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前舞蹈教學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教育觀念不斷更新與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教師認識到了藝術教育的重要,也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必須從學齡前抓起。許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學習舞蹈,希望通過這項才藝提高孩子的素質,幼兒舞蹈教育培訓事業也應運而生,發展后勁也很足。但是如何對學前兒童進行舞蹈教育,使學前兒童更好更輕松地學習舞蹈,使舞蹈教育向健康的、理想的、全方位的方向發展呢?本文提出了游戲教學法來對學前兒童進行舞蹈教育。 一、游戲式教學的概念及意義 顧名思義,游戲教學就是教師組織學生,在制定了某些規則的前提下,以游戲的形式教學。游戲教學不僅能夠把乏味的學習內容和枯燥的操練變成充滿樂趣的各種活動,而且能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發揮,從而更有效地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在舞蹈的教學中,可以將游戲作為課堂內容吸納于教學中,改變舞蹈教學中的強迫式教學方式和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讓兒童的創造天性在游戲活動中得到充分發揮。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采用游戲教學法能夠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對于學習舞蹈的興趣。幼兒由于自身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缺乏耐力、毅力,雖然容易對藝術活動表現出自發的熱情和興趣,但是這種興趣和熱情難以保持長久,而且往往停留在很淺的層次。要使幼兒愛上舞蹈,并且樂于上舞蹈課,只有在傳統舞蹈教學方法中,融入游戲因素,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讓他們感到舞蹈學習也是一種游戲,一種娛樂活動。 (二)游戲式教學法可以充分發揮兒童的主體性,滿足兒童自我表現欲望強烈的需求。兒童具有好動、好勝、模仿能力強的特點,而且具有強烈的表現欲,迫切希望得到老師、家長和周圍人的認同,而游戲式教學法則正好迎合了這一心理特點。將舞蹈動作的學習和練習鞏固融于游戲之中,讓兒童在情趣盎然的游戲中練習學習的動作,使他們樂于參與,也樂于學習,潛力和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 二、舞蹈教學游戲式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一)游戲必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 在采用游戲式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兒童的身心特點。在生理方面,兒童身體尚未發育完全,所能承受的的拉力較小,而且易疲勞,所以,教師在選擇游戲類型上要注意避免設置過多的挺胸收腹,站一位和腋蹲、控制之類動作,時間不宜過長。另外,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異的刺激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一個游戲再精彩,再有趣,如果教師在課堂一成不變地長期使用,學生也會失去參與游戲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時,必須要考慮游戲是否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以滿足學生的新鮮感和好奇心。 (二)游戲內容的趣味性 兒童之所以喜歡玩游戲,關鍵在于它的娛樂性和趣味性。采用游戲法教學,要求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以幼兒的眼光和思維來看待所要表現的事物,而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片面追求舞蹈技能練習,而是應該利用游戲,將變枯燥死板的訓練方法為輕松、活潑的學習活動。如在教“平踏步”時,教師可以不用念生硬的節拍口令,而是給自己和學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請一個同學扮演火車的頭部,其他學生們排成一排扮演長長的火車車身,在教師的指導下隨著音樂的節奏轟隆隆向前開。這既可以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去感受音樂與動作的美妙結合,又訓練了孩子們的節奏感。相對于死板的一、二、三、四按節拍做動作,使孩子們感到厭倦疲勞,這游戲化,形象化的教學特點,讓整個教學過程充滿樂趣,豐富了孩子們的想象里,提高了參與舞蹈訓練的主動性,從而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三)游戲開展必須具有目的性 游戲教學法的目的之一是使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達到某一特定的教學目標,因為有著極強的教學目的性,所以課堂游戲過程必須在教師的控制范圍之內。教師對游戲的選擇要和教學內容統一起來,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周密而細致地進行組織安排。游戲環節的設計是服務于一定教學目的的,教師要把握好游戲和教學之間的平衡,根據教學目標有選擇地安排幾個相關的游戲。當然,教師也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而忽視教學任務的完成,使整堂課變成一堂休閑娛樂課。 (四)游戲活動的競爭性 競爭性是游戲的又一顯著特點,它可以鼓勵學生全身心投入游戲中去,而且兒童爭強好勝的特點會使他們全力去爭取最后的勝利,為爭得榮譽而給出自己最佳的表現。