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俄羅斯宗教的特征及其體現

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俄羅斯宗教的特征及其體現,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俄羅斯宗教的特征及其體現

 

《大師與瑪格麗特》是蘇聯作家布爾加科夫的經典作品之一。小說自1966年發表以來,就一直是蘇聯和俄羅斯文學評論關注的焦點。在中國,對《大師與瑪格麗特》的解讀與研究主要體現在文學研究與評論上。例如:嚴卿的《〈大師與瑪格麗特〉的敘事特色》(《時代文學》,2010年第1期)論述的是作品的敘事特色,王劍青的《〈大師和瑪格麗特〉與狂歡化》(《俄羅斯文藝》,2003年第6期)則分析了作品的狂歡化特點;張永紅的《論〈大師與瑪格麗特〉中的撒旦形象》(《新余高專學報》,2008年第6期)從宗教的角度分析了作品對宗教傳統形象撒旦的顛覆,夏曉方的《試論〈大師和瑪格麗特〉與俄國宗教哲學思想》(《俄羅斯文藝》,2002年第5期)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了俄國的宗教哲學思想,等等。這些評論和研究在幫助人們更好地解讀作品、理解作家的創作動機方面無疑是大有裨益的。但任何一部小說能被一個民族所接受并受到好評是與這個民族的接受心理密切相關的。一個民族的接受心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宗教信仰對民族接受心理起著重要的作用。   對于像《大師與瑪格麗特》這樣一部宗教題材的小說而言,其理解與接受更是離不開對該民族宗教文化特點的分析。反過來說,對這部作品中所體現的宗教文化特點進行分析,也有助于理解俄羅斯精神、理解俄羅斯文學和文化。眾所周知,東正教是俄羅斯的國教,但作為國教的東正教是公元988年才引入俄羅斯的,在此之前,俄羅斯一直是多神教的天下。因而,俄羅斯的東正教總是與多神教如影隨形,“在典型的俄羅斯人身上,總是出現兩種因素的沖突:原始的自然多神教、無涯的俄羅斯大地的自發性與從拜占庭獲得的東正教的禁欲主義、對彼岸世界的追求”。①宗教在俄羅斯的歷史、社會及文化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很長時期內一直統轄著俄國人的精神生活,并對俄羅斯的哲學、文學和藝術等發展產生著巨大影響。布爾加科夫的《大師與瑪格麗特》描寫的就是宗教的主題。   一、俄羅斯宗教的特點及其在作品中的體現   1.俄羅斯宗教的發展及其特點   宗教是原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原始社會極端低下的生產力使人們在自然力面前無能為力,分不清自然力和人的區別,于是便把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然力人格化,變成超自然的神靈。①例如,風神、火神、雷神、水神等。隨著社會和歷史的發展,宗教也在不斷演變,由最初的自然崇拜發展出精靈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神靈崇拜,由多神崇拜發展到統馭眾神的至上神崇拜以至一神崇拜,等等。俄羅斯在基輔羅斯時代是一個信仰多神教的國家,古羅斯人的多神教崇拜和祭祀的對象首先是江湖河泊、樹木叢林,這是與古東斯拉夫人以狩獵、捕魚、采集為主的生產方式分不開的。后來,古東斯拉夫人的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狩獵、捕魚、采集逐漸被農業、手工業所代替,相應地,他們崇拜和祭祀的對象也有所變化,但對水神的崇拜卻一直保留了下來。