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女性學中的平等觀和界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作者:李炫知 單位:韓國慶北大學校
一、問題的提出
筆者之所以關注莊子思想,是因為他的平等思想能夠克服女性學所面臨的世界觀困境。莊子在《齊物論》中明確地表達了萬物絕對平等的思想。我認為,莊子的這種平等觀為女性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世界觀基礎,從而使女性學能夠擺脫近代的局限性,成為充滿活力的后現代人類學。女性學的終極理想是把社會改造成為讓女性能夠過上幸福而有人格的生活。盡管過去的女性學分各種不同理論模式,但它們都把追求男女平等當成實現這一終極理想的具體途徑。男女平等的主張最初根源于自由主義的女性解放理論。自由主義者們認為,通過法律制度的形式保障男女的平等權利是女性解放的政治前提。這種理論一直受到思想理論界的高度重視。[1](P16)女性學理論對男女平等的涵義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觀點是在男女的同一性中去思考男女平等的根據。這種觀點認為,男性和女性在生物學意義上或者本能的角度上是一致的,而歷來的重男輕女理論則人為地區分出性別的差異,從而導致了男女不平等。另一種觀點是在男女的差異性中去思考男女平等的根據。這種觀點認為,盡管男性和女性在生物學意義上就有區別,但男性和女性各有各的價值,因而既要承認男性的價值,同時也要承認女性的價值。這種觀點還認為,由于女性要承擔妊娠、生育的責任,因而社會必須要更加關懷女性。盡管這兩種觀點在對平等的根據上有所不同,但這兩種觀點都主張男性和女性在經濟、政治、社會上的地位和資源占有機會上應該平等。[2](P40—41)然而追求男女平等的最后結果是怎樣的呢?自從女性學提出男女平等以來,女性果然通過平等地位體驗到了幸福的生活嗎?近代以來的女性學為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封建社會中女性沒有獨立的人格和自由,而在現代社會中女性卻獲得了與男性同樣的人權和自由。近代女性學批判封建時期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結構,為女性脫離封建統治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當今女性學的平等觀再也不能提供解決現代男女問題的有效方案。首先,以男女之同一性為前提的平等追求,直接導致女性的男性化。其結果女性不得不直接面對與男性的矛盾和競爭。其次,以男女差異為前提的女性學的平等觀把男性與女性當成相互獨立二元對立的存在,從而主張這兩者在相互獨立中保持平等關系。根據這種觀點,男性與女性是相互分離的存在。盡管這種女性學的平等追求取得了許多成就,但另一方面也導致了畸形的男女關系。實際上,女性學所面臨的這些問題根源于近代西方的平等觀。本論文考察女性學平等觀的基礎和限度,并試圖在莊子的思想中去尋找克服這些問題的新的平等觀。
(一)女性學平等理論的基礎。啟蒙思想和進化論是女性學的世界觀基礎。啟蒙思想家們把人當成獨立、自由的個體,在此基礎上倡導了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他們把人的個性、自由、平等當成最高的價值標準,并根據這種價值觀徹底批判了壓抑人的個性、自由、平等的封建主義的社會制度。近代女性學是從這種啟蒙思想中繼承了自由和平等的理念和認識問題的理論模式。女性學努力改善束縛和壓抑女性的家族、教育、法律、宗教、政治等社會制度。另外,進化論為女性學提供了實現啟蒙主義理想的方法論原則。根據進化論的理論觀點,一切生命體都是由相互分離的獨立個體組成的,而且每一個個體都在追求自身生命的延續和物種的繁榮過程中為了爭取良好的生存環境而進行必然的生存斗爭,從而通過自然淘汰和適者生存出現生命的進化。進化論把相互對立的事物之間的關系理解為相互分離的個體之間的敵對關系,因此獨立的事物之間為生存而進行的競爭、排斥和斗爭是很正常的,只有通過這種關系才會出現生命的進化。如今這種生物進化論的觀點已經轉化成一種哲學世界觀,成為理解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對立關系的基本理論框架。[3](P237—238)女性學引入這種進化論的觀點,形成了“敵對的男女對立觀”和“通過斗爭爭取機會和發展”的理念,而且這一理念成為認識和解決女性問題的主要方法。正因為女性學是受到啟蒙思想和進化論的啟迪而建立起來的,所以女性學家們把男性與女性當成相互分離的獨立存在,并認為男女的關系是為了占領稀少資源而相互排斥、相互競爭、相互斗爭的關系。
