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金融學理論分析證券投資行為,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羊群行為”分析
研究大量實證表明,大量與市場假說相反的非正常現象存在于金融市場。從投資方式分析,“羊群行為”是最容易發生的切最常見的。它是一種由信息惡性的連鎖反應而導致的非正常的行為方式,現象比較復雜,原因多樣,例如投資者的從眾心理、缺乏有效信息、需求報酬聲譽。“羊群行為”對市場的價格產生三方面的影響:第一,“羊群行為”導致投資者沒有主見而丟棄自己的信息而盲從別人進行投資,因此導致市場信息被中斷,傳遞鏈鏈接失誤;第二,“羊群行為”一旦超過某個限度,就會產生過度反應;第三,“羊群行為”的脆弱性、不穩定性導致市場價格變得不穩定、脆弱。
(二)有限套利行為分析
信息獲取需要成本,交易行為不全理性,交易者不能一同獲取信息,信息傳遞在時間和空間上有差異,交易者行為有差異,信息不對稱是證券市場的特征。交易的過程是在噪聲中快速做出的,交易者的信息不充分。交易者的信息集合中,投資者對某一信息投資越多,他就越要利用此信息來獲取利潤,這就導致了信息聚集正溢出效應。這個效應使專業投資者收集分析數據時,關注點由重要的且與基礎有關的信息被錯誤的引導到大家所關注的信息上。所以市場的某些反應導致了投資者的信任套利行為,但是不能依靠套利消除非理性行為導致的資產價格非正常波動。
二、投資者待改進的地方
投資者的不理性行為以及其導致的市場效應,在行為金融學上明顯揭示出。從一個方面分析,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非理性的考慮自身問題,另一方面非理性地把握市場才能得到額外的收益。研究市場是否處在非理性中并且到達極端狀態時,投資者必須十分清醒自身情況,不能盲從不能臆斷。研究市場對新信息是否會反應不足或者過度時,投資者也必須考慮自身是否存在以上現象;很難想象,一個投資者自身存在非理性心理和行為怎能把握住市場的非理性創造的機會。行為金融學研究并總結之后,給予投資者以上重要的實踐建議,同時這也是投資者待改進的地方。
三、結束語
行為金融學在研究證券市場投資行為中更具有科學性,所得出的結果更加可靠。行為金融學,摒棄理性人的觀點,認為人在認知市場、情緒過程、決策過程中會產生偏差,并且會相互影響,其借鑒心理學原理,以投資者的心理為基準,給大量與標準金融學不符的現象做出了合理圓滿的解釋,同時投資者的心理因素也被考慮到其決策制定過程中,使金融學研究證券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行為金融學分析了投資者的有限套利行為和“羊群行為”,提醒投資者在證券市場投資時要理性,克制心理因素,有效利用自己的信息,防止發生信息聚集正溢出效應,從而影響專業人員分析數據和阻止市場信息的傳遞鏈中斷。另外投資者還要認識到“羊群效應”的弊端,保持理性,避免加入這個行列。投資者的非理性心理和行為能夠直接影響證券價格和市場的有效性。投資者應該更加理性的考慮市場因素和自身因素,有效的抓住非理性市場帶來的機會。
本文作者:付一為 單位:甘肅蘭州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