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白酒產業低碳進展的若干資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已成為21世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流趨勢,低碳極有可能成為國際上下一輪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重點領域[1]。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在“低碳發展,贏在未來”———中國酒業低碳發展高峰論壇表示,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壓力較大,伴隨著全球性低碳經濟發展趨勢,轉變經營方式、推動低碳經濟發展是白酒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推動行業產業技術創新是行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白酒產業實現低碳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白酒產業是國民經濟低碳發展的重要部分 白酒產業不僅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其低碳發展的情況關乎整個國民經濟的循環發展,可持續運行狀況。中國釀酒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預計到2015年白酒行業產量達到960萬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長8%,年均遞增1.5%;銷售收入達到4300億元,比“十一五”末增長60%,年均遞增10%;利稅990億元,比“十一五”末增長46%,年均遞增8%。白酒產業的發展不僅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而且還可以增加大量的就業崗位。 就白酒產業來說,其發展還將促進農業發展及農民增收。完善白酒產業鏈融合,不只是要使來自農民田間的糧食成為白酒產業的原材料,更重要的是遵循構建“全產業鏈釀酒產業”的思維,形成一條“農業-糧食-釀酒業-飼料業”或“肥料業-畜牧(飼養)業-農業”的良性生物循環鏈,發揮白酒產業對農業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作用。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節約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的既定方針。 白酒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否走上低碳發展的道路將關乎“十二五規劃”的實現,所以,白酒產業必須深入研討科學發展,整合各種資源,增強創新能力,為中國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做出貢獻。有些白酒企業已經展開了扎實的工作,取得切實成效。例如2006年6月,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在四川宜賓五糧液集團公司召開白酒產業循環經濟現場經驗交流會,學習推廣五糧液酒廠實行循環經濟的先進經驗,提出白酒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關鍵環節[2]。在第三屆世界環保大會上,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憑借近年來在綠色、低碳、環保方面實施循環經濟取得的成就,被大會組委會授予“世界低碳環境(中國)推動力百強企業”稱號??梢?,白酒產業低碳發展大有可為[3]。 2白酒產業低碳發展的法律資源 白酒產業低碳發展具有可遵循的法律路徑,中國已經為發展低碳經濟提供了相當數量、已成體系的法律法規,為白酒產業低碳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 2.1國際公約 中國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兩個重要國際文件的締結國,這兩個文件分別是《聯合國國際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中國于1992年簽署《聯合國國際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3年交存加入書;于1998年簽署了《京都議定書》,2002年向聯合國交存了中國政府核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的核準書。中國已在2010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2007年6月,中國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2007年12月,國務院發表《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白皮書,2009年3月,中科院《200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提出了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中要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國際公約一旦簽署,就具有法律效力,中國在國內相關立法中規定國際條約優先適用。 2.2相關法律的頒布 中國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來保護環境,保證低碳發展及創造綠色GDP成為可能。如:1986年3月通過,并在1996年8月修訂的《礦產資源法》;1989年12月通過《環境保護法》;1995年12月通過《電力法》;1996年8月通過,2009年8月第一次修訂,2011年4月第二次修訂通過的《煤炭法》;1997年11月通過,2007年10月修訂的《節約能源法》;1999年12月通過《海洋環境保護法》;2000年4月通過《大氣污染防治法》;2005年2月通過《可再生能源法》;2002年6月通過《清潔生產促進法》;2008年2月通過《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8月通過《循環經濟促進法》。