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景觀建構運用區域文化及生態文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規劃區概況 1.1地理區位 鄂爾多斯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西、北、東三面為黃河環繞,與包頭市、呼和浩特市隔河相望,構成內蒙古中部區域經濟"金三角"。南臨古長城與晉、陜、寧三省毗鄰,具有對外開放的地緣優勢。轄準格爾旗、達拉特旗、伊金霍洛旗、烏審旗、杭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東勝區8個旗區,總面積87000km2,總人口140萬,其中蒙古族16.2萬,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的地級市。“田園都市”建于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新規劃區內,北至罕臺九路,南依旅游專線,東以罕臺六路為界,西臨罕臺七路,占地總面積670hm2,由規劃八路、罕臺街、罕臺十路、規劃九路等市政道路將其分割成六個分區。 1.2自然概況 東勝區地處鄂爾多斯地臺向斜北部的伊陜斜坡上,北鄰烏蘭格爾隆起,地勢西高東低,地貌特征為丘陵溝壑區。屬北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區,冬夏寒暑變化大。年均氣溫6.2℃,極端最高氣溫38℃,極端最低氣溫-31.4℃。年均降水348.3mm,降水多集中于7、8、9三個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年均蒸發量2506.3mm,為降水量的7.2倍,以5~7月份為最大。盛行西風及北偏西風,年均風速3.6m•s-1,最大風速可達22m•s-1,最大風速的風壓0.6KN/m2。最大積雪厚度39cm,年均季節性標準凍深1.5m,最大可達1.8m。 1.3建設現狀 “田園都市”主體建筑和道路系統建設已經完成,已具備景觀建設條件,按照工程整體建設進度計劃,景觀建設規劃設計亟待進行。 1.4景觀規劃范圍 “田園都市”景觀建設規劃涉及六個區,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景觀水體、入口廣場、休憩場地、園路汀步、入口大門、小區圍墻、景觀照明、節水灌溉、背景音樂、標志雕塑、生活小品、景觀亭、景觀廊架、景觀置石、健身器材、景觀林帶、小區綠地、地形起伏等。 2規劃思想 結合東勝區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充分利用規劃區現狀土地資源條件,挖掘地域文化和景觀、植物資源[1],融匯現代中外造園手法,遵循自然法則,通過綠地景觀、水體景觀、硬質景觀、游憩景觀、休閑設施等園林景觀建設,營造一個景觀環境優美、服務功能齊全、配套設施完善的城市宜居住區。 3規劃原則 本規劃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生態先導的原則、文化導入的原則、氛圍協同的原則、生物多樣的原則”。 4功能定位 4.1景觀綠地 突出“鄂爾多斯”蒙語“眾多的宮殿”的美好喻意,創造獨一無二的“精致歐式社區、華麗宮殿景觀”,突出“田園都市”冠名的美妙意境,罕臺“田園”飛龍神馬、千鳥百獸萬物和諧,氣韻生動的自然睿智景觀[2],現代“都市”新生活的多姿多彩愜意模式。 