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循證醫學內科臨床教育思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本文作者:麻爾光 單位: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
循證醫學其核心思想是任何醫療決策的確定都應基于客觀的臨床科學研究依據,培養醫學生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高效終身學習的良好臨床醫學模式。現跟蹤報道筆者所在學校的臨床畢業實習生,應用循證醫學的教育模式優于傳統醫學教育模式,使臨床醫學生掌握主動獲取新知識、新技術的方法,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達到循證醫學教育的效果[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28名應屆醫學畢業生,隨機分為試驗組(EBM組)和對照組,各64名,兩組學生平時學習成績無明顯差別,兩組學生使用統一教材,教學課時相等。臨床帶教老師資歷相當,便于臨床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的教學方法,教師偏重知識和技術的傳授,不注重學生的潛在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只是你教我學的模式。試驗組(EBM組)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循證醫學思維能力。
1.3循證醫學的科學性
(1)注重臨床實踐,一切從患者的利益出發,以患者為對象,科學地提出問題。用循證醫學思維探索問題,尋求科學有效的方法,來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也是培養醫學生循證醫學思維的最終目的。
(2)從傳統你教我學的模式改變為自主學習,循證醫學教育要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問題,啟發學生主觀學習的欲望和能力,教會學生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開拓潛在思維,科學的解決問題。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可以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解決學習中的實際問題。
(3)改變了經驗式的傳授知識和技能的醫學教育模式,循證醫學是以問題為基礎新的教育模式,要求學生主動學習,專心研究,考察論證科學依據,用循證醫學思維診斷治療疾病,從而實施科學有效的個體化治療。
(4)融洽了醫患關系“,以患者為中心”的循證醫學醫療模式的引進,體現了患者重要性,使患者心情愉悅,積極配合,對疾病的治療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使患者增加了自信,體現了自我價值[2]。
2結果
試驗組在理論與實踐技能上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病案分析能力強,病歷書寫規范,知識面全,具有科學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強,臨床教學成績顯著。
3討論
循證醫學是結合醫生的個人專業技能和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愿望,對患者作出醫療決策而發展起來的新興臨床學科,循證醫學實踐包括提出問題,檢索證據,評價證據,結合臨床經驗與最好證據對患者進行處理和效果評價5個步驟。傳統的臨床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課堂教學為主、教材為主”這是一種基于經驗的教學模式,醫師根據個人的經驗和技能指導實習學生,這種模式帶有濃厚的主觀的個人判斷的傾向。已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而近年來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興起,循證理念的深入,有效地補充了傳統醫學教育體系,在教學改革中醫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的優良人才。臨床實習教學是將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是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也是學生自我價值的體現,而且循證醫學的引入,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新型醫學人才的培養[2]。適時引進循證醫學模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能力,為臨床教學提供學習興致、邏輯思維及知識內容,開拓了新的思路,以循證醫學的理念貫穿于內科臨床教學過程,培養醫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規范其醫療實習行為,用循證醫學的方法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從而滿足21世紀醫學教育的需求,達到新世紀醫學人才培養目的[3-4]。綜上所述,循證醫學是現代臨床醫學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在教學改革中引進循證醫學思維,貫穿于呼吸內科臨床教學全過程,能夠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高素質醫學人才,值得進一步推廣。但需培養一批能實踐和傳授循證醫學知識的教師,以推動循證醫學教育的廣發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