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國防生法制教育理念培養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目前眾多院校將國防生與普通學生集中進行教育培養,從而忽視了國防生作為特殊群體與普通學生的區別,國防生與普通學生在法制觀念上的差別并不明顯,表1中國防生和普通生認為,憲法和法律在各種社會行為規范中享有至尊地位的比例分別為71.92%和73.56%,兩者對社會行為規范中究竟誰占據至尊地位的認識相差較小,而相對于普通生,更多的國防生則認為黨的政策和章程享有至尊地位。國防生長期接受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其紀律觀念強于普通學生并不意味著國防生的法制觀念就強,而這一點恰恰也是國防生加強法制教育以提高法制觀念的原因之一。國防生在校期間不但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且還要參加各種必要的軍事、軍政訓練,這一系列舉措培養了國防生基本的軍人所具有的某些素質。在國防生教育中,政治素質處于首位,而政治素質中也灌輸著各種法律對軍人的基本要求,如《國防法》、《現役軍官法》、三大條令等對軍人權利義務的規定就是最好的例證,國防生憑借著這種政治素質也能夠分辨是非。但是,國防生一旦遇見具體的法律問題或者基本的法律常識時卻沒有辦法用政治素質來辨別。表2中具體問了法律對公民一般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問題,除了16.34%的國防生答對之外,83.66%的國防生所回答的均是錯誤答案,這從正面反映出國防生法律知識的欠缺,遇見具體問題時只能憑主觀愿望去回答,其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
許多國防生主觀認為,只要嚴格遵守部隊的相關規定就可以,沒有必要學習眾多法律知識。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法律知識的學習和儲備有助于國防生法律意識和法律信仰的提升。當前,我國國防生法制教育的內容主要是由部隊的一些規章制度來進行自覺的調整,這就使得國防生的法制教育沒有一個系統的過程,缺乏整體性和連續性。這些因素的影響使得國防生法律信仰的形成比較艱難,目前其法律信仰仍未建立(表3)。表3中當問到了對我國法院公正判決的信心時有52.22%的國防生沒有信心或者說不清楚,這一點明顯可以看出一大部分國防生對司法機關公正判決持懷疑態度,盡管其未真正涉訴,體現出國防生法律信仰的缺失。而大多數國防生在做出某一行為時主要還是基于自己的道德標準。
高校與駐校選培辦共同培養和教育是國防生教育理論體系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法制教育同樣不可避免。國防生平時的法制教育主要由高校和駐校選培辦共同負擔,但其分工上稍有不同,主要體現在法制教育的內容和時間上。高等院校對國防生的培養教育與普通學生基本一致,將普通學生與國防生納入統一的教育范疇,統一對其進行法制教育。其教育的內容主要涉及的是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民事法律法規以及刑事法律法規。駐校選培辦則專門針對國防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以及部隊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教育和培養,有些駐校選培辦由專門負責法制教育的干事負責組織實施。當前國防生法制教育依然不夠完善,駐校選培辦對國防生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太夠,缺乏具備專業法律知識的相關主管干事和教師對國防生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法制教育。駐校選培辦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大多數是請外校的法律專業的老師或者軍隊內部兼職教授進行法制教育和宣傳,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較為單一,教育內容無法與國防生的學習和訓練生活有效結合在一起,無法調動國防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國防生法制教育與普通學生法制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差別不大,無法讓國防生明確樹立法律信仰和法律信念的價值和意義。法制教育上師資的缺乏無疑是當前國防生法制教育的瓶頸,各個高校與選培辦在聯合培養和教育上的聯系還不夠緊密,無法形成聯動效應。
