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濱水景觀規劃中生態問題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作者:趙斯野 齊鑫 單位:黑龍江省華睿國土資源勘測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人類自古以來有著依水而居的習慣,所以大中型城市往往也是沿兩岸建設與發展起來。以往的河流整治主要是沿河筑堤,消除水患災害,修建泵站,排除內澇。著眼于對自然河流的改造,采取規則的斷面,縮窄河道,使河道渠系化、河岸河底硬質化,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恢復,造成了濕地退化,基流減少,水質惡化,使河流喪失了美麗的自然景觀。現代河流治理中城市堤防不再是單一的防洪排澇工程,在滿足城市防洪安全,消除洪澇隱患的同時,注重對河流生態的保護與恢復,結合工程的規劃和設計恢復和改善河流的生態環境,將城市河段建設成為沿岸居民提供親水、游樂的設施、休閑、散步的去處、親近和享受自然的綠色廊道。
城市濱水景觀的規劃和設計是利用自然河流生態環境可以提供多種景觀效果、愉悅兩岸居民心境的特征,在城市河道治理和堤防改建的過程中,通過建設生態護岸、休閑步道、高水灘地娛樂場所、沿岸親水設施、調節河道水流和水面,形成景觀優美、人水和諧的水邊空間。目前的城市濱水景觀規劃設計中,或多或少會遇到以下幾個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僅是濱水景觀的設計問題,與河流生態的保護和恢復密切相關,深入分析濱水景觀設計中相關問題的生態意義,使濱水景觀設計既改善城市河段的景觀環境,也提高其生態環境的質量。
1城市河段的寬度問題
城市的發展不可避免要出現土地的短缺,城市建設擠占河道,使河道空間減少,水面變窄,河道的行洪能力降低是城市河段普遍存在的問題。生態水利學的研究表明,寬闊的河道不僅是行洪的需要,更是保障河流縱向的連通性、提供生境多樣性的條件,設計“多自然型河流”的空間。因此要盡量避免上下游統一河寬的規劃設計,在可以擴寬河道的地方盡量拓寬,在預留河道槽蓄能力的同時,設計具有豐富內容和廣闊用地的空間斷面、豐富多彩的、近自然河流狀態的景觀。目前,不少濱水景觀設計的突出問題是堤防越建越窄、越修越直,甚至出現借濱水景觀建設之名,行擠占河道、開辟房地產用地之實,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以往的堤防,是歷史遺留的產物,總體上講兩岸的寬度基本上是適應城市發展的需求,并不是生態上的最優。在城市濱水景觀設計中至少應該保持現有河道的堤防寬度,對個別河流兩側堤防寬度較大、灘地空間寬敞的地段,可以考慮在堤內設計相應的景觀設施,既可以提高濱水景觀的質量、優化灘地的生態環境,同樣可以提升岸邊的土地價值。
2河道直線化、渠道化問題
城市河段整治后往往是河道的直線化和渠道化,極大地改變了河流的自然狀態,破壞了水生生物的生境。此外,由于河道變窄,為了增減行洪能力,采取河道截彎取直的設計措施,也在不少濱水景觀設計中出現。河流的縱向蜿蜒曲折是在長期演變中形成的,也是自然河流的重要特征。河流的這一特征不僅僅是形態上的多樣性,從生態角度講,河流的蜿蜒曲折使河流形成主流、支流、河灣、沼澤、急流和淺灘等豐富多樣的生境,為河流的生物多樣性提供了條件。現代濱水景觀設計中要保持河道的自然彎曲狀態,應對杜絕河道的截彎取直,改造直線化的河段,使之成為具有一定彎曲度的河段。同時,要在岸邊設計相應的景觀護岸和植物護岸,河道中放置天然石頭或木樁等,設置落差,形成深淵和淺灘等不同的水流狀態。
3生態友好型河流護岸問題
