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手機報新聞標題的制作原則和實施,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 要:手機報作為“第五媒體”,在現代社會中有著很大的影響。而新聞標題又是手機報的靈魂,新聞標題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手機報的質量。本文以手機報新聞標題制作中出現的問題為突破口,進而找到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并從語言、題式、包裝方面來提煉出其制作原則和發展措施。
關鍵詞:手機報 新聞標題 原則 實施
一、手機報新聞標題制作出現的問題
1、內容上:○1語法錯誤。手機報新聞標題以最簡短的句式告知讀者信息內容,但有時一味圖短,卻又出現了語法錯誤。例如:2010年11月4日《新聞早晚報》早報標題:《在臺失蹤陸客確認罹難》, “在臺失蹤陸客”是被確認的對象,而不能充當主語,主謂出現錯誤。再如:在2010年11月9日晚報中,《西安嚴打哄抬棉價》,該題目中“哄抬物價”是一個動賓短語,它不能充當“嚴打”的賓語,而是需要將它定義為一種“行為”。 ○2同質化現象嚴重。手機報是傳統報業的延伸和發展。很多手機報的新聞只是對其他媒體新聞的簡單復制,甚至新聞標題也常出現雷同現象,毫無創新。○3“官方化”明顯、缺乏生動性。新聞語言是一種獨特的語言,有很多的要求。而現在口語化的新聞標題更受讀者青睞。但由于手機新聞標題受到字數的限制,經常表現地毫無新意,平素而缺乏個性,說教式、居高臨下的新聞標題讓讀者避而遠之。
2、形式上:○1轉行不合理。手機作為手機報的信息媒介,受其屏幕大小的控制,大屏幕手機在顯示新聞標題的時候可能不會有轉行的困擾,而小屏幕的手機在顯示新聞標題時卻經常出現“斷詞”的現象,影響了受眾閱讀的速度,甚至影響標題意思的正確表達。媒體要“從受眾心理看標題制作”○1所以,手機報新聞標題要注重轉行設計,在小屏幕手機顯示標題的轉行過程中采取自動跟進技術,將文字設計與現代技術相結合,使得標題在轉行時更合理,也使標題以最易讀的形式呈現給讀者。如:2010年11月8日《新聞早晚報》晚報標題中,《湖南一男被囚三年致鐵鏈入骨》在小屏幕手機呈現出來的是:
湖南一男被囚三
年致鐵鏈入骨
這種呈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讀者的理解,同時違背了標題的轉行規則。○2句式單一。手機報新聞標題主要以陳述句為主,而其他句型運用少之又少,這會讓讀者形成審美疲勞。○3表現單調。其它媒體的新聞標題通過大字號、色彩、圖片、圖飾等來“打扮”新聞標題,讓其顯得神采奕奕。而以手機作為媒介的手機報的新聞標題通常和新聞主體的字體大小一樣,也不注重對色彩、圖飾等的運用。標題顯得單調而缺乏生動性,引不起讀者的注意力。
二、手機報新聞標題的制作原則不明確是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
(—)原則的欠缺
百度百科:所謂的原則是指,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的準則。而手機報新聞標題的制作原則則可以理解為在制作手機報新聞標題時要遵循的準則。現有的關于新聞標題的原則已經不能滿足以手機作為媒介的手機報新聞標題的要求。
1、彭朝丞在《新聞標題制作》中指出,新聞標題制作的基本原則包括:○1、突出新聞價值。新聞價值究其本質來說,就是新聞事實本身所包含的引起人們感興趣的素質。其核心體現著受傳者對當今的物質的社會文化的追求、選擇和需要。而構成新聞價值的要素大致有新鮮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沖突性、趣味性等。○2、體現宣傳價值。宣傳價值是凝聚在新聞事實中的特殊價值要素,反映著傳播者的主觀意愿,能潛移默化地起到宣傳群眾、引導輿論、指導工作的作用。○3、文辭精粹。
