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動漫文化產業的開發,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理論研究一直是中國動漫文化產業中相當薄弱的一環,尤其在漫畫理論和動畫理論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缺乏把實踐的表象提煉為理論的義涵。隨著廣播、電影、電視等媒體的發展,學者們逐步建構了廣播影視文化、電視文藝學等子學科體系;而在面對動漫這種較新形式的存在物時,理論卻相當滯后,關于動漫藝術的研究還處于基礎知識的普及或者現實狀況的描繪,具備較強思辨能力和理論闡釋能力的學術文章少之又少。動漫文化產業的理論研究尚處于建構的初始階段,亟需我們認真的發現和睿智的探索。 近十年來,關于中國動漫產業的專著只有寥寥幾部,如由譚玲、殷俊編著,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動漫產業》,由王傳東、鄭琳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動漫產業分析與衍生產品研發》,由劉軼、張琰所著,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新時期動漫產業與動漫營銷》等?!秳勇a業》一書對動漫文化和動漫產業的概念進行了解釋和區分,介紹了動漫產業的發展歷程、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了國際動漫產業的情況,如歐美、日本和韓國的動漫產業;探討了動漫產業的發展模式,如政府發展模式、業界運營模式等;就動漫產業與民族文化的結合進行闡釋,并探索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路徑[1]。《動漫產業分析與衍生產品研發》從動漫產業發展和動漫衍生產品的特點入手,分析了目前國內外動漫市場的現狀以及我國動漫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其內容包括動漫產業的研究意義、世界主要動畫市場的分析、動漫產品的開發基礎、經典動畫分析、卡通形象的衍生、動漫形象產品的分類和作用,以及動漫衍生產品的特點等[2]。《中國新時期動漫產業與動漫營銷》一書將動漫置于營銷管理和產業經濟學的框架下進行研究,同時涉及動漫本身的文化因素。其內容包括中國新時期動漫產業的厘定;影響動漫產業和動漫市場的外在因素;新時期的動漫市場與消費群體;動漫市場的調研與預測;原創力與營銷策略;動漫作品的品牌營銷;動漫產品上市策略;動漫分銷渠道策略;動漫促銷策略;動漫產業鏈的構建;打造動漫產業鏈的典型企業案例、動漫政策等[3]。 而以中國動漫產業為研究對象的碩士學位論文有十多篇,目前暫無公開發表的關于動漫的博士學位論文。在中國期刊網上以“中國動漫產業”為題進行搜索,出現論文150篇,其中最早的發表于2004年。統觀這一百多篇論文,涉及到了動漫產業的方方面面,比如從經濟學角度對其進行市場分析與競爭分析;從文化與社會學的角度闡述中國動漫的發展潛力以及存在的困境;探討歐美、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動漫發展模式和經營方式,從中尋找對中國動漫產業的啟示;從歷史沿革的角度來陳述中國動漫產業的過去與現在;分析中國動漫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文化策略、核心價值;探究中國動漫產業如何在技術創意和文化傳統中實現突圍等等。 總體來看,這些論文大多數就中國動漫產業的歷史、現狀、發展道路進行事實羅列和陳述,同時也探討中國的國家政策、市場環境對動漫產業發展所造成的影響。眾多作者已經看到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尚顯滯后,存在諸多問題,他們對中國動漫產業的困境、發展瓶頸展開論述,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不少對策。比如,在政策方面,國家一方面開始大力扶植國產動漫的發展,另一方面其規范性政策對動漫創作的題材有著明確的限制和審核,這起到了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作用,同時也負載了沉重的教育目的而使產業化、市場化的道路顯得瞻前顧后。 在現狀與困境方面,諸多研究者也作出了分析:比如王冀中在《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現狀分析》[4]一文中指出,動漫產業面臨著現實困境,影視播放系統占有壟斷地位,原創不足,產業運作機構形同虛設,盲目開發衍生產品市場,產業鏈沒有形成等等。于燕華在《中國電視動漫產業的現狀分析及對策》[5]一文中闡述了中國動漫產業的弊端并提出對策:缺乏創新理念和創作人才;動漫產業受眾面定位窄小;動畫表現形式和技巧落后;產業鏈條不完整,社會因素制約太深;需要豐富電視動漫衍生產業;需要完善產業鏈條,凈化市場環境。 在對策方面,有研究者指出:打造產業鏈,發揮動漫游戲產業基地在價值鏈構建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拓展和創新動漫內容;挖掘傳統文化資源,融入民族因素;選取多樣化的題材;保護動漫產業知識產權等等。