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民族動漫教育模式前景及展望,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200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財政部等部門《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06]32號)》,提出了推動我國動漫產業快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與此同時,中央財政扶持動漫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制訂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我國的動漫產業發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然而,面對動漫產業發展過程當中的教育問題,如何結合民族地域特點發展動漫產業等系列問題,卻鮮有學者深入研究。本文以廣西民族動漫教育的發展及發展模式做綜合論述,以之拋磚引玉。 一、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其前景分析 我國動漫市場的需求在迅速擴大,然而國內目前的產業發展現狀無法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國內動漫產業處于起步階段,自主研發和原創能力較低,與國外動漫產業相比,我國動漫業并不具有競爭優勢。這導致國內動漫市場以引進、加工、運營為主。在中國青少年喜愛的動漫作品中,日本占60%,歐美占29%,相形之下,中國原創的動漫,包括港臺地區的比例只有11%。 這種市場格局,顯然是不利于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的。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內動漫市場長期被國外廠商占據是令人擔憂的,在青少年至為重要的成長期,動畫片對他們的文化熏陶和人生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動漫流行的今天,我們的下一代成長受到歐美、日韓文化影響太大,意味著我們的傳統文化精髓和價值觀不能有效地傳遞給青少年,從文化的層面看,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所幸的是,政府也表示了同樣的擔憂。為此,決定大力發展和扶持國內的動漫產業。其中的一個大力舉措就是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指導性文件,從體制、政策、市場管理上促進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發展。緊接著國家廣電總局研究制訂了《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增設了少兒動畫頻道、擴大了少兒節目中動畫的播出時間和播出數量,同時要求每個播出動畫片的頻道中,國產動畫片與引進動畫片每季度播出比例不低于6:4。可見,政府對國產動畫業進行了“幼稚產業保護”的傾斜政策,創造了對國產動畫片的大量需求,同時也抑制了國外動畫片在中國的進一步進入和拓展。與此同時,文化部從政策法規、財政資金以及對國外的游戲進行審查等多方面來支持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由此國內動漫產業正在迎來迅速發展的契機。有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2000家省市電視臺所規定的國產動畫片播出時間為6萬分鐘,而達到播放要求的原創動畫片供給量則只有2萬分鐘,尚有4萬分鐘的缺口,這幾乎是中國動畫片年產量的兩倍。據測算,中國今后每年國產動畫片的需求量將達到25萬分鐘,而現在國內每年制作的動畫片總量只有2萬分鐘左右,供給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這為國內動畫片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極為寬松的市場環境。并且,按國際動畫產業的一般規律計算,如果完成每年需要的國產動畫片26萬分鐘的總投資,則存在著大約150億元動畫片相關產品收入的市場規模。 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教育向高科技、數字化方向發展,需要大批量動畫及多媒體數字化制作人才。另外,我國是個電視擁有量大國,根據我國電視行業的發展規劃,從2005年起至2008年逐步由摹擬電視向數字電視轉化,直到2015年全國全面實現數字化電視的發展目標。屆時,電視節目量是現在的幾百倍,它需要更多的動畫片頭制作、動畫廣告宣傳片及更多動畫娛樂片的制作與播出,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我區電視臺動畫制作還處在空白,基本是由外省人員制作的。隨著我區電視向數字化轉變,節目信息量的擴大,將由現在可收視三十多個節目發展到三百套節目。因此,也迫切需要大量的動畫制作、動畫廣告、動畫宣傳片的制作,以及大量的卡通動畫片的制作與播出。因此,這給動畫人才的培養帶來了新的契機。另外,網絡游戲和軟件開發正走向成熟,動漫與游戲在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早就形成動畫———漫畫———游戲三位一體的循環產業鏈。我國的游戲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在短短三、四年間,已初具規模。2003年全國網絡游戲出版市場實際銷售達13.2億元,擁有用戶1300多萬,85%是青少年群體。較上一年增長近五成。僅2009年上半年銷售額已經達到15.5億元,同比增長近90%。網絡游戲所以能發展的如此順利而快速,主要得益于它的消費市場巨大,而且不斷增長;同時,手機彩屏的動畫制作亦需要大批的動畫人才的培養,對于促進動漫產業的發展亦起到重要作用。在國家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的大環境中,由于廣大青少年熱愛動漫,形成動畫生源有增無減的畫面。