這些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與發展低碳經濟密不可分,并為其發展提供法律保障。2.3行政法規與部門規章從中央到地方已對發展低碳經濟形成共識,國務院各部委、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地方人民政府結合本行政區域的具體實際情況,制定了與低碳經濟法律法規相配套的法規和規章。2005年6月,國務院《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2006年,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2007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2009年8月《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等。這些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出臺,有力促進了低碳經濟的發展。上海市和保定市已經加入“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項目”試點,以期推動城市發展模式的轉型。 3白酒產業低碳發展的科學技術資源 3.1太陽能技術 太陽能也被稱為“太陽輻射能”,主要是指太陽以電磁輻射形式向宇宙空間發射的能量。低碳經濟型的社會主要講究的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太陽能具備清潔、無污染等特征,太陽能光伏發電是一個純物理過程,光伏系統每投入1kW•h電的生產能量就將生產無排放的15kW•h電。因而CO2的比排放僅是常規燃料的平均值的1/15[4]。所以,太陽能是全世界發展低碳經濟的首選能源。中國能源研究會于1999年4月至2001年春季期間承擔了科技部的“中國后續能源發展戰略研究”課題。課題組的專家們預計到2050年,在生態驅動發展模式下,太陽能占到能源的10%。我國太陽能的熱利用產業已經被列為“十二五”時期國家能源發展的重點內容。#p#分頁標題#e# 3.2生物質能技術 生物質能是通過植物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后,固定和貯藏在生物體內的能量。由于生物質能是一種分布廣泛的可再生能源,可緩解二氧化碳的凈排放問題,開發和利用生物質能源將有效緩解能源壓力,減少大氣污染和減緩溫室效應。世界許多國家都制定和實施了生物質能開發研究計劃,如美國的能源農場、巴西的酒精能源、日本的陽光計劃等等。中國政府及有關部門對生物質能源利用也極為重視,開展了如薪炭林、沼氣工程、生物質壓塊成型、氣化與氣化發電、生物質液體燃料等各類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為生物質能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3風能技術 風能是因空氣流做功而提供給人類的一種可利用的能量,空氣流具有的動能稱風能。風能技術是一項綜合集成的高新技術,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國家科技部和財政部等部委以及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機構都十分重視我國風能技術的發展[5]。國家在“十二五”期間為風能行業提供了更加穩定的發展環境和長遠的行業規劃。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組生產基地?!度蝻L能展望2010》報告預測,中國國內的風電裝機容量在2020年將達到現在的10倍[6]。 4白酒產業低碳發展的人力資源 低碳經濟的核心就是產業創新、技術創新、能源創新和制度創新,而創新就需要人才。人才是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必須最大限度地集聚科技和人才資源,堅持依靠科技和人才發展低碳經濟[7]。教育部為了加大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人才培養力度,要求有關高校從本科教育入手,積極申報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人才需求相關的新專業。加快人才培養和評定,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并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是釀酒行業最重要的基礎工作。要推進釀酒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釀酒行業的現代化水平,需要一批高素質的人才來實現[8]。中國釀酒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求以服務產業經濟發展為宗旨,以建設高技能人才隊伍為重點,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規范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提高職業技能鑒定質量,實現職業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舉辦短期培訓班、提高班、業余班,對在職人員進行培養,努力完成10萬高技能人才的目標,使釀酒行業的高級技術人員占全行業從業人員的5%~10%。實現白酒行業由過去數量大、技能要求不高的數量型就業向數量精、技能強的質量型就業的轉變,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5白酒產業低碳發展的策略 5.1提高低碳認識,確立低碳發展目標 思想支配行動,白酒生產企業要認識到低碳發展是必由之路,關乎企業存亡。2007年9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15次領導人會議上,明確主張“發展低碳經濟”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目標是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別減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別減少10%。白酒企業一方面要制定自己的低碳發展戰略,規劃低碳發展路線圖,為實現“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目標而奮斗;另一方面必須做到未雨綢繆,應對在國際貿易中因低碳而設置的貿易壁壘。