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效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建筑垃圾是指建設、施工單位或個人對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進行建設、鋪設或拆除、修繕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等廢棄物。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建設垃圾產生數量也在快速增長,據有關資料介紹,在10000m2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建筑廢渣的產量為500~600T,如果以此標準推算,我國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的數量將是非常驚人的一個數字。由于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原因,這些建筑垃圾往往被簡單地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這樣不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還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妥善處理城市建筑垃圾是我們發展必須解決的一大問題,建筑垃圾的物理特性和實際的需要決定了它具有資源化的潛能和可能性,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是解決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實現建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 1建筑垃圾現狀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建筑廢磚、廢混凝土、廢鋼材、廢木材及廢塑料等,一般是在建設過程中或舊建筑物維修、拆除過程中產生的。建筑施工垃圾與舊建筑拆除垃圾組成成分和總量相差是較大的。在建筑實際施工中,據測算,材料實際耗用量比理論計劃值多出2%-5%,這表明,建筑,建筑材料的實際有效利用率僅為95-98%,余下的部分多成了建筑垃圾。對于舊建筑拆除,建筑物拆毀之后,在構建建筑物過程中所使用過的材料都將會成為拆毀建筑垃圾,即總量保持不變,根據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的《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中確定的單位建筑面積的建材用量,可得各結構類型的拆毀建筑垃圾產生量。城市的不斷發展,廢舊建筑物大量拆除,建筑垃圾數量將是非常巨大的。這也決定了將其資源化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且會產生極大的經濟效益,在實施過程中,不同的廢棄物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因而要根據廢棄物的產生數量和規模,制定出不同的處理方案。2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既能解決了填埋處理的占地問題,節約了垃圾清運和處理的費用,降低建筑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又能減少大量砂石的開采,具有長遠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筑垃圾是各種建筑廢料的混合物,因而在建筑垃圾資源化過程中要針對廢棄物的特性進行分類處理。 2.1廢棄物直接資源化 建筑垃圾中有一部分經過簡單的處理可直接用于其他建筑項目上,例如完整磚石、木材等。根據這些廢舊磚石材料特點的不同,可將其進行物理性質檢測,如果符合建筑材料要求,可直接應用于新建筑物中;在一些新建筑物中,有些需考慮山林野趣和自然古樸的風格,可結合廢舊磚石、石塊等材料特點,設計出形式各異的幾何圖形,如用舊石板、舊磚和卵石構成不規則幾何圖案路面等,用于墻體、景觀建筑改造、園林道路鋪設等,這樣,既利用了舊材料,形成古樸自然,和風景、古建筑融為一體的良好效果,建筑成本又將降低,產生經濟效益。同時,廢舊的磚石還可以用于古物及歷史建筑保護修復的建筑項目中去,例如在一些地方可請專業人員在舊房拆遷工地,甄別、采集、儲藏具有歷史價值的舊磚和木材等一些建筑材料,將其用于古物及歷史建筑的修復中去,這樣就能夠充分利用資源,還可修復和保護文物。 2.2廢棄物間接資源化 廢棄物中雖然有一部分可直接回收利用,但有一大部分是需要處理才能資源化的,如破碎磚石、混凝土和玻璃等。磚石和混凝土是我國建筑物大量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目前廢棄磚石和混凝土在建筑垃圾中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且絕大部分不可直接利用,它的處理直接關系到建筑垃圾的資源化效果。建筑廢料的再利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級別:1、一般性回填;因為建筑廢料與天然材料相比,再生材料的強度弱,吸水率高,耐久性差,所以將回收的建筑垃圾經簡單的壓碎、篩分后直接填埋占絕對比重。