以上可以看出,傳統的女性學是根據近代的哲學世界觀提出了從相互分離的獨立個體出發,以自由和平等為終極目的,以沖突和斗爭的方法來爭取女性解放的基本理念。女性學也正是根據這些信條試圖解決前現代時期男性對女性的壓迫、暴力、差別和不平等,試圖從根本上改變女性的社會地位。當然,女性學在其發展初期,為女性解放運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不過這種女性學要解釋和說明在當今歷史條件下男女關系的發展,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女性學把男性和女性當成相互分離的獨立的存在。
如果從這樣的角度去理解,那么理想的男女關系應該是怎樣的呢?為了理解現代女性學追求怎樣一種理想的男女關系,我們有必要概述女性學對男女關系問題的基本觀點。首先,現代女性學認為,男性與女性是本質上相互分離的獨立的范疇,即男性和女性是分別具有自己個性和自由的獨立個體。所謂“本質上相互分離”指的就是在西方近代哲學世界觀意義上原始的、根源性的、本性上的分離。因而,女性學所追求的是個別女性的自由、獨立和平等。其次,現代女性學主張男性和女性是平等的。啟蒙思想認為,人是具有理性或合理性的自由、平等的存在,以啟蒙思想為基礎的現代女性學認為,女性非人化的關鍵在于男女之間的不平等,因而要解決女性問題必須要抓住男女平等這一核心問題。盡管女性學有各種不同的思想派別,但在主張男女平等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再次,現代女性學認為,男性與女性的利害關系是敵對的或對立的。女性學批判前現代社會中的男性中心主義,并試圖通過批判男性主義來實現人的解放。根據女性學家的觀點,男性是男女不平等的制造方,因而是女性所必須要克服的對象。再再次,現代女性學主張,男女不平等必須要通過斗爭的方法去解決。在女性學的觀點看,前現代人類的歷史是男性剝削女性的歷史,正因為如此,為了實現男女平等必須要通過競爭和斗爭的方法。[4]
(二)女性學平等理論的局限性。綜上所述,現代女性學的平等理論是以男女之相互分離和獨立為前提的。以近代西方哲學世界觀為基礎的女性學有以下的局限性:
第一,女性學把男女關系理解為互相對立、互相競爭的關系,也就是說,男性與女性在現實中為爭取稀少的資源而不停地進行競爭和斗爭。但實際上我們不能用競爭和斗爭來說明在現實中男性與女性的一切關系。現實中的男女關系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既是相互競爭和斗爭的又是相互協作和互補的。另外,女性學把整個男性與整個女性當成本質上相互分離的范疇。所以在強調男性與女性的對立關系的過程中過于忽略了男性或女性內部的差異。當然,后期的女性學試圖克服這一缺點,但由于整個女性學是以男性與女性的對立為前提的,所以最終必然會陷入理論的自我矛盾中。#p#分頁標題#e#
第二,女性學在追求男女平等的過程中又遇到了新的問題。近代以來,爭取男女平等的斗爭為女性在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但是這種平等的追求否定了男性與女性固有的性別特點。平等的追求盡管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外在的目的,但很難說達到了女性解放的真正目的。女性在爭取男女平等的過程中要通過與男性競爭來爭取平等的機遇,所以為了提高競爭力她們必須要拋棄自己的性別特點,從而出現女性的男性化傾向和女性對自己性別的否定性傾向。
第三,女性學的平等理論沒能揭示出未來男女關系的理想模式。女性學的最終目的是人類的解放,而女性學在現實中卻制造了男女之間的矛盾沖突,并加劇了男女之間的敵對情緒。現代女性學家們只看到了男女之間矛盾沖突的一面,而日常生活中的男女關系除了矛盾沖突的一面之外還有相互依賴、相互協作的一面。現代女性學不能解釋男女之間的這種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女性學的終極目的在于使女性更具有人性,創造和諧的男女關系。現代女性學為解決前現代社會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問題和女性解放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不過現代女性學在解決當今出現的女性解放的新問題方面卻存在重大的缺陷。這就意味著,為了進一步推進女性解放,我們必須要脫離近代世界觀的理論框架,必須在新的理論范式中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我看來,莊子的平等思想為我們提供了新的世界觀范式,為女性學的新進展提供了理論根據。