2009年7月4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個“限量及貿易”法案,該法案要求美國的制造業到2020年將其排放的溫室氣體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17%,到2050年削減83%,同時,對于沒有采取與美國同水平減排措施的國家的進口,將征收碳稅。歐盟醞釀采取邊境稅調整措施,自2012年對來自非《京都議定書》締約國的工業產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稅[9]。低碳經濟的確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科學問題,它還是一個政治經濟學問題[10]。白酒企業通過提高認識,樹立低碳經濟與低碳發展的新思維,順應人心民意,關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加強行業引導,提倡行業自律,擔負起促進釀酒產業和諧健康發展的社會責任,把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統一起來。 5.2加強科技創新,推行清潔生產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不僅要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先進生產技術,還要增強自身科技創新能力。目前,白酒生產企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不足,二氧化碳作為可利用資源對環境保護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都具有積極意義。大膽研究和應用DDGS低碳集成技術將酒精糟液變廢為寶。目前來看,有些企業已經取得成效,四川宜賓五糧液酒廠釀酒廢水處理工程,由農業部成都沼氣科學研究所設計。該工程以釀酒綜合廢水為原料,采用厭氧和好氧相結合的處理工藝,日處理廢水500~800m3,日產沼氣600m3沼氣用于燒鍋爐及民用,處理后的總出水達到國家規定排放標準。發揮釀酒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改變經驗性管理和經驗型工藝技術指導生產的現狀,全面實現以理論指導生產的產業升級;推動釀酒產業技術聯盟建設,支持產、學、研合作,深度研究釀酒產業共性課題和個性課題。清潔生產和低碳發展是釀酒行業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步驟和手段,也是促進釀酒行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要從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入手,強調“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開展包括制曲機械化研究、發酵工藝機械化研究、蒸餾工藝機械化研究、調酒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研究和灌裝、包裝、成品庫、智能管理的研究等??萍紕撔乱咽前拙飘a業低碳發展的關鍵環節。 5.3利用生物技術,完善產業鏈融合 通過改革落后生產工藝技術和實現科學管理,大力進行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酒糟中含有豐富的高蛋白、酵母菌體和殘余淀粉。分離后的酒精固體糟和曲酒糟可以作為飼料出售,酒精糟液進行厭氧發酵,生產沼氣,可供發電、鍋爐、燒飯、取暖。在生產酒精的過程中,可同時得到副產品麩皮、谷朊粉、生物飼料、沼氣、二氧化碳、有機肥料等多個產品,各副產品又可作為原料,實現更高水平和更深層次的開發增值。經過綜合利用最終達到無害化排放,實現大自然系統中完整清潔的物質循環過程,最終把整個生物質的生產轉化過程打造成一個節能、低碳、環保的循環經濟產業鏈[11]。按照“從田間到餐桌”的思路,構建“全產業鏈釀酒產業”,包括有機原料基地、酒類生產、包裝、物流、銷售、旅游等價值環節,以工業帶動文化、旅游產業,反哺農業,回饋社會。充分發揮白酒產業對農業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作用,促進白酒產業以大帶小、以工促農等產業鏈的發展,形成一條“農業-糧食-釀酒業-飼料業”或“肥料業-畜牧(飼養)業-農業”的良性生物循環鏈;通過白酒產業與其他相關產業的有機結合,推動和提升設備加工業、印刷業等一系列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p#分頁標題#e# 5.4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規模經濟 企業并購重組是搞活企業、盤活不良資產的重要途徑。我國目前的白酒企業發展不均衡,既有世界馳名的白酒企業如茅臺,五糧液企業集團,同時也存在大量的地方酒廠,這些地方酒廠大部分高能耗、低產出。支持有能力的企業通過收購、控股、并購、重組,形成集團化、規?;拇笮推髽I集團。從經濟學角度來看,規模經濟是指由于規模擴大而導致長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況。規模擴大可以使生產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勞動分工更細化,專業化程度更高,技術得以提升[12]。回顧歷史,一些國際知名的白酒企業正是通過兼并重組成長壯大的,不僅給自己帶來了機遇,而且被兼并的企業也煥發生機。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998年成功兼并貴州習酒總公司,如今習酒公司已成為茅臺集團的濃香型白酒基地,可年產濃香型及醬香型白酒15000t。未來國內白酒業格局是從啞鈴型變為紡錘型。超高端白酒增長放緩,中高端和次高端白酒較快增長并分化加大。將形成幾個層次的高端白酒龍頭企業,白酒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行業內橫向并購數量增加[13]。 6小結 隨著低碳經濟成為全球共識,低碳產業鏈的綠色品質被更多的消費者認可,低碳產品越來越被市場追捧并在競爭中凸顯其價值。人們期望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造福子孫后代。非低碳產業必將會被更多的國家、區域、產業和企業排斥,并通過碳稅加以調整。中國白酒低碳產業鏈構建,不僅可以加速中國白酒產業低碳化發展,謀取產業綠色競爭力,而且是低碳經濟時代中國白酒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