有人將古東斯拉夫人的多神教信仰對象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吸血鬼(упыри)”和“保護神(берегини)”,吸血鬼為男性,代表著惡的開端,保護神則是一些女性,太陽、水域、花朵及其他植物的圖案就是保護神的象征;第二類是多產神(Род)和家宅女神;第三類是眾神之首別龍(Перун),別龍是雷神、戰神,他統領著太陽神達日博格(Дажьбог)及財產與家畜的保護神霍爾斯(Хорс)、風神斯特里博格(Стрибог)、水神謝馬爾格爾(Симарг)、手工業及商業保護神莫科什(Макошь)。此外,古羅斯人還敬奉火神、天神等。古羅斯多神教是羅斯人的宗教信仰,人們對諸神的崇拜祭祀活動和儀式已成為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重要內容。②“古羅斯多神教自產生之日起,一直影響和作用著羅斯社會的發展進程,而且這種社會意識隨著古羅斯人的意識和勞動活動的發展逐步發展起來,到10世紀中葉已達到相當普及的程度,成為古羅斯人和古羅斯社會的主要意識形態”。③這種意識不但是古羅斯人的主要意識形態,而且在東正教取代多神教成為國教后,甚至在提倡無神論的蘇聯共產主義時期,這種意識也依然影響著俄羅斯人。可以說,這種意識已經成為俄羅斯民族的集體無意識,根植在了他們的民族血液中。   隨著歷史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社會意識形態與制度的變更,多神教已逐漸不適應羅斯大公的統治需要。因此,公元98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將基督教引進俄羅斯,令全基輔的人接受基督教的洗禮,成為上帝的子民,并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史稱“羅斯受洗”。但是,羅斯的受洗并不等于羅斯一下子就基督教化。由于多神教的影響,使得羅斯的基督教化成為一個漫長而漸進的過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羅斯的宗教信仰都是多神教和基督教共存,因此在俄國史學界有“雙重信仰”的說法,即在羅斯受洗后幾百年內羅斯人既接受基督教的信仰,又不放棄對多神教諸神的崇拜。“在城市里,多神教的廟宇雖然已被拆除,但市民家中仍習慣地敬奉著多神教的偶像;在基督教波及的鄉村,人們在教堂里作完禮拜后,馬上趕回倉房、樹林或河邊去禱告,生怕得罪了多神教古老的保護神”。④就像Н.加里科夫斯基指出的那樣:“羅斯人雖然已經受洗,但仍崇拜和祭祀日月、雷電、河流、山木一級護佑鐵匠的火神,崇拜和祭祀別龍,霍爾斯,司特利博格,達日博格,別列普魯特,莫科什以及山妖,夜叉和吸血鬼……”⑤即便是在羅斯徹底基督教化后,多神教的某些習俗依然保存了下來,俄羅斯人甚至將多神教的祭祀儀式和風俗習慣滲透到基督教中,與之融為一體,使基督教成為獨具俄羅斯特色的東正教。在《大師與瑪格麗特》中有這么一個例子:小吃部主任在魔術表演節目結束后第二天,發現他的柜臺里收到的10盧布鈔票全都變成了一張張紙片,他想到這是魔法導致的后果,于是他來找魔王沃蘭德。這反映了宗教意識對人們的日常意識和言語習慣的影響,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宗教的滲透作用。但這只是一方面,宗教的影響更多的存在于人們的潛意識中,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內化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使他們的言行舉止呈現出該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定型特色。#p#分頁標題#e#   2.俄羅斯宗教元素在作品中的體現   (1)多神教元素的體現   前文談到,多神教產生于原始社會時期,源于認識能力的低下,因而崇拜對象主要為自然現象和自然物,對于無法掌控和解釋的事物或現象往往產生恐懼,常將其視為神秘力量。