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磁共振的安全問題,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作者:郭惠利 單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射科
患者跌傷這種情況多是因患者長時間檢查后,突然起床造成體位性低血壓或頭暈、老年患者行動不便、檢查床未停穩時患者則下檢查床等。患者檢查中的配合聽力障礙或老年患者在磁共振檢查過程中未能理解技師的意圖,如將“出氣”聽成“出去”從檢查床上爬出來造成傷害。幽閉恐懼癥這種病人在磁共振檢查中因為磁共振檢查孔徑長,有這種疾病的患者極易造成呼吸困難、胸悶、及誘發患者的其他疾病而造成傷害。增強MRI檢查造影劑危害磁共振增強患者要注射一種順磁性的造影劑,近年來國內外有不少報道,造影劑可以對重度腎功能障礙的患者造成不可逆的腎臟損害。
解決措施-安全教育
1對患者教育對患者磁共振檢查的安全教育問題,在原來的安全教育模式中是沒有的。但近年來由于患者對檢查安全的無知和不理解、不配合使磁共振檢查時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由此我科開展了全面的患者安全教育。
1.1制定磁共振檢查同意書,同意書的內容主要有:(1)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檢查號、聯系電話。(2)患者是否有金屬物品影響磁共振成像,需提前告知的如:心臟起搏器、金屬植入物、帶神經刺激器等。(3)磁共振對比劑的風險如:既往無使用磁共振造影劑不良反應史、無嚴重腎功能不全(肌苷清除率在30%以下者不能用藥)。(4)磁共振檢查的流程圖,方便患者檢查時的繳費、預約及找到機房。檢查同意書須在檢查前交給患者,由前臺工作人員囑咐患者仔細閱讀理解,并簽署同意書。讓患者在檢查前充分的理解檢查程序及注意事項,能及時在檢查前告知技師或預約人員自身的身體情況,有無影響磁共振檢查及危及患者安全的金屬植入物,有則提前取消此檢查。
1.2檢查前對于不同的檢查部位,仔細告知患者檢查中需要的配合及遇到危險時呼救系統的使用。不同檢查部位的患者往往需要不同的配合方法,檢查前有針對性的告知患者,使其檢查中積極配合將檢查圖像做到最好,滿足臨床需要。在檢查中患者有不適或危險時可以通過呼救系統及時通知技師終止檢查,保障患者安全。
1.3培訓增強患者檢查后對造影劑過敏反應的觀察和處理,包括有延遲反應的處理。絕大部分的過敏反應均在檢查后30分鐘內表現出來,因此患者做完增強檢查必須留觀30分鐘。交代患者回家后如有不適,及時到最近的醫療機構處理;回病房后如果有不適應及時告知醫生自己所作的檢查。
2對中央運輸工作人員崗前培訓中央運輸人員為我院專門從事住院患者或急診患者檢查運送及取藥人員,因為我院的住院患者并不直接到放射科預約,所以我們需要將檢查同意書交予中央運輸工作人員,由他們代為交代患者需注意的事項。負責我科住院及急診患者的中央運輸人員約30人,要求人員基本固定、考核合格后上崗,并由專人管理放射科的患者運輸工作。
3對MRI檢查技師及學生的安全崗前培訓由于我院屬于教學醫院,大量的學生需要實習、見習。在學生的實習、見習前需要進行系統的培訓,對于檢查注意事項及患者檢查時的體位舒適、安置耳塞、及報警系統的使用方法的培訓,培訓時引用國內外的磁共振事故實例,強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考核后才可進入我科進行實習、見習。在患者進入機房前技師再一次核實患者有無磁共振檢查的禁忌。
4對安全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出現事故積極處理減少傷害,安撫患者。事故后總結經驗,組織工作人員討論,對當事人進行懲罰,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心。
5磁共振檢查區域標識牌設立磁共振檢查區域標識牌和檢查機房門上及地面的醒目標志(圖文并茂),禁止有如下金屬患者及家屬進入:心臟起搏器、電子耳蝸、鐵磁性的動脈瘤夾、體內電極導線、各種假體及其隨身攜帶的金屬物品(如:硬幣、鑰匙、手機、手表等);各種金屬植入物如:脊柱固定物、假肢、鋼板、螺釘、心臟瓣膜、任何金屬異物、血管支架[1]。
取得成效
1由磁共振檢查產生的安全事故明顯減少。由于磁共振檢查產生的安全事故減少,使醫院因安全問題引起事故的賠償減少,也減少資源浪費。
2患者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1檢查前同意書的認真閱讀,使患者在檢查前即知曉檢查禁忌,如有金屬植入物不能去除的,及時告知前臺工作人員使患者減少等待時間,及時終止檢查,節約患者時間。
2進入機房前,技師再一次核實使患者的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3檢查過程中,患者知曉檢查時配合要求,主動配合技師做好制動、呼吸、張口閉口等配合將檢查效果做到最好。患者檢查效果越來越好,臨床醫生及放射科診斷醫生對檢查圖像質量滿意度提高。
4推動學生的規范教育,提高學生參加工作后的安全意識。
討論
核磁共振檢查的普及使患者對于檢查方式可以有更多的選擇,磁共振檢查設備的安全性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醫院的磁共振設備多,技師多、學生多、患者多,既要滿足臨床的檢查需求,又要滿足診斷質量,還要保證患者檢查安全,規范的安全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起到“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