這些研究縱然對中國動漫產業進行了具體細致的分析,為動漫文化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然多數研究仍處于最基本的呈現事實的層面上,停留于現象羅列、觀點展示、局部探討的階段,而缺乏對中國動漫產業系統、完整的清理,更缺乏深入的理論研究。這些論文大多著重于擺事實、講對策,而沒有足夠的學理分析。 動漫,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其獨特的藝術特征與審美特性表現在哪里;動漫這種文化產業在中國呈現了怎樣的發展態勢,這些態勢與社會現實環境如何構成了互文關系,并帶給人們怎樣的啟示與反思,都是需要進一步挖掘的。 “成都市文化產業發展還處于初創階段。無論在發展速度、產業規模、產品種類、品牌塑造、產業鏈接方面,還是在對外交流傳播、國內外影響等方面,成都文化產業均處在萌動初期。”[6]126四川在動漫產業鏈條中的網絡游戲的開發,市場配套的影音書籍等產品延伸動漫產業鏈、動漫游戲和動漫人才、動漫衍生品、動漫風格定位等方面尚顯不足。究竟是打造地域性動漫形象還是彰顯民族文化傳統,都成為動漫原創者們要思考的問題。諸如“大熊貓資源,這本來可以成為世界性品牌的文化資源優勢,卻因為沒有合理開發而喪失了這種優勢。”[6]139相反受到國內觀眾喜歡的動漫電影《功夫熊貓》卻是出自美國同行之手,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動漫界的損失。 在中西動漫文化發展的比較中如果研究者能用一種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中國動漫的不足與需要創新的地方,運用國內外精彩案例進行比較,形成相互論證,從而達到對動漫產業進行客觀和系統的研究。如果說以好萊塢為支撐的動漫電影,以米老鼠為形象的迪斯尼樂園是美國動漫文化產業的代表,以悲劇英雄阿童木,失意寵物機器貓,正義化身聰明的一休,少女夢幻代表花仙子,重拾回憶的櫻桃小丸子,喚起激情的灌籃高手為日本的卡通動漫經典模式,那么我國是否有自己的模式呢?確切地說,我國缺少自己的模式,缺乏創新,所以我們必須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采用混合發展模式,比如“政府+基地+企業+市場+行業”等要素齊抓共管的模式,開發應用高端動漫技術為支撐,以健全完善動漫產品生產流通市場體系為保障,著力培育動漫產業鏈條。#p#分頁標題#e# 有人早就預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國動漫產業沒有較大的發展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自己的原創,沒有與自己深厚的文化根基相關聯的動漫形象。其實外國人對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充滿了好奇,我們就滿足他們,將我們古老的文化用動漫的形式表現出來,也許這將是我國也是四川動漫文化產業的突破口。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經濟學家厲無畏認為,優秀的動漫作品不僅只是輕松幽默的娛樂或引人入勝的故事,還應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和文化。這就涉及到動漫文化的內涵問題:深厚的文化根基,古老的文化色彩,神秘的文化現象都是我們可以表現的主題。四川作為天府之國,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自己獨特的發展模式,諸如三國文化,這是目前可以作為動漫產業的一個創新點,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新模式;有著熊貓故鄉之稱的四川有著得天獨厚的大熊貓的的各種原型,這似乎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為此,四川動漫研究應該與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進行經常性的交流。 對于研究者們來說,如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理清中國動漫文化產業的發展脈絡,對客觀現實進行把握,進入事實層面和學理層面的雙重探討,對四川動漫文化產業研究將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方面,可以從經濟角度看待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對其產業態勢、產業鏈的構建、產值的創造等等方面進行解讀。發展產業鏈的目的一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二是為了追求利潤,發展經濟。在動漫產業鏈上,日本是通過“漫畫———動畫———衍生品———消費者”的產業途徑來獲得巨額利潤的,而我國則是分離的,沒有形成一個相互關聯的產業鏈,“漫畫———讀者”獲取利潤是其中的一個系統,“動畫———企業投資”是第二個系統,“廠商———購買少數動畫形象———消費者”是第三個分離的系統。我國動漫產業發展鏈條可以設計為:原創漫畫作品在雜志上連載———選擇讀者反饋好的作品發行單行本———制作人制作動畫片———商銷售———影視播放———企業授權并開發衍生產品———商家銷售產品。最為明顯的就是在四川,極具開發價值的熊貓動畫形象卻只有在熊貓基地附近才有出售,沒有普及到整個四川,更不說普及到整個中國了,也是動漫產業的一個脫節現象。 