我國國防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探究
國防生法制教育與普通生法制教育相比似乎更具有挑戰性,其任務更加具有艱巨性。當前我國普通大學生法制觀念和法制教育問題依然很嚴重,全國大學生違法犯罪的案例觸目驚心,其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的淡薄程度讓整個社會為之汗顏。血的教訓使得各高校逐漸加強和重視起大學生法制教育問題。國防生作為普通大學生,其同樣也面臨著各種問題,法律意識的淡薄同樣也會致使他們因為違法犯罪而離開國防生隊伍甚至留下終生遺憾。加強和重視作為普通大學生和后備軍官雙重身份的國防生法制教育,就必須明確當前國防生法制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而為國防生法制教育問題的更好解決提供相關的對策和建議。國防生法制教育關系著我軍依法治軍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程度,國防生素質的高低,特別是法律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我軍吸納怎樣的人才補充到基層部隊中去。目前,我軍大學生士兵越來越多,部隊法制化建設邁向了一個新臺階。如果國防生法制觀念和意識淡薄,如何才能適應部隊法制化建設的發展進程。國防生在校期間,自身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惑,各高校和選培辦忽視國防生這一主體的特殊性,加強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與法制教育的區別。法制教育的核心在于法律信仰的建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僅僅在于要求國防生嚴格按照軍隊的規定辦事,忽視了對法律精神和理念的養成。
駐校選培辦和高校由于合作機制問題,其分工中缺乏專門的法律專業師資力量,沒有專門的法律干事對國防生進行系統的法律知識講解以及法制教育。在平時需要對國防生進行法制教育時,只能依靠當地的軍事法院的軍事法官或者軍內的相關法律工作者,缺乏專門的人才隊伍。各個高校尤其是綜合類大學,其師資力量相對較為完善,然而缺乏了解和熟悉軍事法律法規的專業人才,法學院的老師只能就民事或者刑事等方面對國防生進行普通生活中所需要的法律知識的傳授,但依然缺失了特殊主體所應該熟悉的軍事法律知識。人才隊伍的不完善給國防生法制教育帶來了嚴重的問題,這也同樣是駐校選培辦不重視或者忽視國防生法制教育問題的原因之一。國防生法制教育主要采用集中授課的方式或者專門對相關法條進行枯燥的講解和記憶,各個高校將國防生與普通學生集中進行法律知識的宣講,集中體現在對法條的具體規定進行的詳細闡述或者播放相關犯罪類型的視頻警戒大家。法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單一使得國防生無法充分培養起對法律知識學習的興趣,僅僅是為了完成駐校選培辦或者學校的任務,幾乎沒有實質效果可言。教育方式單一的另一體現是沒有建立長效的交流和咨詢機制,法制教育不僅僅是傳授法律知識以及法律對于某一件事情如何規定,這些除了法律專業的學生熟知外幾乎沒有哪一位學生專門進行系統的學習,而交流和咨詢機制的建立則可以為國防生法制教育以及法律信仰的建立提供交流平臺,目前我國各駐校選培辦還沒有建立具體的法律咨詢平臺。#p#分頁標題#e#
國防生作為特殊主體必然要特殊對待,國防生法制教育的內容就不能僅僅局限于普通大學生所熟悉的法制教育內容,而且更應該拓展一些今后任職所需要的軍事法律法規。當前,我國高等院校對國防生的法制教育內容與普通學生基本無異,各個駐校選培辦主要圍繞“三大條令”、《現役軍官法》、《國防法》進行學習,但仍然不能涵蓋一些重要的軍事法律法規。法制教育內容缺乏系統性,教授的內容大多數是分散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內容體系。國防生法制教育內容的不完善、不系統最終影響的是國防生法律信仰的建立,無法實現國防生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凸顯法制教育的功能。國防生法制教育體系和制度的不完善導致各駐校選培辦沒有建立法制教育的長效機制,因而其教育的時間并不固定。國防生法制教育基本是按照上級的安排或者是每學期組織國防生聽取軍內的法制教育報告或者講座,以此來完善國防生法制教育。然而教育時間的不固定無法達到法制教育本應由的效果,時間的不確定和不固定成為國防生法制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國防生培養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依靠軍地雙方的共同努力,即軍地聯合培養模式。