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舞蹈文化發展與創作困難研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作者:劉俊 單位:江南大學
我們中華民族擁有幾千年的文明史,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在此間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特定的生活習俗,形成了具有獨特韻味的民族傳統與文化。其中,顯現各自民族特征的民間舞蹈,就如同明鏡一樣,映照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是民族、國家乃至世界的寶貴的文化資源。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應該有一個怎樣的發展,結合其發展現狀應該怎樣進行創作,在創作過程中應當注意什么問題,是本文將要研究的內容。這對于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以及創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現階段民族民間舞蹈發展的情況不容樂觀
(一)許多民族民間舞蹈面臨消亡的危險
由于以下原因,使許多民族民間舞蹈面臨消亡的危險:
1.各種新文化的沖擊當今世界以及各國的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交往也逐漸深入,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飛速發展,在給文化傳播提供了新的渠道的同時,也使其他民族或地區的外域文化沖擊本民族文化。文化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一旦接受新的文化,很快就可以形成流行的趨勢,而人們具有追逐時髦與流行的特點,如果不注意對本民族特殊的文化進行保護,這些珍貴的民族遺產就處于失落的邊緣。民族民間舞蹈的受眾群體一般為某個民族,隨著交通的發展和信息化的暢通無阻,許多其他流行的舞蹈形式也會傳播過來,沖擊著民族民間舞蹈的地位。文化政策的變更也會引起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消亡。民族民間舞蹈反映一個民族的生活習慣與風俗特征,比如有祭祀的舞蹈、節日的舞蹈。而如果主流的文化政策發生改變,這些舞蹈形式就可能失去用武之地,從而面臨消亡的邊緣。例如,我國東北農村流行一種“四筒鼓”的民間舞蹈,形式是漢族男子集體群舞,在葬禮中應用普遍。但是現在國家已經禁止“土葬”,這種娛樂性很強的舞蹈目前已經很少見到。
2.后繼無人的隱憂現在對于民族民間文化的態度上存在一個誤區:特定民族的古老傳統文化已經過時。如今年輕群體往往選擇離開故土,去大城市或者經濟、交通發達的地區生活,去接受流行的主流文化以便更好地和社會相融合。這種情況造成了新生群體對于本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充滿了陌生感,這些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仿佛一個傳說,只有年長者才懂得。因此,這些古老的具有深遠價值的文化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危險。
(二)弱勢地位的民族民間舞蹈受到強勢地位的民族民間舞蹈的“排擠”
現如今,民族民間舞蹈也有許多享譽國內外,比如傣族的孔雀舞的知名度絲毫不亞于流行舞蹈。但是,許多人口較少的民族的舞蹈,不僅受眾少,傳播難度也較大,受到周邊地區知名度較大的舞蹈形式的“排擠”,地位越來越弱化。
二、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問題
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要想有一個廣闊而光明的發展前景,在認清局勢的前提下,必須加以保護并發揚光大,在繼承中實現發展。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應該是系統化、體系化的,應該制定發展路線和發展計劃,不能夠放任其發展。
