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俄羅斯勞務貿易結構變動與優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引言 在新一輪全球產業布局調整的背景之下,一國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成為衡量其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當前,不少發達國家已經步入服務經濟社會[1]。俄羅斯在轉軌前,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服務業發展長期受到忽視。經濟轉軌后,俄羅斯采取了一系列推動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發展的措施,不僅填補了不少前蘇聯計劃經濟遺留下的服務空白,也使服務貿易獲得了總量上的進展,對其國內經濟產生了積極影響。但是,經濟轉軌以來,俄羅斯服務貿易的長足發展是否是良性和可持續的,其結構是否朝著優化的方向變動?今后俄羅斯服務貿易的發展將走向何方?特別是在2011年11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工作組一致通過俄羅斯加入WTO一攬子承諾和俄羅斯入世已成定局的情況下,這些問題的答案似乎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回顧俄羅斯自經濟轉軌以來服務貿易的發展走勢,并在此基礎上對其服務貿易結構變動和優化狀況進行測度,有利于科學判斷其服務貿易發展路徑、明確服務貿易發展中的不足,對于提升俄羅斯服務貿易競爭力、充分發揮服務業對制造業的“潤滑劑”作用,大有裨益。 二、俄羅斯服務貿易發展概況 1.總量與差額分析 從服務貿易總量上看,可將俄羅斯服務貿易粗略地分成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1994—1999年):由于實行激進轉軌方式而導致整體經濟出現動蕩,這一階段俄羅斯服務貿易幾乎沒有進展,且其發展趨勢與宏觀經濟變動方向一致。1997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俄羅斯服務貿易進出口及其總額均在總量較低的水平上進一步下滑。第二階段(2000—至今):俄羅斯服務貿易發展出現“俄羅斯式”的跳躍。進入21世紀,俄羅斯服務貿易規模迅速擴大,并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但是,受美國次貸危影響,2009年全球經濟趨向走弱,當年俄羅斯服務貿易總量較2008年下降了18.4%,由12.66億美元降至10.33億美元。2010年外部經濟情況轉好,俄羅斯服務貿易額恢復增長,但仍未達到2008年的水平。從服務貿易差額上看,自1994年以來,俄羅斯服務貿易連年逆差。2000—2008年,伴隨俄羅斯服務貿易規模的迅速擴大,其逆差呈逐年增大態勢。2009年在進出口額雙雙縮減的情況下,逆差也隨之減少;2010年服務貿易總額有所增加,逆差又繼續跟著擴大。據此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俄羅斯服務貿易總額與逆差之間存在著某種正向聯系,即逆差隨著貿易總額的增加而擴大,隨貿易總額的縮減而減少。由此推知,俄羅斯服務貿易規模的擴大主要是由進口拉動的。 這一結論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俄羅斯以燃料、原料為主的經濟結構和服務業發展滯后的客觀現實[2]。從服務貿易占世界的比重來看,俄羅斯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世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下文簡稱進出口比重/比例)明顯偏低。1994—2010年,其進口比重平均為1.5%,出口比重約在1%上下。俄羅斯服務貿易進出口比重的整體走勢與其宏觀經濟情況密切相關。1994—1999年受俄羅斯轉型初期經濟動蕩以及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其服務貿易進出口比例在低水平上呈波動起伏式發展狀態;進入21世紀以后,俄羅斯宏觀經濟穩定、經濟增長加快,該時期服務貿易進出口比例也呈現上升態勢,并于2008年達到峰值;2009年受世界經濟形勢下滑影響,俄羅斯國內經濟增長放緩,進出口比重分別下降至1.87%和1.20%;2010年世界經濟形勢轉好,俄羅斯國內經濟隨之逐漸恢復增長,其進出口比重分別上升至2.03%和1.19%,但仍未達到2008年的水平。此外,進一步研究俄羅斯服務貿易的進口比重與出口比重呈同方向變化,即出口比例增加,進口比例也隨之增加;反之亦然。俄羅斯自經濟轉軌以來服務貿易進出口比重指標值一直不大的測量結果,反映了其服務貿易發展相對不大、國際市場份額較小和競爭力較弱的情況。 2.開放度分析 貿易開放度是國際上用來衡量貿易開放程度的通用指標,用一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額與該國GDP的比值來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據此提供了服務貿易開放度的計算公式:SO=(Sx+Si)/GDP其中,Sx、Si分別表示服務貿易的出口額和進口額;GDP為國內生產總值。服務貿易開放度反映了一國參與國際服務貿易的程度,體現了一國經濟增長對國際服務市場的依賴程度[3]。俄羅斯的服務貿易開放度較低。在考察期內(1994—2009年)服務貿易平均開放度約為8.9%。其中1999年的開放度最高,為11.4%。進一步分析發現,俄羅斯服務貿易開放度與服務貿易總額總體走勢基本呈反向關系。