另一方面,可以從文學與文化的角度多層面地審視動漫文化產業。動漫區別于其它產業的重要特征在于它所附著的文化性,而如何對這種文化性進行解讀,如何深入地透析動漫文化產業,需要有理論的制高點。近年來,中國動漫產業鼓足了發展的勁頭,也在探索和借鑒中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中國動漫文化產業的理論研究遠遠沒有跟上。中國動漫文化產業要取得進步,不能僅靠技術人員的埋頭苦干,亦不能只靠編導、營銷人員等富有創意靈感的謀劃和傳播工作,而是同時非常需要關于動漫的理論研究。脫離現實的理論演繹固然過于抽象,玄機重重而難以破譯;而缺乏理論思維的社會實踐卻容易顯得盲目而無所適從。將多種文學理論和文化理論結合對中國動漫文化產業進行深層次的學術研究具有重要的學理意義與現實價值。通過動漫文化產業的資料進行積累和分析,進而融入學理性的理論思考:比如從文本分析的角度對動漫的角色、人物進行分析,有些人物深入人心,有些人物腹水東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分流。動漫文化產業中的人物角色如何與人類的共通情感進行銜接,進而走入產業鏈的循環之中。比如從消費文化的角度對動漫文化產業進行詮釋,消費社會中的人們被消費的熱情所包圍,仿真實、內爆、消費不平等、欲望等諸多景象如何在動漫文化產業中滋生,或者說動漫文化產業又如何逆向確證了消費社會的特征。又比如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對動漫文化產業進行批判,動漫文化如何脫離了純粹的文化性,作為一種大眾文化,它如何與精英文化進行對峙并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根據大眾文化的諸多特征,如何營造屬于中國動漫文化產業的特質,并推進中國動漫的現實進步。 除了以上幾個主要的問題以外,我們還將思考動漫文化發展不平衡問題;人才培養機制是否合理的問題;動漫游戲是否對青少年的生活造成不良影響的問題;動漫產業中政府扶持與市場導向之間的沖突問題等。只有立足于中國動漫文化產業的基本事實,從事實出發進行理論探討,不拘泥于政策回顧、經濟解讀、發展困惑、對策評判等諸多現象層面的話語表述,而試圖結合中國動漫產業的基本現狀,在邏輯思維、理論思考上有所推進。為中國動漫文化產業的理論建設做出努力,幫助人們更加理性、深刻地認識動漫文化產業,進而使人們能更好地面對中國動漫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在困境中求突破,在競爭中求生存,最終希望能有助于推進中國動漫文化產業的發展。多視角地探討動漫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將給動漫研究帶來創新和突破,如果理論工作者們能從文藝美學、社會學、鉆石理論、產業鏈理論和文化產業集群建設理論等出發,全面探討動漫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弘揚和振興本土民族文化、對促進四川省區域經濟發展乃至推動國家GDP增長中起到重要作用。完整剖析四川省動漫產業鏈,從動漫產業鏈的各個主要環節展開分析探討,在對前期相關研究進行整合的基礎上,深入調查研究四川省動漫行業的產學研狀況、所面對的國內外動漫市場需求、省內動漫衍生品生產和銷售行業,動漫的區域合作和競爭、省內動漫創意鏈和動漫內容的優劣勢,完成對當前四川省動漫產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當前動漫產業發展主要模式選擇和對策的全面分析,為四川省區域動漫產業乃至中國動漫產業振興發展提供較為完整的實證研究素材資料;采用全面完整的實證對比研究,對比研究日、美、韓國三大動漫產業國的動漫產業進程與發展趨勢,實證研究國內主要動漫發達區域的動漫產業發展狀況,科學梳理出可供參考的動漫產業發展路徑,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為四川省動漫產業發展提供可參考借鑒的模板式資料;運用美學、文藝學、社會學、消費文化學、心理學和經濟學多種學科手段和理論,試圖完成此類項目中目前最具理論廣度和深度的前沿研究,也將為未來相關研究提供全面的研究理論模式、實證資料和素材。#p#分頁標題#e# 動漫不僅是娛樂和消遣,還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動漫文化的本質是精神文化,但同時也是消費性文化,中國消費群體廣,市場需求大,這十多年來中國動漫市場一直被他國占據主導地位,面對外來沖擊,中國振興民族動畫產業的意識已覺醒。動漫文化的發展涉及到我國經濟、文化、消費等各個領域,可以融合各種文化、各個產業,是一個可以帶動整個社會文化產業發展的行業,故此,動漫文化的研究將為我國的文化發展與經濟建設做出不小的貢獻。一個國家的文化影響力一方面當然在于“高端”的經典和傳統文化的弘揚和推廣,在于核心價值的展開;但同時以動漫文化為代表的大眾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其實也是一個關鍵的方面。我國動漫文化的研究以省為單位形成了網絡狀的研究形式,四川動漫研究主要以動漫產業、動漫技術、動漫教育為主要研究對象,但是由于起步較晚,動漫研究處于初級階段,在研究中很多問題還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