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談動畫場景類教學革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作者:張雯 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成功學院
要改善動畫場景設計課程目前的教學困境,學校就應針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將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在參與式學習中提高自身能力,以發揮場景設計課在動畫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筆者認為,針對目前動畫場景設計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先要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以筆者所在的三本民辦院校為例,動畫場景設計是為大學三年級學生開設的,學時較短,僅為一個學期,教師要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將教學內容進行統籌優化,以適應三本民辦院校的動畫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思路:
1.課堂教學內容的優化策略動畫場景設計課程大致包含場景設計概述與特性、場景設計色彩、透視原理、構圖元素、綜合實例賞析等學習內容,課時相對較短,不利于學生牢固掌握動畫場景設計的相關知識。場景設計理論固然重要,但場景設計實踐更易達成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民辦院校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教師應堅持動畫場景設計課程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實踐性,即將課程安排劃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部分。在進行理論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眼界的擴展,對主流商業動畫中的場景與其他形式藝術進行縱橫比較,分色彩、構圖、透視等模塊逐層展開分析,優化課堂教學內容,使教學目標更清晰;在進行實踐教學時,教師結合理論講授發散性較強的內容并將其以課堂練習的形式布置給學生,還可輔以一定的檢測手段督促學生自主完成,這種優化策略有效地解決了教師“一言堂”的現狀,加大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力度。
2.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措施教學方法改革的目的是改善“填鴨式”教育方式,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通過設計好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將自主學習成果進行分享、交流,從而豐富其知識,使其在討論、思考中提煉個人創作理念。筆者在理論教學方法上的改革,主要是針對場景設計中色彩部分的教學內容展開的。動畫場景設計課程中的色彩應用部分與學生曾學過的色彩、色彩構成等課程極為相似,而且色彩是強調個性化理解的一門學科,適合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而實現對此部分知識的個性化解讀。因此,筆者在色彩部分的教學采用“學生講,教師評”的交流方法,以主題色彩的形式將知識要點予以歸納,讓學生根據興趣自主選題,課下搜集素材并于再次上課時講解,最后由教師點評和補充。這種教學方法相對減少了教師單方講授的時間,學生也由被動地聽轉化為主動地學,自主學習亦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當今世界已邁入電子信息時代,動畫場景并非局限于傳統繪畫方式,無紙動畫已成為主流趨勢。為了緊跟時代步伐,筆者將CG軟件引入實踐教學部分,將動畫場景設計與CG軟件、Photoshop、Painter等相結合,結合理論內容,指導學生使用軟件創作動畫場景,受到學生廣泛好評,也使學生的興趣有了顯著提高,教學效果較為明顯。
3.課程作業布置的改革措施在作業布置方面,多數教師普遍采用將固定的創作命題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在一定期限內獨立完成,并且規定動畫場景設計課程期末成績評定均以作品創作為主要考核方式。由于三本民辦院校學生的造型能力有限,多數學生難以擺脫參考模仿、原創性不足等問題,所以固有的作業模式極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尤其在課業量集中時學生會疲于應付,學習成效并不好。筆者針對這種情況進行改革,采用“三段式”作業布置方法:每次作業列出3種不同難易程度的命題供學生根據個人能力自由選擇。造型及原創能力較高的學生可獨立完成創作;原創能力稍弱但造型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采用半創作半臨摹的方式完成作業;專業能力較差的學生可臨摹作品,但應對作品中某個物體進行再創造。此種方式既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又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的技能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得到提高與完善。作業反饋是作業布置環節中的重中之重。學生交作業并非只為得到一個分數,更重要的是為了通過作業得到教師的肯定或通過教師的指導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若教師每次布置完作業只打分數而不點評,久而久之學生再做作業就會流于應付,尤其是藝術類的作業更需要交流與反饋。因此,筆者每次在批改完作業后,都會在課堂上抽出一部分時間對作業進行點評。在課堂上點評作業可以達到以下目的:首先可以讓每位學生直觀地通過教師點評了解自己的繪畫水平;其次可以讓學生與其他同學交流,借鑒其他同學專業技能上的優勢,彌補其不足,共同進步。通過這樣的方式,筆者發現學生都比之前更加努力,對作業也逐漸重視起來。
4.考核方法的改革措施筆者所在學校規定每門課程應進行期中與期末成績考核各一次,原先的考核方式多為終結性評價,即根據學生作品水平高低給定學生分數。從某種程度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公平的考核方式,它削弱了專業能力較弱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鼓勵每位學生更好地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筆者在成績考核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在原來的以終結性評價為主的評價方式中增加了過程性考核的比例,這主要體現在課堂表現上。課堂表現包括出勤率、聽課、發言、提問、討論等情況。教師根據學生課堂表現情況以平時分的形式記錄,在學期末予以統計,并酌情給予加分。這種考核方法在筆者所在學校更能夠被學生接受,使原本努力的學生受到鼓勵,更加樹立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更注重知識的積累,覺得學有所得,同時,也促進了部分較為散漫的學生逐漸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
三本民辦院校動畫專業的學生造型基礎較弱,個人能力參差不齊,普遍壓力較大,學習興趣不高,這些現狀尤其容易導致以下問題:學生對課程興趣缺失;部分學生沒有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以致課堂表現不積極;學生課下做作業時疲于應付;等等。筆者以自身多年教學實踐為基礎,探討了三本民辦院校動畫專業動畫場景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措施。這些改革措施雖在一定程度上令課堂質量有所提高,但教師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仍需要不斷探索、研究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通過與學生不斷交流,開發出新的、更有效的措施對課堂教學環節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