4.2文化展示 突出并傳承史前著名的“鄂爾多斯青銅文化”人文遺產珍寶三大特點,以現代設計創新力度,構筑新世紀“鄂爾多斯青銅文化”傳世神韻與時代風貌。展現地域文化、森林文化、傳統文化、休閑文化、吉祥文化、花木文化等。 4.3居民休閑 將游憩道路、文化廣場、生活小品、健身器材、擬自然石等與植物融合在一起,給居民提供一處休閑娛樂的空間[3]。 4.4社區示范 突出城鄉統籌安置的本質,國家級示范區的定位和樣板樓盤的推廣示范效應。以名品效應展現和提升社區綜合優良功能。 5創意與理念 概括為“一心兩翼三庭一帶一街”。(1)“一心”:蒙元文化為中心。(2)“兩翼”:農耕文化、黃河文化、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游牧文化為兩翼。(3)“三庭”:“蒙元廣場”位于太陽新城,“天堂樂園”位于蔚藍天府,“水韻苑”位于善水逸苑。(4)“一帶”:旅游專線景觀綠帶。(5)“一街”:商業步行街位于罕臺七路。 6主題路線與途徑 6.1主題路線 (1)地域文化主線挖掘地域文化底蘊。鄂爾多斯是蒙元文化、農耕文化、黃河文化、中原文化、草原文化、游牧文化交匯之地,六個分區景觀建設分別體現六種不同的文化。(2)景觀生態主線通過景觀植物的合理搭配,季相景觀的有機組合,展現綠色文化主線。采取常綠與落葉搭配、喬灌木組合、植物季相變化、疏林草地與密林景觀配置等[4],展現植物群落結構。太陽新城、崇德雅居體現春花景觀,善水逸苑、尚樸秀景體現絢秋景觀,蔚藍天府、青色家園體現夏陰景觀。 6.2營造途徑 模山范水,引自然勝景:草原、山脈、河流、池沼、森林、牛羊。融通中西,暢人工之美:法國古典園林、德國園林、英國自然風景園林與中國園林融合。盛宴文明,傳歷史文脈:草原文明、游牧文明、蒙元文明、黃河文明、農業文明、中原文明融合。創意生態,造現代新城:森林生態、草原生態、水生態融合。 7主題意境 蔚藍的天空,青色的草原,漂碧的溪流,游走的牛羊。繽紛的花園,文明的盛宴,休閑的棲居,詩意的家園。寓意“田園都市”象一只展翅高飛的雄鷹,翱翔于藍天、白云與草地之間,為牧民安置營建一處“綠色家園”。#p#分頁標題#e# 8理景手法 (1)歐式理景:太陽新城、蔚藍天府、青色家園規劃布局采用歐式風格。其中太陽新城體現法國規整式風格;青色家園采用英國自然式風格;蔚藍天府采用德國抽象式風格,規整式與自然式的有機結合。(2)中式理景:崇德雅居、善水逸苑、尚樸秀景規劃布局采用中國式造園手法。其中善水逸苑體現古典園林造園手法;尚樸秀景體現現代造園手法;崇德雅居體現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的完美結合。 9景觀規劃 9.1空間布局 利用規整式與自然式相結合的構圖手法,營造精致歐式居住區景觀風格,展示植物布局方式、景觀景點序列。 9.2總體效果 通過體量適宜的景觀廣場,高低錯落的植物林緣變化,四季分明的季相景觀,豐富的園林建筑小品,完善的服務設施,形成田園都市景觀形象。太陽新城———蒙元偉業的詮釋;蔚藍天府———高原天堂的居所;青色家園———廣漠草原的港灣;崇德雅居———仁德文化的印記;善水逸苑———水神福祉的再現;尚樸秀景———農業文明的流變。 9.3地域文化景觀 通過對地域歷史文化元素的挖掘[5],利用雕塑、小品、鋪裝、建筑、水系等硬質景觀表現手法,再現不同文化景觀特色。景點有:太陽新城:煌煌正大、蒙元英豪、中西融通、包容南北、信念自由、務實求真;蔚藍天府:沙礫樂章、水波流韻、靜水微瀾、印象天堂、石頭憶記;青色家園:落英繽紛、林隙靜謐、樺林挹秀、歡慶草地、大漠人家、斑斕池沼;崇德雅居:圣賢遺存、自然昭示、儀禮規矩、重生厚教;善水逸苑:黃河福澤、曲水流觴、水俗雅韻、水神福祉;尚樸秀景:后稷教稼、北粟南稻、抱樸守拙、耕讀傳家、茶花逸情。 