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商務技能中的語言文學,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進入21世紀,北京聯合大學堅持“發展應用性教育,培養應用性人才,建設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宗旨,努力實踐“辦學為民,應用為本”的辦學理念,統籌學科專業布局與發展,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1]。面對北京市大眾化高等教育以及建設國際大都市英語人才市場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外語系提出了建設一個以英語語言文學為基礎、以商務技能為特色教育的應用性本科英語專業;堅持面向首都社會經濟建設,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基礎;培養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和較高的人文素養,掌握國際商務、文化交流、英語教育、外事文秘等基本技能并能嫻熟地用英語服務于首都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的高級應用性英語人才。 一、應用性英語學科專業 “應用型大學必須通過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和科學研究來提升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學科要為專業建設提供支撐,專業發展要對學科提出明確的要求”[2]。學科以發展科學研究為目標,而專業以培養人才為己任;兩者側重點不同,因為兩者的構成要素、設立原則以及劃分方法不同[3]。北京聯合大學應該“以為地方區域和行業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原則,主動適應首都產業結構變化,建構應用性學科專業體系,大力發展新興專業和面向應用的專業。貫徹面向應用、依托學科的專業建設理念,以應用為向導、以學科為支撐,帶動專業發展”[4]。 英語語言文學是屬于“文學”學科門類中“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之下的一個二級學科。在北京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背景下,中外文化思潮相互滲透、交流、碰撞和融合,社會市場對英語人才規格的要求已經從“崗位穩定型”向“崗位適應型”[5]過渡。英語專業過分單調、傳統和強調模仿記憶的知識傳授型教學模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既然北京聯合大學已經明確了“辦學為民,應用為本”的目標,那么我們就應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為首都北京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原則,與時俱進地調整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建構一個融傳統學科優勢與應用性專業特色為一體的應用性英語學科專業,最大限度地培養適應首都社會經濟建設的高級應用性英語人才。 二、應用性英語學科建設 應用性英語學科建設首先應該考慮如何建設一支具有應用性英語學科特色的師資隊伍,解決好應用性英語學科的研究方向與方法問題。2005年末,英語語言文學學科被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確立為院級重點建設學科。三年多的學科建設有效推動了外語系教學科研工作,提高了教師對高校教師教學與科研職責的認識。然而,我們的學科建設帶有較大的專業屬性,尚未形成自己的應用性特色。因此,它仍然是在為英語專業建設提供基礎性支持,還談不上以學科建設拉動或者帶動專業建設。盡管如此,我們十分注重挖掘傳統學科建設中的創新意識,既與時俱進,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去培育自己的科研特色和優勢。“所謂特色就是人無我有,所謂優勢就是人有我強”[6]。 2008年,我們根據這一原則,對英語語言文學院級重點建設學科的研究方向做了微調,下設“英美文學與文化研究”和“第二語言習得與專門用途英語”兩個研究方向。 1.英美文學與文化研究 英美文學與文化研究屬于英語語言文學的基礎性學科研究方向。我們強調英美文學作品的文化解讀和影響研究,為建設一個應用性英語專業提供基礎性學科支撐。 我們首先強調認真研讀英美文學經典作品,挖掘其中的西方文化元素,強化英語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在《“從放棄中得到拯救”———讀羅伯特•弗羅斯特的<徹底的奉獻>》一文中,黃宗英用史實證實了這首詩歌不愧為“一部用十幾行無韻詩寫成的美國歷史”。當弗羅斯特在這首詩中說美國人“擁有著當時不被[他們]擁有的東西”時,他一方面指當時他們對這塊土地的所有權被英國所剝奪,而另外一方面他指當時的美國人并沒有真正愛上這塊土地。這種“軟弱”只有當美國人真正意識到他們必須像熱戀中的情人那樣熱愛自己的國家時才能夠被克服。 為了“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他們學會了“放棄”、學會了“奉獻”,因此“立刻從放棄中得到拯救”[7]。這一研究體現了文學文本文化釋讀的應用性文學研究價值。 由于英語專業學生最核心的能力是文本的解讀能力,因此如何通過貌似簡單的文本語言外殼去解讀深邃的文化意義,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我國英語專業開設英美文學與文化類課程的目的所在。外語系近年有不少畢業論文得益于學生在“高級英語”和“英美文學”等課程上的文本釋讀。比如,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2002級英語專業徐文靜同學的《<女勇士>:一首由女性復仇走向自我歌唱的贊歌》(2006)、2003級張睿靖的《〈瓦爾登湖〉中的樸素意義》(2007年)和2006級侯蕾的《心靈的旅行:弗吉尼亞•伍爾夫《到燈塔去》的象征意義解讀》(2010年)等校級優秀一等獎畢業論文,都是學生在認真研讀經典原著的基礎上,通過文本看到了中西文化差異或者西方文化精髓給現代人生命意義所帶來的啟示。 其次,我們加強翻譯實踐研究,打造學術著作翻譯優勢。