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干部培訓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各級干部培訓校院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分析
受各種條件制約和影響,校院信息化建設水平參差不齊,與干部教育培訓的內在需要和校院自身發展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亟需解決。
(一)信息化建設層次低、不平衡校院信息化建設經過多年努力,有了比較大的發展。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地市級甚至是縣級黨校的信息化建設水平高,建立了門戶網站、高速校園網和數字化圖書館,辦公自動化程度高,實現了教學科研資源共享。但從總體看,校院信息化建設尚存在層次低、不平衡的現象,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校院和大部分的市縣級校院對信息化建設投入經費少,各種設備陳舊老化,性能低下,故障率高。這種狀況已不適應校院現代化教學的需要和新形勢下大規模培訓干部的要求。
(二)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平衡。校院信息化建設水平的高低與領導的重視和資金的投入是緊密相關的。一方面由于干部培訓校院系統的特殊性,校院經費主要靠地方財政撥款,在經濟欠發達的縣級干部培訓機構,受地方財政制約,經費撥付和保障都比較困難。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缺乏認識,致使校院信息化建設長期處于無總體規劃、無專門人員、無專項經費狀態,信息化發展步履維艱。
(三)信息化建設的專業人才不足。基層校院不少教師隊伍的專業結構大都是人文社會學科,有的是從中小學的教師中調入,特別是一些年齡偏大的中老年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掌握和應用能力不強,而基層學校又沒有從事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和維護的專門技術人員。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校院的信息化建設,使得一些效果很好的教育、教學軟件不能在干部培訓教育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使用。
(四)信息化建設的資源開發不深。一是硬件、軟件沒有同時開發利用,重計算機硬件建設,忽視軟件的開發和利用。二是對硬件的管理和使用缺少專門管理,沒有實現硬件設備的維護更新、軟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信息資源共享之間的協調發展。三是沒有將遠程教學網、校園信息網、數字圖書館等三方面的建設整體推進,協調發展。遠程教學網的建設也只是簡單地接收中央或省級院校的遠程視頻課。
二、加強各級干部培訓校院信息化建設現實意義及其路徑選擇
(一)信息化建設是干部教育培訓方式創新發展的現實需要
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視干部的教育培訓。在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把干部的學習和教育培訓作為推進黨的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來抓。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校院培訓的主體和客體以及培訓的目的和任務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培訓主體來看,最顯著的變化是干部隊伍的文化素質和學歷文憑都有了大幅度提高,現在的干部培訓顯然不是為了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提高學歷教育。而培訓客體的巨大變化,則表現在由過去口頭式的、單一的宣傳小冊或幾本簡單的哲學課本作為培訓教材,向以網絡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人們隨時都可以在互聯網上接受到各種信息和學到各種知識的轉變。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2]。這就要求各級干部培訓校院必須以更寬廣的視野、更科學先進的培訓方式方法和手段來適應這種變化了的客觀實際。
(二)信息化建設是干部培訓校院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
為了適應新形勢和加快自身發展,各級干部培訓校院必須加強信息化建設。首先,信息技術促進了干部培訓教育教學模式的轉變。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干部培訓的教學方法已經實現了從過去那種以“一張嘴巴、一疊講稿”的“滿堂灌”為特征的單向灌輸,向以研討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擬式、菜單式、體驗式教學的雙向互動的轉變。其次,干部培訓市場化條件下的信息化建設對提升校院自身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干部培訓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從事干部培訓機構的不再是只有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等幾家校院。雖然這些校院的比較優勢在于干部培訓都是以行政調訓的方式進行。但這決不意味著,社會上其他培訓機構就沒有競爭力了,比如他們實行的社會化選學(菜單式選學)等就頗有競爭力。社會化選學采取的是學習時間彈性化、課程供給菜單化、機構選擇市場化、干部參學自主化、經費投入多元化、培訓效果評估化等多種手段和措施,較好滿足了干部履行崗位職責和個人全面發展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很受歡迎和好評。由此可見,作為干部培訓主渠道、主陣地的各級干部培訓機構,必須牢固樹立憂患意識,加快自身發展,加大以信息化為代表的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力度,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三)信息化建設是共享干部培訓資源不可或缺的重要平臺
