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計算機基礎教育狀況及課程革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 筆者通過幾年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發現,學生之間的計算機水平有很大差異,主要是因為學生自主學習和動手能力差,課堂講授內容陳舊枯燥,課堂實踐內容少,教學對象又是多層次的。這就要求教師深入了解,針對不同學生采用分層次教學,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聽懂、學會并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能。現在相對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已有所進步,能夠將實驗教學、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融入教學中,但仍然存在學生難以找到工作或無法勝任普通企業崗位等問題,這說明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進并不能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的問題,現行的教學模式還存在很大不足,需要進一步改革。 2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學生管理 2.1加強學生的責任感,保護教學設施。計算機硬件設施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一旦受到損壞,不僅影響教學工作,還會給學校帶來損失。因此,在上機操作課中,應該加強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學生對自己所使用的機器負責。這不僅保證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也實現了對學生的有效管理。 2.2加強一對一教學。在計算機教學課堂上,教師往往充當一個講解員的角色,而事實上,很多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不能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該走下講臺,積極解決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疑惑與難題,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快、更好、更扎實的掌握新知識。 3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課程改革 3.1強化上機操作。計算機的基本應用能力,必須在實際操作中培養。教師應利用實用性較強、內容豐富的教學案例,使教學效果直觀生動,學生容易接受。教師重點講教學任務是什么,學生要學會什么,明確指出學生操作應達到什么程度,盡可能多提供上機時間,讓學生在操作中輕松愉快地學習。 3.2優化教學環境。職業學校學生的基礎不一樣,必然會出現有的學生跟不上的情況。教師可利用監控功能隨時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適當調整課程安排,并利用教學網絡的輔導功能給學生必要的提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實現個別化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還可以將現代計算機應用的最新知識告訴學生,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4計算機基礎教學要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標 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以“有一技之長”為主導思想。在實踐課中,對于低年級學生,應注重基本概念和基礎操作能力的訓練,對于高年級學生,則根據社會需求,著重培養他們熟練操作和應用各種專業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計算機實踐課程主要以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為主。如在平面設計中,學生大多數只是跟著老師做一遍,形式單調,學生被動,不能對課程內容作深入的理解。 實踐課程除了完成作業外,還應該加強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增加課程設計的內容,讓學生自己去創作作品。教師在設計實踐課程時,應根據學生學習程度的差異和興趣愛好的不同,設計不同難度、不同內容的課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計算機專業職業教育目的是為社會發展服務,讓學生找到工作。教師教育學生的目的也是為了輸送優秀畢業生來滿足社會崗位的需求。如果學生剛進入企業就需要二次甚至多次的崗位培訓,那么企業的壓力也會加大,學校的教育也沒有發揮作用,這也是學生工作難找,社會需求和職業教育嚴重脫節的主要原因。 所以,教師要對課程進行相應的改革。社會、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學生,學校就要培養什么樣的學生。這既解決了學生難就業問題,也為企業減輕了負擔,達到了學校和社會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