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林業生態保護措施,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位于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是甘肅省河西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也是甘肅省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祁連山脆弱的森林生態和實際存在的危及生態環境建設的矛盾和問題,使其越來越不適應河西乃至甘肅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一、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森林生態系統受周邊環境影響大。畜牧業、采礦、挖藥及其他工業的發展以及病蟲害等自然災害,嚴重威脅著整個林業生態物種的正常生存。林牧矛盾突出,給護林工作帶來相當大的困難。樹種單一,林分結構簡單,生態系統脆弱,森林病蟲鼠害種類多,已危及全區森林的安全。林內衛生狀況不良,極易發生森林火災,護林防火任務艱巨,對森林資源構成嚴重威脅。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管護工作所需的各種硬件設施的質量及層次水平低,不能完全適應西部大開發整體戰略中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要求。林業投入嚴重不足,林業經濟危困。 二、保護措施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確經營方針和指導思想,在甘肅省政府的統一管理下,兼顧各級地方政府及林業部門的意見,理清發展思路,確定重點發展目標,正確、科學、全面地處理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之間的關系,制定保護區林業生態經營目標和治理規劃。 建立完善的林業生態補償制度。保護區建設資金來源主要靠各級政府從財政中統籌解決。補償基金的主要來源:一是實行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從祁連山資源受益區的水費中提出一部分作為水資源補償費。二是從河西地區農業開發資金中安排一部分用于祁連山造林。三是依法征收育林基金、林地占用等合理費用。四是國家下撥造林、育苗和封山育林補助費。五是把祁連山水源林建設列入國家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項目,進行長期投資建設。加強林業生態保護的宣傳和法制建設。將資源保護與建設工作與當地農牧民群眾切身利益相結合,采用多種形式,利用多種媒體,重點宣傳祁連山天然林資源的重要生態地位和保護的重大意義,調動群眾參與保護與建設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加強法制建設,加快執法機構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依法采取行政的、法律的和經濟的手段,加大對現有資源的保護力度,對現有資源不能造成新的破壞和資產流失。 加快科技隊伍建設。制定適合保護與建設工作的優惠政策,充分吸納各方面資金、人才、先進技術、管理經驗、信息等,把林業生態保護切實建立在依靠科學技術和科技進步的基礎上培養科技開發型人才以及科技管理人才,增強技術支撐及智力支持;建立與社會、環境、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培訓政策,加大培訓工作力度,提高職工整體素質,增加科技含量,優選資源恢復和擴大途徑,穩步推進各項工作。 切實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政府投入,逐步改變基礎設施陳舊落后的被動局面,提高并增強森林資源三大危害的預防能力和處置能力;改善職工生活條件,維護林區社會穩定,并以此增強職工對保護與建設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合理開發利用,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在不斷保護和擴大森林資源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逐步實現“以資養區”。開展實驗區森林綜合培育,合理間伐撫育,及時清理災害木,避免損失,增加收入。開采實驗區內的礦產資源,興辦開采業。開發實驗區內的旅游資源,加強旅游業管理工作,興辦生態旅游業。開展野生動物的人工馴養繁殖和野生植物人工栽培繁育,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資源。 加強各項林業制度建設,確保森林資源安全。建立和完善林業資源監測、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病蟲害監測和防治、自然災害測報、信息交流網絡和科技隊伍政策建設等體系,加強森林生態環境的管理,為森林植被建設、災害的防治提供決策依據和寬松的人才交流、融資投資環境,加快植被恢復和生態建設步伐。 為了緩解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對保護區因植被破壞使當地居民喪失基本生存條件的生態極度脆弱區,政府應實行積極的生態移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