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現代儀器分析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分析測試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分析科學。儀器分析是分析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21世紀分析化學發展的主流。但是,傳統的分析化學教學內容使得儀器分析課程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如只重視知識驗證,忽略技能培訓,教材相關知識更新速度慢,達不到儀器發展需要,而且今天,分析測試技術不僅要求操作者分析化學、光譜學、色譜技術、統計方法學及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技術,還要求具有相應軟件系統的使用、儀器的維護等技術。因此,如何利用現代的先進儀器設備真正為培養創新性人才服務是目前現代儀器分析實驗需要解決的問題。
新疆醫科大學從2005年開始對分析測試中心進行了大力度的投入和改革, 對中心提出了 “以人為本,提高綜合素質, 產學研相結合”的方針,要求中心定位于為教學和科研服務,面向全校開放。經過近6年的建設,特別是隨著日元貸款項目的實施和省部共建項目的開展,我院分析測試中心的儀器逐步完善,經過多年的儀器分析實驗教學和自身特點,中心在2008年針對各個層次分別以任意選修課、大學生科研創新計劃、研究生現代分析測試應用技術等課程形式,逐年逐步進行開設,并嘗試性地將問題解決(PBL)教學法引入儀器分析實驗教學,即發揮了測試中心在教學服務中的作用,同時又讓學生在實際使用分析儀器的過程中,學習分析儀器的原理、結構和操作方法,培養學生應用分析儀器進行物質成分分析和結構分析的能力。經過三年的積累,中心對儀器分析實驗教學做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對以往實驗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總結經驗,改革教學方法,完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全面發展。
一、教學形式改革
傳統的儀器分析實驗教學內容是依托于理論課的教學,每章或每個授課內容之后安排一個相應的實驗. 一個班學生在同一時間做相同的實驗,具體做實驗時,不知所措,實驗報告互相抄襲應付了事。但是,學生通過實驗課學到的不應該僅僅局限于這些,他們應該通過實驗課的完成,掌握實驗的設計方法,了解實際的科研過程,建立起一定的科研思想,這種能力和思想的進一步培養,才能適應對高等藥學人才的培養要求。
隨著研究生“現代儀器實驗技術”的開設,本中心建立了一套系統化、實效型的實踐教學新體系,以傳統手段與現代儀器相結合的教學形式,以問題解決(PBL)的教學方式進行實驗技能的培訓。采用掛圖進行簡單理論的講授;結合儀器講解儀器結構和操作技術,以認知儀器組成、掌握操作技能、建立儀器技術的方法學、技術應用等為主要教學內容,中心首次將現代儀器分析實驗改進為以10~12人為一組的小組化教學方式,每班分組后,進入測試中心的幾個技術組;各技術組有相應的1名教師負責實驗指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動手操作,操作時盡量使每個實驗小組的人數降到2-3人;完成教學任務后進行技術組間的輪轉。每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都有機會與教師直接溝通,及時解決遇到的困難與問題,通過實驗掌握操作技術獲取相應的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和結果討論掌握儀器分析的方法學,提高教學效果和實驗技能,同時增進師生間的交流,達到教學目的。充分發揮了測試中心的現代分析儀器在高校培養人才中的作用。
1.2實驗項目創新
現代儀器分析的特點是全部實驗幾乎都要采用大型精密儀器。而目前所看到的許多儀器分析實驗教材,其內容相當多是按舊儀器的工作狀態來編寫的,很難與中心現有的儀器完全相符,致使很多成型的實驗素材,不能很好的應用于實驗教學。因此,根據中心實驗儀器的配備,不斷總結實驗內容,根據儀器分析和藥學及相關專業的發展現狀,適時地調整教學內容, 把新儀器、新方法、新知識引入實驗教學中去,這樣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根據中心現有的大型儀器設備及目前應用較多的各種現代儀器分析方法、原理和實驗技術,我們開設了以光譜類儀器和色譜類兩大類儀器為主的技能培訓,光譜類開設了紫外、紅外、熒光、核磁共振技術培訓,色譜實驗中開設了高效液相、氣相色譜、高效毛細管電泳技術培訓共計7個項目。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盡量安排與專業性質有關的實際樣品測定。如有機化合物的紅外光譜分析及核磁共振波譜解析,對于加強學生對紅外光譜及核磁共振波譜儀的理解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解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再如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鹽酸小檗堿含量,包括標準品的配備、樣品的處理、方法的建立和驗證、結果的分析討論等各步驟都應讓學生全程參與,下一次輪轉學習熒光光譜儀是采用熒光光度法進行測定,不同方法間橫向對比,分析其優缺點和適用性,使學生綜合的接受知識。色譜類實驗則在學生原有的理論基礎上要求學生會對儀器結構、色譜柱、檢測器和測定對象進行比較,會看色譜圖和保留時間,會計算分離度,初步學會所用的GC-2010氣相色譜儀、Waters 2690高效液相色譜儀。通過一系列的講解和實際操作,激發學生實驗的積極性。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師資力量培養
