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社會熱點關注與教材整合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實踐是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標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要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理論性的力量來改造人的心靈,就必須讓理論知識顯示出對現實社會的強大解釋力。 而跟蹤社會熱點,在教學中運用理論來分析解釋社會熱點事件,解答學生的思想困惑,把理論知識對社會實際的解釋力、說服力充分發揮出來,是促進大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信仰,提高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關鍵所在。 一、關注熱點,解答學生思想認識問題視角的意義 1.理論不解釋現實,學生不相信,宣傳就不能做到“進頭腦”,實效性就不顯著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內容體系著眼于解決學生關注的思想認識問題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宣傳灌輸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宣傳灌輸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效果。從黨中央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精神來看,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幫助大學生提高思想認識,解答學生思想認識中重大問題,是《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 2.不教會學生運用理論解釋社會,學生沒有思維判斷力,即使有正確的價值觀也不牢固不含有能力教育的思想教育是失敗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沒有基本的思維判斷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書本理論來分析解釋社會熱點事件,解答思想困惑,把理論知識對社會實際的解釋力、說服力充分發揮出來。這樣不僅能促進大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信仰,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判別力、選擇力,從而更有效地實現《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目標。那么,為實現這個目標,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要采用什么視角,采取什么策略呢? 二、關注熱點,解答學生思想認識問題視角下的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的思路與分工 1《.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選擇教學內容的視角 《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內容要怎樣選擇?解析熱點的角度與宣傳灌輸的角度是不同的。以往是通過從黨的宣傳需要灌輸一些知識和理論給學生的視角來轉化教材體系的。現在是這樣一種新視角,即從理論聯系社會實際出發,著眼于有針對性地解釋社會現象,解答學生關注的思想認識問題的視角來轉化教材體系,這是一個有探討意義的新視角。 2《.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的思路 在這種視角下,對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按照什么思路?在《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內容多廣、覆蓋面寬、教材內容多而且教學時數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把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必須做到精選教學內容,突出重點。 3《.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內容體系在“關注熱點,解答學生思想認識問題”中的分工 一門課程的知識理論不可能針對所有現實社會熱點進行解答,對現實社會問題的釋疑、解惑作用也會受到本課程教材內容的限制。對現實社會問題的研究和解釋,是幾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協同作用而又有不同側重、不同分工的問題。《思想品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所應關注的社會熱點、學生思想困惑與另外三門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同。因為四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目標的側重點是有所不同的。 三、關注熱點,解答學生思想認識問題視角下的教材體系向 教學體系轉化的實施步驟總體思想是:宣傳灌輸應與解答學生思想困惑相結合,從引導學生解析現實熱點,培養思維判斷力的角度來轉化教材體系,而不僅僅從宣傳灌輸需要的角度來轉化教材體系。 以上思想的落實,可從三方面考慮: 第一,當前大學生的熱點、社會熱點有哪些? 第二,熱點與教材知識理論的契合點在哪里? 第三,怎么在解析熱點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 1.實施步驟一:羅列找出2010年、2011年的社會和大學生的熱點問題、事件并羅列出來。 2.實施步驟二:尋求契合找出羅列出的問題、事件中,哪些與教材的知識理論可以契合(在哪一章哪一節?哪一點可以契合)作為這一章的教學重點。 何謂“契合”?①可證實教材理論科學性的熱點事件。②能被教材理論所解釋的熱點問題或事件。 有些熱點與教材理論能契合,有些不能契合。不能契合的,講不清的,不作為教學重點。把熱點與教材理論知識的契合,具體化到:章、節、目、點。 3.實施步驟三:培養思維能力節省時間的做法:以課堂提問與教師分析講解事例來啟發學生思考。 時間充分時的做法:課堂討論,課堂辯論的模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