在上述情況下,結合廣西民族文化特色,調整廣西動漫教育結構,對于促進廣西動漫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廣西民族動漫教育發展的基本思路 結合廣西的民族文化特色,我們認為廣西發展動漫教育必須走特色發展道路,而特色發展道路必須與廣西地域民族文化特點相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廣西民族動漫教育模式及其產業。由于市場對動畫人才的需求量大,國內很多綜合性大學也紛紛開設動畫專業,對廣西的動漫教育形成競爭。目前,廣西設立動畫相關專業的本科院校有廣西藝術學院等為數不多的幾所院校,其中以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動畫專業(廣西區內唯一獲得教育部批準的動畫專業)擁有最為雄厚的師資力量,辦學也最為悠久,成果最多。總體而言,廣西區內的動漫教育存在著專業建設重復,設備投入重復等問題,且各院校各自獨立發展,缺乏科學統一規劃,不利于提高與擴大廣西動漫教育的系統發展,也不利于廣西動漫教育形成有力的社會競爭力。為此我們認為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1.對廣西區內動畫專業進行宏觀發展調控,整合現有資源,加強硬件建設,充實教師隊伍,把各個院校的師資和設備整合,成立廣西動畫學院或者動漫基地,提高動漫教育層次和規模。 2.開展產、學、研一體化教研體系,促進動漫教育的發展。無論從國內還區內的形式看,建立廣西動漫產、學、研一體化教研體系對廣西動漫教育及其產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認為,除注重教學、科研之外,積極與社會有實力的公司進行了多方面的合作,建立動漫實習教育基地,是一條有效的產、學、研一體化教研模式。通過這種教研模式將有力促進動漫教學成果轉換成社會成果,同時,社會成果的獲得又可以反過來促進動漫教育的發展,實現雙贏局面。#p#分頁標題#e# 3.注重廣西民族動畫作品的研究與開發。有計劃地選擇具有廣西民族文化特色的故事改編成動畫腳本進行動畫短片創作。動漫作品通過特有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虛構出一個超現實的世界,巧妙地迎合了人們對真善美的心理訴求,因此,研究與開發具有廣西民族文化元素的動畫作品,對于培養廣西動漫產業,促進廣西動漫教育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 4.注重民族動漫理論的研究。一是立足于挖掘廣西少數民族藝術設計資源,探索動畫藝術設計新風格與現代社會需求相結合。多年開展對廣西民間民族設計元素的規模化收集和研究,強化設計教育中的民族、區域文化特色,把民族設計元素研究融入到專業課堂教學之中。通過學生下鄉采風、收集整理,并在課堂中進行教學,設計出具有廣西民族特色的動畫藝術作品。二是重視審美理論與動畫創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注重動漫藝術理論及審美能力的培養。三是重視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材建設,不斷深化民族文化教材建設,出版和發表有關動漫教育的教材、論文等,建立起動漫教育的教材體系。 5.注重民族動漫市場的開發。首先要進行廣泛的市場調研,找準市場的定位,使我們所創作的動畫作品適應社會需要;其次,我們在進行民族動畫故事的編寫時,不論是在故事的情節、人物的性格、矛盾的沖突、角色的設計等方面,注重民族性與時代性相結合。同時,還應注意尊重動畫藝術其本身的藝術規律,如寓教于樂、故事性強、視覺沖擊力強、信息量大、節奏快等,從而增強動畫作品的感染力,有效地占領市場。另外,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的有利契機,讓具有民族特色的動漫作品起到宣傳廣西,從而促進廣西與東盟各國之間的教育交流。將廣西動漫產業及動漫教育推向東盟,逐步走向世界。 三、廣西民族動漫教育的基本教學模式 廣西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因此,廣西動漫教育的發展必須要立足于廣西少數民族藝術資源,探索動漫教育教學的新風格。我們認為,廣西動漫教育要在堅持教育中心地位的同時,強化設計教育中的民族、區域文化特色;對課程進行改革,在課程設置中增加一定比例民族設計元素的設計與研究課程;逐步建立民族設計元素資料庫,把民族設計元素研究融入到動漫專業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下鄉采風、收集整理,并在課堂中進行教學,設計出具有廣西民族特色的動畫藝術作品。基于目前廣西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進行動漫大制作、大投入的項目不難現實,因此,我們認為在目前廣西動漫教育過程中需要突出“小、快、靈及民族品牌”的教學模式:“小”就是以我們目前的設備和師資條件制作短小精悍的動畫片、動漫廣告和宣傳短片。各高校通過與電視臺或出版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以項目化的形式為他們制作一些小節目、動漫系列短片,向全國推廣,從而逐步創建我們的動漫作品品牌。“快”就是盡快擴大知名度。通過免費為電視臺制作動畫小品(成語小故事、小幽默或公益性動漫小廣告等),定時定期播出,打出我們的品牌,逐步占領市場。“靈”就是采取靈活的教學方針。在實際教學當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動畫專業造型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有扎實二維卡通動畫、三維動畫的造型基本功和專業的設計能力;其次是對學生電腦技術的培養。(它包括有電腦軟件的運用和制作,后期編輯制作等)。 樹立動漫教育的民族品牌是廣西動漫教育發展的基本特色,如劉三姐品牌、漓江品牌。我們認為對動漫作品的創作可分兩步進行:首先將我們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神話傳奇故事、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故事傳說改編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動漫系列作品;其次,可將這些動漫故事里的主要角色造型,開發成相關的周邊旅游產品,推向區外及東盟各國,從而達到宣傳廣西、突出廣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