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盡管培訓的對象和重點各有不同,但教學和科研始終是黨和政府賦予的兩大基本任務。沒有校院自身的信息化,就沒有干部教育培訓的信息化。在信息化時代,干部的培訓需求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培訓內容通過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媒體形式全方位地展示出來,這些方法的交替使用能將深奧的道理淺顯化,使平淡枯燥的理論教學更加生動形象。過去校院教師從事科研工作大多從書本、報刊和文件上獲取信息,來源比較狹窄,且時效性較差,這給基層校院開展科研工作帶來諸多不便。而借助信息化建設建立的平臺和渠道,比如可以從中央和省市校院、國內其他高校數字圖書館、或者從各大網站上獲取最新的資料信息,這就為基層校院教師開展教學和科研活動,提供大量及時、準確、豐富的信息和資料。因此,新時期干部培訓校院的信息化建設,作為加快校院自身建設的重大引擎,必須按照總體規劃設計,以加大資金投入為基礎,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支撐來進行,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校院信息化建設的新路子。
(一)制定總體規劃
當前,干部培訓校院系統的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應主要以遠程教學網、校園信息網和數字圖書館三大建設為重點。結合校院的實際情況,包括資金投入、人才配備和網絡的安全性、擴展性等情況,因地制宜地設計網絡平臺的框架結構和近、中、長期實施規劃。其中,遠程教學是利用通信、網絡、多媒體、計算機設備和技術,使人們不受時空限制獲取最佳的教學資源,通過信息化手段得到良好的教育培訓的重要手段。設區市校院要建立中央一級校院遠程教育B級站,縣級校要普遍建立C級站,這樣可接收中央校院傳送的內容,包括形勢、政策、國情等教學科研信息及其他有關信息資料。同時還可通過本信息系統技術和設備進行課堂現場提問、發言與討論,從而實現縣、市級校院與中央、省級校院的信息資源共享。校園信息網是實現縣、市級校院教學手段信息化、現代化的基礎設施。校園信息網建設要以滿足當前教學科研工作的實際需求為基礎,適當超前發展來確定系統的建設步驟和規模,使校園信息網貼近本校教學科研與行政管理工作實際,在網絡平臺上以信息化方式進行教學和處理文件等,實現校院教學與辦公現代化和無紙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辦公成本。同時建立網上數字圖書館,通過上網查閱圖書資料,獲取所需信息。目前省級干部培訓機構VPN專網已向市級校院開通,通過VPN專網接入省里校院數字圖書館,從而實現全省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享。
(二)加大財政投入
眾所周知,進行信息化建設需要黨委、政府及各主管部門和各級干部培訓校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加大資金投入,要走融資形式多元、渠道多樣的路子,不僅要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項目、資金、政策支持,還要立足校院自身,拓寬辦學思路,擴大辦學領域,提升辦學層次,讓更多的人到校院學習培訓充電提高,為院校信息化建設開辟新的融資途徑。
(三)培養引進人才
校院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而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在人才。由于歷史和體制原因,目前不少校院缺乏信息化方面的專業及管理人才,而校院在職教職員工對信息技術的掌握和使用程度也不是很高,人才成為制約院校信息化建設的一個瓶頸。因此,一要以積極引進計算機專業復合型人才來加強專業隊伍建設。院校應該成立信息化建設的專門機構或信息中心,配備專業計算機或信息管理教師,負責校園網、遠程教育網、課堂及辦公設備的管理維護,保證信息化網絡電教設施高效、安全、有序地運行。二要加大培養力度,以提高全體教職工應用信息的意識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為著力點,增強大家緊迫感和憂患意識,自覺學習計算機知識和網絡技術,鼓勵支持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提倡用現代信息技術管理學校各項事務,實現辦公現代化。
信息化時代的信息技術正在對人們傳統的生活、工作、思維方式產生深刻影響。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各級政府、各類企業都開通了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所有的高等院校都采用網絡教學手段。各級干部教育培訓校院作為黨和政府培訓各類干部的主陣地、主渠道,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既是適應時展的潮流,滿足新形勢下大規模培訓干部的需要,更是新世紀黨的干部教育培訓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本文作者:謝清斌 單位:三明市社會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