近年來,外語系連續翻譯出版了幾部學術譯著:《筑就我們的國家———20世紀美國左派思想》(三聯出版社,2006)、《圣經文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和《羅蒂自選集———哲學、文學和政治》(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這些學術譯著起點高、難度大,頗有影響,為打造外語系英語學術著作翻譯的優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提高了外語系翻譯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深度和質量。 #p#分頁標題#e# 第三,2008年北京奧運會召開之前,黃宗英主持完成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漢英北京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常用詞語手冊》(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外語系多位教師參與了這項任務。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劉敬民先生認為它“必將成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一項重要文化遺產”[8]。以上這些科研成果都說明北京聯合大學在英美文學與文化研究、英語學術著作翻譯等方面的進步和實力,為探索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性英語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奠定了基礎。 2.第二語言習得與專門用途英語研究 第二語言習得與專門用途英語研究方向屬于應用語言學二級學科之下的應用性交叉研究。第二語言習得主要涉及對學習者習得第二語言過程的觀察、描寫和解釋,人們通常從語言學、社會、心理、認知等角度去研究它。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對指導外語學習者的學習、外語教師的教學、外語能力的評價有直接而顯著的作用。專門用途英語是指在某一社會領域中使用的、用于實現某些特定交際功能的英語。 目前北京聯合大學開設的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有旅游英語、秘書英語、商務技能(商貿英語)等。這些課程著重于培養學習者在特定社會語境中如何有效地使用英語作為跨文化交際手段的能力。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周明、王洪主編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與探索》,收錄了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外語系教師撰寫的19篇論文,為應用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2008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黃宗英主編的《傳統與創新的契合———英語語言文學研究論文集》,收錄外語系教師教學與研究論文27篇,充分展示了北京聯合大學在探索應用型大學應用性英語學科專業建設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成果。這些研究成果是建立在高等教育出版社與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于2007、2008年兩次聯合舉辦“應用性英語學科專業建設學術研討會”的基礎之上。它將教學科研、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探索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性英語學科專業建設的新路徑,既體現了繼承英語語言文學的學科傳統,又體現了外語系教師在教學科研方面的創新精神。 三、應用性英語專業建設 1.專業基礎教育 外語教育應該與時俱進,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許多高校英語專業的培養計劃和課程設計已經從原來以培養語言技能為主要目標轉變為以培養語言技能和專業知識為主要目標。比如,根據北京工業大學外語學院網站介紹,該院英語專業商務方向主要培養能夠“適合在跨國公司從事商務管理實踐”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其辦學特點是實施“英語+專業方向”的培養模式;其培養目標是通過四年的學習,學生將有較強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扎實的商務理論基礎,較強的商務實踐能力,并能有效地實現兩種能力結合;在課程設置方面,除了聽、說、讀、寫、譯等專業基礎課以外,增加了涉及管理、經濟、貿易、金融、會計、營銷等方面的“主干方向課程”,最重要的變化在于原來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英國文學、美國文學、語言學概論”等高年級核心課程被列入“相關專業知識課程”。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復合型人才比較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然而,這種培養模式在學科和專業建設方面存在著一些矛盾。李賦寧教授在他的自傳中說“:我國的外語系首先要滿足國家對于各方面外語人才的需要。最重要的一點是打好聽、說、讀、寫、譯的基本功。這雖是老生常談,但一定要保證做到。課程設置應是多方面的,但不可能很深,因為不可能使外語教師專業化”[9]。當然,許多綜合性大學可以通過整合多學科教育資源優勢來解決外語教師專業化問題,但是如何保證外語專業的教學質量問題卻經常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我們應用文理學院英語專業的學生入學總成績并不理想,且英語單科成績總體偏低。顯然,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教學質量,確保我們的學生能夠享受一個英語專業學生所應該享受的高等教育學習過程。 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之后,我們尊重外語教育的規律,研究教學對象,注重因材施教,重視英語專業的重要教學環節,想方設法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認真實施教學質量工程。