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舞蹈考級機制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本文作者:彭丹菲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2010 級舞蹈學研究生
芭蕾舞考級的創建為芭蕾舞教育在中國的普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填補了芭蕾舞業余教學的空白。這是芭蕾舞教育事業的一個創舉,也是從事芭蕾舞的老前輩們為中國芭蕾舞事業校外教育做出的又一貢獻。
由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于2004年開始籌備爵士舞與踢踏舞考級項目工作的申報和教材的編撰工作。當時,學會聘請北京舞蹈學院的爵士舞教師為主編,進行教材的構建和編寫。2004年底,1—2級教材基本成型,經過一年的實踐和修改,2006年,為了使教材進一步成熟,開始進行試教學。2008年5月,文化部批準了中國藝術職業學會的爵士舞、踢踏舞考級項目。
本套教材由德國帕洛卡舞蹈教育大學爵士舞教育表演雙碩士任璐女士主編,它結合中國青少年兒童學習舞蹈及身心發育的特點,以動作中力度的突出、身體的收縮張力、豐富強烈的節奏、情趣性、即興創作表演以及強調身體局部動作等要素,特別是注重情趣性,從編創修改的初期就受到了很多兒童和家長的喜愛。通過學習,可以使學生身體的各個關節、韌帶、肌肉等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在科學、系統的訓練體系中促進學生的生長發育,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在這些舞蹈考級教材中較為通用的主要有以下兩種。
“中國舞分級考試教材”該教材是由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教授孫光言組織編寫的于1986年開始著手創編,經過3年的艱辛探索與編寫,于1989年完成初稿,隨即投入考級實踐教學訓練考核中。并且把中國舞蹈訓練規范成普及型的分級考試教材。舞蹈的分級考試,簡稱“舞蹈考級”,在教材的立意、定位、結構、布局等方面均汲取了《英皇芭蕾舞考級教材》的范格,它歷經了二十余年實踐、斟酌、研習、調整、修訂,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套完整的國家級中國舞考級教材,如今的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已經是具有權威性、專業性、科學性、系統性、規范性、公認性的國家唯一標準版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
“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舞等級考試”中國舞蹈家協會迄今已有61年歷史,是中國各民族舞蹈藝術家組成的專業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舞蹈家、舞蹈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中國舞蹈家協會是文化部批準的國家級跨省考級機構。著名舞蹈理論家、博士生導師馮雙白先生親自擔任教材主編,集中全國優秀的舞蹈編導和教育專家精心編制。教材注重舞蹈素質教育,倡導“快樂、健康、科學”的舞蹈教育理念,以展現孩子自我風采為目的,把枯燥、緊張的考試變為孩子們熱衷參與的表演活動,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材共分10級,適用于4—17歲的少年兒童。
各門類舞蹈考級的應運而生推動了我國舞蹈教育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舞蹈教育的普及對少兒身心健康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首先,舞蹈考級使少兒舞蹈更加的規范化在舞蹈考級出現之前,少兒舞蹈教育沒有規范的教學方式及衡量標準,因此很多地區的舞蹈教學缺乏科學性;但在舞蹈考級出現之后,這種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舞蹈考級不僅是對少兒舞蹈水平的一種肯定,也是對舞蹈教師教學水平的一種認可。其次,舞蹈考級促進了舞蹈教學水平的提高。
舞蹈考級出現后,極大地改變各個地區舞蹈教師的教學水平,以保證少兒成功過級為目標,舞蹈教學從以前的無規范化教學日趨轉變為科學化、合理化教學。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兩面性,舞蹈考級也給我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考級會給人們帶來過強的功利意識。例如有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多掌握一門專業技術,不顧孩子的感受與意愿為孩子選擇各種培訓,而忽略了孩子的真正興趣愛好。舞蹈考級教師為了考級的通過率,而忽視了舞蹈的其他特質,給少兒帶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