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職業教育德育狀況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本文作者:林艷 單位:通遼市高級技工學校
一、職業技術學校在讀學生心理剖析
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在心理上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同齡人,他們似乎被迫過早將自己的未來定位,不得不屈從于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偏見帶給他們的壓力,這在他們正在成長的心靈上會造成或多或少的陰影,對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都會造成負面影響,這對學生將來能否健康成長,掌握一技之長,在自己的工作領域有所成就,最終服務與貢獻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因果關系。德育工作要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而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是接近他們與他們打成一片從而順利開展工作的前提,處于青春萌動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是多變的,而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更是變幻莫測,它既趨向于成熟,卻又擺脫不了有些幼稚;他們的心情也是矛盾的,它既喜歡標新立異、特例獨行,又害怕孤獨,渴望友情和初戀。有人說青春是一本難懂的書,有人說青春是一個迷惘憂傷的季節,其實,這一切都是青春期心理特征的表現。讓我們嘗試著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想法、愿望、體會和訴求吧。
(一)關于學業方面
就職業學校的學習而言,其實壓力并不大,只要所學內容是自己特別感興趣的加之學生個人動手能力強的,只要肯用功肯付出都可以學到一技之長。來到職業學校學習的孩子中有的是因為家庭貧困,高中輟學,隨著國家對中職學校的相應補貼和減免學費的政策而重新走入校園,這樣的孩子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相對而言其學習成績突出;有些孩子是因為在初中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或思維能力,致使來到技校后學習興趣仍不濃,學習目標不明確;還有大部分學生由于在原來畢業學校學習基礎較薄弱,思想上存有不思進取的通病,具體表現在:對學習沒有信心,覺得自己就是讀不好書,甚至認為讀書太辛苦而不想讀。從而導致平時對學習生活無所謂,比如上課來不來無所謂,課上聽與不聽無所謂,作業做不做無所謂,成績好與差無所謂。由此而產生一系列令學校和教師頭痛的問題,如為消磨時間打撲克、賭博、集體逃學去網吧,打架斗毆時常發生,不尊重任課老師,故意刁難管理人員;理論學習不用心,技能操作不刻苦,一年下來,得過且過,最終一事無成。
(二)關于青春期心理生理發展的不平衡性
同學們的身體發育已接近成人的水平,而心理的發展卻相對滯后,在理智、情感、道德、社交等方面還都未成熟,在心理上常表現出一種成熟前的不確定性。如,思維敏捷但容易偏激;熱情但容易沖動、蠻干;勇于創新,但缺乏持久性。在對社會、他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上,易出現困惑、苦悶、焦慮;對家長和教師表現出比較普遍的逆反心理。而且很多學生大多以“自我”為中心,集體觀念淡薄,生活上貪圖安逸享樂,虛榮心極強。還有的學生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花錢大手大腳,簡直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這些現象折射出社會與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的缺失。
(三)關于自尊的迷失
一個人有強烈的自尊心,才會懂得自愛,擁有自信,進而自強,那么如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自尊心,不自暴自棄呢?現狀是,許多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初中時就被認為是“不受歡迎的人”,在成績至上的應試教育模式中,一直以來,這些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普遍不受到重視,遭到的批評、冷眼頗多,表揚卻少得可憐,使學生覺得總是事事不如人。其次,大部分學生經歷中考的失利,感到底氣不足,又加上家庭和社會的壓力,所以對自己的前途即便不說喪失了信心,也至少是信心不足。其三,當今社會學生等級觀念非常嚴重,學生心里也明白得很,求學依次是重點高中,一般高中,職業高中,技校。后兩者中的一部分學生走出校們連校徽都不敢戴,平時不敢說在職業學校讀書,怕人笑話。