(一)文化部門應該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適當的干預民族民間舞蹈是我國寶貴的文化財富,國家文化部門應該足夠地重視與保護,采取相應的策略進行引導。首先,國家和地方應該為保護民族民間舞蹈制定相關的法律或者法規,強化保護民族民間舞蹈的力度。例如,有的民族自治區制定地方性法規使民族節日得到重視,要求在民族節日中休假以此慶祝節日。這樣的規定使民族節日得到尊重,本族人民就會采用傳統的方式慶祝,這些方式中就有民族民間舞蹈的內容,彝族的火把節放假就為此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第二,政府文化部門應該組織學者編著資料文獻,收錄各族具有文化價值的民族民間舞蹈,進行詳細的備案;尤其對于瀕臨滅絕的優秀民族民間舞蹈形式進行特別的關注;了解不同民族民間舞蹈的現狀以及發展的趨勢,及時謀劃策略解決出現的問題;還可以征集學習民族民間舞蹈的人員進行學習,征集舞蹈編導;將民族民間舞蹈在保留原來的精神內涵的基礎上加以改造,使之成為便于流行的形式,以便得到更好的傳播和發展。第三,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宣傳,讓各族人民認識到傳統的民族民間舞蹈的重要價值,發動他們加入到保護和傳播的工作中來。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使本族人民認識到傳承的重要性,增強傳承民族民間舞蹈的自覺性與責任感。畢竟本民族的人民更加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更了解適合民族民間舞蹈生長的土壤與方式。
(二)舞蹈、文藝工作者的責任舞蹈工作者不僅熟諳不同門類的舞蹈形式,而且對于舞蹈的發展方向以及發展規律有一定的把握。一個追求舞蹈創新并且不斷追求舞蹈造詣的工作者,應該重視各種舞蹈資源的利用,創新舞蹈形式。而這些資源就包括民族民間舞蹈。舞蹈家楊麗萍打造的《云南映象》就是將民族民間舞蹈與現代舞蹈理念相結合的成功典范,在國內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文藝工作者在藝術創作中也可以很好地借鑒民族民間舞蹈這種藝術形式。張藝謀、王潮歌、樊躍三大導演共同打造的大型實景演出《印象•麗江》充分利用了納西族的民族民間舞蹈元素,場面震撼,名利雙收。打造具有獨特民族風情的舞蹈形式,完全可以在傳統民族民間舞蹈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和創新,一定可以探索出雅俗共賞的新的舞蹈形式,同時讓民族民間舞蹈的內涵得以傳承和發展下去。
(三)群眾傳承民族民間舞蹈是由各民族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因此,本民族的群眾比其他人接觸的時間更長,了解的程度更深,對于獨具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也有著特殊的熱愛情結,對于很多人來說,他們會組織自發的傳承活動。例如,一個家族中有傳承的規則,年長者一般會選擇特定的繼承者;還有的人以收徒弟向徒弟傳授為主;這些群眾自覺地傳承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做法,對于特色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這些群眾更懂得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特點和適合生長的環境,他們所掌握的民族民間舞蹈是原汁原味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此種文化的原生態和精神特質。
三、民族民間舞蹈的創作問題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是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民族民間舞蹈的創作也不例外,要想創作出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就必須從生活的實際出發,采取科學的策略。
(一)民族民間舞蹈創作要從生活實踐中出發#p#分頁標題#e#
1.生活給予舞蹈創作以不竭的源泉所有藝術的取材都來源于生活,藝術家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傳統的獨具特色的民族民間舞蹈的淵源,都可以追溯到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以及風俗習慣。因此,要求舞蹈創作者有細心觀察生活的情趣,熱愛生活,對生活中出現的新鮮事物和有價值的事物保持好奇感。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舞蹈工作者只要善于發現,就能在日積月累中積累大量的舞蹈素材,在此基礎上,對這些掌握的第一手資料進行分類和分析,選擇可以在民族民間舞蹈中能夠加以利用的元素,并落實到實踐中,即去切身感受和體會,這樣創作出來的舞蹈作品才能夠打動人心。
