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財務管理學科教學思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本文作者:田莉杰 張天旺 劉樹艷 單位:青島科技大學
一、現行高校財務管理專業面臨的挑戰
我國各高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雖幾經改革,對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做了嘗試性探索,但尚有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問題,表現突出的是課程設置上如何同步與超前多變的市場需求。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在財務管理課程體系及教材體系建設上取得了重大進展,各高等院校的會計學院或財務管理系都對其原先不規范的課程體系進行了改革,形成了以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初級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審計等為核心課程的新體系,但也有些專業課程的設置沒有及時跟上市場需求,缺乏超前性和先進性;財務管理專業的教育僅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缺乏邊緣學科的引入及其實踐能力的培養等現象仍很嚴重。
二、突出邊緣學科教育人才培養思路
1.確立邊緣學科教育的理念。邊緣學科教育理念的形成和確立,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學科越分越細,門類越來越多,確立突出邊緣學科教育培養的理念,就是要在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突破傳統的學科專業之間的壁壘,強調在更高的層次上溝通建立學科專業的有機聯系,著眼于知識的整體化和綜合化。
2.體現邊緣學科教育的專業特色。不同專業是需要不同學科作基礎的,而學科課程體系建設恰是專業可持續發展不可少的土壤。現代社會發展需要寬口徑、厚基礎,能運用多學科知識和方法解決復雜問題的人才。我國教育部頒布的專業目錄中,已經注意到了新型、交叉、邊緣學科的建立和發展。
3.突出邊緣學科課程的地位。根據培養目標,制定培養方案、安排教學計劃,課程設置上除強調知識的科學性和系統性,還要在課程體系中突出邊緣學科課程的地位,在學時、學分分配上,要保證邊緣學科課程的突出地位。
4.實現邊緣學科知識的傳授。邊緣學科課程分為兩類:一類是比較成熟無大爭議的邊緣學科,如會計學與計算機的交叉邊緣學科———會計電算化課程。一類是一些帶有前沿性質的、尚不成熟的專題性課程,如法務會計等。這些理論與方法的移植、多角度、多學科、跨學科的研究思路都可以納入課程教學計劃,并進行探究式的傳授和探討。任課教師有意識、有針對性地介紹相鄰學科的基本內容和方法,堅持系統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科學性與前沿性相結合。引導學生既要專注本學科領域內知識的掌握運用與發展,又要放寬視野,研究未來。
三、突出邊緣學科教育的財務管理新課程體系設計
課程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課程結構(體系)建設,專業課程的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建設等。其中專業課程體系的建立和專業課程的建設是課程體系建設中首要解決的問題。
(一)專業課程體系設計
1.提出三個核心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模式。即財務管理系列課程、金融系列課程、會計系列課程。該體系考慮了微觀的會計類課程設置,也包括市場乃至資本市場的宏觀經濟的課程。
2.推出邊緣學科課程體系。財務管理專業不僅需要會計金融、財務等專業課程、也需要會計邊緣學科教學的引入,會計邊緣學科不僅使財務會計學科理論研究領域拓展,更是多元化社會需求的結果,社會需求促進了財務會計教育的升級,也大大地推動了財務會計邊緣學科體系的建立。(1)加強與改進已有的三門邊緣學科教育,對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成本管理會計三門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手段根據培養目標做適當的調整。(2)推出三門熱門邊緣學科教育,增加稅務會計、金融投資學、法務會計等邊緣學科課程。其中稅務會計、金融投資學兩門課程的研究比較成熟,具備單獨開課的條件,法務會計,可作為專題課介紹和研討。
(二)加強邊緣學科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學分量
根據教育部1998年7月頒布的新專業目錄修訂教學計劃,形成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和體現“寬基礎、廣知識、強能力、高素質”的新課程體系。專業重點建設5—6門邊緣學科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并加大其學分,如財務管理系列課程中的財務管理包括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金融系列課程中的金融投資學;會計系列中的會計電算化、成本管理會計、稅務會計等。這些邊緣學科課程的學時和學分應占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30%以上。
四、課程體系建設的主要措施
1.修訂教學計劃,優化課程體系。明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重新修訂教學計劃,優化課程體系:(1)壓縮了專業課學時數。為學生留下更多的自學輔導時間,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2)形成了系列課程。調整課程結構,優化課程體系,增設拓寬基礎和專業口徑,反映學科前沿、創新能力培養的課程。將專業主干課分成三個系列進行教學,加強了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2.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通過重點建設5門邊緣學科,抓好這些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改革,特別是要增加反映近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新成果內容的新課程,或學科交叉的綜合課程等。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加強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索式、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電化教學和計算機輔助教學,重視教學手段的更新,積極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并進行CAI課件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