三、莊子的平等觀
莊子的平等觀不同于近代西方的平等觀。從西方世界觀的角度看,人是本質上與世界隔離的自我中心的存在,是依靠理性的力量滿足自身欲望的存在。因而所謂的平等指的就是金錢、職業、地位、名譽等作為欲望之對象的稀少資源的平均分配。女性學是在這種意義上提出男女不平等問題并追求男女平等的。與西方近代的平等理論不同,莊子的平等理論是建立在“統一體世界觀”[5](P1)基礎上的。根據這種世界觀,人與周圍的世界本質上是統一的。“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莊子的這句話從統一體世界觀的角度明確地揭示出了“我”與世界的關系。在莊子看來,“我”以及所有的人都是以天地為懷、具有宇宙意義的存在。不僅如此,動物、微生物甚至無機物都是與大宇宙融合為一體的。這就是莊子所謂的“齊物”的世界或者絕對平等的世界。[6]以上可以看出,世界觀的不同直接導致平等觀的不同。女性學所關注的是稀少資源在男女之間的平等分配原則,而莊子所關注的是道意義上的萬物平等;在女性學的角度看,女性的人性化就是實現男女平等,而在莊子看來人的人性化就是意識到萬物的絕對平等。下面我們考察一下建立在統一體世界觀基礎上的莊子的平等觀。
莊子主張萬物絕對平等,實際上指的是道的無處不在。莊子與東郭子之間的一次對話明確地表達了這一點:“東郭子問于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后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知北游》)既然昆蟲、雜草和糞便中都存在著道,那么一切事物沒有貴賤之分,天下萬物一律平等。如果說道無處不在,那么從道的角度看萬物皆為一。[7]所謂“萬物皆為一”是指人與人、人與自然相互作用構成有機的統一體。莊子下面的一些話很好地表達了他的絕對平等思想:“道通為一”,“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唯達者知通為一”(《齊物論》),“乃入于寥天一”(《大宗師》)。如果萬物是平等的,那么事物之間就不存在貴賤、大小、美丑、是非等相對性的差異。[8](P33—35)故莊子曰:“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于殤子,而彭祖為夭。”(《齊物論》)莊子的這種平等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所追求的那種經濟、政治、社會關系中的機會平等或者稀少資源的平等分配。在莊子看來,道包含在一切人和一切事物中,從而一切存在者本來就是平等的;所謂的不平等只是表現在對自己本質的領悟程度上。如此說來,男女本來就是平等的和有機統一的,所以男女之間可以通過交互作用和協調達到理想狀態。從莊子以上觀點看,競爭和斗爭并不是建設美好世界的良好方法。當人們沒有意識到世界的統一性而各自局限于小我之內追求自己的欲望和利益時,由此帶來的后果是不幸的:“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日以心斗。”(《齊物論》)從統一體世界觀的角度看,人與宇宙萬物是有機統一的,而且任何一個事物不能脫離對立面而存在。如此說來,在男女的相互對待關系中,男性的存在是女性存在的根據,而女性的存在也是男性存在的根據。萬物的生生不息根源于陰陽的相互交融,而人類的繁榮則根源于男女的感應和相愛。[9]莊子還認為,萬物是不斷變化的。這一思想也直接影響著他的平等理論。如果我們把自然和人的本質理解為固定不變的東西,那么也就會推導出社會秩序觀念。但在莊子看來,萬物皆流,無物常在,所以人們的道德標準、社會的禮樂規范也應該隨著社會狀況的變化而變化。[10]“萬物一齊,孰短孰長?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虛一滿,不位乎其形。年不可舉,時不可止。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秋水》)以上可以看出,莊子認為隨著道的運行,萬物是不斷變化的,因而所有的事物沒有固定的價值。總之,莊子認為,一切事物在道面前是絕對平等的[11],因而萬物沒有貴賤、高低之分別。
四、莊子平等觀對女性學走出現代困境的意義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考察莊子的平等思想為面臨危機的女性學提供怎樣一種新的發展思路。迄今為止,現代女性學所追求的目標是,女性在經濟、政治、社會等領域在對稀少資源的分配中要獲得平等的機遇和利益。女性學把男女關系理解為相互競爭的關系,從而試圖通過競爭的途徑達到跟男性完全平等的地位。盡管通過競爭和斗爭女性的社會地位和人權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提高,但在這過程中又出現了新的女性問題。如今的女性學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在于———無法提出未來男女關系的理想模式。