在《大師與瑪格麗特》中有這樣一段描寫:當住房協會主任尼卡諾爾•伊萬諾維奇發現他藏在廁所通風管里的盧布變成了美元,放在皮包里的斯喬帕的信、合同書、外國人的護照、現金和招待券都統統不見了時,他的第一反應是“我們這幢樓里出了鬼怪(нечистаясила)”,他的這一想法在后文還出現過。нечистаясила直譯是“不潔力量”,是俄羅斯多神教中的概念,是為了避諱鬼怪等惡神的委婉指稱。漢文化中,“鬼”是人死后變成的;而在俄羅斯文化中,鬼是一種與善神相對的惡靈,是超自然的存在,雖為人形,卻有角、蹄子和尾巴,照不出影子。《大師與瑪格麗特》中寫道:魔王沃蘭德演出結束后的晚上,劇院財務部主任里姆斯基在辦公室遭遇了歸來的院務部主任瓦列努哈,并兩次聞到了霉爛潮濕的氣味。他敏銳地感到這個瓦列努哈不對勁,當他將目光投向瓦列努哈坐的椅子下面時,他在心里絕望地喊道“他沒有影子”。于是他知道他遇見了鬼,因為鬼是沒有影子的,而且在俄羅斯民間傳說中魔鬼往往聚集在澡堂里,①故而常常有一股霉爛潮濕的味道。在漢文化中,鬼也沒有影子,且在鏡子里照不出來,但在俄文化中卻可以在鏡子里看到。與漢文化類似的是,俄羅斯多神教中的“鬼”也害怕天明,聽到雞叫就會逃之夭夭。在《大師與瑪格麗特》中,有這樣一幕情景:魔王沃蘭德演出結束后的晚上,女鬼格拉從窗戶鉆進了財務部主任里姆斯基的辦公室,突然傳來一聲公雞叫,嚇住了女鬼和變為吸血鬼的瓦列努哈,雞叫三遍后,兩個鬼就從窗戶飛走了。小說之所以有這樣的描寫,也是受了俄羅斯多神教因素的影響。因為俄羅斯的民間傳說認為,如果公雞在夜里提前叫,那是它看見鬼了。因此,聽見公雞叫人們會說:“圣靈在大地上,魔鬼入地吧。”在所有的鬼怪中,只有家神不怕第一遍雞叫。②美人魚同樣是俄羅斯民間傳說中的元素。據說女人在河里洗澡時沒戴十字架,淹死后有可能變成美人魚,她們總是散著一頭綠發,光著身子或者穿著不束腰的白襯衣,在水底下和睦地生活,喜歡跳獨舞和輪(環)舞。③在《大師與瑪格麗特》中,瑪格麗特去赴魔王的舞會之邀,到達水濱時,就有一群身體透明的美人魚在河上跳環舞迎接她,這是典型的俄羅斯多神教元素在小說中的形象表現。   (2)基督教元素的體現   基督教傳入俄羅斯后,經過傳播和演變,逐漸具有俄羅斯本土特色。俄羅斯東正教一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特點就是圣像崇拜,每一個普通的東正教徒家中必定供奉著一幅圣像。此外,經過幾百年時間的洗禮,到17世紀俄羅斯的東正教陸續分裂出不少教派,其中就包括舊禮儀派。關于這些,在《大師與瑪格麗特》中都有所反映。當大師將寫好的小說拿到出版社想要出版時,卻遭到了所謂的批評家拉通斯基等人的口誅筆伐,這些人被稱作“圣像畫匠(богомаз)”、“好戰的舊禮儀派教徒(воинствующийстарообрядец)”。蘇聯時期的意識形態主張信仰共產主義、堅持無神論立場,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被禁止的,而圣像和圣像崇拜是俄國人東正教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好戰的舊禮儀派教徒”則是17世紀尼康改革時期從東正教會分裂出來的教派,他們中有不少人參加過拉辛起義、索洛維茨修道院起義、1682年莫斯科射擊軍起義等,這一教派后來雖然進入低潮,但卻始終在進行頑強的抗爭,故而有此一說。   當俄羅斯人接受了基督教之后,他們在困難或緊急關頭總會一邊劃十字一遍向上帝禱告,這在《大師與瑪格麗特》中有多處體現。例如,住房協會主任尼卡諾爾•伊萬諾維奇做夢夢到別人讓他交出外匯幣時,他說:“真理的上帝啊,萬能的上帝啊,你明察秋毫!我手里從來就沒拿過,心里從來就沒想過什么外幣!讓上帝來懲罰我的罪過。”④當看見科羅維約夫的幻象時,還大嚷著讓人撒上圣水,同時不停地在空中畫十字。圣水、劃十字都是基督教的元素。除了供奉圣像、劃十字、向上帝禱告等日常行為外,俄羅斯東正教在人出生和死亡后都分別設有重要的儀式,出生后需要接受洗禮,臨死前要做臨終涂油禮和臨終懺悔,下葬后第9天、第40天、一周年,死者親屬要舉行追薦亡靈的儀式。