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網絡語表現的社會文化闡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作者:喻曉蕾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今天,你偷菜了嗎?要問當今社會大家見面最流行的招呼語是什么,沒錯,就是這個。這句話源于“開心農場”游戲中的術語“偷菜”,隨著該游戲風靡互聯網,“偷菜”瞬間躥紅網絡,席卷網民的生活。新的網絡語層出不窮,網絡語的流行從網上到網下,從虛擬到現實,可以說與我們的社會文化相輔相成。下面我要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研究網絡語的特點,挖掘它們的文化來源,并分析對我們社會文化帶來的影響。
一、網絡語的定義
網絡語言是“以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結構為媒體來進行交流的語言。廣義的網絡語言就是與網絡有關的一切語言形式,包括專業術語、常用詞語、新詞新語和表情視覺符號。它一般有兩個層次,即基礎網絡語言和交際網絡語言。狹義的網絡語言僅指后者。基礎網絡語言主要是指計算機和網絡的專業術語”。本文所討論的就是狹義的網絡語言,指人們在網上進行交際的時候所使用的語言。可以說網絡語言是網民使用的方言,是一種語言變體,而語言變體正是社會語言學所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網絡語的特點
R.A.赫德森(RichardHudson)把語言變體定義為“社會分布相似的一套語項”。意指由具備相同社會特征的人在相同的社會環境中所普遍使用的某種語言表現形式。“語言變體”是一個內涵很寬泛的概念,大至一種語言的各種方言,小至一種方言中某一項語音、詞匯或句法特征,只要有一定的社會分布范圍,就是一種語言變體。隨著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網絡交流成為一種越來越普遍的互動方式,由此形成了一個新的語言社區。和其他語言社區一樣,網絡語作為一個新的語言變體,有以下特點:
(一)語音
網絡語中存在大量的諧音詞。如:河蟹—和諧,童鞋—同學,神馬—什么,稀飯—喜歡。
(二)詞匯
表情符號的應用,如:ORZ表示無奈或者膜拜,:)表示開心,-_-!表示流汗。縮略詞,有用拼音縮寫的,如:RP—人品,MS—貌似,BT—變態。還有用英語縮寫的,如:BF—男友,PK—單挑。有用數字代替的,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氣死我了。方言,咩事—什么事(粵語),給力—帶勁(北方方言),冇的么司—沒有什么(武漢話)。新詞,菜鳥—新手,醬紫—這樣子,驢友—一起旅行的朋友。
(三)句法
網絡語言已經不再拘泥于傳統的詞語構成語法,各種漢字、數字、英語或簡寫混雜在一起,怎么方便怎么用,語序也不受限,倒裝句時有出現。如:“……先”、“……都”、“……的說”,千奇百怪。如:“給個理由先。”“你今天穿得很漂亮的說。”網絡語的以上特點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形象生動,或詼諧幽默,或辛辣諷刺,吸引人們注意,易于記憶,便于流傳。
三、網絡語的文化來源
當今的電視電影娛樂界空前繁榮,這得益于我們物質生活已經得到充分滿足,人們不斷要求精神上得到放松和享受,于是各種電視節目、影視作品、明星效應、娛樂策劃層出不窮。還有每天各種新聞媒體報道的大事、小事、身邊事,也由于網絡語的流行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另外網絡游戲的發展,不得不提到的是“開心農場”,更是引發一場全民“偷菜”的文化風潮。在各種論壇中這些新鮮事通過網友們炮制的網絡語傳播開來,所以網絡語是文化的載體,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縮影、一面鏡子。
(一)影視娛樂做人要厚道,是電影《手機》里的臺詞。這句幽默的臺詞成了街頭巷尾大家用來互相調侃的神句。“厚道”就是老實的意思,反義詞是“奸詐”、“狡猾”,這句話其實是人們期盼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杯具(悲劇)和餐具(慘劇),來源于著名教授易中天在一期《百家講壇》中瞪大眼睛感嘆了一句“悲劇啊”,結果就被網友截了圖并上傳到了網上,隨即成為無數網友爭相引用的簽名檔。由于同音乃至諧音的關系,“杯具”一詞誕生后,網友們又創造了“餐具(慘劇)”、“洗具(喜劇)”和“茶具(差距)”等等。而衍生的各種詞匯含義豐富,一樣精彩絕倫。比如衍生版本“人參(人生)要泡在杯具(悲劇)中才能有味道”等等。
(二)網絡游戲
“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2009年,在網絡游戲“魔獸世界”的貼吧里出現這樣一個帖子《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這個沒有任何內容的帖子僅憑標題就吸引了無數網友的眼球,惹得眾人競相追捧并被評為“2009年網絡第一神帖”。“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這句話也迅速在網絡上爆紅,成為網友跟帖常用語,各種意義相近的模仿語也隨之而來。ANHUIWENXUE蛋疼由中國的魔獸世界玩家創造。一般的含義是指因為太過無聊而做出的種種不合常理的事情,也代指無聊的狀態,如“閑得蛋疼”。現在做的所有不合常理的事情都可以叫“蛋疼”。內牛滿面,諧音“淚流滿面”,表示一種哭泣、悲傷的心情。其實內牛滿面的真正出處是魔獸小說《如果,宅》中的淚流滿面,起初在眾魔獸世界玩家口中流傳的是淚流滿面,之后傳播在網絡中廣泛應用,并繁衍為諧音內牛滿面。在日常的網絡生活當中,當然沒有這么多的事情讓人真的哭泣與悲傷。內牛滿面很大程度上是用來表示一種善意的譏諷,或者說明自己對一件事情發生的激動。