然而,由于國防生培養僅僅經歷了10余年的發展,駐校選培辦和高校聯合培養機制依然不夠完善,導致雙方無法一起用力。高校認為國防生以后是為部隊服務,應當由駐校選培辦擔負主要的培養責任;而駐校選培辦則認為國防生的學習生活主要是在高校,因而高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雙方在培養問題上尚沒有較為明晰的界限,這也是國防生法制教育問題存在的原因之一。國防生法制教育存在著諸多問題,究其原因則主要有兩點,即國防生培養模式的不健全和國防生法制教育理論的不完善。這兩點因素直接決定了國防生法制教育上的諸多問題。我國國防生培養雖然經歷了10余年的發展,但比起西方國家依托普通國民教育培養軍隊人才制度幾十年的發展依然較為年輕,許多地方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國防生法制教育問題。盡管各駐校選培辦盡力完善國防生的培養和教育,為部隊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但由于國防生培養的目標多樣化,無法按照一個統一的模式去培養,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國防生培養目標的需要進行教育。國防生的培養只有大學四年時間,而國防生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不僅僅限于法制教育,如何能健全國防生培養模式,使得國防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樹立法制信仰和信念亟待探究。
國防生法制教育被作為國防生培養的邊緣學科(實際上應該處于主要學科),其理論研究和創新相對較慢。當前我國研究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專家和學者較多,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著作和論文。然而針對國防生這一特殊主體,其數量和規模相對較小,并沒有充分引起學者們的注意,因而研究的學者相對較少,國防生法制教育理論并未形成完整的體系,目前處于空白狀態。缺失法制教育理論的指導,同樣是國防生法制教育問題存在的原因之所在。國防生法制教育理論的完善和實踐相結合是法制教育問題解決的根本需要,因而國防生法制教育問題的最終解決依然需要國防生法制教育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加強我國高校國防生法制教育的對策探究
面對我國高等學校國防生法制教育的現狀和問題,通過對調查問卷以及存在問題的原因的分析探究,筆者從五個方面來研究國防生法制教育的對策。國防生作為普通高等學校的特殊群體,對他們的法制教育有別于普通學生,對他們的法制教育關系重大,直接關系著我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進程,對國防生進行系統全面的法制教育最終需要駐校選培辦和高等學校的聯合培養和努力。國防生的培養教育關系著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發展,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駐校選培辦和高校各院系作為國防生培養的主陣地,應該不斷更新培養觀念,順應部隊的實際發展狀況和需要,緊跟時代潮流,為部隊培養一流的人才。在法制教育方面,駐校選培辦和各個院系也必須充分認識到自身承擔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敢想、敢干、敢于創新,改變以往順其自由發展的培養模式,緊緊跟著新軍事變革對軍隊人才的總體要求走。此外,還必須充分認清國防生法制教育與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從本質上厘清兩者的差異,防止將兩者混為一談。對于國防生法制教育問題,院系和駐校選培辦宣傳法制教育從自己做起,努力改革工作思路,提高我國高等學校國防生法制觀念,適應新時期部隊發展的實際需要。駐校選培辦應該下放自己在培養中的角色地位,多與院系溝通交流,讓各培養院系認識和領悟到當前軍隊對人才的具體要求。
