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生安全論文:大學生安全教學建議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本文作者:林桂紅 單位:廣西教育學院政治經濟系副教授
目前黨和國家對高校大學生安全問題十分重視,把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納入了社會主義法治軌道,在《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若干規定》《高等學校校園秩序管理若干規定》《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試行)》《高等學校內部保衛工作規定(試行)》等法規中,明確規定了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職責,規定了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權利和義務,依法治校,維護高校大學生的安全和合法權益,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高校大學生安全的高度重視。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改革發展的需要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多種形式的辦學模式,多個校區的管理方式,高校后勤社會化的發展,對高校安全管理要求更高,管理難度更大。主要表現有:第一,高校擴招造成安全管理工作難度大。隨著高校的擴招,人數的增多,學生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消防安全、環境安全等安全隱患也相應增多,加大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難度。第二,校園環境的復雜化。一是校園周邊環境的商業化。高校周邊商業的繁榮,便利了師生的生活,但也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影響:各種噪音嚴重,干擾正常的教學生活;網吧游戲,誘引學生賭博;不法之徒穿越校園,尋釁鬧事。二是高校后勤服務社會化。高校后勤服務體制改革無疑是一件積極的舉措,但也導致了社會閑雜人員涌入校區,從而造成了校園安全管理的難度。
總之,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促進了高校的大跨度發展,同時給大學生安全管理增加了難度。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高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這樣才能適應高校改革的需要,保證高校教育科研的順利發展。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大學生是國家明天的棟梁,做好高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國家明天才有希望。隨著高校改革的深化,開放型的校園發展,使得校園與社會的相互滲透,校園安全管理日趨嚴峻。主要表現有:校園周邊治安令人堪憂,校園斗毆時有發生,酗酒現象嚴重;偷竊現象時有發生;違反校紀校規不斷增多。在這些事件中,大多數當事大學生對事故的發生沒有心理準備和防范意識。此外,當前大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比較薄弱,主要表現在:一是安全法律意識薄弱。一些大學生在受到不法侵害時,不懂得保護自己,遇到問題沒有尋求學校保衛部門幫助或及時報警。二是安全防范意識薄弱。大部分大學生社會閱歷少,思想單純,缺乏對社會復雜性的認識,容易受騙上當。三是生活安全防范意識薄弱。比如違反宿舍安全管理規定,違章用電,對貴重物品不妥善保管,出門不鎖門關窗,造成各種安全隱患。因此,必須加強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使他們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這樣才能使他們安全、安心在校學習,健康成長和發展。
大學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教育要與學校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校規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等緊密結合。當然大學生安全教育也有其特定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國家安全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開放式教育不斷擴大,國際科學合作關系日益增多,使高校在國家安全工作面臨著新的情況和問題,為了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自覺抵御敵對勢力的思想滲透,應該加強大學生三個方面的教育:抓好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要結合中國的歷史,聯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行各業取得的巨大成就,激發大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對黨和國家的向心力。抓好法制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守法意識。在教學和管理上大力開展《國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教育,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只有國家安全,才有平穩的建設環境,社會主義現代化才能早日實現。抓好保密教育,強化大學生的保密意識。保密工作關系到國家的安全問題,高校要加強保密教育,增強大學生的保密意識,自覺遵守國家的各項保密制度,保守黨和國家的機密。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關系到大學生的幸福安康,現代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交通工具越來越先進,給消費者帶來了舒適與方便,但對道路交通安全也提出了新的問題。尤其是當代大學生交通安全意識不強,交通事故不斷出現,加強大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增強交通安全防范是當務之急。
一是加強交通法規的教育,提高交通法制觀念。高校要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等的法律法規教育,使大學生了解交通法規,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二是積極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增強大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高校要積極開展交通安全周和交通安全月活動。增強大學生的“五個意識”:紅綠燈意識;斑馬線意識;停車線意識;靠右行意識;路標意識。形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慎獨”思想。三是加強心理素質訓練,提高大學生交通安全應變能力。通過對大學生觀察力、注意力、應變力等心理素質的培養和訓練,使大學生在行車、走路中集中精力,注意觀察,增強應變能力,從而遏制交通事故的發生。消防安全教育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消防安全形勢日趨嚴峻。當前高校大學生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識。針對這種情況,高校必須加強大學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一是加強消防法規教育,提高依法治火的觀念。教育大學生學好消防法規,用好消防法規,嚴格按照消防法規辦事,自覺遵守學校的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嚴防火災的發生。二是加強消防安全知識教育,增強消防安全的應變能力。高校要有意識地舉辦消防知識講座,進行模擬安全訓練。要使大學生懂得“三知四會”:知防火知識,知滅火知識,知防火制度;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撲滅初起火災、會疏散自救。只有這樣,才能杜絕火災的發生。防盜防偷教育由于高等教育的發展和社會化,人員往來比較復雜,大學生宿舍盜竊案件不斷發生,造成大學生財物損失,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針對這種情況,高校必須加強大學生的防盜防偷教育。一是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治安思想認識。高校要采取多種形式的防盜防偷宣傳活動,努力提高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在思想上時刻筑起牢固的安全防線。二是采用典型案例教育,增強大學生治安防范意識。針對高校大學生宿舍偷盜的典型案件,通過看錄像、案例分析等形式,積極開展防盜防偷教育,增強大學生的防范意識,堵塞偷盜漏洞。三是建立治安通報制度,時刻警惕偷盜發生。隨時向大學生通報宿舍失竊的情況,增強大學生的防范意識。教育大學生自覺遵守安全管理規定,在宿舍不存放大額現金,不留宿外客,對陌生人進入宿舍要提高警惕,隨時進行詢問,不給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網絡安全教育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高校大學生進入網絡領域的人越來越多。#p#分頁標題#e#
