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等美術教育研究思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本文作者:李蕤 單位:四川省經濟貿易學校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中等教育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素質教育逐漸成為我國中等教育事業的主旋律。各種形式的公共課作為提高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手段應該受到各個學校的重視,而美術公共課作為中專學校美育的一個重要手段也獲得了其應有的地位。
眾所周知,今天的美術教育早已不是過去那種單純的技能訓練。我國新《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由此可見,美術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運用美術手段,感染培養受教育者的一種社會工作和社會文化現象。它的目標是為了提高全民族的藝術文化素質,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而“學校美術教育是教育者遵照上述教育總體要求,根據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美術欣賞和美術知識技能的教學和其他輔助性美術教育活動,感染和培養受教育者,提高其藝術審美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促進其全面和諧發展的一項工作。”素質教育強調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為重點,其目的集中在人格的培養上,注重智力為知的素質,氣質為情的素質,性格為意的素質,能力為技的素質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而美術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一種藝術教育,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各方面有著學科獨特的優勢。
美術公共課本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它的任務是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使學生具有高尚的審美情趣。通過對美術的學習,可以提供和引導學生進行美術鑒賞,滿足學生的審美和精神需求。美術可以使學生由直觀的感受到心理領悟,再到理想人格的不斷完善,使學生心靈不斷得到陶冶,人性不斷得到建構。美國著名美術教育家魯道夫•阿恩海姆曾說“從一個更寬泛的意義上說,有關一幅畫的表現內容的一切信息及細節,不僅增加了我們所了解的東西,而且改變了我們所看的東西。”美術以開放的方式,在自由平等的交流中認知和教化學生,同時組織和激勵學生,使學生能夠產生共鳴,從而使學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熏陶。因此,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從而在觀察、體驗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激發美好生活的信念和建立美好的生活熱情,樹立正確的人生信念,是美術公共課的一個主要環節。由于進校后的學生的藝術知識和素養普遍偏低,如果照本宣科的確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必須更加謹慎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最好能根據不同專業和水平的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課,同一節課在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側重點。其次,美術公共課所涉及的美術門類眾多,包含繪畫、雕塑藝術、建筑藝術、工藝和實用美術等方面,而各個門類之間有相對的獨立性,有的門類差別還很大,要想在教學時面面俱到,可以請一些專家搞有深度的專題講座,這樣既能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又能使學生接觸到更多的藝術思維和方法,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對藝術的認識水平,也對學生的審美及各方面素質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美術的最大特點是形象和直觀。這個特點在書本上是無法體會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參觀各種美術作品展覽和博物館,以及組織學生搞一些作業展、觀摩美術專業的學生作畫、欣賞室外雕塑和建筑等來達到直觀展現美術形象的目的。也可以組織學生回歸大自然,通過讓學生觀察、描繪大自然,使他們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學生真正懂得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含義。所以,美術公共課必須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把資源融入到教學的各個方面,貫串到整個教學過程中,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及創造力,才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總之,美術公共課的教學是學校美術教育的重要渠道,如果途徑單一,必然使廣大學生被拒之于藝術之外。只有不斷拓展實現美術公共課課程目標的途徑,全方位地疏通各種相關渠道,才能使更多的學生融入到藝術的天地當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充分體現美術公共課的功能,促進學生審美情趣和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美術教育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卻絕不是孤立的。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國現行的各科教材中,有許多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內容,剖析理論問題,甚至有些問題,只用語言文字符號難以表達,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了然,而且美麗的圖像又能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了美的教育。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一個人的智力因素,即觀察力、理解力、記憶力、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以及非智力因素(即思想、感情、道德、興趣、意志、性格、毅力、信心等)。這些,都是教育的基本內容。美育有助于智力的發展。藝術美感作為自由感受具有自由直觀的因素,有助于創造心理的形成。提高學生藝術素質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由認識走向創造的過程,僅僅靠科學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與藝術教育及其他方面的教育共同完成。另外,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和教師水平息息相關。因此,專業的教師隊伍是辦好美術公共課教育的關鍵一方面,美術專業教師由于受自身環境和知識結構的影響并不能把美術公共課的課程目標完全落實到位,因此,建立起一支專業的美術公共課教師隊伍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美術公共課教師,除了有精深的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外,還必須具備各種能力,如對不同專業和層次的學生的把握能力、課堂組織與管理能力、教學科研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