9.4生態文化景觀 利用中國花卉文化以及植物的季相景觀、色相景觀,營造不同而呼應的植物景觀意境與園區景觀,達到地域文化、歷史文化、生態文化的融合。太陽新城:文杏春暖、桃李芬芳、梨花伴月、海棠春塢、墨池流彩、月季情濃;崇德雅居:楊柳曉春、桃香沁心、櫻色繽紛、丁香花徑、蘭生室香、薔薇競秀;青色家園:佳木秀蔭、紫薇入畫、濃蔭扎地、坐石臨流;蔚藍天府:松楓夕照、智水花溪、沁心槐蔭、松杉幽徑;善水逸苑:楓林坐晚、沁芳廊景、踏雪尋梅、深秋吐芳;尚樸秀景:碩果累枝、秋林灑金、國色天香、凝霜秋色。另外還有生態景觀帶、綠色步行街和行道樹景觀。 9.5景觀水體 通過水體景觀建設[6],既增添居住區綠地靈性,又解決綠地灌溉用水問題,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 9.6道路系統 構成居住區綠地骨架,實現功能合理分區,組織人流,連接各個分區及景點。 9.7照明系統 包括路燈、庭院燈、草坪燈、水景燈、射燈等,其中庭院燈和草坪燈采用太陽能LED燈,達到節能、環保、美觀、實用的目的。 9.8灌溉系統 按綠地養護管理需要,對所有綠地全面實施節水灌溉,灌溉水源采用景觀水體和專用管網供水,實現有限水資源的循環利用[7]。 9.9弱電系統 在景觀綠地的主要區域,如道路系統、休閑活動區、景觀廣場等布設背景音樂系統。 9.10附屬設施 為滿足居民休閑觀光需要,規劃布設健身器材、休憩設施、園林小品等附屬設施。 10樹種規劃 10.1喬木類 (1)常綠喬木:油松、樟子松、白皮松、杜松、云衫、側柏、檜柏、龍柏、圓柏、刺柏、蜀檜等。(2)落葉喬木:落葉松、國槐、刺槐、紅花槐、香花槐、龍爪槐、白蠟、旱柳、垂柳、饅頭柳、金絲柳、絳柳、加拿大楊、毛白楊、胡楊、新疆楊、河北楊、臭椿、榆樹、園冠榆、泡桐、皂莢、山杏、桑樹、元寶楓、三角楓、五角楓、復葉槭、茶條槭、櫻桃、毛櫻桃、欒樹、核桃、柿子、紅葉李、樺樹、文冠果、楸樹、梓樹、山楂、銀杏、合歡、衛矛、櫻花、稠李、楓楊、黃榆、大葉榆等。 10.2灌木類 (1)常綠灌木:鋪地柏等。(2)落葉灌木:珍珠梅、黃刺枚、紅刺枚、榆葉梅、紅瑞木、丁香、連翹、錦帶花、金銀木、接骨木、太平花、金露梅、沙棗、紫穗槐、山桃、碧桃、千頭椿、貼梗海棠、火炬、絲棉木、西府海棠、垂絲海棠、金葉蕕、紅葉小檗、繡線菊、臘梅、叢生紫葉矮櫻、麻葉繡球、紫荊、牡丹、芍藥、木槿、迎春、紫薇、棣棠、水蠟等。 10.3地被類 (1)木本:玫瑰、月季、薔薇、金銀花、葡萄、五葉地錦、山蕎麥、豆瓣黃楊等。(2)草本:白三葉、麥冬、鳶尾、常夏石竹、大花萱草、萬壽菊、金盞菊、黑心菊、美人蕉、矮牽牛、一串紅、三色堇、雞冠花、虞美人、福祿考、馬藺、景天、蜀葵等。10.4水生植物香蒲、蓮、浮萍等。 11綠地規劃指標 “田園都市”綠地總面積220139m2。其中景觀綠地面積174085m2,占總面積79.10%;水體面積9088m2,占總面積4.12%;道路面積9908m2,占總面積4.50%;鋪裝面積17501m2,占總面積7.94%;其它面積9557m2,占總面積4.34%。 #p#分頁標題#e# 12結語 “田園都市”景觀綠地春可感幽靜,夏可感涼爽,秋可感蒼翠,冬不顯孤寂。通過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有機融合,構筑一處人間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