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生態文化視域下的民居建筑裝飾藝術,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生態文化 生態文化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是將文化看成是人、自然、環境、社會整合的系統結構,強調以上諸因素的共生關系。生態文化思維的基本內容主要是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生態見識、態度和直觀感受,即通常所說的真、善、美三個維度,它包括生態知識、生態倫理、生態審美。中國生態文化傳統是在悠久的農業文明中延續了數千年之久的偉大傳統,這些生態文化思維在文化重要載體之一的民居建筑中得以完美體現,它的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豐富經驗和深刻智慧,為人類建設生態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2、劉青霞故居建筑裝飾藝術的生態文化思維 劉青霞故居是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劉青霞女士的故居,是我國建筑風格轉化時期的典范,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現存的劉青霞故居有兩處,一處是位于開封市劉家胡同的劉家宅院,一處是坐落在尉氏縣縣城中心的師古堂東院及西院。因為劉家宅院保留較完整,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劉家宅院的建筑裝飾藝術中的生態文化思維。 2.1建筑裝飾藝術的生態知識思維 劉青霞故居建筑裝飾藝術的生態知識思維主要體現在裝飾功能方面,反映在其內外檐裝修的部位。裝修是指中國傳統建筑上的門窗格扇,按其所處空間位置不同,可分為外檐裝修和內檐裝修[2]。外檐裝修為建筑物內部與外部的間隔物,因其位于室外,易受風吹日曬,雨水侵蝕,故在用材斷面、雕飾、做工等方面較為堅固、粗壯。內檐裝修則是將建筑物內部分成若干部分的間隔物,與室內家具陳設一起,在用料、做工、雕刻等各方面更加精細。 2.1.1外檐裝修 劉家宅院的外檐裝修主要包括宅院大門、隔扇門和窗。宅院大門為攢邊門,屬板門類的一種,門的四邊用較厚的邊抹攢起外框,門心裝薄板穿帶,因其形狀象棋盤,也稱棋盤門。門心板是兩扇略凹于門框的可開啟的板扇,門框與抱框間的余塞板及上檻和中檻間的走馬板均為固定扇。隔扇是唐以后出現的門(清代稱隔扇),宋代稱“格子門”,門中間鑲嵌通花格子,安裝在建筑物金柱或檐柱間,用于分隔室內外空間。劉家宅院房屋正門均用兩扇開啟兩扇固定的六抹隔扇。隔扇由槅心、絳環板、裙板加上豎立的邊梃、橫向的抹頭組成。格扇中的槅心采用龜背錦欞條花格,是隔扇中透明通氣的部分,也是最富裝飾與變化的部位。宅院中與隔扇配套使用的外檐裝修還有一些輔助部分,如橫陂、門簾架等。橫陂是隔扇裝修的中檻和上檻之間的窗扇,起亮窗作用,為固定不開啟扇,數量比隔扇少一扇。門簾架是附在隔扇上用來掛門簾的架子。兩邊的邊梃與隔扇同高,上部有抹頭兩根,中間為龜背錦欞格的簾架心,下部是門洞。在簾架邊梃上下兩端分別用荷葉栓斗及荷葉墩安裝固定。 2.1.2內檐裝修 內檐裝修是用來分隔室內空間的裝修構件,形式多樣靈活,可根據室內空間的大小變化隨意變換。由于在室內,制作精巧秀麗,與室內的家具、陳設互相配合,形成很舒適的環境氣氛。因其在用料、做工、雕刻各方面更加精細,所以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內檐裝修一般包括室內的隔斷、隔架、花罩、博古架、閣樓、仙樓、天花、藻井以及匾額、對聯等。劉家宅院的內檐裝修主要有室內雕花木隔斷、板壁、天花等。其中廳堂宅院的室內空間比其它房間要高大,要求裝修精美,分割靈活。因此在其明間兩前金柱之間和西次間進深方向的柱子之間,采用了一種實中帶虛的中性隔斷。這種形式的隔斷和外檐裝修的門窗相一致,只是尺度較外檐隔扇小巧,做工更精細。這種隔扇式的隔斷所分割成的房間在清代稱為“碧紗櫥”這種稱呼是因為“格心”上多半是糊紗而來的。