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匝道綠地景觀設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近10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金山已陸續開通A4、A5、A6、A7等5條高速公路,大大提高了金山道路的通達能力,也拉近了金山與浙江、上海各區縣的距離。高速公路匝道作為高速公路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連接鄰近輔路的交通樞紐,匝道綠地指的是高速路、匝道、輔路包圍的大片綠地,因匝道有著重要的交通功能,其綠化景觀往往也成為高速公路綠化景觀的重中之重,形成拱衛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基礎設施和綠化景觀的高潮;還因為匝道一般都處于城鎮的邊緣,是城鎮的門戶,體現著該地區形象,重要性不言而喻。結合金山新城A4出入口綠地景觀,探討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綠化景觀如何才能更好地營造高速公路綠化景觀高潮,凸顯地方特色和時代風貌,創造出一個自然、優美的城市形象景觀窗口。 1概況 金山新城A4匝道為松衛南路與A4高速交接部分(見圖1),其東側高速可直達上海市區、西側高速可達寧波、杭州,北側約500m為國內第3大足球場———金山體育場,南面為金山石化新城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上海市區及其他區縣進入金山中心城區的一個最主要和便捷的出入口,也是金山新城的門戶。此文所述綠地包括高速公路單向雙車道匝道綠地、入口節點綠地、高速路、匝道、松衛南路互通區圍合綠地,總面積約為175000m2。基地內有大量魚塘、低塘、河浜,其他為農田,地勢低。 2設計要求 (1)景觀設計必須在保證交通功能的前提下進行。(2)布局簡潔大方,利用借景、對景、障景、透景等手法,使綠地景觀與匝道、A4高速、松衛南路渾然一體,形成金山新城區對外的一個景觀窗口。(3)充分利用基址內的魚塘、低塘、河浜,通過對現有水域的梳理、改造,挖湖堆山,營造景觀水體、人工濕地、舒緩自然的土坡,在土方就地平衡的原則下塑造地形,形成生態水景與坡地。(4)充分保留、保護基址內的動植物,營造一派花草飄香、蜂飛蝶舞的生態景象。 3設計思路 3.1挖湖堆山 《園冶》曰:“高阜可培,低方宜挖”。基地內有方方正正的魚塘、蝦塘,還有凌亂散置的低塘、濕地,1條10m寬的河浜橫穿綠地,水系雜亂無章,基地平均標高低于松衛南路、匝道約2m。在土方就地平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地形現狀,以自然曲折的湖岸線,營造大、中、小3個水體,分布在3塊匝道互通區綠地中,水系以暗浜橫穿匝道,既相互阻隔又相互聯系,貌似獨立個體又渾然成為一個整體。水系開挖的土方堆疊在匝道的入口、湖岸線的周邊等有利于隔離反向車輛眩光處,形成緩坡地形,地形高度在保證路基排水順暢的前提下,水系的各個方向以各種不同的坡度延伸,產生不同體態、層次、分匯水線,形成山環水抱的大地景觀,體現自然山水之趣(見圖2)。 3.2植物造景 3.2.1濕地景觀 “濕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靜止或流動、淡水或咸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淺于6m的海水區”。按照這個定義,該項目中40%多為濕地,濕地景觀成為該綠地的一大特色。通過模擬、借鑒自然濕地系統,總結自然濕地系統的群落特征,利用金山區的鄉土樹種重新進行設計,根據水由深到淺配置荷花、睡蓮、水蔥、菖蒲、再力花、垂柳、紫穗槐、迎春、構樹、杉類等浮水、挺水、耐水濕植物,配合水域景觀形成生態濕地、杉林倒影的濕地景觀,隨著視線的轉換,形成片景、點景(見圖3)。 3.2.2山林景觀 利用挖湖的土,沿著湖岸線以不同的坡度形成一座座“小山坡”環繞在湖邊。“山坡”綠化以近自然林為目標,以喬木群植為基調,根據植物的生態原理實行喬、灌、草、地被植物、水生植物合理配置,選擇金山區的適生植物,以小規格的健壯闊葉、針葉、常綠、落葉、濕生等植物建立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豐富多彩的植物群落,形成一個穩定、可持續的混交近自然山林景觀(見圖4)。