(三)新聞熱點
我爸是李剛。2010年10月16日晚,一輛轎車在河北大學校區內撞倒兩名女生,一死一傷。司機不但沒有停車,反而繼續去校內宿舍樓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學生和保安攔下。此人對自己造成的嚴重后果沒有絲毫悔恨,反而趾高氣揚地喊:“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是李剛!”原來該男子的父親是保定市某分局副局長。這件事立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我爸是李剛”這句話一時間風靡網絡。網友們由憤怒變為冷嘲熱諷。這種調侃反映了人們對權力階層以權謀私的抗議。打醬油就是“路過”的意思。這個詞指的是對于某事按照道德我們理應關注,并且有明確的看法,但為了明哲保身,或者是不屑回應,就以“打醬油”為托辭敷衍過去。表面上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其實是對現實無奈的感慨。這個詞最先出自廣州電視臺采訪當地的一位市民關于艷照門的看法,這位市民淡定地回答:“關我什么事,我出來打醬油的!”這句帶了調侃色彩的網絡語,蘊藏著一種“新道德”,當鋪天蓋地的網絡輿論侵犯人們隱私、干擾人們現實生活時,我們的社會正是缺少如“關我什么事”一般的從容心態。但遇到事情老是“打醬油”并不是一個好現象,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共同承擔社會責任,盡可能少“打醬油”。#p#分頁標題#e#
(四)論壇聊天
神馬都是浮云,網絡流行語,什么都是浮云的諧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嘆之意。這句話源于爆紅網絡的“小月月”事件。在2010年國慶期間,一篇名為《感謝這樣一個極品的朋友給我帶來這樣一個悲情的國慶》的帖子出現在網友們的視線中,“小月月”就是故事的女主角,她詭異的言行雷倒眾人,并讓大家將“神馬”和“浮云”聯系在了一起,誕生如“用任何詞語來形容她,都乏味得很,神馬網絡豪放女,浮云!都是浮云”的感嘆。更神奇的是,是當“神馬”和“浮云”這兩個詞結合在了一起,便可組成萬能金句,放之四海皆準。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2009年百度貼吧里出現一張裝扮非主流的男子吃面照,旁邊還附有文字: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隨后,該句式被網友們瘋狂模仿,并且如滔滔江水一般綿綿不絕。現在,在幾乎所有論壇的標題和回帖里都能看到“哥××的不是××,是寂寞”句式。這句話用網友的話來說挺雷人的,有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做作意味。正因為如此,網友才特別熱衷于模仿,用不斷的模仿來表達一種諷刺的意味。當然,也有人對于句式模仿的流行表現出當下青少年流行文化反智的特征。這種反智,常常表現為顛覆精英化、顛覆傳統價值,強調無聊和頹廢。
四、網絡語的社會影響
網絡語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語言,對社會的影響有利有弊。根據網絡語的特點我們不難發現,它們的一大優勢就是提高了交流效率,省時省力。其次,網絡語的產生和流行加大了公眾參與度。網絡語往往來源于社會熱點事件和人物,反映著社會中的問題和趨勢,揭露社會中真實的一面,大家不再做旁觀者,人人都有發言權,群眾的監督能使我們的社會得到更好的改善。另外,網絡語豐富了人們的語言文字表達,使交流更加生動形象,增添了人們生活的樂趣和色彩。最后,網絡語的流行也體現了人們對外來文化的接受和包容。
對于網絡語的弊端,我們不得不聯想到有中小學生用網絡火星文寫作文的現象。這無疑會影響青少年對規范漢語的認識。網絡語與標準漢語存在著巨大差異,網絡語中有很多錯字、別字,還有語法和結構上的錯誤。這是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正常學習的。另外網絡語中不乏存在大量粗俗的語言,這也會影響青少年素質的培養。為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和社會環境,網絡語的規范性問題應該成為眾學者研究的方向。“規范的網絡語言有利于維護網絡語言的健康,倡導網絡文明,并將提高網絡傳播的質量,使之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網絡語不僅以獨特的方式即時反映現實生活,而且還寄寓了人們豐富的社會情感,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甚至改變了人們的思維和表達方式。面對著鋪天蓋地的網絡熱詞,我們既需要開放胸懷,也需要理性鑒別,去粗取精,去莠存良,善加引導,最大限度發揮其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