駐校選培辦應該積極選擇精通法律的干事作為國防生的法律咨詢和法律教育老師,為國防生不定時地提供法律咨詢和經常性地開展法制教育工作。主管法制教育的干事應當制定完善的法制教育計劃,定期為國防生進行法制教育。高等學校要加強對師資力量的整合,加大對專職教師的培訓力度。首先,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努力改善師資隊伍結構。學院培養工作要突出重點。要與學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的選拔培養工作相結合,要以中青年骨干為重點,更新和拓展知識結構,全面提升整體素質和學歷層次。②其次,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學院教師隊伍中的青年教師越來越多、培養費用也會越來越高。隨著需要培養的人數越多,經費必將捉襟見肘。為此,學院領導必須從戰略高度重視師資培養工作,保證師資培養經費預算單列、專款專用。再次,堅持以教學為本,注意教師教學研究水平的提升。學院的師資隊伍培養要圍繞教學來進行,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出發點和歸宿。教師教學研究水平的提高可采取如下途徑:首先,創造各種學習條件,如:講座、研討班、教育理論學習班、教育技術培訓班等,促使教師提高教學研究水平。其次,制定各項政策來進行引導,如:任命一批教研能力強的教師為主講教師,并提高相應崗位的課時補貼;在教師職稱評審和考核中對教學研究水平提出明確要求,教學成果和教學研究論文與科研成果和論文同等對待等等,積極鼓勵教師提高教學研究水平,充分肯定教師的教學研究成果,使提升教學研究水平變成教師的自覺行動。③
對于國防生法制教育的方法不能僅僅局限于講授各種法條和課本知識,面對國防生的各種困惑,高等學校可以憑借其優勢的教育資源開展法律咨詢活動,為國防生答疑解惑。高等學校法學院要發揮專業優勢,積極開展法律咨詢活動,既能夠為全校師生解決一些實在的問題,更能夠普及法律知識,鍛煉自己的法律技能。駐校選培辦還可以和法學院或者當地法院或者軍隊法院聯手,組織國防生去模擬法庭或者法院參觀或者聽取庭審,通過實實在在的案例從中汲取各種法律知識和經驗教訓。此外,還應該積極與所在軍區的軍事法院或者軍事檢察院聯系,邀請一些知名軍事法官或者軍事檢察官為國防生定期做法制教育報告,讓國防生們了解現在以及以后步入部隊后應該注意的問題。總之,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高校和駐校選培辦要集思廣益采用多種方法根據國防生培養的具體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動。國防生作為高校特殊群體,既要接受學校的普法教育,學習各種法律知識,而且也要接受各種軍事法律法規的學習。首先,高等學校要集中針對國防生特點展開法律法規的教育。高校既要積極填補大學生普遍存在的法律盲區和誤區,更要考慮到國防生特殊群體以后面向部隊發展的需要展開教育,合理設置教育內容,實現最大化的效益。其次,駐校選培辦要積極組織國防生集中學習軍事法律法規,包括《國防法》、《兵役法》、《現役軍官法》等等,同時還要積極學習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將法制教育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輔相成,在法制教育中,既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發揮道德對人的思想和行動的引領作用,同時也要發揮法律對人的行為的強制規范作用。兩者相結合才能最大作用地提升國防生的法律信仰。此外,國防生法制教育內容缺乏系統化構建,這就需要各駐校選培辦積極培養軍事法律干部,提升干部的理論素養,研究國防生法制教育理論,將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構建完整的國防生法制教育體系。教育時間的安排應該和平時上課一樣,而不能僅僅安排在寒暑假期,否則無法在教育中形成長期的有效機制。#p#分頁標題#e#
國防生的培養最終所依靠的力量是高校和駐校選培辦的聯合培養,兩者的聯合程度直接決定了國防生培養的效果,信息的交流溝通機制是聯合培養的瓶頸問題之一。駐校選培辦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并不是特別緊密,雙方信息的溝通程度并不通暢。雖然國防生培養制度僅有10余年,但是各個高校與駐校選培辦應當積極協商和探討今后國防生培養的方向和目標,總結過去的經驗和教訓,積極策劃和規范今后國防生培養的模式。筆者更堅持駐校選培辦和高校的聯合培養模式應該以合同的形式將雙方的權利義務確定下來,使其合作培養法律化、制度化、規范化。駐校選培辦和高等學校要積極協作,清醒地認識到國防生培養工作的重要性。針對國防生自身的特點,軍地雙方又要合理規劃,科學的制定國防生教育學習和軍政訓練的詳細計劃,并隨著時間和具體實踐的變化而更新。(本文作者:張燁 單位:西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