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幼兒教育與生活融合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為幼兒挖掘豐富的教育資源
幼兒每天進行的進餐、睡眠、散步、入廁、玩耍等例行活動充滿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這些活動不僅僅是滿足幼兒的生理需要,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而且通過這些活動蘊含了許多教育的因素,能夠引導和教育幼兒,促進幼兒自我服務能力、與同伴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因為生活是幼兒需求產生和發展的源泉,它們是幼兒每天都在進行的,使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教育的契機,能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豐富、掌握最基本的生活經驗;同時,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發生的頻率比較高,幼兒的興趣和需求會成為其主動學習的動力,因而,它與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直接相聯系,既有利于幼兒知識、技能的掌握,又有利于幼兒自主性、獨立性意識的形成。因此,作為幼兒教師,應該形成挖掘日常生活中豐富的教育資源的意識以及教育機智,發揮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價值。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隨機的進行教育,開展幼兒教學,使幼兒在日常的生活中使他們體、智、德、美等各個方面獲得較好的發展。
二、為幼兒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受到領域特點、社會文化、幼兒的年齡、心理因素和生活經驗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不僅包括五大領域的知識,而且還要與幼兒的已有的經驗聯系,不僅要體現出教育性,而且還要體現出趣味性、真實性,從而促進幼兒在身體、情感、社會性、語言、審美、認知等方面都得到發展。例如,在“我的祖國”教學中,引導幼兒對祖國標志(國旗、國徽、國歌、首都)、文化傳統、風俗習慣、英雄人物、名勝古跡的認識,不僅幫助幼兒增長了知識,而且幫助幼兒增強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為幼兒提供充足、直觀的教學材料
教師要因地制宜地從幼兒所在地選擇具有豐富性、有意義性并適應幼兒的年齡特征,適合幼兒發展水平的材料。這些材料能充分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能充分支持幼兒的自主活動和自主選擇,使幼兒獲得直接經驗和有意義的體驗。選擇的這些材料必須是安全的,避免幼兒在運用過程中對幼兒身體造成傷害。幼兒可以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己動手一些設備和材料,以發現客觀事物的變化及其關系的科學活動。它強調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的興趣,自主探索過程,使他們在整個過程中理解科學現象,培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探究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并從中感受到科學實踐帶來的樂趣,初步獲得感性認識,從而形成愛科學的美好情感。
四、為幼兒創造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對幼兒運動器官的發展,各種心理過程的發展,以至幼兒個性品質的形成都有積極的意義。游戲是在幼兒一日生活中除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活動(即:日常生活)之外的發生次數和所占時間最多的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教育應“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滿足他們多方面的發展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游戲的虛構性、具體性、自主性以及社會性等最符合并能反映幼兒的身心特征與學習特點,滿足了幼兒的生理發展、認知發展、社會性發展、情感發展和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游戲使幼兒的需要得到了滿足,而需要的滿足又給幼兒帶來快樂,快樂使幼兒對游戲活動本身產生興趣,興趣和快樂這兩種情緒體驗相互作用,相互補充進一步支持和促進了幼兒的游戲。因而,游戲是幼兒最好的學習途徑與方式。游戲是幼兒對自己生活經驗的再現,直接反映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的生活世界是創造的、可經驗的游戲世界。因此,幼兒的生活中,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外,他們還需要豐富的活動來充實。但由于幼兒的不成熟,很多活動無法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所以,教師要利用各種資源,廣泛開展室內外各種游戲活動。通過游戲活動,實現游戲教學目標。例如,在“玩紙箱”游戲時,教師鼓勵幼兒想象可以怎樣去玩,還有哪些更有趣的玩法,以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同時,幼兒在鉆、搖紙箱的過程中,鍛煉了他們的肌肉,發展了動作;指導幼兒把物品放進紙箱,大家一起抬,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總之,面向幼兒的多彩生活世界是幼兒園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它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符合幼兒園課程的特征,將有利于實現培養“完整的兒童”的幼兒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