現代女性學所面臨的這些問題實際上就是現代西方人文學術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女性學與其他現代西方人文學術一樣是建立在近代西方的哲學世界觀基礎上的,而女性學的危機正來自于近代哲學世界觀的危機。近代西方的哲學世界觀是從本質上互相分離的和獨立的觀點看待一切事物。于是,我的實體就成為我的欲望,而我生活的目的在于運用理性來最大的滿足自己的欲望。在本質上我跟周圍的世界沒有必然的聯系,世界只不過是滿足我的欲望的對象和工具。當人們都追求有限的稀少資源時,人與人之間就必然發生沖突和矛盾關系。這就是西方近代哲學世界觀對矛盾的理解[12]。女性學是完全建立在近代西方哲學世界觀基礎上的。只是用女性來代替了一般的人。女性與男性是相互分離的獨立的存在,他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只是為了滿足欲望而發生相互競爭的關系而已。所以從女性的角度看,男性不過是競爭對象。尤其是在男性獨占經濟、政治、社會的稀少資源的情況下,男性更是女性的統治者和敵人。所以女性要通過斗爭來索取應該屬于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女性學的基本理論模式。#p#分頁標題#e#
當然,我們不應該忽略這種女性學的理論所取得的成就,但我們也應該明確地認識到該理論的歷史局限性。即這種理論在男女之間的不平等非常深刻,而且這種不平等直接導致人的異化的前現代社會里是非常適合的,但是在男女平等達到相當程度的今天,這種理論將失去意義。尤其是女性學嚴重歪曲了現實的男女關系。換句話說,女性學夸大了男女之間的矛盾沖突,而忽略了男女之間的和諧統一關系。為了使女性學成為能夠引導現實女性健康生活的學問,我們必須要徹底反思過去女性學的世界觀基礎,必須要探索適應未來發展的女性學的世界觀基礎。在我看來,莊子的思想能夠為未來女性學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世界觀基礎。莊子的平等理論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女性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莊子開啟了新的男女平等觀的地平線。莊子是以統一體世界觀為前提建立了他的絕對平等理論。所以這種平等理論能夠成為克服現代女性學限度的理論框架。現代女性學的平等觀所關注的是有限的機遇和稀少資源的分配,而莊子的平等觀所關注的是對內在于人的道的領悟。
其次,莊子的平等觀為女性的人性化提供了新的理論觀點。從現代女性學的角度看,女性的人性化也就是在經濟、政治、社會領域獲得與男性平等的地位。在女性學看來,女性一旦在經濟、政治、社會領域獲得了與男性平等的地位,那么就已經實現了女性的人性化;不過從現實的狀況看,女性已經在經濟、政治、社會領域獲得了與男性平等的地位,但還不能說女性完全實現了人性化。我們已經意識到,通過有限資源的分配或者地位的提高是不能實現女性的人性化的。從莊子的觀點看,人是包含著道的偉大的和平等的存在,從而人性化只有通過自覺自己的偉大和認識自己與自然世界的統一性的過程中才能實現。所以男性和女性的人性化不是通過矛盾沖突而是通過自己本性的領悟得以實現。即女性只有通過領悟內在于自身中的“本真的自我”才能實現人性化。
再次,莊子的平等觀為理想的男女關系提供了新的理論視野。莊子的平等觀是以陰陽和諧理論為基礎的,因而他必然會追求和諧的男女關系。所以這種平等觀跟為爭取權利和地位而斗爭的現代女性學的理念不同,能夠為現實的女性提供理想的、和諧的男女關系的理論模式。現代女性學把男女關系理解為相互分離的關系,從而主張通過競爭和斗爭的方法追求男女平等。現實中的男性與女性是互為前提、互相補充、互相協助、互相統一的關系,而現代女性學只是把焦點關注在男女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上,因而在解釋現實的男女關系方面存在重大的缺陷。能夠克服這種重大缺陷的理論恰恰是莊子的思想。從莊子的觀點看,理想的男女關系就是在充分尊重真正的自我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愛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