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材料化學人才的培養路徑,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作者:王珊 黃怡 鄭敏燕 黃四平 單位:咸陽師范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
1教學手段的多元化教師采取多元化手段,通過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使得單位時間內學生獲取的材料化學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并利用互聯網進行師生互動的嘗試。適當地以聘請學者為學生做專題報告等更為靈活、涵蓋更為廣泛的方式進行教學。也可以采用科學實驗、社會實踐、讀書報告、課題研究等形式進行知識的熏陶。這樣即能突破教材內容的限制,又能改變一味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增大課堂討論的比重,竭力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研究型學習中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和個性需求,參與到最適合自己專業特色的科研訓練中,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
2開設專業綜合性實驗,整體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材料化學具有化學以實驗為特色的特點,因此可以設計綜合性實驗,來整體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如可以將教師的科研成果進行精選、轉化為大型綜合性實驗,從而使得材料化學學科的人了解到學科的發展前沿。另外,綜合性實驗還可和本科生畢業論文進行銜接,從而使本科生與研究生階段的培養順利銜接,也使大學生能迅速接觸到學科前沿領域。形成了“知識、能力、素質”并重,“寬、專、交”結合,“多通道、多規格、模塊化”的教育模式。例如,江蘇省第二屆的科研訓練項目三位同學在大三時自主制定了新穎的研究方案,積極申報立項,最終被確立為南京理工大學本科生科研訓練重點項目,并獲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立項資助。申請中國發明專利一項。
3不斷完善科研訓練的實驗條件科研訓練使學生按照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模式,重視本專業理論的研究,重視應用技術研究和技術創新,開展工程化技術研究,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通過開放實驗及參與相關項目強化了對學生的技能培養。而且可以打破專業的界限,將不同專業進行有機結合,將研究出來的科研成果進行模擬市場轉化與推廣。在此模式下就能夠培養出“厚基礎、寬口徑”的、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材料化學專業應用型人才。
對材料化學本科生參加科研訓練的建議
1拓展知識面,提高水平要參加科研訓練必須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水平。科研訓練需要吸收更多的勤于思考、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參與到科研訓練中去。在科研訓練中要遵循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實施原則,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大學生的科研訓練納入學生綜合素質的考評中,對取得成績學生進行表彰,也要可考慮對成績特別突出的學生給予物質獎勵。材料化學專業的學生在參加訓練項目中,有意識地與化學、應用化學相結合,即可以使資源得到優化利用;同時跨專業的科研訓練,有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交叉學科的研究認識。
2鼓勵學生自主立項鼓勵學生自主立項是提高科研訓練質量的一個好方法。學生在自己的知識結構上,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立項,這樣必然會通過自己的能力完成科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獲得成就感。如果是指導教師立項要充分將項目和學生的知識結構結合起來。
3將科研訓練和畢業論文相結合本科生在高年級的時候參加科研訓練,即可以提高自己實驗動手能力,也可以將所學到的知識綜合運用。尤其到本科畢業的最后一學期,學生要忙于做畢業論文和找工作,容易分散精力,畢業論文不能按時完成。而科研訓練有一定的難度和新意,完全可以代替畢業論文。這樣既參與科研訓練,而且最后的成果還可以作為畢業論文材料,一舉兩得。
結論
科研訓練即可以加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材料化學專業學生拓寬知識領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