會效益 因不采用全價飼料和濃縮料,依靠青粗飼料、青綠飼料和野生飼草飼養為主,既安全,又原生態,滿足人們對生態安全綠色食品的迫切需要。 3.3經濟效益 按目前市場收購價計算,農家養豬比其他商品豬價格高0.5元/500g,100kg的生豬將多出100元,再加上飼料成本每頭生豬節約150元,這樣每頭生豬比其他商品豬多贏利250元,其經濟效益是非常可觀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態意識不斷加強,人們對動物及動物產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對原生態的豬肉產品越來越青睞。市場上供不應求,從長遠來看,農家豬養殖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