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如何提升美術學習興趣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要想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筆者認為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是關鍵。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求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一、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教學強調的是一種互動活動,提倡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邊交流。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再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而是需要老師引導他們積極地主動地學習,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全面發展。比如講畢加索的作品《格爾尼卡》時,我讓學生從作品的形式和內容去觀察,讓他們說出對其色彩、造型的感受、講述他們課前收集到的大師繪制此畫的時代背景、所屬畫派的資料,并讓學生動手從這幅名畫中找出六個人、一頭牛、一匹馬的形象圖案。之后在小結時告訴學生作者正是通過怪誕的造型和黑白灰的色彩、六個被肢解的人體、一頭兇猛的牛、一匹鳴嘶的馬來揭露法西斯的罪行。學生暢所欲言,在觀察中去想象,去思考,去評價,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幫助學生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形成全面的知識體系。
二、組織精彩課外活動
豐富多彩的美術課外活動可以使學生在生活中形成自主探索、發現學習內容并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處理得當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我在美術教學中經常是這樣做的:首先,有目的地讓學生去閱讀古今中外著名畫家的有關書籍,讓學生從畫家們的成長歷程中積累材料,得到情感體驗、生活經驗,獲得更多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比如我要講齊白石的作品時,先讓學生去查閱資料,了解齊白石的個人信息、歷史背景、題材方向以及他的一些感人的故事等,為教學打下基礎,同時,由于學生對美術知識的不斷積累,教學中故事與目標相結合,氣氛很好,他們對美術課也越來越感興趣。
三、嘗試快樂教學
首先,要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心境,一個人只有心情不錯,才能與美術為伍。俗話說,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當學生發現了生活或學習中的美,自然就產生了興趣。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自主參與藝術活動的條件,以便讓他們有更多的獲得藝術愉悅體驗的機會。如在中國山水畫或是水彩風景的教學中,在課堂的開始部分運用美麗的自然景色進行錄相欣賞以及風景作品的欣賞,給學生創設一種身臨其境、引人入勝、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然后進行新知識的傳授就較為容易,學生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比如卡爾夫的《銀水壺的靜物》是一個“金字塔”形的構圖,與塞尚的靜物畫不同,具有穩重的矜持感,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比,得出新的認識。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很容易就被激發,課堂氛圍輕松活躍,老師再進一步引導分析作品形式和內容,教學效果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