同時,要在游戲中獲得勝利,有賴于同伴的幫助和合作,所以游戲在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集體榮譽意識,更可以使學生之間產生對彼此的信任感,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在舞蹈教學時,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教師根據各組同學的表現而給每組同學發小星星,獲得星星最多的小組則是本次課堂的獲勝方。實踐經驗表明,在開展競爭性活動的課堂中,兒童們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五)游戲開展必須具有獎懲性 在舞蹈的游戲教學中,一定要制定游戲規則和獎懲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課堂紀律,才能鼓勵學生參與到游戲中來。如:在游戲過程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可以獲得五星紅旗或者小紅花,表現不夠好的同學被減去五星紅旗或者小紅花,這樣,既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又能讓他們因為得到老師的關注和鼓勵而歡欣鼓舞從而保持對舞蹈的熱情。但是教師在實施獎懲時,要注意到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做到表揚公開化,批評私下化,絕不能在全班同學面前對某個表現不夠好的學生大聲責罵,使其對舞蹈的興趣和上課的積極性降低。 三、案例分析 南昌某一幼兒舞蹈培訓中心采用游戲法教傣族舞《金孔雀》。 (一)有關背景:該幼兒舞蹈班共16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九人,年齡為5~6歲,都比較活潑好動,且對音樂和舞蹈很感興趣。本次課的教學內容是使孩子們學會傣族舞蹈《金孔雀》的一些基本動作。#p#分頁標題#e# (二)游戲教學的準備道具準備:傣族筒裙,小背心,孔雀頭飾。 (三)課堂回放一:教師穿上傣族筒裙和小背心,頭上戴著鮮艷的孔雀頭飾,以優美的孔雀舞,隨著《金孔雀》的音樂導入課堂。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跳一段舞蹈,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猜猜老師表演的是什么動物?(教師表演) 生:孔雀。 師:嗯,真聰明,那你們說說老師哪個動作最像孔雀呀? 生:手勢。 師:小朋友覺得孔雀漂不漂亮啊?(出示孔雀圖片) 生:漂亮。 師:那你們想不想學小孔雀是怎么跳舞的呢? 生:想。教師給每個學生做了一個小孔雀的標記,讓幼兒扮演孔雀,愛模仿是幼兒的天性,在音樂的伴奏下,孩子們跟著老師惟妙惟肖地模仿起孔雀來。 課堂回放二:基本動作的學習是舞蹈的關鍵。教師在二、三部分將動作進行生動講解,并且形象地示范,幼兒難以掌握的動作,教師將其故事化,讓他們根據故事情節回憶動作。 師:剛剛小朋友是從哪里看出來老師跳的是孔雀舞? 生:手勢(學生做出手勢) 師:真不錯,有些小朋友擺的孔雀手勢很標準呢,但是如果要做一只有精神的,美麗的小孔雀,我們的手勢還要調整一下哦。(開始進行基本動作講解,形象地模仿動物,使學生對舞蹈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師:小孔雀很活潑,喜歡到處玩,那我們就來學下小孔雀是怎么走路的吧。(學習踮腳走,學生模仿) 師:大孔雀和小孔雀走路是不一樣的,請小朋友們看下大孔雀走路和小孔雀走路有什么不同。(教師立起前腳掌,學生開始模仿)。 課堂回放三:“三道彎”是傣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是本次舞蹈教學的重點。這個動作難點是幼兒出腿后膝蓋要往外轉,雙腿要彎曲并且出胯。在活動中,教師發現很多小朋友的腿是直的,在教師多次示范和強調后,效果不佳。教師便將動作要領編了一個故事。 師:有一天,小白兔出去玩(出腿),看見了一條水溝(膝蓋往外轉),它想跳過去,于是,一、二、三,跳(雙腿彎曲),哎呀,沒想到摔了個大跟斗,小白兔的屁股變成黑色的啦(出胯)。 生:笑(被老師講的故事逗笑,但是記住了故事的情節,于是跟著老師將動作練習一遍,效果比之前好了許多。) 課堂回放四:角色扮演游戲:教師扮演大孔雀,學生扮演小孔雀,伴隨音樂將舞蹈表演一遍。課堂回放五:在學生都掌握動作要領后,教師將全班同學分成四小組,輪流表演大孔雀和小孔雀喝水、嬉戲的場景,教師根據各組同學的表現而給每組同學發小星星,獲得星星最多的小組則是本次課堂的獲勝方。 該教師的游戲教學法有以下幾個特點:(1)該教師抓住了學生的對新事物好奇的特點,將形象的舞蹈通過模仿動物來展開,引導學生用心體驗小動物。通過形象生動地和有節奏的形體動作,讓學生比較主動自然集中了注意力,進入學習中。(2)該教師抓住學生愛模仿表演的特點,采用模仿性的形體舞蹈教學手段。學生模仿力強,形體靈巧,利用舞蹈小律動進行直觀的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 在這個案例中,體現了游戲教學的幾個原則。第一,設計的游戲適合學生年齡特點。5~6歲的幼兒主要是進行形象思考,模仿能力強,教師通過自己模仿孔雀,進行直觀的教學,而不是口頭傳授動作要領,使學生輕松地掌握了動作要領。第二,游戲內容具有趣味性。教師從一開始就與學生進行互動,慢慢將學生帶入情境中,使學生保持著高昂的興趣,跟隨教師不斷探索,具有豐富的趣味性。第三,游戲開展具有目的性,游戲的設計并不是漫無目的的,教師僅僅結合孔雀舞蹈的特點來設計游戲,通過扮演大孔雀和小孔雀,使學生領會打孔雀和小孔雀舞蹈動作上的差異;通過講故事,使學生明白“三道彎”動作的訣竅。 四、結語 舞蹈教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而舞蹈教育游戲教學法是教師與幼兒課堂互動的一種模式。游戲教學法要求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教學內容設計出靈活、有趣的游戲形式,注意形式新穎、多變,避免機械重復而導致的單調乏味,要始終保持學生旺盛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學到知識,又能享受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