碧紗櫥隔斷的裝飾性很強,其上可繪花鳥魚蟲、人物故事或題寫詩詞格言,與書畫藝術形式融為一體,猶如精美的工藝品。由于“碧紗櫥”用的是一色格扇,很是壯觀、大氣,遇有大宴會等重要場合或是重新分隔房間的時候,隔扇可以隨意活動搬移,對室內空間的劃分,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2.2建筑裝飾藝術的生態審美思維 建筑裝飾藝術的生態審美思維主要反映在裝飾材料、手法和部位等方面。宅院建筑物表面的裝修都是獨立裝飾的對象,從門、窗、墻、柱、檐到棚、地板、磚、石塊、瓦等都作為裝飾的對象和部位,由于對象的不同,材質、性能、形狀、位置也有所差異。裝飾手法也很豐富。如:雕刻、油漆、彩繪等,這些都可說是建筑中不可分割的整體,同時又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宅院的裝飾是利用磚、石、木等當地材料、工藝和技術的特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過石雕、磚雕、木雕、灰塑、涂飾等手法來體現裝飾藝術美。其材料和制作方法的區別,形成了質感、紋理、韻味、風格等各種效果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宅院磚雕集中于屋脊、封護檐、窗楣及山墻墀頭處。宅院屋脊造型簡單,正脊平直,兩端不施脊獸,簡單疊澀外挑即可。后檐墻的封護檐及外墻面的窗楣多以磚雕裝飾。宅院中磚雕應用最多的地方還有山墻墀頭。宅院廳堂山墻磚雕墀頭盤頭,中間加一層線腳,形狀簡潔樸實。在這些重點裝飾部位,宅院處理都很簡單,特點鮮明。 木雕是宅院中用得較多的一種雕飾。木材質地柔軟,易于加工,因而可以雕成各種粗、細、直、曲、凸、凹的紋樣圖案,利用不同的材質和雕琢技法,在不同的部位采用各種豐富變化和精細的圖案,充分體現木雕的藝術特征。木雕的種類很多,有線雕、隱雕、透雕、貼雕等。多位于梁架、門窗、隔扇、檐部、罩、家具等部位。室內的隔扇、木窗、隔斷、二門檐部及過廳檐部倒掛楣子采用木雕。檐下倒掛楣子由花牙子雀替演變而來,屬河南民居地方特色之一。 2.3建筑裝飾藝術的生態倫理思維 建筑裝飾藝術的生態倫理思維主要反映在宅院的裝飾題材上。裝飾題材多以崇德慕賢、追求君子之道及富貴平安選材為主。宅院大門抱鼓石上雕刻的仙鶴;簾架的荷葉栓斗上雕刻有栩栩如生的蝙蝠;門扇裙板上的漢文壽字雕飾及雀替上的龍與壽字雕飾等,均表達了主人對貴壽無極、富貴無邊的向往。房門裙板上雕飾梅、蘭、松、菊、牡丹、蓮花等圖案,不僅具有裝飾美化的作用,而且還表達了主人的思想、品格和意志。《楚辭》以香草比之君子,擬人格之高潔;詩人陸游贊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落梅》);北宋周郭頤《愛蓮說》贊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花中君子者也”。由植物的生態習性、枝干姿態、葉容花貌等形象所引發的感情來認識植物的性格和習性:松的永恒蒼勁、梅的玉潔雅韻、竹的清秀挺拔、菊的操介清逸、蘭的秀質清芬、牡丹的高貴富麗等。以此表達主人的理想、意向和趣味。#p#分頁標題#e# 3、結 語 劉青霞故居的建筑裝飾依托于建筑的內外檐裝修與裝飾,體現了建筑與環境和功能完美結合的生態知識思維。在內外檐裝修方面,宅院的外檐裝修將房屋的整個明間全部做成隔扇,次間全部做成隔扇窗,加大了采光面積,使建筑形體表現得通透、明快。而宅院的內檐裝修在標示室內功能性格、渲染室內空間氛圍、表征室內生態文化思維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裝飾藝術方面,利用磚、石、木等當地材料,通過石雕、磚雕、木雕、灰塑、涂飾等手法,處理都很簡潔樸實,特點鮮明,體現了裝飾藝術追求樸實的生態審美思維。在裝飾題材上,以追求君子之道及富貴平安選材為主。通過雕飾有梅、蘭、松、菊、牡丹、蓮花等各種植物圖案,來表達主人崇德幕賢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境界的生態倫理思維。由此表達了劉青霞故居建筑裝飾藝術形、色、質完美統一的生態文化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