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古代鏢局起源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山西的習武民風是鏢局產生的人文土壤
就性質和功能而言,鏢局為商業的發展提供社會支持。因此鏢局是一種危險性極高的行業,能否為商業提供支持主要看鏢師武藝的高低,因而從事鏢局必須具有強悍好武的民風作土壤和武藝高強的拳師作為支撐。山西是否具有這樣的人文環境,是能否將生機背景轉化成鏢局的關鍵。山西恰恰具有這樣的特性,查閱各種古籍縣志,整理有關山西人性格詞目出現的頻數和頻率可以看出(如表一),樸直厚道和禮讓文雅占到了山西人性格特質的38.5%,而剛強豪放、機智勇敢和喜爭好斗占到了24.7%;山西人民風淳樸而豪放、文雅而好斗的性格特質使深涵民族文化精髓的武術在山西具有傳統。據考證,清代山西武術發展極好,形意拳的創始人姬際可(1602~1683)即是康熙年間的人;其侄姬運亨習得形意拳,于1645年應順治乙酉科成武舉;曹繼武習得形意拳,于1693年應“康熙癸酉科,聯捷三元,欽命陜西靖遠總鎮大都督”[12]。不又如此,清商人中也有精于武術者,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山陜鹽商為抗擊日本海盜入侵,曾選善射驍勇者500名商兵防守揚州。隆慶元年(1567),江蘇松江倭寇壓境,山陜諸商驍勇者曾“協力御之”。清初,在蘇州的山陜客商有善射者二三十人。明代澤州人工珂,“服賈遠出,一日抵大江,夜,鄰被劫,珂奮身往救,盜驚散”[13]。有著肥沃的民風作土壤,培育了眾多的武林高手,具備了產生和發展鏢局的必備條件,故黃鑒暉在其《明清山西商人研究》中說張黑五得以率先創立鏢局,是因為山西是“形意拳故鄉”,培養有眾多武藝高手,使拳弄槍(矛),可以與盜賊搏斗,為客商提供旅途安全服務[14]。
關于鏢局產生時期的初步推斷
(一)關于鏢局起源的爭論的幾個觀點1.清初山西人張黑五在北京開設。1928年,武術界一代宗師萬籟聲著《武術匯宗》,這是被公認為研究武術史的權威著作之一,“考創設鏢局之鼻祖,乃系清乾隆時,……山西神拳無敵張黑五者請于達摩王,轉奏乾隆,領圣旨,開設興隆鏢局于北京順天府前門大街,嗣由其子懷玉,繼以走鏢,是為鏢局之嚆矢”。在書中認為鏢局最早是由一個神拳張黑五的山西人在清乾隆年間創辦,其目的就是保障晉商來往的銀兩安全[15]。2.傅衣凌在《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一書中提出了另一種看法:“明清兩代江南的標布多北鬻秦晉,我疑清代的標客,即源來鏢布客商,而標局則為護送布商而得名。”“標”意指“標布”,而明代記載的“標客”也都和鏢布和商人有關:如《村江府志》載明代萬歷年間朱家角鎮是遠近聞名的標布貿易中心,該鎮“多標行”有數百家布號“京省標客往來不絕”[16]。3《.金瓶梅詞話》內有三例相關片段:員外道:“你們卻不曉得,西門大官家里豪富潑天,金銀廣布,身居右班左職。現在蔡太師門下做個干兒子,就是內相、朝官,哪個不與他心腹往來。家里開著兩個綾緞鋪,如今又要開個標行,近的利錢也委的無數。……”(第55回)話說西門慶那日陪吳大舅,應伯爵等飲酒中間,因問韓道國:“客伙中標船幾時起身?咱好收拾打包。”(第66回)這文嫂方說道:“縣門前西門大老爺,如今見在提刑院作掌刑千戶,家中放官吏債,開四、五處鋪面:緞子鋪、生藥鋪、綢絹鋪、絨線鋪、外邊江湖又走標船,揚州興販鹽引,東平府上納香蠟,伙計主管約有數十。東京蔡太師是他干爺,朱太尉是他舊主,翟管家是他親家,巡府、巡案多與他相交,知府、知縣是不消說。家中田連阡陌,米爛成倉,赤的是金,白的是銀,圓的是珠,光的是寶……”(第69回)從上述片斷,根據對該書出版年代的考證,可推測鏢局產生于明末[17]。