傳統的河流護岸方式是采用硬質材料對河岸和堤防坡面進行加固,或稱河岸的混凝土化硬質材料的使用在工程安全上具有一定的優點,但在生態保護和恢復上,存在著很多不足和問題。首先,自然的河岸和河道之間地下水和地表水具有一定的相互補給作用,硬質材料切斷了河岸和河道之間的密切聯系,使得河岸和河道之間的水交換和水循環被阻斷,河岸周邊的生境條件發生變化;同時,硬質材料改變了河岸植被生長的可能性,植被條件的改變,必然導致生物生存環境的改變;此外,硬質河岸不利于水生動植物在其表面的附著,不利于生物的成長。城市河流原有的堤段基本以硬質材料為主,在城市濱水景觀規劃和設計的時候,需要將混凝土河床和槳砌石護岸改造成生態友好型河道,部分或全部拆除漿砌石護岸的上半部,改用土料筑壩、自然草皮護坡,或者采用適于植物生長的特殊結構護岸,保留設計洪水位以下的部分,或保留堤基部分,防止洪水沖刷。洪水位以上是植物綠化的亮點,是河流景觀的主要營造區域。同時,新建的護岸或財力條件允許進行比較大改造的護岸,根據不同的地形條件和景觀要求,規劃和設計不同的生態型護岸,包括親水護岸、生態系統護岸和景觀保護型護岸等,以營造出豐富、美觀的河流景觀。
4城區河段壅水橡膠壩的問題
營造較大面積的水面環境,為兩岸居民提供更大的親水空間是城市濱水景觀設計的一個重點,不少的規劃和設計采用修建橡膠壩的方式,通過調節橡膠壩實現河段的壅水,形成河道型湖泊的效果。城市河段橡膠壩的設計可能產生一定的生態影響。一方面城市河段一般是流域污水排放的主要河段,橡膠壩的上游往往有大量的污水匯入,水質較差,極易使橡膠壩水庫變成污水庫。因此一定要對上游的水質情況進行詳細的研究,保證水庫的水質滿足設計要求,如果上游水質較差,必須先進行污染源治理,做到入庫水質的清潔。另一方面,橡膠壩形成的水庫改變了壩上水流的狀態,流速變緩,水體滯留在庫中的時間變長,水體的營養狀況將隨著需水量變化,根據現有的營養狀態,設計必須研究預測水庫的富營養化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水庫富營養化的發生。針對北方河流不同水期流量變化比較大的特點,橡膠壩的運行方式既要考慮蓄水的作用,還要綜合分析相關的生態問題和周邊其它用水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調度方案,使橡膠壩的建設在改善景觀環境的同時,又發揮提高水環境的質量作用。
5堤防內親水設施的設計
河流洪水發生持續的時間比較短,洪水過后留下的是一片裸露的空地,不僅景觀上不雅,在較長一段沒有洪水的期間也是一種土地閑置和浪費。堤內土地應該得到有效地利用,特別是相對較高的高漫灘區域,在濱水景觀設計中可以作為寶貴的空間,設計建設城市休閑、運動和娛樂的場所。國外在堤內建設相應設施的成功案例已經不少,尤其是韓國首爾漢江的兩岸,在有條件的河段建設了相當數量的休閑、娛樂和運動的場地,為周邊的居民提供了豐富的休閑場所,也改善了堤內的景觀環境,值得仿效和借鑒。#p#分頁標題#e#
6河流綠色廊道的建設
河流應該是一個縱向延伸的綠色廊道,自然河流的兩岸具有發育良好的植被緩沖帶,對保護河流生境,恢復生物的多樣性及其有利。現有的城市河段由于城市擴展的結果,已經沒有河岸植被緩沖帶可言,結合城市濱水景觀設計,應將其變成河流綠色廊道。努力恢復現有缺失嚴重的河岸植被,根據河岸的不同部位,選擇適生物種。堤內可以設計種植濕生植物和濕生林,也可以種植耐澇草坪等;堤外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空間,栽植適合當地生長的樹種,擴大河流廊道的綠化面積。當前的主要問題是濱水景觀設計中的綠化措施缺失或不足,不少項目的綠化內容是作為單獨的項目來設計,兩者之間不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影響城市濱水景觀設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