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音樂教學中的美育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對于孩子來說,音樂是無處不在的,“風聲、雨聲、鳥聲、蟲鳴聲……”到處都有美妙的音樂,喜歡音樂可以說是孩子的天性,成人也經常運用音樂來撫慰、教育幼兒。教育家們更是重視音樂的教育作用,被稱為“幼兒園之父”的德國福祿培爾在他創辦的幼兒園中,音樂成了有力的教育手段;在我國幼兒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所創辦的鼓樓幼稚園中,音樂活動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們都認為:小孩一方面需要物質生活,一方面需要精神生活.我們并不是要把小孩子都培養成畫家、音樂家,主要是為了陶冶他們的精神情操和品德。 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發掘幼兒的潛能,塑造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一、音樂是美育的組成部分,是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 美育是培養人對自然界、社會生活、文藝作品的正確的審美觀點,也是培養人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一種教育活動。幼兒園的音樂教育包括唱歌、韻律活動、音樂游戲、打擊樂及音樂欣賞等.幼兒在音樂的感染下,陶冶性情,對美好生活有無限熱愛,并能逐步建立起健康的審美觀點。音樂還能促進聽覺、記憶、語言、想象、形象思維、創造、情感及個性的發展.經常進行音樂活動,能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愛好、發展音樂及其它方面的能力,陶冶情操.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等.為日后良好個性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音樂教育在幼兒身心發展中起重要作用. 我們應注重對幼兒進行培養 1、激勵幼兒主動、自信地參加活動 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很多教師都喜歡讓一部分幼兒充當演員.另一部分幼兒充當觀眾,那些有機會當演員的幼兒經常有機會表現自己,而那些條件差的幼兒卻會因沒機會或因自卑而不敢表現、這無疑會導致一定的心理缺損_因此,我們應將音樂活動作為手段,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自信地參加到活動中,滿足幼兒自我表現的需要,讓他們都能樹立信心; 2、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 在音樂活動中,不能只強調技能技巧的訓練,應引導幼兒去表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在音樂活動時,我從不讓幼兒有局限性的環境,我允許他們自由創造,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展示他們自己的才華。在歌唱中,引導他們改編歌詞、舞蹈,又可改編動作等。雖然他們的創造并不“杰出”.但都是真情流露,體現了他們.獨特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3、注重活動中的交往合作 許多音樂活動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整、完美,如:分組唱、合唱、打擊樂、集體舞等。因此我們應把個體的創造和群體的合作緊密地連在一起.例如:在一個集體舞蹈中,有一個或幾個領舞的加上其他伴舞,那可更顯托出舞蹈的獨特及其和諧,在唱歌中也是一樣,特別是在合唱中,要想獲得和諧的聲音,必定需要幼兒較好地調節自己的聲音,最后才能得到較好的效果,并培養人人有任務,個個有責任,每個幼兒都是團體中的重要角色,并能分享合作的喜悅。 幼兒期是人生成長中的重要時期,也是音樂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們作為幼兒教師,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期,激發幼兒的音樂興趣,促進音樂能力的發展,使他們身心都得到全面的發展,為幼兒走上成才之路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