2.細致把握不同的民族民間舞蹈形式,捕捉可以借鑒的部分我國有56個獨具特色的民族,每個民族都有特色的民族民間舞蹈形式,可以說,舞蹈創作者有大量的資源可以選擇采用。舞蹈家只有深入到民間進行采風,切身感受,才能夠漸漸參透這些舞蹈文化的韻味。
3.在把握民族內涵的基礎上進行具體創作對于專業的舞蹈家來說,舞蹈動作的設計并不是難題,但是,如果將創作的焦點集中于動作的設計上,就很有可能忽略掉民族民間舞蹈的精神內涵。每個民族的舞蹈動作都有鮮明的特點,舞蹈編導應該切身去體會這些動作與當地民族生活上的關聯,體會人們處于怎樣的情感跳出這樣的舞蹈。如果僅僅是模仿動作,這樣的舞蹈作品是枯燥的,沒有藝術的靈動感與生動之處,那么這樣的藝術創作就是失敗的;還要避免“貪多嚼不爛”的問題。有些舞蹈編導融合多個民族的舞蹈元素,結果對其沒有實際了解,只是記住了幾個動作,那么這樣的舞蹈作品儼然“四不像”,遭遇了藝術的尷尬。舞蹈家在創作民族民間舞蹈時,應該明確自己創作的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弄清這一點之后,就要調動所有的資源為創作目的服務,充分展示這個民族的舞蹈特色,不能將各個民族的舞蹈拿來“拼湊”,如果讓觀眾透過民族服裝才能看得出是哪個民族的舞蹈,是比較失敗的。綜上所述,民族民間舞蹈的創作中可以廣泛地取材,但是必須弄清楚民族文化的內涵和特色并經過實地調研,這些素材才能夠“為我所用”。缺乏對素材的深刻理解與恰當提煉,是無法創作出好作品的。
(二)民族民間舞蹈的創作理念要與時俱進
1.積極向上的民族民間舞蹈能夠鼓舞人民族民間舞蹈是一種藝術形式,作為一種藝術,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吸收新的內容與元素,給予民族民間舞蹈以新的活力。這要求創作必須以創新作為立足點,吸收傳統民族民間舞蹈中的優秀元素同時與時代的要求相結合,推陳出新,創作出人民所喜愛并能夠受到鼓舞的上乘之作。創作不可以為了市場經濟利益迎合低俗的趣味。
2.創作不能為了追逐時尚與流行,抹殺了民族性當前的許多流行文化在吸引了廣泛的受眾群的同時,也暴露出某些頹廢、低俗的弊端,原因之一是受商業利益的驅動。民族民間舞蹈創作可以借鑒時尚流行舞蹈的形式,可以研究這些舞蹈受歡迎之處在哪,但絕不能使其舞蹈創作抹殺掉民族性。舞蹈家要創作民族民間舞蹈,就必須具有專業的素質,不能為了物質利益使舞蹈作品游離出民族民間舞蹈的范疇。
(三)民族民間舞蹈創作應該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
舞蹈是一種以人的肢體語言為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也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因為一部舞蹈作品最終呈現于舞臺,需要音樂,需要舞臺美術,需要化妝以及服裝搭配。這些其他藝術形式對于舞蹈表現有重要的輔助作用,豐富了舞蹈的表達。
1.民族民間舞蹈與音樂的結合民族民間舞蹈的舞蹈語匯的設計,要根據音樂的旋律以及風格,或者選擇與舞蹈風格相搭配的音樂。這是對民族民間舞蹈家綜合能力的考驗,同時也是創作出好作品的保證。
2.民族民間舞蹈與美術相結合首先,舞蹈本身的隊形變化以及模擬各種不同的形狀,就如同美術中的“構圖”,美術的繪圖規則完全可以借鑒到民族民間舞蹈中來;第二,民族民間舞蹈演出需要舞臺美術設計,美輪美奐的舞美效果,使舞蹈的表現力增強了;第三,舞者服裝的設計也涉及美術,不同民族的舞蹈著裝應該體現本民族服飾的特色,在民族服飾的基礎上進行設計與創新,使之更符合舞蹈表演。此外,民族民間舞蹈還與其他藝術形式結合,比如武術,比如雜技。
綜上,研究了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發展的趨勢與策略,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必須在保護與創新中傳承,在繼承中發展;在創作上,舞蹈創作者要基于民族民間舞蹈發展的情況與規律,從實際出發,切身體驗不同民族的文化,掌握文化內涵;在具體創作中要避免一些誤區,綜合各種因素,才能創作出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