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生態旅游預警系統創建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研究方法
層次分析法(AHP)是美國運籌學家A.L.Saa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種將決策者對復雜系統的決策思維過程模型化、數量化的過程。[11](P45-47,50)用AHP分析問題大體要經過以下五個步驟:(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構造判斷矩陣;層次單排序;層次總排序;一致性檢驗。聚類分析指將物理或抽象對象的集合分組成為由類似的對象組成的多個類的分析過程。它是一種重要的人類行為,聚類是將數據分類到不同的類或者簇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同一個簇中的對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簇間的對象有很大的相異性。從統計學的觀點看,聚類分析是通過數據建模簡化數據的一種方法。
結果與分析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的篩選必須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遵循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理念,運用系統論的方法找出影響研究對象的各個方面的因子,做到全面、客觀和規范,再以重點論的思維為指導,從所有相關因素中選擇那些起關鍵作用的因子。系統分層原則生態旅游環境系統是一個多層復雜的綜合系統。故反映研究對象的因子必然涉及各個領域,數據類型復雜多樣,對系統目標的貢獻率也存在差異。因此,構建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應以系統分層的概念模型來組織相關因子,使各個因子同級之間的分類關系以及上下級之間的從屬關系更加明了。因地制宜原則生態旅游環境系統類型多樣,一般包括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海濱濕地、湖泊風景區、河流風景區、草原等。不同地域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影響因子必然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必須針對具體研究區域選擇能反映本地特色的指標。對于湖泊和溪流旅游區,應選擇能反映水域特色的指標,比如水資源豐度、游船承載力和竹筏承載力,如果人工修建水壩則水資源豐度影響很小甚至可以忽略。定性與定量原則影響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因素涉及自然、社會、經濟等許多領域,對于社會影響因素的反映僅僅需要定性描述,而大部分經濟影響因素可以數量化。所以選取指標時應視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定性描述或定量表達,對于難以量化的重要指標可以采取定性描述,并非定量指標總比定性指標好。簡單實用原則一方面,選擇指標應盡量簡單化,不是越多越好。應選擇相關性好、能客觀明了地反映某地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因素。各個指標應相互獨立,對于相似指標應作必要的取舍,避免可替代、包含或互相換算得來。另一方面,篩選指標應以實用為原則,對于難以獲取數據的指標則需慎重選擇,可以替換成易于收集數據、便于比較、易于量化的指標。
本文借鑒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壓力(Pressure)—狀態(State)—響應(Response)”[12](P452—464),[13](P53)構建水體生態旅游景區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評價模型(詳見表1)。該模型所提出的評價對象的壓力—狀態—響應指標與參照標準相對比的模式受到了很多學者的推崇。隨著旅游的迅速發展,旅游活動過程中對旅游環境施加了各種壓力,比如快速增長的游人造成的人口壓力和交通壓力,過度開發旅游資源、隨意丟棄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壓力,這些屬于壓力指標。旅游活動結束后旅游地的社會、經濟、環境狀態可作為狀態指標。旅游行政管理部門采取的各種響應措施意在緩解旅游帶來的各種壓力并消除各種負面影響,這些響應措施則屬于響應指標。為此,提出水體生態旅游景區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PSR評價模型。根據泰寧風景名勝區實地情況,考慮2008年4月人工修建風洞蓄水大壩的竣工使金湖的水資源瓶頸消除了,因而水資源豐度對該地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影響權重就比較低。
結合專家咨詢意見和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間的相對重要性,并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R。2.篩選主要評價指標對于主要評價指標的篩選,通過SPSS軟件對上述判斷矩陣R進行層次聚類。當λ=25時,指標聚為兩類,第一類13個指標E1、E3、E8、E9、E10、E11、E12、E17、E18、E21、E22、E23、E24的權重累計貢獻率僅為32.3%,第二類14個指標E2、E4、E5、E6、E7、E13、E14、E15、E16、E19、E20、E25、E26、E27的權重累計貢獻率達67.7%。根據簡單實用的指標入選原則,舍去第一類指標,選取第二類起關鍵作用的指標作為評價泰寧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依據。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數據的多元、異構和波動性決定了評價標準的多樣性和相對性。本文根據泰寧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評價的實際需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行政法規制定的標準以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原則制定標準閾值,并將其作為判斷泰寧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各項評價指標是否超載的基準。2.各項指標的標準閾值泰寧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預警系統由各項評價指標的標準閾值、預警信號等構成(見表2)。借鑒氣象災害預警信號[14]的分級辦法并加以修改,將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預警信號級別劃分為5級,依次用綠、藍、黃、橙、紅等顏色表示。
