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動漫課程和工作室結合實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高職院校研究性課程的理念 1.概念界定 關于何謂”研究性課程”目前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所謂研究性課程,它是一種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和條件所選擇的研究課題、相關的思路設計、信息資料及正確的研究態度、堅強的研究意志、更高層次(相對于學生原有層次)的研究意識等要素整合而成的研究性學習內容。[1] 還有人認為,研究性學習的本質在于學習過程與實踐過程緊密結合,在實踐中學習、探索、應用與創新,激活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能動性,使傳統的被動學習活動變成主動的探求活動。[2]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我們認為研究性課程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在特定的學習集體中,選擇或確定待解決的問題或待完成的任務,并圍繞既定的目標自主決定學習內容和活動方式,經歷計劃、實施和評價等活動,最終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3] 2.高職研究性課程的目標 研究性課程的核心目標就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但不僅局限于此,它還包括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增強對社會發展、對團隊發展和對自身發展的責任感,塑造高職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性格特征,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研究技法等,從而提高學生包括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水平在內的綜合素質。 3.高職研究性課程的特點 研究性課程應具有以下基本特點:以實踐為導向,創新“教學做合一”課程模式;以行動為核心,培養綜合行動能力;以任務為驅動,創設成功學習情境;以合作為前提,實現師生共同發展;以過程為重點,實施發展性評價。[4] 4.高職研究性課程的內容 我校研究性課程的教學內容一般是指導教師的研究性課題或技術應用性項目,也可以源自學生的生活和職業學習領域,具有開放性、可探究性的項目,還可以來自企業或行業的委托,或者是師生雙方或師生及外界多方面共同的意愿,盡可能開展技術應用性的教學項目,包括校企合作項目或有明確工程背景的項目。 5.研究性課程的實施 研究性課程教學實施一般包括準備工作、立項、計劃、實施、展示、評價六個階段二、高職動漫專業學生工作室教學模式的理念工作室教學模式源于包豪斯設計學院,注重培養學生從實際出發進行創造的能力。它區別于一般的課堂教學,學生主要是在教師指導下完成設計與實踐過程,學到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室教學模式是以工作室為載體,將課程、課堂與生產實踐融為一體,將傳統的學校封閉式教學變為面向生產實際的開放式教學,以課程知識為基礎,以專業教師為主導,以專業技術的應用為核心,以承接技術項目為主要任務,將生產與教學緊密結合,由教師帶領學生在承接和完成生產技術項目的過程中完成綜合專業技術的訓練。[5] 工作室的建立一般是以興趣為基礎、以項目為牽動、以育人為目標、以成果為標志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生工作室的建立是按照動漫企業工作實際場景,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實踐操作空間,專業教師帶領工作室學生承擔動漫企業相關的設計任務和項目,把動漫企業相關的設計項目、設計方案、設計任務、設計作品引入到工作室來進行詳細講解和分析,進行策劃與設計。在教學的形式上采用全開放式教學,由動漫專業教師和行業專家組建具有研究、設計和開發能力的教師團隊,包括聘請行業專家、設計總監、設計能手等作為指導教師。 工作室教學模式具有如下的特點:延伸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強化團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強化項目,培養學生職業適應力;強化互動,師生共同提高。 根據工作實踐,目前高職動漫專業的動漫工作室管理是在院系的領導下,實行3級管理:系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指導教師團隊、工作室責任人。日常管理由工作室負責人進行,每學期初,工作室提交本學期的工作計劃,經指導教師審核簽字后,上報到系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備案。期末由系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組織相關人員對工作室進行評價考核,評價依據是研究性課程的評價體系和系學生工作室管理方案,具體評價內容可以是研究性課程完成的績效、工作室的特色、校企合作的成果、各種比賽的參與情況、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等。 三、高職動漫專業研究性課程和工作室結合的實踐 1.二者結合模式的基本思路 學生在完成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之后,就可以進入工作室的學習模式。工作室主要是以項目為主導,項目分商業項目和虛擬項目。學生因沒有項目經驗,進入工作室后,不能直接參與商業項目,一般要從虛擬項目做起,所謂虛擬項目是指指導教師擬定的題目,由工作室的學生來完成,我們的虛擬項目都是學校的研究性課程,研究性課程雖然不是來自企業的真實項目,但它作為學校的校本課程,完全按照真實項目的方式去執行和驗收,無論分工還是流程都按企業的模式去運作,給學生真實的體驗。 2.二者結合的組織形式 我校動漫專業從07年開始陸續創建了很多學生工作室,由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己組建,成員可以是本班的,也可以是外班的,不同年級的,每個工作室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如“夫子工作室”、“幻影工作室”、“小樹工作室”等,并自行設計工作室的logo,教研室為每個工作室指定1-3名指導教師,并另外聘請一位企業職業的專家作為校外指導教師。工作室內部可以根據年級、興趣愛好、個人特長劃分不同的小組,如“二維設計小組”“三維設計小組”“影視后期制作小組”等,每個工作室都要拿出自己的計劃書,經指導教師審核后,上報系里備案,并申請入駐系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 #p#分頁標題#e# 由于工作室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創建的,成員們沒有任何的實戰經驗,我們要求每個工作室必須先從研究性課程做起(見圖3)。指導教師組織工作室的學生經過討論、研究,申報學校的研究性課程,把該課程作為工作室的主要研究內容,根據學校研究性課程的要求,完全按照動漫公司的模式來進行運作,參照動漫企業工作實際場景,把動漫公司相關的實際項目和任務引入到工作室來,進行詳細分析與設計,讓學生分工協作,按動畫制作的工作流程進行專業學習,培養學生工作能力、了解工作流程,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最后認真完成該課程并經過系里和學校審核,進行結題評價。近年來共完成了十多項研究性課程,如手機動畫的制作、龍王古寺虛擬現實的展示、《楓橋夜泊》三維動畫短片制作等,這些研究性課程都是由學生工作室來完成的。工作室具備了一定的實戰經驗后,就可以承接來自企業的各種真實外包項目了。近年來我校動漫專業工作室已經成功完成博濟科技園虛擬展示、上海世博會常熟周主屏宣傳片等真實項目的制作,并得到好評。 3.二者結合的成效 我校動漫專業實施二者結合的教學模式已經三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主要表現在: 第一,由研究性課程的虛擬項目完成了真實的實訓流程,使動漫專業教學從校內走向企業。使學生能盡快地適應崗位的要求,并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第二,鍛煉了一支富有創新力、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師資力量得到提高。青年教師參與到學生工作室的工作中,與學生一起完成研究性課程,促進雙師型教師培養,特別是項目經驗的培養,促進教師科研發展和教學水平的提高。青年教師的思想觀念、項目工作能力通過參與學生工作室的建設得到提高。 第三,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增長了實戰經驗,彌補了學校實驗、實訓條件的不足。 第四,拉近了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距離。學生具有一定的制作經驗后,完全有能力來承接企業的真實項目,從而可以真正實現校企合作。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動漫專業把研究性課程和學生工作室結合起來的模式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嘗試和探索。這種模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實踐操作的空間,一個自主學習、實踐、實習、實訓、創新的平臺,切實做到教學與實踐操作、教學與行業需求緊密相聯系,學生畢業后能快速適應企業的要求,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率。還可以為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教學體系、動漫師資隊伍的建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