大學生具有駕馭網絡的技能,但對網絡防范意識不強。針對這種情況,高校必須加強網絡的安全教育。一是加強網絡的法規教育,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法制意識。二是加強網絡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高校應該設立網絡安全主頁,登載網絡安全的法律、法規、條例,便利大學生自習,使他們在思想上養成抵御外來侵蝕的信息。三是積極開展網絡文明宣傳教育,提高大學生網絡文明思想。倡導網絡道德,樹立良好的網絡風氣,自覺抵制網絡低級趣味信息的侵蝕,提倡健康文明的網絡生活。四是積極開展網絡健康宣傳,教育大學生自覺抵制有害信息。教育大學生堅持“三不”:不登陸反動網站,不下載傳播反動性信息,不看淫穢及內容低調的網頁,不在網上發表煽動性言論,自覺抵制網上有害信息。心理安全教育高校教育改革的發展,由過去大學生就業的統分統包,走向了市場的競爭機制,這樣必然對大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心理壓力加大,如不加以積極疏導,極有可能出現各種安全隱患。因此,高校要特別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態。一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高校要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大學生進行健康人格教育、環境適應教育、人際關系教育、心理衛生教育、挫折應對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杜絕心理性安全問題的發生。二是設立心理咨詢服務,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校要通過設立心理信箱、心理門診、心理熱線等形式,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幫助解決大學生的心理障礙,減輕大學生內在的緊張和壓抑,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得到健康成長和發展。
加強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是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們認為加強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應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途徑和措施:健全領導體制,增強安全教育力度高校安全教育是維護大學生安全的一項基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它始終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高校安全事故的發生,既傷害了大學生,又牽動到學生家長,同時波及其他同學的情緒,還影響高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甚至會影響到局部地區的社會安定。因此,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必須置于黨委領導之下,建立由校領導負責、學校黨務、教務、學工、團委、保衛以及各院系等統籌兼顧的領導體制,全面負責和具體實施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制定和規劃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加強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指導工作。同時,要將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納入高校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并加強安全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在教學上,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如在政治理論講授中要談到關于帝國主義和平演變的危害性;在計算機課程中要講授有關網絡安全問題;在物理、化學課中要講授有關防火防爆問題。在教學管理中,必須結合安全方面的問題,適時地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教育大學生掌握國家安全、網絡安全、交通安全、防盜安全、放火安全等基本常識。總之,要形成從上到下高度重視安全教育的良好局面。加強制度建設,健全安全教育管理機制要做好高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必須加強安全制度的建設,健全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如《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學校安全事故報告》《學校交通安全管理規定》《安全事故管理預案》《巡邏制度》《值班制度》等,這些制度對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起到積極的規范作用。同時,高校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在位、誰負責”的規定,制定和落實各項安全責任制度及崗位職責,要層層簽定和落實安全責任制,在制度上確保高校大學生各項活動的安全措施,從思想上促進高校大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習慣,規范自我行為,從而達到建立長效的安全教育管理機制的目的。
要更新教育內容,增強大學生的安全意識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安全問題教育都是圍繞國家領土主權安全和利益、軍事威脅、對敵斗爭等的傳統安全觀開展教育活動。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和平與發展成為了世界的主流,特別是改革開放的深化,安全教育的內容已經歷了從傳統安全觀到非傳統的新的安全觀的變化,所以,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也在不斷變化和豐富,安全教育的內容除了傳統安全教育外,還要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才能提起大學生的興趣性和關注性,提高他們的參與性和內化性,從而增強大學生的安全意識。當前與高校大學生有關聯的安全問題相當豐富,如人身安全、心理安全、財物安全、學業安全、信息安全、消費安全、就業安全等。因此,對高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在內容上要不斷更新,與時俱進。這是時代對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改善教育方法,提高大學生安全教育效果高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應“以課堂教育為主渠道,以各種宣傳陣地為主體,以豐富的活動為重要支撐”作為教育方法體系。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以傳統知識的傳授為主,結合安全問題進行解答,具有交流性、科學性、思想性的特點,有利于大學生掌握系統的安全知識,提高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宣傳陣地主要是利用熱媒體廣播、電視、網絡等以及冷媒體校報、校刊、宣傳櫥窗等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要充分運用校園文化的豐富多彩活動,比如黨團組織活動、參觀考察活動、安全知識講座、安全演練活動等,寓教于樂,使安全知識和信息潛移默化進入大學生思想。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只有采用多樣化的教育方法,才能切實增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效果。總之,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熱點問題,高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關系到國家安全問題、高校改革發展問題、大學生健康成長問題。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有其特定內容。為使高校大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必須強化大學生的安全教育,使之成為德、智、體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