例如,1999年俄羅斯服務貿易額最少,同年服務貿易開放度卻最高;2008年服務貿易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同年服務貿易開放度卻為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點。概括之,俄羅斯服務貿易總額高的年份,其服務貿易開放度反而低;反之亦然。這一結論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俄羅斯服務市場的開放似乎是為其進口讓路,即俄羅斯服務貿易規模的擴大主要是由進口拉動的。俄羅斯服務貿易開放度指標值偏低的測量結果,反映了其參與國際服務貿易程度不高、國內經濟增長對國際服務市場的依賴程度較低。這也從另一角度印證了當前俄羅斯以能源———燃料為主的畸形經濟結構。 3.俄羅斯服務貿易的地區分布 俄羅斯服務貿易主要分布在非獨聯體地區(如表1所示)。2002—2010年,俄羅斯與非獨聯體國家的服務貿易額占其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為82.04%—86.48%,獨聯體國家的比重為13.52%—17.96%,歐盟比重為29.29%—41.32%,亞太經合組織國家的比重15.69%—11.71%。從總體上看,俄羅斯與獨聯體國家和亞太經合組織國家的服務貿易往來額有下滑趨勢;與歐盟的服務貿易交易額則呈微弱上升。特別是自2007年歐盟進一步東擴以來,俄羅斯與歐盟27國的服務貿易額占其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基本保持在41%以上。就服務貿易出口而言,2002—2010年,俄羅斯流向獨聯體、非獨聯體、歐盟和APEC國家的服務貿易額略有波動,但是非獨聯體國家作為其主要服務輸出地的地位沒有動搖,占其服務出口總額的80%左右。俄羅斯服務貿易進口的地理分布和發展趨勢與其總體服務貿易地區結構和發展趨勢基本一致。這一結果再次證明了前述的分析結論———進口服務在俄羅斯服務貿易中居主導地位。俄羅斯的服務貿易伙伴比較集中。以2010年為例,俄羅斯與其服務貿易出口的前六大伙伴國(英國、美國、德國、烏克蘭、塞浦路斯和瑞士)的貿易額占其當年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為38.18%;排在俄羅斯前六位的服務貿易進口伙伴國(土耳其、德國、英國、美國、烏克蘭和塞浦路斯),其服務貿易流入額占當年俄羅斯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比重為33.26%(如表2所示)。因此可知,2010年俄羅斯與英國、美國、德國、烏克蘭和塞浦路斯的服務貿易往來最為頻繁。俄羅斯服務貿易伙伴相對集中,不僅使其經濟形勢易受伙伴國經濟波動的影響,還容易產生服務進出口貿易模式的路徑依賴,不利于其服務經濟結構調整與升級。#p#分頁標題#e# 三、俄羅斯服務貿易結構分析 1.俄羅斯服務貿易的差額結構 限于文章篇幅,筆者僅在表3中列出了俄羅斯部分年份服務貿易各部門的進出口差額情況。但從中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俄羅斯只有運輸服務部門的貿易為順差。而旅游和其他服務(除運輸和旅游服務外)部門的逆差額偏大,且總體上呈擴大的趨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專利和特許使用服務部門自2002年起逆差規模擴大迅速,從-2.16億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44.41億美元,逆差增幅高達19.10倍。這表明,隨著經濟的恢復增長,俄羅斯對用于服務生產活動的專利和特許權的使用需求不斷增加,但這一需求卻主要依賴進口來滿足。另外,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的逆差也呈逐年擴大趨勢,這說明俄羅斯經濟增長并沒有將其傳統文化優勢發揮出來,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 2.俄羅斯服務貿易的出口結構 由表4可知,俄羅斯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不合理。服務貿易出口比重位于前三位的分別是運輸、旅游和其它商業服務。其中,運輸服務出口比重雖有起伏,但基本保持在30%左右的份額;自1998年以來,旅游服務出口所占比重下降趨勢明顯;其它商業服務所占比重總體呈上升趨勢。勞動密集型的建筑服務出口比重在2001年突然較以前有大幅增加,之后又經歷了先上升再下降的發展趨勢。考察期內通信服務的出口比重較為平穩,基本維持在3%左右的水平。金融與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的出口自2001年起不斷增加,但其所占比重依然很小,僅為2%—3%左右。 3.俄羅斯服務貿易的結構變動與優化測定 為了更確切了解俄羅斯服務貿易結構變動的大小,筆者采用學術界用來測量貿易結構變動的常用指標———勞倫斯指數(LawrenceIndex,L)和收益性結構變動指數(BeneficialStructuralChangeIndex,BSCI)[4],分析俄羅斯自1994年以來服務貿易總體及各部門的結構變動及優化情況。勞倫斯指數是對一國某種商品或服務在一段時間內的出口額進行分析,進而得出該商品或服務出口變動情況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間的出口額占該國出口總額的比重。L的取值范圍是[0,1],L值越接近0,表明一國的貿易結構變化越小;反之則越大。 收益性結構變動指數是用來反映一國出口結構是否與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一致,即是否朝著貿易結構優化方向發展的指標。該指標值越大表明貿易結構優化越明顯,反之則貿易結構優化不明顯或出現惡化。其計算公式為:其中,xi,t為一國i部門在t年的出口額;mi,t為i部門在t年的進口額。表5顯示了1994—2010年俄羅斯服務貿易結構的變動和優化情況。表中收益性結構指數(BSCI)項數值全線為負的數字最為醒目。