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工程量清單漏項的原因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
由于基于工程量清單的計價模式已經在工程建設領域被廣為采用,其優勢在于比沿用多年的傳統計價模式更加清晰和簡單,對建設工程的招投標有不少益處。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因為我國的財政投資具有一定的特性,一些工程建設項目目前依舊沿用了固定總價合同投資,這很容易產生新的問題,即清單漏項問題。下面對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策略進行分析闡述。
1.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問題分析
當一項工程依舊沿用固定總價招標時,便比較容易發生工程量清單的漏項。漏項的原因來自工程的業主在其所提供的招標文件中,沒有能把工作內容明確地反應在工程量清單之上,工程量清單和工程的設計圖紙不匹配,由此便會導致在業主的招投標中出現補遺工作量。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主觀原因分析首先是編寫工程量清單的人員不熟悉圖紙。由于工作人員的精力問題與經驗問題,難以在一項工程中非常詳細地把握工程圖紙上所有的事項,這就容易導致工程量清單中遺漏一部分單項工程。其次是對一項工程的業主招標文件和法律不了解。一項工程的招標文件包括很多門類的內容,例如圖紙、清單等。在招標文件中,還含有招標方所要求的措施費或獨立費等等,還有一些招標方需要建設方承擔樁基的監測費用等。以上的諸多費用并不會明確呈現在工程圖紙之上,導致工程量清單的遺漏現象發生。第三就是相關人員沒能深入了解一項工程的施工工藝與技術規范和流程。在工程項目的清單里,一個施工流程還可以繼續細分為很多施工的明細步驟。而相關人員在編制工程量清單的時候,注意力集中在大的方面,致使而一些細小的方面被遺漏。
(2)客觀原因分析工程量清單的漏項客觀原因,主要來自工程圖紙的不規范,或者圖紙印制的不清晰,由此導致工作人員看錯,從而有報價偏差的現象發生。此外,工程業主由于工程圖紙的設計深度和廣度,圖紙上的一些難以達到標準圖紙的要求,這就會導致編制工程量清單的工作者遺漏了那些內容。
2.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遺漏問題的解決策略
(1)注重清單工程量的復核工作量的復核很重要,如果一項工程能夠為評審單位提供復核清單的機會,有利于使投標方更好更深入地理解工程量清單,從而認可清單上的工程量,并順利簽訂總價合同。這里提供幾個努力方向:一是對所設計的工程圖紙進行細化和明確,使工程雙方均能對圖紙有一個不存在歧義的認識。當前的不少現象是,有些工程圖紙在大面上標注了工程的具體尺寸以及適合的施工方法,但在細節上,仍然缺乏對那些細部構造的詳盡準確的描述。一旦在這些方面有理解上的分歧,就要結合實際情況,與工程的設計方進行及時的溝通,明確圖紙的意圖。其次,還應弄清工程項目的具體劃分方案,對工程中的所有分項有一個共同認可的理解。以上的做法能夠為施工方復核工程量提供充足的依據,并且有效地避免了因雙方對于圖紙的理解差異,導致工程量歸結的差異,造成分歧與損失。
(2)在工程招標文件上進行必要的說明在一些工程采取“固定價格合同”的時候,結合相關規定,應以明確的表述來強調工程雙方在專用條款中的風險、費用,從而規避以后可能出現的風險。但是在現實的情形之中,一項工程的承包方往往將“清單不存在列項”作為向招標方進行索賠的理由。這種情況的發生容易使工程業主蒙受清單漏項的損失。一般情況下,工程業主處于規避以上風險的需求,便會在招標文件中強調說明完成其提供圖紙的建設,業主的招標文件中所以包含的工程量清也要與其他相關的工程文件結合來解讀。假如工程的投標方在對一項工程的工程量清單復核的時候,發現存在一些項目的差額或者缺項,則該工程的投標方應用書面形式的正式通知,來提醒工程招標人進行復核。并且要求工程招標方以正式的函件進行更正、補充與說明解釋,而一項工程所涉及到的分項工程量清單,各方均無權進行自行調整其中的數量。如果一項工程在招標過程中,投標方發現在工程評審部分遞交的工程量清單存在一些不一致之處,且工程招標方沒能以正式的函件進行更正、補充與說明解釋,則該工程的投標人要在招標進程的報價中,進行另外的補充說明,使審核中所發現的差額作為報價的組成部分之一,如果沒有這樣做,則工程的投標方將無權以工程量清單存在差額為理由進行費用的追加。還應意識到的是,由于工程量清單難以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確,其制作的過程當中總會存在一個誤差范圍。所以,假如所復核出的清單工程量出現不一致的情況,而差額很小,可以忽略的時候,則不必再費更多的精力對其進行復核。
(3)對工程量清單漏項進行結算處理對于前文所提及的一些情況,如果一項工程的工程量清單出現漏項,而漏項是有意圖紙不熟、或招標文件不夠規范,則屬于主觀原因,在“固定總價合同”的工程背景下,建設方沒有權利向業主提出索賠。假如原因來自于圖紙模糊或資料的不完善,則屬于客觀原因,此種情況之下,工程的建設方可以對業主提出索賠。
結束語
當前,對著建設市場環境的日益合法化、市場化,財政投資評審部門的工作已經得到了工程各方的理解與支持。而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建設總量的攀升,尤其工程量清單的計價模式的廣泛應用,對財政評審工作也有了更多的要求。這就要求評審部門在日常的工作中,應與時俱進,不斷提升。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為進一步發揮財政投資評審提供有價值的借鑒,為我國的財政投資評審部門更加高效運轉提供理論與實踐的有價值的依據。
作者:韋慶賢 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