4.標局,即鏢局,相傳為清初顧炎武與傅山、戴廷軾為了反清復明而創設。他們招雇有武功的人,積蓄革命力量,為躲避清政府的注意,以保護商人運送現金或貨物為名,組織標局[18]。5.衛聚賢考證,蒲松齡寫《聊齋》是在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書中已經提到鏢局,可見在康熙年間鏢局已經存在[19]。(二)分析討論1.《金瓶梅》所述之鏢行中說有兩個要素,是必須擁有相當殷實的產業和一定的政治背景,云游客《江湖雜談》所提:“鏢局者,既非殷實商家,又無充裕資本,都是幾位武術家組織而成,并雇用把式匠數十人,為之輪流保護車輛而已。”[20]方彪《鏢行述史》:“……即使在鏢局生意興隆的全盛時代,也不會有哪位富翁出資興建一個鏢局,因為鏢局幾乎是無本的買賣,用不著多少資金便可開為一個鏢局。”[21]李堯臣在《保鏢生活》中闡述的:“起先,有些會武術的人,住在客店里,等候客人雇用。他們只推著一個小車子,客人雇妥了,就推著小車子上路,一天要走80里地,這是保鏢的源起。”[22]幾人觀點相距很大,因此《金瓶梅》中關于鏢局起源的推論是應該商榷的。2.傅衣凌在《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一書中提出標局為護送布商而得名,并說明代記載的“標客”也都和鏢布和商人有關。這一提法與成書于明代的《金瓶梅》中多處提到的西門大官人家豪富潑天、金銀廣布的來源是其經營的生意相近。其中有兩個綾緞鋪(第五十五回),開四、五處鋪面:緞子鋪、生藥鋪、綢絹鋪、絨線鋪(第六十九回),可見西門家主要經營的都與布有關,兩者比較,我疑其所提標行、標船乃是經營標布之行,是經營標布批發生意的,與鏢局無關。3.除《金瓶梅》外,尚未發現其他明代的文獻中有有關鏢(標)行、鏢(標)局是保鏢行業的記錄,也未發現其他相關佐證可以推論出明代鏢局就已產生,僅憑對一本書的推論就得出其起源是明代的江南是不科學的。4.明代萬歷二十七年(1599)的日用百科全書《三臺萬用正宗》卷二一《商旅門》,輯有一篇《客商規鑒論》;清初澹漪子所著《士商要覽》卷三中的《士商十要》。這兩篇專述客商必備常識,為客商提供了商旅途中的各種防避不測的方法[23]。但均未提到鏢局護衛,可見當時鏢局尚未產生。5.而成書于1928年的萬籟聲所著《武術匯宗》所闡述的鏢局起源于山西神拳張黑五卻是直指鏢局的,這和衛聚賢考證的鏢局產生在康熙年間以及傳說鏢局為清初顧炎武與傅山、戴廷軾為了反清復明而創設的,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故黃鑒暉在其《明清山西商人研究》中說張黑五得以率先創立鏢局,是因為山西是“形意拳故鄉”,培養有眾多武藝高手,使拳弄槍(矛),可以與盜賊搏斗,為客商提供旅途安全服務[24]。以上論述雖尚不能得出鏢局的起源是在清初由山西人創立的推斷,但卻是當前證據之下的最可能的結論。因此從鏢局起源的爭論來看,鏢局的起源是清康、乾時期應該是可信的。6.再考證顧炎武(1613~1682)、傅山(1607~1684)、戴廷軾(1618~1691),三人均在康熙二十年(1681)前后去世。這又和衛聚賢考證的蒲松齡寫《聊齋》是在康熙二十八年形成呼應,故鏢局起源的確切年代應為康熙初。#p#分頁標題#e#
結論
通過對有關史料的研究與甄別,本文得出如下結論:清康熙初期的山西,既有鏢局產生的生機背景,又有鏢局產生的人文土壤。鏢局由山西武術高手所創。鏢局的出現不僅為社會帶來了經濟安全保障,而且為武術高手提供了憑本領體面掙錢的生計。鏢局的社會效應促使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作者:丹豫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