在靠近匝道一側,除考慮進出高速的安全問題,同時還要考慮車速“由快漸慢”、“由慢漸快”的視覺景觀要求,以姿態優美的廣玉蘭、香樟、雪松、銀杏、桂花、紅楓等植物散置在“山林”的邊緣,統一中求變化,形成優美的景觀效果。 3.2.3特色景觀 基址內原有許多蝴蝶、蜜蜂、蜻蜓等生物,設計時引用國外高速路的設計理念———平等對待環境、生物與人,引進生物概念作為設計元素,為擁有美麗外表、優美舞姿的蝴蝶、蜻蜓、蜜蜂等提供庇護,種植適合它們生存的寄生植物、蜜源植物、多花多彩植物等,形成“花引蝶”、“蝶戀花”、“蜂飛蝶舞”的景觀特色,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綠地。 3.2.4入口景觀 作為高速匝道的出入口,該處的景觀是門戶中的門戶,位置非常醒目。作為金山新城的入口,又是松衛南路的有機組成部分,該處景觀不僅要體現新城的風貌,更要與松衛南路的綠化景觀融為一體。在植物的選擇上,以姿態好的觀賞樹為主景,搭配高低錯落的喬灌木和花鏡色塊等,配合地形形成高低錯落的植物景觀。在北出口處,因靠近金山體育場,入口處留了適當的草坪空間,在重大的節日、賽事時,可以作為景觀亮化的臨時布置節點(見圖5)。如世博會期間的“海寶立體景觀”。 4金山匝道綠地建設的體會和建議 4.1考慮匝道上車輛的車速及方向 匝道綠化需明確其主要服務對象為出入高速的車輛及司乘人員。故設計時主要考慮匝道上車輛的車速及方向,根據車速“由慢漸快”或“由快漸慢”,其綠化要起到誘導視線、緩解視覺疲勞的作用。在匝道內側以“個體”的喬木、“群體”的灌木沿著匝道疏密有致的布置,充分運用植物的形態、色彩季相、高低變化和風韻等特點,合理進行配置,形成連續或間斷的變化,分隔不同的平立面空間,給司乘人員引導前行方向和一種“人在車中坐,猶在畫中游”的美好感覺,達到功能與景觀的完美結合。#p#分頁標題#e# 4.2匝道綠化與高速路綠化景觀融為一體 匝道景觀是高速路綠化景觀的對外窗口,是高速路綠化景觀中面積最大、要求最高的區域。其景觀對高速綠化景觀而言,是高潮、精品;兩者的關系是線與面的關系,兩者要有機融合在一起,具體體現在植物的應用選擇,通過植物個體的“點”和綠化種植模式的“面”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使之“線”、“面”融合。 4.3匝道綠化景觀體現地方特色 匝道都是高速路通往各個城鎮的出入口,故其景觀應能反應通往城鎮的風貌特色。尊重當地的地域文脈特點和基址的自然稟賦,突出地域文化與基址特性。在突出地域內涵時,根據主題要求以或自然、或規則、或抽象等手法來進行表達,力求使匝道的景觀充分融入城市的整體景觀中,與周邊環境融合一體,成為區域生態綠地的一部分。在植物的選擇上,根據該地區氣候、栽植地的小氣候和基址環境條件選擇適于在該地生長的樹木,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體現植物生長的多樣性和植物的季相美,保持穩定的綠化效果。 4.4匝道綠化要以生態型為主 匝道景觀隸屬于高速綠化景觀,高速公路在建造的過程中對周邊的生態破壞嚴重,高速綠化及匝道綠化就是在保障高速公路工程效益的前提下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高速公路的可持續發展。匝道綠化景觀就應以生態效應為基礎,盡可能的保留基址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和生境類型,通過植物的多層次配置,協調植物、水體、地形、生物物種之間的關系,達到最佳的滯濾粉塵、消減噪音、增加濕度、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取得最大的生態效益。 5結語 一個好的匝道綠化不僅能發揮鞏固路基、引導視線、保障安全等交通功能,以大塊面的綠化形成高速道路、輔道的視覺聚焦點、景觀高潮,還能最大限度地修復該處生態功能效益,體現該區域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匝道綠化設計中應充分做好基址現狀的踏勘工作,深入現場,充分挖掘地塊特性,因地制宜地進行綠化景觀的設計,這樣才能使高速路出入口綠地發揮門戶綠地的展示功能和保護環境的生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