2、許志強在《新聞標題制作之我見》文章中指出,新聞標題制作應遵循的原則和方法是:○1題文一致。標題要忠于新聞內容,準確表達新聞內容。做到“題文一致”,這是制作標題的最基本要求,題文一致還應表現在題目應與整篇文章的格調、基調和主題一致。○2一語破的。即對文章最核心部分的說明。○3簡潔明快○4新鮮活潑。
3、于莉在《制作消息標題應掌握的原則》中指出制作好消息標題應掌握原則有:○1必須題文一致,這是最起碼和最基本的要求。○2標題應該做到一語破的地點出文章中最為精彩的部分,○3標題應該做到簡潔明快。○4標題應該體現出旗幟鮮明的特色。○5標題應該努力實現生動活潑的特色。
這些一般原則是所有媒體的新聞標題應遵循的原則,而手機報基于自身的特殊性,新聞標題要求有自己的一套相關原則。
(二)標題的重要性
新聞標題是手機報的“眼睛”,是新聞內容的“窗口”,也是連接讀者和信息的橋梁。好的新聞標題不僅能夠吸引讀者的眼球,而且是帶領讀者進一步閱讀新聞的向導。新聞標題是手機報的靈魂,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顯示其重要性。
1、手機報文本的不同
手機報由于其手機媒介的特殊性,其文本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都與其他媒體文本都有明顯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更能顯示其新聞標題的重要性。
○1從文本內容上,手機報文本內容比較單薄,只是對事件的簡單報道,而缺少深度報道。這樣,新聞標題成為其主要看點,新聞標題要能概括新聞主要內容,蘊含新聞的“精華”。
○2從文本形式上,一篇手機報新聞稿件一般在100-150字左右,篇幅的短小更突顯其標題的重要性,標題要以足夠新穎的形式來吸引讀者的眼球。手機報新聞標題有別于其他媒體的厚重式標題,它不能通過引題、主題、副題來說明事件的前因后果,而只是通過一行題來告知讀者事件并吸引他們的眼球。
手機報新聞文本的獨特性要求其新聞標題凝聚多于其它媒體標題的“看點”,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
2、屏幕大小的限制
由于手機屏幕大小的限制,屏幕一幀最多能呈現100左右,有的手機只能容納幾十字。“字數少、頁數多”也是手機報的發展瓶頸之一,但這也決定了新聞標題的重要性。在百字屏幕的呈現形態下,讀者的注意力被更多地定格在新聞標題上,尤其是3G技術的發展,新聞標題的導讀模式要求新聞標題發揮其特色,蘊含新聞之靈魂。#p#分頁標題#e#
3、閱讀習慣的變化
隨著傳播技術的進步,媒介形態的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也隨之發生了新的變化,而這些閱讀習慣決定了新聞標題地位的提升。現在受眾的閱讀習慣主要有以下幾種:
○1屏幕閱讀。網絡技術的進步使得屏幕閱讀已經成為讀者的閱讀首選,屏幕閱讀逐步成為主流,而手機閱讀是屏幕閱讀的重要形式之一。新聞標題承載著手機報的最大看點,越來越成為手機報的靈魂。
○2標題導讀。“標題新聞擔當著受眾是否進一步閱讀新聞正文的“門面”角色,因此在傳播品質上突出導讀價值,可以滿足讀者閱讀的跳躍性、檢索性和忽略性。”○2在信息爆炸化的今天,新聞稿件鋪天蓋地而來。面對眾多新聞,受眾不再是被動的獲取信息,而是通過新聞標題的導讀作用,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主動選擇新聞,新聞標題的重要性也越發明顯。
○3跳躍式的非線性閱讀。網絡技術提供了超鏈接功能和檢索功能,這兩種功能使得讀者不再進行線性的“順序閱讀”,而是進行跳躍式的“網狀閱讀”。讀者通過輸入標題關鍵字可以檢索到相關的新聞,并可以通過超鏈接獲得更多的相關信息。而3G技術無疑使手機報同樣可以進行非線性閱讀,新聞標題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4移動閱讀。現代社會是“視時間如生命的時代”。生活節奏的快速化讓讀者更喜歡在“移動”中接收新聞,而手機作為“拇指”媒體和“影子”媒體的媒介正符合讀者的這一要求。
○5快餐化閱讀。“一杯茶一張報”的悠然已經被人們忘卻,取而代之的是“讀題時代”的快餐化閱讀。快餐化閱讀使讀者將注意力大都集中在新聞標題上,,新聞標題將告知讀者最主要的新聞精華。