這一測定結果表明,俄羅斯總體及各部門的服務貿易均未順應世界同類服務貿易的發展趨勢,俄羅斯服務貿易出口結構呈惡化發展態勢。進一步分析發現,依據俄羅斯三大服務部門BSCI指數值的大小,其貿易結構惡化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旅游、其它商業服務(不包含政府服務)和運輸。這樣的排序也與上文分析的結論相呼應,即旅游服務的逆差最大,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運輸服務部門是俄羅斯所有服務貿易部門中唯一持續順差部門。但其BSCI指數為負值的事實表明,與世界同類服務貿易相比,該部門的優化速度過慢,差距在不斷擴大。因此,無論從總體還是從各部門來看,俄羅斯服務貿易都遠遠落在了世界其它國家的后面。 就勞倫斯指數而言,俄羅斯服務貿易的勞倫斯指數值普遍偏小。其中,1994—2010年總體指數值只有0.099,這表明俄羅斯服務貿易結構的總體變動幅度非常小。從各服務部門來看,占其出口份額平均30%左右的旅游服務貿易L指數值最大,結合該部門的BSCI指數值及逆差變動趨勢,可以發現,俄羅斯旅游服務的出口結構是朝著惡化方向變動的。同樣在俄羅斯服務貿易出口份額中占有較大比重的運輸服務部門,其L指數值排名第二,說明與其它服務部門相比,運輸服務貿易結構變動較大,這與前述分析的該部門出口比重呈波浪起伏式發展、變化幅度較大的結論相吻合。通信、保險、金融、計算機和信息、專利和特許使用費等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部門的L指數值分別為0.006、0.001、0.003、0.002和0.003,其大小均排在倒數幾名。這些服務部門的L指數測定值與上文對俄羅斯服務貿易各部門出口比重的分析結果及其它商業服務(不包含政府服務)BSCI指數值的測定情況相結合,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俄羅斯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部門的出口比重小,結構變動緩慢,跟不上世界其他國家該類型服務貿易的發展步伐,且差距越拉越大。 四、結論及簡要評述 進入21世紀以來,俄羅斯服務貿易總額增長迅速,但逆差很大,且有不斷擴大之勢。因此,可以說,俄羅斯服務貿易額的快速增長主要是由進口拉動的,其服務貿易進口增長速度快于出口。對服務貿易開放度的分析表明,俄羅斯經濟增長對服務貿易的依賴程度很小。俄羅斯服務貿易的地理流向相對集中,容易受貿易伙伴國經濟形勢的影響并產生服務貿易模式的路徑依賴,不利于其服務貿易的結構調整和升級。科學測定俄羅斯服務貿易結構變動及優化情況發現,其服務貿易出口結構變化緩慢,并有悖于世界需求的發展方向,呈惡化發展趨勢。綜上可知,俄羅斯服務貿易發展十分滯后,與其大國地位不相匹配。 2011年11月10日,隨著世界貿易組織工作組一致通過俄羅斯加入WTO一攬子承諾,俄羅斯長達18年馬拉松式的談判終于邁向終點。毋庸置疑,入世將為俄羅斯服務貿易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國外成熟的服務將以強大的品牌競爭力迅速占領市場。俄羅斯若不盡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國內服務業發展、提高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競爭力,將不但會產生制約其經濟尤其是制造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效應,還可能威脅到國家的貿易安全。 那么,俄羅斯是否存在發展服務貿易的潛在優勢?能否實現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發展的趕超戰略,提高其競爭力?制約俄羅斯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發展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筆者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2010—2011年)[5]公布的全球競爭力指數(GlobalCompetitivenessIndex,GCI)及其細項排名發現,在GCI指數所涵蓋12個細項中,①俄羅斯在宏觀經濟環境、體制環境和金融市場發展三個方面的排名靠后,而涉及高等教育、培訓和創新的排名相對靠前。這說明俄羅斯具有教育和人力資本的相對優勢。而事實上,俄羅斯以擁有巨大的人才庫和世界頂尖級的人才而舉世聞名。俄羅斯從前蘇聯繼承了以工科為基礎的教育體系,注重培育學生的深層次基礎知識。它所培養的學生能夠快速地學習新技術、適應技術變革,并在解決疑難問題時顯現出無與倫比的創造性和靈活性,而不單單局限于熱門技能。高質量的人力資本是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最關鍵要素。從這個意義上說,俄羅斯具備發展服務貿易的潛在優勢。只要政府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本優勢,俄羅斯完全有能力使其服務經濟蓬勃發展,進而提高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的競爭力,實現在該領域的趕超戰略。因此,當前俄羅斯政府應當充分做好人才激勵工作,調動其積極性,并能有效阻止人才外流;與此同時,改善商業環境、健全金融市場發展、穩定宏觀經濟。只有政府重視,并能將對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發展的支持切實地落到實處,俄羅斯才能真正實現服務貿易結構的優化,使服務業與服務貿易作為加速經濟尤其是制造業騰飛的“潤滑劑”作用充分發揮出來。#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