在《大師與瑪格麗特》中,雜耍劇院小吃部的主任安德烈•福基奇•索科夫去找魔王沃蘭德,當這個敬畏上帝的小吃部主任看到魔王的餐桌上鋪著教堂用的錦緞時,不由得打了個寒噤;當他聞到屋里除了烤肉味兒外,還彌漫著濃烈的香水及神香的氣味時,他甚至揣想,這也許是在為別爾利奧茲舉行安魂彌撒。而所謂的安魂彌撒,其實就是基督教中追薦亡靈的儀式。在基督教中,最重要的兩個元素當屬“上帝”和“魔鬼”。與俄羅斯本土的“鬼”的概念不同的是,基督教中的魔鬼是墮落了的天使,專門與上帝作對,引誘人犯罪。在《大師與瑪格麗特》中,當備受痛苦煎熬的瑪格麗特四處尋覓大師而不得之時,她想“我情愿把靈魂抵押給魔鬼,也想知道他到底是死是活?”(第248頁)緊接著魔王就派使者來找她做交易,她為了得到心上人的消息果真把靈魂抵押給了魔王。靈魂論是基督教神學課題之一。基督教認為,人的肉體會死,但靈魂永遠活著,得到基督救贖者可升天堂永享福樂,未得救贖者下地獄永受懲罰。①而瑪格麗特不惜冒著下地獄永受懲罰的結果將靈魂抵押給魔王。   (3)多神教元素與基督教元素混合體的體現   這種混合首先體現為觀念上,并通過俄羅斯人的言行舉止表現出來。例如,在精神病院,當醫生問伊萬“抓殺人兇手”為什么要拿圣像時,伊萬的回答是“圣像最讓他們這種人害怕了”。因為他們這種人是跟鬼怪打交道的人,而鬼怪是害怕圣像的。圣像崇拜是比較具有俄羅斯特色的宗教現象,按照赫克的觀點,這皆緣于俄羅斯人對宗教象征主義的熱愛。圣像、圣物在俄羅斯人的宗教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圣像對老百姓的想象具有強烈的魅力,能激起他們朝圣這些神龕的強烈愿望。不但如此,虔信的俄羅斯人在自家最尊貴的位置也會放置圣像,認為這可以驅魔辟邪。而鬼怪的觀念卻很具有俄羅斯本土色彩,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是俄羅斯多神教的元素。無論是圣像崇拜,還是多神教的鬼怪觀,經過幾百乃至上千年的傳播,已經成為一種思想模因根植在俄羅斯人的集體無意識中,下意識地影響著他們的言行舉止。盡管伊萬自己并不是信徒,甚至剛寫完一首無神論的詩,可關于東正教圣像和鬼怪的這種集體無意識作用卻影響著他的思維和行為。又如,瑪格麗特答應做魔王撒旦舞會的女主人,但是作者卻讓她化為女巫坐著笤帚前去參加舞會。撒旦是基督教中的人物,而女巫及她的代步工具笤帚則是多神教中的人和物,這同樣是多神教元素與基督教元素的二元混合物。#p#分頁標題#e#   二、俄羅斯東正教對“善惡”的思考在作品中的體現   宗教的產生是為人服務的,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認識創造出來的,是人性的反映。正如費爾巴哈所說:“人認為上帝的,其實就是他自己的精神、靈魂,而人的精神、靈魂、心,其實就是他的上帝:上帝是人之公開的內心,是人之坦白的自我;宗教是人的隱秘的寶藏的莊嚴揭幕,是人最內在的思想的自白,是對自己的愛情秘密的公開供認。”②這是費爾巴哈從人的角度對宗教的本質進行的解讀,或者說是費爾巴哈從宗教的角度對人性的解讀。人性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惡的成分。人性本惡還是本善在中國的哲學領域已經被討論了上千年,甚至有人指出有時人行善還是作惡就在一念之間。   因此,在世界的各種宗教里,基本都是善神和惡靈共存,善惡處在不停的斗爭之中,但終歸是邪不勝正,正義之花常開不敗。這體現了人類向善的追求,在《大師與瑪格麗特》中耶書亞甚至認為所有的人都是善人,“世上并沒有惡人”。(第26頁)在基督教中,人們除了創造出一個全能的、善的上帝外,還創造出一個與上帝抗衡的代表著惡的魔鬼。基督教之所以能在俄羅斯的土地上生根發芽,其中一方面的原因也是因為基督教與羅斯多神教有著基本相同的善惡觀,多神教關于彼世、陰間的觀念與基督教關于彼世、地獄的觀念大致相仿,而多神教中善神與惡神不斷斗爭的說法也被基督教所采用。劉錕博士指出:“在俄羅斯東正教文化的思維框架中,俄羅斯作家創作的主題明顯顯示出二元對立的結構模式,例如,善與惡、生與死、美與丑、光明與黑暗、理性與狂醉等。