良好的儀器設備,有利于得出準確的實驗數據;而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提高,有益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中心堅持分年度、按計劃將教師送往內地單位學習現代儀器分析的最前沿技術,積極參加儀器廠家組織的儀器培訓,使中心教師能更加全面的掌握各類儀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術、應用技術和維修維護。我們實行一臺儀器一位教師負責的制度。由于每位教師都是針對一種儀器長期給學生講解,故對自己負責的儀器都非常精專,當儀器出現問題時也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經過2-3年的技能培訓再進行儀器輪轉,可以使每位教師都能夠對各種儀器熟知和掌握,達到既精于各種儀器,同時又能重點突出。
中心還組織全體人員積極配合大學生科研計劃積極申報課題,通過課題計劃實施,培養具有科研能力,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科研素養。#p#分頁標題#e#
1.4課程考核模式
在開課模式、實驗內容和教學方法均有所改革的前提下,我們對實驗課程的考核方法也做了相應的調整。以往的成績以實驗報告為主要評分依據,報告寫得越完美得分越高,這也是導致學生互相抄襲的另一原因。而中心對現代儀器分析實驗課程的考核以操作成績和報告成績相結合進行最終評定。
由教師給出實驗方向,同學組成設計實驗小組,根據以往所學實驗知識,自己設計實驗劑量及實驗方法等,寫出具體實驗項目計劃書,經教師審批,切實可行通過,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我們制定了評分細則,將分值分解到各個細目中,如稱量、溶液配制等具體細節分別給予賦分,操作規范化、原始數據的記錄、數據處理、結果分析與討論等。這樣學生在每一步都會認真仔細,如果標準曲線未達到實驗要求,即可預約時間來實驗室補做實驗。這樣的計分方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培養自己動手實驗的能力;同時,使學生懂得實驗中團隊協作的重要,分工合作,遇到問題一起想辦法,協調溝通,解決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二、小結
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儀器分析實驗課程的教學重點也應該適時改變,將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作為教學改革的立足點。為此,我們將不斷完善儀器分析實驗教學中的各個方面,通過在全校范圍開設現代儀器分析培訓課程,注重學生科研能力的訓練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通過實踐教學擴大學生知識面, 通過實驗室開放和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培養學生科研能力,通過學生直接參與來源于國家級、省部級的項目,嘗試這些工作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科研思維能力、實驗操作技能。真正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知識,使之能夠更好的體現我校的教學宗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戰略思想。
參考文獻:
1、汪爾康.21世紀的分析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0: 11-13.
2、吳育廉.柯行.淺談儀器分析實驗教學的改革. 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7, 23 , (5 ) :10-11
3、付志鋒.周全.藥學專業儀器分析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9,11(1):42-43
4、張治國.鄭永紅.開放專業實驗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 .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 ,24(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