壓力指數:交通承載力、床位接待能力、游船承載力、竹筏承載力等指標為相應的實際接待量與其最大承納量之比。游客增長率為當年較之上年接待游客數的增加量與上年游客數之比。狀態指數:噪聲污染指標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5]中的0類標準確定。水體水質達標率和水體綜合污染指數主要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16]確定,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應根據應實現的水域功能類別選取相應類別標準,進行單因子評價,評價結果應說明水質達標情況,超標的應說明超標項目和超標倍數。泰寧金湖水域功能為觀光旅游、水產養殖區等,故應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16]中的第Ⅲ類水質標準。上清溪水域功能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16]中Ⅱ類水域功能特征,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湯等,因此執行Ⅱ類水質標準。大氣污染指數(API)是一種反映和評價空氣質量的方法,就是將常規監測的幾種空氣污染物的濃度簡化成為單一的概念性數值形式、并分級表征空氣質量狀況與空氣污染的程度。大氣污染指標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17]確定。游客及居民對景區擁擠度和滿意度的評價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訪問獲取數據。響應指數:廢物廢水處理率反映生態旅游地環衛部門對旅游活動產生的固體廢物和污水的處理能力,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18]確定。環保投資率是指當年生態旅游地環境保護投資占當年該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據報道:既要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又要不使環境狀況遭到破壞,我國環保投資應占GDP的1.5%~2.0%為宜。[19](P33)居民/游客的環保意識主要體現在環境意識和保護意識方面。#p#分頁標題#e#
小結與應用
小結將PSR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應用于水體生態旅游景區,構建一個包括5層27個評價指標的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PSR評價模型,并將其應用于泰寧風景名勝區。結合專家咨詢意見和層次分析法構造指標權重判斷矩陣。運用SPSS軟件對上述判斷矩陣進行層次聚類,結果表明:λ=25時,指標聚為兩類,第二類的交通承載力、床位接待能力、游船承載力、竹筏承載力、游客增長率、噪聲污染指數、水體水質達標率、水體綜合污染指數、大氣污染指數、居民/游客對景區擁擠度評價、居民/游客對景區滿意度評價、廢物廢水處理率、環保投資率、居民/游客環保意識等14項指標的累計貢獻率達67.7%。根據簡單實用的指標入選原則,選取第二類起關鍵作用的指標作為評價泰寧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依據。泰寧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預警系統由各項評價指標的標準閾值、預警等級、預警信號、承載狀況等要素構成。根據泰寧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評價的實際需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行政法規制定的標準以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原則制定標準閾值;借鑒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分級辦法制定預警等級和預警信號。該系統將成為判斷泰寧風景名勝區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各項評價指標、壓力指數、狀態指數、響應指數是否超載的基準,亦是對總體指數進行綜合評價的參考標準。
應用表1顯示的PSR評價模型可作為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評價的基礎模型,廣泛運用于水體生態旅游景區。實際運用過程中應針對具體景區的客觀情況,采用專家咨詢意見等方法對上述基礎模型中的指標進行分析和篩選,并根據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標準及原則制定一個與所選定指標相對應的預警系統。最后,將所選定的各項指標與預警系統中的參照標準進行對比,從而確定研究區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是否超載,為當地旅游管理部門提供理論參考。合理的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評價模型和預警系統不僅是評價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還可以用來預測各個指標對研究區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以便旅游區管理人員能及時采取措施,緩解生態旅游活動對生態環境施加的各種壓力,并消除各種負面影響。然而,隨著當地旅游業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發展變化,本文所選定的泰寧風景名勝區生態旅游承載力評價指標的相關性可能會發生變化。由于預警系統中各項標準閾值是根據國家、地方和行業標準以及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制定的,一旦參照的標準發生變化,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指標閾值應隨之發生變化。因此,必須實時調整PSR評價模型中的指標及其標準閾值。尤其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不同發展階段之間跨越時,應對評價指標及其標準閾值做較大的調整。(本文作者:劉美娥 劉金福 洪偉 單位:三明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