善與惡是他們關注的一個永恒話題。”③另一位研究俄羅斯文學主題中宗教文化的博士梁坤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在追求絕對的善的同時思考世界之惡的問題,是俄羅斯思想的一大特色。”④   人性的善與惡,尤其是惡的一方面,在《大師與瑪格麗特》中被揭露得淋漓盡致。這是因為在否定現實存在、關注精神救贖的前提下,俄羅斯的作家們往往對善惡二元對立中惡的一面更為熱衷,似乎人類生存意義中的許多奧秘就在與上帝之善進行對抗的惡之中。⑤于是,在小說《大師與瑪格麗特》中代表善的上帝顯得并不那么全能,人們的生活中充滿了欺騙和謊言,人性中充滿了偽善、自私、貪婪、狡詐,幸好還有大師與瑪格麗特超越物質與金錢、超越世俗的忠貞愛情代表著人性之美。與通常意義上的宗教小說不同,《大師與瑪格麗特》中的魔鬼閃耀著善的光輝,用魔鬼自己的話說就是“總想作惡,卻總是成就善”,用惡的手段成就善的結果,代表惡的魔王面對惡行和不義之舉,更多地擔當起了拷問和審判的職能,成為上帝強有力的同盟。正如梁坤博士所指出的那樣:“俄羅斯現代主義指稱的惡魔絕對不同于《圣經》中的惡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擁有上帝的全部標記。”⑥反倒是代表著善和全能的上帝在人性的惡跟前顯得有些無能為力。即便是美麗忠貞、有著高貴皇家血統的瑪格麗特為了純真唯美的愛情,也甘愿將靈魂交給魔王,成為女巫,向愛人的仇人舉起復仇的大錘,而沒有像基督教教義所說的那樣,“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等等。但在對待那個無辜的小男孩和受到誣陷和排擠的大師時,她的身上就仿佛閃現出圣母的光輝。在魔鬼和瑪格麗特的身上善與惡奇妙地融合在一起,體現出一種悖論性,而這種悖論性正是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典型特征之一。正如別爾嘉耶夫所指出的那樣,俄羅斯是矛盾的,是二律背反的,唯有立刻承認俄羅斯的悖論性,才有可能揭開隱藏在俄羅斯靈魂深處的那個秘密。俄羅斯的存在之矛盾總是能夠在俄羅斯文學和俄羅斯哲學思想中找到反映。俄羅斯的精神創造和俄羅斯的歷史存在一樣,具有雙重性。他認為,這種悖論性表現得最明顯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這個俄羅斯人中的俄羅斯人身上。他說,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面孔如同俄羅斯的面孔一樣,具有雙重性,激發著一些相互對立的情感,無限的深邃和非凡的崇高與某種低賤、粗鄙、缺乏尊嚴、奴性混雜在一起。對人無限的愛,真誠的基督之愛,與仇恨人類的殘忍結合在一起。對基督(宗教大法官)的絕對自由的渴望與奴性的馴服和平共處。①人性是善惡交織的,不但如此,在這部小說中連魔鬼也是善惡交織的,布爾加科夫以其獨特的描法和視角建構了一門布爾加科夫式的宗教,書寫了一部“魔鬼的福音書”。   三、“魔鬼的福音書”———“魔鬼”的哲學思考   《大師與瑪格麗特》的寫作開始于1928或1929年。第一版的人物中并沒有大師和瑪格麗特,名字也叫《魔鬼小說》,是一本穿插了“魔鬼的福音書”的魔幻小說。小說曾用名稱有《魔法師》、《撒旦》、《黑神》、《黑暗之王》等。直到1937年才出現了《大師與瑪格麗特》的名稱。從內容上看,魔王沃蘭德是一直貫穿整篇小說的主要人物,是推動小說向前發展的主要動力,而大師和瑪格麗特在小說中的作用相比之下反倒退居其次,而且瑪格麗特在小說的第二部分才出場,他們倆的命運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掌握在魔王的手中。梁坤博士認為,《大師與瑪格麗特》中的沃蘭德是基督教、多神教、猶太教與諾斯替教神話二元論等相互作用的產物,具有拜倫、萊蒙托夫和弗魯貝爾傳統中惡魔莊重威嚴的外貌、歌德《浮士德》傳統中魔鬼的誘惑與試煉的個性以及但丁《神曲》中魔鬼的審判職能,②他集善惡于一身,以惡的手段成就善的結果,更多的時候擔當了上帝的使者和同盟的角色。