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油畫藝術的設計語言研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本文作者:吳蓓蓓 單位:湖北藝術職業學院
作為“純美術”概念的油畫主要或完全以審美為創作目的,兼具教化、自娛等意義,油畫創作是畫家在生活體驗的基礎上,借助油畫材料和技法語言進行藝術構思和和意象物化的過程;設計是人類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具有設想、運籌、計劃、謀算的涵義,現代設計是大工業背景下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的結合,設計不是純粹的藝術創作,而是“立足于內在觀念的意義,強調目的性,強調創造性;或者立足于設計的形式意義,強調設計手段的高科技化,強調材料、形態、色彩等形式因素的運用和結構秩序的合理安排。”[2]功能和審美是設計的兩大特性,現代設計也因其在視覺文化中極為突顯的位置和發展趨勢而受到其他媒介的高度關注。
傳統油畫創作注重藝術家將自然“理想化”再現的能力,在強調藝術表現理想性的同時,往往將藝術世界與現實生活隔離開來。19世紀末開始,在現代大工業環境下發展起來的現代繪畫開始刻意打破“畫室傳統”,將油畫創作置于現代社會的文化背景下進行思考,使藝術與生活的界限趨向模糊,一系列革命性的藝術理念出現在繪畫領域:以塞尚為代表的理性、分析的創作觀念中斷了油畫描摹實物的傳統;立體主義在塞尚精神的基礎上通過對形體的分解與重構在畫面中建立了新的空間和形體的邏輯關系,并將綜合材料運用到創作當中,提出了“拼貼”的概念;崇尚機械文明并熱衷于表現速度、運動感的未來主義;康定斯基的抽象主義信念以及由此衍生的通過純粹的平面形式表現情感意味的至上主義;宣稱“藝術必須是構成的藝術”、將工業和機械結構中的構成方式以及紙板、金屬、玻璃等工業材料納入繪畫創作的構成主義;蒙德里安倡導的“新造型主義”以“抽象化與單純化”的形式進行純粹精神的表現;杜尚的“觀念藝術”徹底顛覆了傳統的藝術定義,將現成品引入繪畫,借助圓規劃線和工業制圖的手法表達創作理念;后工業信息時代的波普藝術,從流行文化和大眾傳媒中汲取營養,進行視覺圖像的拼貼組合。油畫創作在以上種種思潮中的變革是藝術發展的必然,也是社會環境因素作用下的“設計”性思考。在20世紀一系列的工業設計運動中,甚至有不少像勞特累克、保羅•克利、蒙克等杰出的畫家投身其中,身體力行地從事著“設計”性的繪畫實踐,現代設計強調自由創造、理性主義、機器美學、形式主義、科技與信息等思想理念與現代油畫的創作觀念產生了眾多的共鳴。
繪畫觀念的改變必然導致創作題材和內容的拓展。傳統油畫創作的內容基本以風景和人物肖像為主,注重對某一事物或者事實的描繪,著力塑造典型情境中的典型形象,所繪題材具有明顯的宗教性、文學性的特點。工業文明影響下的現代繪畫則遠遠不滿足于坐在自然的面前畫其所見,而是將觀察、思考和表現的觸角深入到了一切社會生活和社會現象之中,機器、戰爭、工廠、垃圾,甚至抽象的人性、思想等等一切可能的東西都成為創作的母題—“盡管這些畫派的畫家們在自己的藝術中維系了與傳統油畫的某種聯系,但這種聯系的價值卻被大大淡化,而被高揚的價值則是它們各自的‘主義’。”[3]另外,在創作手段和媒材上,也由傳統的油性顏料、畫布、畫筆、畫刀等材料擴展到丙烯、油漆、絲網印、拼貼、攝影、計算機等多種綜合材料的運用,一些現代設計和工業生產的現成品也常常出現在作品當中。
“美學上最顯著最有特色的問題是形式美的問題”(喬治•桑塔耶納GeorgeSantayana語)。形式存在于一切美術作品之中,是素材和媒材的統一,也是物質和觀念的融合。“寫實”和“造型”是傳統油畫圖式的典型符號,雖然在構圖上有“三角形”、“豎線式”、“S形”等形式上的講究,但更多的是注重主體形象的塑造。觀念的解放推動了形式的自由發展,現代油畫創作在藝術樣式上進行了多維度的深入探索,其圖式在抽象化、符號化、圖像化以及空間的平面化、色彩的單純化上的表現越來越多地背離了油畫本體語言的傳統模式,追求畫面“形式感”的創作趨向進一步詮釋了設計強調合理安排(構圖、布局)藝術的視覺元素(線條、形體、色調、色彩、肌理、光線、空間)的原則,其語言上“設計”性的特點無論是在抽象還是具象表現中都體現得尤為充分。歸納其要點為:(1)裝飾性表現。多采用分解重構、勾線平涂的平面化處理以及夸張變形、象征符號的圖案化表現,并綜合材質、肌理、筆觸等因素,使畫面造型和色彩或自由浪漫或冷靜嚴謹,視覺上富有秩序性、單純性、平面化、符號化的設計意味。克里姆特、馬蒂斯、畢加索的作品都具有鮮明的裝飾特點。(2)抽象化表現。強調點、線、面在畫面中的構成方式,通過形狀、比例、大小、疏密以及色彩關系的安排、布局,使畫面富于韻律節奏和情趣意蘊。“抽象藝術的關鍵在于發現自我,發現最內在的本質,并適應著現代生活的技術節奏,借助‘圓圈和方塊’等語言去表達那種蘊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東西。”[4]抽象繪畫的表達方式吻合了現代設計簡練、理性的形式風格。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的繪畫是抽象表現的典范。(3)圖像化再現。將公共影像資源作為創作素材,利用現代傳媒制造的流行圖像和符號獲得畫面所需的藝術形象,“以讀圖的方式賦予繪畫本真意義,從圖像的力量感,手法的通俗易懂,構圖的簡潔上賦予圖形以設計感。”[5]著名的波普繪畫就使圖像借用成為其重要的語言特征。現代繪畫在形式創造上的處心積慮有力地印證了弗賴伊在《視覺與設計》一書中關于“藝術品的形式是藝術中最本質的特點”的論斷。
綜上所述,可見油畫創作中的“設計”性表現并非是曇花一現的流行樣式,而是有源可溯的文化現象,油畫創作和藝術設計沒有截然的差別,只是當我們用一種傳統的標準去界定油畫創作時,它們的差異性才會被刻意地加以比較。油畫創作中的“設計”性表現闡明了油畫在隨時展的過程中藝術語言的轉換具有多種可能,正是這種可能豐富了油畫的藝術表現力、不斷地開拓著油畫創作的界域,就其創作實踐而言,可能會因為有背離油畫本體語言之嫌而被視為對油畫正統性的破壞,但是“在藝術中我們不能講真正的‘進步’,因為在某一個方面有任何收獲都可能由另一個方面的損失去抵消。”[1]油畫創作也是如此,當一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其他更多的問題就會隨之出現了,這是藝術創作的規律,也是油畫藝術發展的必然。#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