2008年,應用文理學院英語專業2004級全體學生參加全國英語專業八級考試(TEM8)的一次性通過率達到了58.33%,超過全國一次性平均通過率13.05個百分點,超過其他同類院校一次性通過率16.84個百分點[10]。 2008年,外語系英語專業2006級全體學生參加全國英語專業四級考試(TEM4)的一次性通過率達到了72.22%,超過全國一次性平均通過率10.39個百分點,超過其他同類院校一次性通過率16.08個百分點,取得了優異成績。 2.理論聯系實踐 目前,應用文理學院在英語專業建設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第一,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英語專業學生以課堂學習為主,接觸社會機會較少,理論與實踐基本脫節,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應變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比較弱,不能體現應用性教育的特點。第二,重語言能力輕素質培養。教學方法比較陳舊,以傳授語言知識為重點,忽視創新素質、文化意識的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足夠的鍛煉。第三,學習方法陳舊。在學習上主要還是被動地吸收知識,未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環境資源,開拓第二課堂進行個性化自主式學習,學生的知識面不寬,難以適應北京建設國際大都市新形勢的要求。第四,專業特色不明顯。 大部分課程仍然以語言技能為主,雖然在高年級開設了商務文秘技能類課程,但沒有形成綜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針對以上不足,我們在專業建設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2009年建成了聯合大學“同聲傳譯實驗室”,加強了商務文秘技能類實踐教學環節和綜合實踐課程建設,初步構建了校內實踐教學體系。與此同時,拓展校外就業實習基地,增強學生接觸與服務社會的機會,提高其就業競爭力。第二,狠抓教學六個基本環節:朗讀、課外閱讀、備課、上課、課外作業、考試,保證英語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第三,增強素質教育意識,強調專業基礎課教學中的文化意識培養,挖掘英語語言外殼之下的文化內涵,樹立正確的語言世界觀。第四,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改進學習方法,積極開展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第五,加強國際合作辦學,提高“出國率”,2010年英語專業共畢業51名學生,其中12人已經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和瑞士攻讀碩士學位。#p#分頁標題#e# 3.英語專業課程體系 為了更好地體現應用性英語專業特色,英語專業已經在逐步實施一個以英語語言文學為基礎、以商務技能為特色教育的課程體系。主要課程分為三大模塊:英語基礎課、商務技能課、人文素質課。4.實踐教學隨著發展應用性教育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北京聯合大學英語專業積極挖掘社會資源潛力,同時充分利用校內良好的實踐教學硬件環境,切實有效地開展英語專業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2008年春季,應用文理學院與高等教育出版社簽署了協議,為英語專業學生提供就業實習基地。通過實踐教學,學生了解了國內外英語教材的發展態勢,外語教材編寫、編輯、出版的過程,編輯的職責與能力要求;通過調研全國高校英語專業、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公共英語所開設的課程及使用教材情況,學生更加明確了全國高校英語教學的基本情況、不同院校對英語教學的不同要求、所開設的課程及其教學效果等。這些實踐活動對于學生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明確專業核心能力培養、思考就業出路和充分認識英語語言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性都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結合北京聯合大學“國家級應用文科綜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英語專業利用同聲傳譯實驗室開發了“新聞聽譯”、“秘書英語”、“商務技能”等實踐教學課程,培養了英語專業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比如,“英語新聞聽譯綜合實踐”教學項目的具體教學步驟包括以下六個環節:新聞聽寫、分組討論、代表發言、新聞口譯、新聞筆譯和評論寫作。教師首先將錄制的BBC/VOA/CNN/CRI等權威英語電臺新聞節目分句播放,學生進行聽寫;然后是“分組討論”和“代表發言”;接著進行“新聞口譯”,即每4人一批分別進入1~4號譯員間,對教師播放的新聞同時進行口譯訓練;之后,是“新聞筆譯”,即用新聞體中文將所聽寫的新聞譯成中文并進行小組討論和代表發言;最后是“評論寫作”課外作業環節,即根據所聽寫的新聞內容,自擬題目并進行調研,然后用英文寫出400字以上的一篇評論性文章。這項練習融聽力、閱讀、翻譯、作文為一體,不僅能夠提高同學們的聽力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新聞文體的認識、口譯能力、筆譯能力和寫作能力。 四、結束語 經過多年的理論探索與實踐,我們提出了建設“以英語語言文學為基礎、商務技能為特色教育”的應用性英語本科專業的設想,并且在課程設置、教材建設、科學研究、教學改革等諸多方面做了許多扎實工作。目前,應用文理學院外語系教師不但能夠注意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化意識,而且能夠自覺地將文化意識融入應用性英語學科和專業建設,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們的教學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為創建一個適應培養首都社會經濟建設急需的高級應用性英語人才的基地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