不但如此,在小說《大師與瑪格麗特》中魔王還兼具了哲學家的身份與氣質,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針對不同的人和事發表自己不同于常人的見解。   沃蘭德以魔法教授的身份降臨莫斯科,穿著昂貴的西服,貝雷帽神氣地歪向耳邊,拿著鑲有黑色鬈毛狗腦袋的手杖,右眼黑色,左眼綠色,兩道黑眉一高一低,總之在外形上處處顯示出魔鬼的標記。他帶領隨從降臨莫斯科的目的是為了檢驗一下莫斯科人變了沒有,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拷問與審判的職能,并對莫斯科人的行為作出類似“神啟”的指示與評價。這個時候他更像一個社會哲學家,而不是魔鬼。眾所周知,蘇聯時期的社會意識形態宣傳無神論,所有的宗教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壓制,人們不信上帝、不信鬼神,雖然蘇聯政府想要使民眾樹立共產主義信仰,但整個社會依然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出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淪喪及理性的崩潰。因而,當別爾利奧茲和伊萬在談論上帝和耶穌是否存在的問題時,沃蘭德對他們說“耶穌是存在的”,并且這不需要任何證據和理由。此處的耶穌實際上是一種信仰的象征,缺失了信仰的別爾利奧茲在辯駁完魔王后,立刻落了個身首異處的結果,這是魔王降臨莫斯科后第一次用惡的手段對信仰缺失的人進行了懲戒。#p#分頁標題#e#   在雜耍劇院的魔法表演中,觀眾對“鈔票雨”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對此魔王以一種帶點兒寬容的意味說:“他們畢竟都是人。他們都愛錢,倒也歷來如此……人類就是愛錢,不管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用皮革,用紙張,青銅還是黃金。他們急功近利……不過……惻隱之心人或有之……都是些凡夫俗子大體上說,跟從前的人一樣……只是住房問題使他們墮落了……”(第140頁)魔王的這番話不獨適合于評價當時的莫斯科,對現今的中國社會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因而,對住房協會主任尼卡諾爾•伊萬諾維奇、雜耍劇院小吃部的主任安德烈•福基奇•索科夫等人,魔王都施加了懲戒。   對于人性,魔王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雜耍劇院小吃部的主任安德烈•福基奇•索科夫因為收到假鈔去找魔王,當索科夫說自己從不喝酒也不愛玩牌時,魔王說:“男人不喝酒,不打牌,不結交漂亮女人,不喜歡桌邊聊天,他身上必定隱藏著某種不好的東西。這種人不是身患重病,就是對周圍的人懷恨在心。當然,也有例外。跟我一起宴飲作樂的人里面,有時也能碰到卑鄙透頂的家伙。”(第231頁)人性是有弱點的,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就連認為世上沒有惡人的耶書亞也認為人類有弱點(怯懦),這顯示出魔王對人性現實觀察的犀利,而且從這番話不難看出,雖然傳統上魔王是惡的象征,但卻不是卑鄙透頂的人。   在撒旦的盛大舞會上,魔王說:“事實是世界上最雄辯的東西。”他認為,人被砍掉腦袋后生命并非就變成灰燼而不存在,不過,“一切理論都是相對存在的,其中也包括這樣的理論:一個人信仰什么,他就會得到什么”。(第305頁)魔王的這番話顯示出他對世界和生命的深刻認識,體現出高度的睿智。的確如此,人肉體的生命會消失,但他對人類和社會所造的福卻會永久地延續下去,而人的信仰將直接影響并決定著他的行為,沒有信仰的人才會灰飛煙滅,死后便不復存在,什么也得不到。   