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循環經濟進展的微觀體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必然選擇
我國地大物博,但資源總量相對貧乏,特別是在人均資源占有量上更是處于世界落后水平。我國的石油總儲量只占全世界石油總儲量的1.8%,鐵礦石總儲量只占世界鐵礦石總儲量的8.9%;在人均資源方面,我國的人均石油只占全世界人均石油的10%,人均礦產資源不足全世界人均礦產資源的50%;在資源消耗上,我國煤炭消耗位居世界第一,電力和石油消耗位居世界第二,其他礦產資源消費也位居世界前列;在生態環境方面,更是令人堪憂,2005年,我國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超過了我國環境容量的一倍,2010年超過了我國環境容量的4.5倍,預計2020年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將超過我國環境容量的5倍以上。盡管這樣,我國的GDP卻只占全世界的4%,并且因環境問題就抵消了其中的10%。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在傳統經濟發展的進程中,不但資源的消耗量相當大,而且其利用效率也非常低,同時還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目前,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越來越難以支撐傳統的發展方式,我國的生態安全問題已經出現了嚴重危機。為了應對這種危機,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構建適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全新模式就成為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必然選擇。 二、當前阻礙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微觀體制 (一)區域經濟發展與循環經濟發展之間充滿矛盾 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區在考核政府績效的過程中,重點采用的仍然是經濟指標。這就會造成地方政府為了追求GDP等各項經濟指標的快速增長,在區域產業布局以及招商引資過程中很少去考慮環境污染等問題,有的地區甚至引入一些低門檻、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還有的地方政府甚至錯誤地認為,等到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再進行環境治理也可以。正是因為存在著以上種種問題,導致相當多的地區存在許多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即使在經濟狀況相當好的地區仍然存在著這種現象),這些企業暫時解決了地方GDP等經濟指標難題,但是卻帶來了沉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正確對待區域經濟發展與節約資源、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實現粗放式經濟向循環經濟轉型,就成為當前地方政府和部分企業必須切實解決的問題。 (二)企業發展與循環經濟發展之間充滿矛盾 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企業的本質,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是他們的責任。從目前我國企業的發展狀況來看,大多數企業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從生產裝備上都還相當落后,特別是我國還存在著大量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的技術和裝備與循環經濟的要求更是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為了獲取最大化的利潤,促進企業的發展,大多數企業的管理者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置可持續發展于不顧,并且這種現象常常表現在對待公共資源和環境問題上,他們常常會免費利用公共資源和環境,并將這些免費的公共資源和環境轉換成促進企業發展的資本。目前,由于我國企業發展的基礎還非常薄弱,相當多的企業還無法徹底走向循環經濟,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他們必須拼命攫取免費的公共資源和環境,從而確保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三)資源配置水平與循環經濟發展之間充滿矛盾 盡管我國已經進入市場經濟體制,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尚未健全,特別是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還沒有進入市場,這樣就導致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在有償使用方面無法正確反映資源價值,更不存在環境資源和生態消費的價格化。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講,無論是環境資源還是生態消費目前仍然是賣方市場,買方對于環境資源和生態消費根本沒有話語權,或者話語權非常弱;這也就是說,在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方面根本沒有形成完整的市場經濟體系。在使用上,無論是企業還是消費者,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觀念非常淡薄,這就造成了環境資源及生態消費的無償使用、或者低價使用現象比比皆是。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必然導致高耗能、高污染的生產狀況長期存在。 (四)工作體制與循環經濟發展之間充滿矛盾 作為科學的經濟發展方式,循環經濟不但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而且還是一項相當復雜的整體工程,這就需要各級地方政府、各級市場以及人民群眾的密切配合,互相協調。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還沒有形成一整套政府、市場和人民群眾良好互動的運行機制。從大的方面來講,政府各部門之間在循環經濟的分工與管理方面不太明確,甚至在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的執行主體也不能得到體現,政府各部門在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職能的交叉和重疊。在市場方面,無論是在再生市場方面還是在循環市場方面都存在著無序競爭,還沒有真正形成一套能夠協調市場各行為主體的系統性規范,這樣就造成了對市場主體難以有效監管現象的出現。 三、努力創建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微觀機制 (一)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創新政府考核方式 要想解決區域經濟發展與循環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符合我國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的微觀機制。首先,各級政府必須徹底轉變觀念,建立循環經濟理念,增強循環經濟的意識,要深刻認識到在當前形勢下發展循環經濟的緊迫性和使命感,并在循環經濟理念的指導下將可持續發展以及綠色GDP理念作為考核地方政府的前提,要放遠目光,努力協調短期發展和長期發展之間的關系,切實解決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利用以及環境保護之間存在的問題,將循環經濟和區域發展牢牢結合在一起。其次,要努力引導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引導企業將循環經濟理念融入到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當中,引導企業不斷發展綠色技術和裝備。最后,大力關停并轉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對于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企業或個人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創新現代企業制度 從循環經濟的角度來看,現代企業不但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的經濟實體,而且還是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發展的經濟實體。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現代企業的現代性不但體現在經濟上,更要體現在社會上、生態上,這樣的企業必然要為可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大力創新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的現代企業制度。首先,要努力抓住當前結構調整的大好機遇,明確企業產權,努力打造適合循環經濟發展的市場主體。其次,要努力推進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改革,促進企業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進行轉型,完全改變高能耗、高污染的傳統經濟發展方式;要努力推進企業知識化水平的提高,確保企業從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轉變為知識型的生產經營方式,從粗放式生產轉變為清潔型生產,盡可能減少資源的浪費和環境污染,從而不斷建立健全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最后,要努力推進現代企業文化建設,加大人力資本的投入力度,將科學知識作為第一生產力,實現人本管理,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的發展相結合,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p#分頁標題#e# (三)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創新資源配置市場 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制是買方市場,在這樣的市場中必須通過市場競爭才能確保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在生產方面還是在消費方面都可以達到最大的效率。為此,必須大力發展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的資源配置市場,形成正常的市場競爭機制。在這樣的市場競爭機制下,首先必須明確界定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資源的產權,并通過相應的制度明確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資源的歸屬。其次還要明確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資源的有償使用,建立健全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資源的有償使用制度,將價格因子引入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資源,從而達到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在這種情況下,買方根據自己的需要按照相應的價格從市場上獲取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資源,然后將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資源進行充分使用,從而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從而實現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資源向商品方向上的有效流動,從而確保環境資源以及生態消費資源的價值實現最大化。 (四)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創新工作體制 要想大力發展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的工作體制,首先必須大力加強政府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努力打造各級政府、各級市場以及人民群眾密切配合、互相協調的工作體制。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制定相關制度,認真規范各級政府機關的職能,劃清他們的管理界限,努力解決各級政府“越位管理、錯位管理、缺位管理”的現象,盡最大可能減少各級政府部門對資源流動和配置的干預,確保市場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能夠正常進行,確保其產權的正常行使。其次,要認真規范市場行為,切實保障再生市場以及環市場方面方面的有序競爭。努力打造一整套協調市場各行為主體的系統性規范,確保對市場各行為主體的有效監管。 四、小結 創新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微觀機制,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進政府體制改革,發展現代企業,提供了政策性的建議,為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思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阻礙循環經濟發展的問題會逐漸暴露出來,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各種矛盾和問題,不斷完善市場,調整結構,健全法制,從而確保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良性發展,確保我國的循環經濟得到不斷的發展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