三、手機報新聞標題制作原則的提煉與實施
手機報新聞標題制作原則的不明確導致其標題制作出現很多的問題。手機報新聞標題總體上可以從語言、題式、包裝上來制定其原則。
(一)語言準確而獨特。語言準確是其首要原則和基本原則。而獨特是保證自己競爭力的重要法寶。手機報發送的及時性,要求標題語言的準確性,而手機媒介的獨特性和保持競爭力要求而遵守這個原則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語法準確。標題一般成分只有主語、謂語、賓語,而很少有定語、狀語、補語等其它成分,甚至出現主語、謂語、賓語被省略的情況。簡單句標題往往以最簡單明了的形態呈現給受眾。在讀完標題之后,受眾可以立刻明白新聞的主要信息而不會被繁雜的語法結構所困擾。手機標題在“輕裝上陣”的同時,也要重視語法,務必要做到準確、簡潔。
2、語言口語化。口語化能使標題更貼近受眾,而且使讀者更易接受標題信息。標題口語化能以最醒目的方式、最直接的手法表現標題與讀者的親和力,從而取悅讀者,贏得讀者的注意力。
3、語言生動化。“手機報新聞標題有明顯的指向性。對吸引力和誘惑力的追求使其標題更偏重于提煉最刺激、最反常或罪被本質的變動。標題經過精簡和包裝更加突出明了,往往突出一點而不求全面概括新聞的‘中心思想’,要素式標題比較多。”○3老套乏味、缺乏新意的標題已經越來越被人們遠離,而生動化的標題已經越來越被讀者所追求。制作新聞標題要適當地運用修辭、制造懸念、通過富含情感的方法來使標題具有生動性。
(二)題式簡短而豐富。簡短是手機報新聞標題的特色,而豐富則是其發展的必要原則。手機報基于手機屏幕的大小限制更要求簡短,而句式的豐富性是保證吸引讀者眼球的要求。要做到一下幾點:
1、以一行題為主。受手機屏幕的影響,手機報新聞標題和傳統報紙的新聞標題不同,它沒有引題和副題,只有主題。一行題擁有獨特的優勢,它集中了新聞最主要的內容要素,讀者可以從標題中獲取最重要的內容。同時,一行題目的結構簡單,新聞背景和結果要素等要素的缺少更吸引了讀者的眼光,讓受眾更想看到簡單題目背后的發生背景和發展動態。例如:2010年11月3日《新聞早晚報》標題:《亞運大熊貓正式展出》,這個題目簡單易懂,讓讀者最快地接收到了主要信息。然而,讀者更深層次的信息欲望會引導他們繼續看其內容,了解其原因、結果等要素。如 “為什么要展出”、“展出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此類的問題會引導受眾將信息內容全部看完。再如:11月9日晚報中,《山東一大學與學生簽“生死狀”》,簡短的標題卻以最簡捷的方式吸引了受眾的眼球。一行題的構成要素已經將事情的主要內容清晰表達出來,讀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主要的內容。同時,讀者可以帶著疑問在正文中進一步獲得背景、結果等一系列的信息。
2、“十字”標題。“十字”并不是指標題為十個字,而是標題一般為十字左右。“制作新聞標題以創造沖擊力為思路,符合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的特點,它在制作上求奇、求險、求新、反對四平八穩。”○4這就要求制作新聞標題要惜字如金,用最少的字數涵蓋最全面的信息。
3、增加句型。新聞標題以陳述句為主,不妨多運用疑問句、感嘆句等其他類型的標題。感官上給人以不拘泥常規、耳目一新的感覺。
(三)視覺新穎而引人。新穎能夠顯示新聞標題的獨特性,并能吸引讀者的眼球。3G技術和彩信技術的支持使得手機報新聞標題在外部包裝上新穎,通過自身獨特的視覺表現贏得讀者喜愛。以下方法能更好地實施該原則:
1、合理轉行。屏幕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手機報新聞標題的吸引力,因為轉行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受眾閱讀的速度與力度。通過施拉姆的公式:媒介選擇的或然率=報償的保證/費力的程度。如果轉行不合理,讀者接收信息的費力程度將加大,這將導致受眾接受該媒介的幾率降低。