撒旦舞會結束后,當魔王問瑪格麗特有什么要求、有什么話說時,瑪格麗特高傲地拒絕了,瑪格麗特的這一舉動受到了魔王的贊賞,他認為就該這樣,他說:“您永遠不要乞求任何東西!永遠不要,特別是向那些比您強大的人乞求。他們會自己向您提出來,并能給予您一切!”(第315頁)沃蘭德快要結束莫斯科之行的時候,馬太受耶穌之托來找魔王,希望魔王能給大師和瑪格麗特以安寧。但馬太對魔王的不友好語氣激怒了魔王,他說:“照你說,你似乎不承認影和惡。勞駕你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不存在惡,你的善有什么用?如果地上的影子都消失了,大地會是什么樣子?影由物和人而生。例如我這把劍的影子。凡樹木和諸生物皆有影子。難道你妄想剝光地球,掃除一切樹木和生物,去欣賞一個光禿禿的世界嗎?你真蠢。”(第400頁)魔王的這番話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比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的諭示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因而更具有說服力和震撼力。   總之,魔王沃蘭德的言行舉止處處彰顯著王者的威嚴和睿智,而沒有傳統意義上魔鬼的惡之可怕與猙獰,這正是俄羅斯近代文學史上“尋找撒旦”現象的特點,“如果說‘尋神論’的基礎是為上帝辯護的神正論,那么‘尋找撒旦’的重要標志就是重審基督教倫理道德學說,并將‘惡’奉若神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性生活 | 操碰97| 欧美亚洲图区 |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 香港经典a毛片免费观看…伊人色综合久久 |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全播放 | 一区二区影视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 | 欧美aa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播放 | 国内精品1区1区3区4区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 么公又大又硬又粗又爽的视频 | 一级久久 | 亚洲日本乱码中文论理在线电影 |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二三区 | 亚洲最新视频在线观看 | 黄色国产在线 | 久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 在线免费黄色网址 | www.亚洲欧美 | 午夜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一级二级 | 亚洲国产精品二区久久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 久久 |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 免费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欧美日本综合 | 欧美日本一道本 |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91久久精品国产91性色tv | 久久久网久久久久合久久久久 |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伊人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