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經濟文化視域下科技與經濟協調性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首先,科技研發程度有相當大的差距。2001—2005年的“十五”規劃目標要求,到規劃結束科技的研發強度需達到1.5%以上,這一目標卻在2008年得以實現。現今全國的科技研發和發展強度僅達到全國總投資的1.7%。
其次,自主研發的技術項目較少,我國經濟的增長對外貿依存度較高。在對外貿易產品中,擁有自主品牌和知識產權的比例低,低于所有比重總和的10%。發達國家對自主創新產權的管制不斷加強,我國大多企業僅注重投入產出的短期效益,因此,對短期無法形成利益的科技研發項目投資較少。進而導致經濟增長的動力還較多的依靠投入勞動力、資源和資本等生產要素,而科技創新的貢獻率較低。
再次,存在自主創新的理念差距。根據科技的發展局勢,對于科技發展戰略的轉變過程,我國企業在某種程度上還存在跟蹤模仿過去政策的現象。企業是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的主體,作為利益的追求者,很難將主要工作放在對原始工作的創新上,因此,我國的自主創新還需極大的提倡和發展。
最后,科技創新的質量較低,依舊發展粗放型經濟模式。例如我國高鐵的發展,許多人認為它是科技進步和經濟質量提升的標志工程,但高鐵事故的頻發,使得高鐵技術受到了不斷的質疑。在每年的專利授權與申請中,發明的比例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使得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質量低。
二、如何處理我國經濟與科技發展不協調問題
1轉變經濟模式,發展自主創新
從全球經濟發展歷史上來看,經濟的迅速崛起與發展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和發展。在經濟的發展由數量增長轉向質量和技術增長的模式后,我國也緊隨其后并向自主創新模式演進,促進科技與經濟同步增長。改變以前經濟發展忽略自主創新的觀念,優化對外經貿政策并進行重組,改變傳統的依靠出口貿易的發展模式。并且對科技知識的產權加大保護力度,占領科技發展的制高點。
2建設技術市場,為創新提供平臺
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結合點是技術市場。技術市場是科技成果轉化的結果,是實現產業化的必經之路,對于實施自主創新戰略有著積極的作用。我們若要做好技術市場的建設工作就必須在優化科技資源的配置、創新科技技術等方面多下工夫。首先需建設具有顯著功能的技術市場;其次,明確技術市場的發展思路。而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自主創新任務的根本,技術市場的產業化和成果商品化的形成,提高了科技成果轉化速度,推進了經濟與科技的緊密結合。
3注重頂層的設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經濟與科技的結合需要政策的重點支持,并且從頂層對科技和經濟的實力進行同步提升,形成經濟與科技的政策協調發展。首先,將科技技術進行合理性與先進性的有機結合,以便縮小與發達國家科技、經濟的差距。其次,協調技術創新與技術引進的關系,優化財政對技術創新與引進的支出結構,合理引進外資技術,為技術創新提供資金的支持。
4加強政府對自主創新的推動作用
科技創新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對于經濟與科技的協調政府應給予高度重視和支持。政府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主創新意識,參與科技創新功能的定位,取消政績考核的觀念,推動落實自主創新工作,促進科技與經濟協調發展。
本文作者:張穎 單位:葫蘆島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