2、用作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礎材料(建筑物基礎除外);對于一部分結構較為完整,質地堅硬的廢料,可作為一般構筑物的骨料。3、制造再生混凝土,作為粗細骨料配制混凝土用于建筑結構構件(如砌塊)、道路面層、制造水泥等,即再生骨料技術。再生骨料技術是將廢棄混凝土經過破碎、清洗、分級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新混凝土的技術,用廢棄混凝土制造再生骨料的過程和天然碎石骨料的制造過程相似,都是把不同的破碎、篩分設備、傳送設備組合在一起的生產過程,所不同的是廢棄的混凝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鋼筋、玻璃、木塊等一些雜物,因而在生產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將這些雜物除去。廢舊鋼筋和玻璃則需要進行專門的收集,然后送到冶煉廠和玻璃廠進行處理回收,因這部分回收效益較高,目前處理手法相對成熟,效果也相對比較好。 3建筑垃圾資源化過程中的問題 建筑垃圾的有效利用關鍵在于技術問題,在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畢竟是新生事物,在技術和大型機械設備研發制造方面還很落后,幾乎是從空白開始的。目前,日本、瑞典和德國在這方面的技術是最先進的,但設備造價十分昂貴,因為資源化的附加值低廉,靠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進行建筑垃圾資源產業化是不切實際的。除牽涉到技術問題外,還牽涉到社會、經濟、環境問題。首先,目前我國促進建筑垃圾利用的政策法規措施還不健全,雖然我國全國人大于1995年11月通過了《城市固體垃圾處理法》;2004年12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年4月,我國建設部頒布了《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但是由于我國對建筑垃圾的管理尚屬于起步階段,所以管理體系方面存在著很多的空白和空缺,如政府在政策層面上如何支持建筑垃圾利用工作,制訂什么樣的政策支持促進建筑垃圾利用,已有的政策怎樣落實,由哪一個部門組織協調,怎樣解決堆存用地,經濟上如何扶持,政策法規上如何引導等,都需要認真研究。再者,一般來講,除金屬、木制品、拆除后經過清理的磚通過直接回收利用取得一些回報以外,建筑垃圾廢料本身已無價值,只有經過處理加工利用才產生新的價值。對于用廢磚、廢混凝土加工骨料等其附加值都很低,前期投資大且制造成本高,常常使利用者無利可圖,喪失積極性,直接影響利用工作的開展。 4有效利用建筑垃圾的對策 能否解決城市建筑垃圾日益增多的局面,使其盡可能地被社會再利用,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既取決于建筑垃圾處理技術,又需要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做到建筑垃圾充分資源化,保持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p#分頁標題#e# (1)建筑垃圾施行分類管理和回收城市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筑垃圾的源頭分類工作的成功與否。許多成分經過簡單的分揀和處理,就可以回收利用,比如建筑垃圾中的鋼筋、玻璃等可以回收利用。同時,事先分類好建筑垃圾的種類,也可以減輕后續篩分廢料的工作量,降低資源化成本。政府可以制定相應的法規,促使進行垃圾分類,也可以把建筑施工垃圾分類作為選擇施工承包商的參考條件之一,加快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步伐。 (2)注重對再生骨料的性能和檢測方法研究建筑垃圾處理技術決定了建筑廢棄物回收的可能性,利用廢棄物制造再生骨料是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能直接影響到再生混凝土的利用,因而要加強對用于生產再生骨料的廢棄混凝土的特性進行研究,確保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同時,注重對再生骨料技術加工處理方法和對再生骨料力學性能的檢測方法進行研究,確保再生混凝土質量。 (3)研發建筑垃圾資源化技術和機械設備建筑垃圾大部分是廢混凝土、廢磚、廢砂漿等建筑材料,這些材料須經過收集、篩選、破碎、輸送等一些處理過程才可資源化循環利用,這就需要一套成熟的處理技術和一整套大型機械設備。目前,建筑垃圾之所以沒能很好地被循環再利用,關鍵就是缺乏技術和處理設備。 (4)完善激勵性配套政策建筑垃圾資源化的附加值一般較為低廉,常常使制造者和利用者無利可圖,直接影響利用工作的開展。因此,必須由政府通過某種渠道在利用的不同環節上給予經濟上補助,建立政策支持鼓勵體系。如制定一些強制性和鼓勵性的專項法規,研究和制定鼓勵建筑業回收和利用垃圾廢料的政策、法規和行業標準,對從事建筑垃圾處理的投資和產業活動免除一些稅項,以增強垃圾處理企業的生存能力,從產業政策和法規制度上引導建筑垃圾處理再利用事業的健康發展。 5結語 建筑垃圾資源化不僅符合環境保護的需要,而且還可以部分解決城鄉勞動力就業問題。在土地和資源緊張、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隨著節能減排、低碳的概念走入人們的生活,將環境保護與建筑垃圾結合起來,使建筑垃圾變為有用的再生資源,創造出一定的效益,使我國的建筑垃圾處理工作走上促進經濟發展的道路,其綜合效益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