2、色彩運用。從繪畫學原理而言,人的視覺器官在觀察物體時,最初的20秒內色彩感覺占80%,形體感覺只占20%。而且彩色的記憶效果是黑白的3.5倍。很顯然,彩色比黑白更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所以,在標題制作中要注重色彩的運用。 2010年11月3日《新聞早晚報》早報中,《第11屆“金話筒獎”揭曉》 “金話筒獎”完全可以運用金色字體來代替一味的黑色字。這樣,其渲染力度更強。除此之外,很多關于節日慶祝的新聞標題也可以用套紅來傳達喜慶的氣氛。運用色彩會增加標題的渲染度,讀者也更容易被吸引。#p#分頁標題#e#
3、符號運用。這里的符號不僅包括標點符號,而且也包括圖飾、標記等符號。“標點符號運用得好,不僅可以使標題新鮮生動,吸引讀者閱讀,又能在某種意義上烘托、強化新聞主題。”○5例.如:11月3日晚報中,《多地“圈地運動”逼農民“上樓”》,這個題目用了兩個引號,既吸引了讀者的眼球,讓讀者急于知道標題背后發生的事件,又烘托了該新聞的主題,直指現今在農村建筑樓房以取代平房的現象。再如:11月4日晚報中,《新華社:別把私家車當“唐僧肉”》,該標題分別運用冒號和引號,冒號前的內容指明消息來源,而引號又形象、鮮明地表明其態度指向,充分發揮發揮標點“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視覺心理效應。讀者可以便捷地讀懂該題目蘊含的意思。又如:《第11屆“金話筒獎”揭曉》,除了對金話筒三個字加引號之外,還可以設計很小的話筒圖飾來渲染,受眾既可以很快的接收到信息,減小費力的程度,標題表現又更具有形象性和生動性。
4、標題多媒體化。3G技術的發展,手機報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會從平面、靜態的圖片文字轉變為涵蓋視頻、音頻、動漫等動態互動的多媒體形式。而標題的多媒體化也將是其發展的趨勢。“標題+圖片”就是一則很好的新聞,而動畫式的標題也更能吸引受眾。
5、連續性報道標題的運用。手機報由于篇幅小的弱勢,不能給讀者呈現事件的完整性、厚重性,但是連續性標題的出現卻使彩信手機報的新聞“碎”而“全”。例如,最近發生的上海特大火災事故。在11月16日早報出現《上海民宅大火42人遇難》的新聞,當天晚報《滬特大火災原因查明》緊隨其后。隨后的幾天,連續式報道新聞《國務院要求堅決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滬大火燒出五大問題》等出現,讀者從這些連續式報道中,對火災事故的原因、過程和結果等都一一了解。人們從彩信手機報的連續報道中,以最便捷的方式接受了全部新聞,了解事件發生的全部過程。
四、總結
手機報作為新興的“第五媒體”,作為“媒體發展鏈上的一個新生物,既是媒介技術發展的一個必然,更是人類傳播深層次需要上的一個必然”。○6而作為手機報“窗戶”的新聞標題好壞將影響著手機報的價值和發展前景。手機報新聞標題的制作原則將有利于增強標題的吸引力,更有利于“第五媒體”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飛,新聞編輯學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重印,第350頁,
【2】武文穎,手機報的新媒介文化特征解讀[J],文化學刊,2009/02
【3】葉俊,手機報新聞標題的特色[J],新聞愛好者,2010.5月上
【4】吳飛,新聞編輯學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重印,第350頁,
【5】姜晨,新聞標題中標點符號使用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傳媒觀察,2010.2
【6】李琦,3G時代手機報的嬗變與發展[J],傳媒觀察,2010.10
【7】彭朝丞,新聞標題制作[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1
【8】許志強,新聞標題制作之我見[J],新聞傳播,2010.8
【9】于莉,制作消息標題應掌握的原則[J],新聞傳播,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