(四)關于社會和家庭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在畢業以后的就業中,有些單位也不能正確對待職業學校的學生,把他們與高中生放在同一檔次,其待遇均低于其他中專生,更不用說大專生了。原有的陳舊觀念使社會對職業教育普遍存有偏見,國家對職業教育投入不足,企業對職業技術人員重視不足,人們對職業教育認知不足,讓希望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止步于校門之外,他們認為職業教育出來的將來就是賣苦力的,是藍領和灰領,還沒步入社會就被劃出階層,低人一等。就是因為這些因素使學生產生了自卑的心理,從而導致學生產生一些錯誤的思想,認為來職業學校讀書就是為了現在混時間,將來混飯吃。還有一部分的家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矛盾,導致孩子性格上發生變化。有的是家庭遭遇不幸,有的是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有的是單親家庭,這樣的學生,思想波動更劇烈,情緒更易失控,如遇到挫折或打擊,會產生暴力傾向和悲觀厭世的想法,如不加以引導,后果將極其嚴重。
二、用心靈感化心靈,針對實際,制定對策,創造性地開展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面對當前中職學生綜合素質偏差的現狀,學校的德育工作必須結合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從正面加強教育與引導,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人格。如何完成這一艱巨任務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以身作則,心平氣和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無庸徒事言詞也。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對這句話有了較深的體會。班主任是學生接觸最多最直接的教師,你的人生觀、世界觀、言行舉止都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同學們的眼睛都盯著班主任,你的舉手投足,都能彰顯出你的綜合素質。就說保持衛生這件小事吧,打掃衛生做的特別好,可是堅持不了一會兒,有同學就把食品包裝袋隨手扔在地上,我說了幾次都不奏效。后來我進班級時,看到地上有紙屑,便不聲不響的把它撿起來,我發現在我撿起的一剎那,同學們都在看自己的周圍有沒有垃圾。慢慢地我發現同學們的凳子上都掛著一個小塑料袋裝垃圾,誰也不再亂扔垃圾了。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給學生以無聲的點撥,潛移默化地熏陶了學生的靈魂。剛接班任工作時,在沒有一分錢班費的情況下,我自己掏腰包為班級安裝了玻璃、添置了毛巾和做板報等的一切用品。看著布置好的整潔的教室,看著可愛的學生,我的心里很踏實、快樂,因為我為這個“大家庭”做了一個“家長”應該做的事。我以無聲的行動,給同學們做著榜樣,事實上,學生利用自己的零花錢為班級買石英鐘、標語等的好多行動就是為我的工作作出的肯定的評語。
(二)貼近他們是開展工作的第一步,貼近需要信任,而“尊重”是建立信任的基礎尊重學生,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正確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教師的職責之一,就是幫助他們不斷地改正缺點,逐漸地完善自己,對學生的尊重和關心,應該貫穿于管理教育工作的全過程,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傾向和問題要處處留心,“理解萬歲”,成人需要理解,學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寬容。處于新時代的學生富有幻想,敢于實踐,常常有一些離奇古怪的想法與做法。對于這些,筆者認為,管理教育工作者要能理解,并進行具體的分析和引導,要經常教育。另外,學生自制能力較差,是非觀念不十分清楚,容易干傻事、犯錯誤。而對他們的錯誤,不能只是簡單地批評,而要分析他們犯錯誤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一旦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就要寬容,要鼓勵他們再接再厲,這樣做,容易加深與學生的感情交融,確保職業學校德育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p#分頁標題#e#
(三)“一視同仁”,建立學生的公平感是讓他們日后勇于踏足社會的基石后進學生最缺乏愛,最難得到周圍人的信任,只有他們對教師產生信任和愛戴之情時,教育才會變為現實的力量。作為班主任,在人格上應該尊重差生,應處處給他體貼和溫暖,心胸坦蕩,在思想和言行上慎重對待他們,切不可因為基礎太差或素質較低而歧視他們,不可因為表現欠佳而鄙視他們,也不能因為他們做錯了一件事情就認為他們是無可救藥的。其實,這些孩子也未嘗不想使自己將來能成為有用之才,未嘗不想使自己將來在社會上干一番事業。因此,我們就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真分析他們的思想狀況,尋找突破口,做有針對性的工作。
(四)贊揚、鼓勵、培養加耐心,細節決定成敗職業學校的學生雖尚未成年,但也不像初中生和小學生,他們已有較強的認識判斷能力,自我意識較強,要取得他們的信任就得先信任他們,這樣才能了解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從而縮短師生間的距離。贊揚是最美麗的語言,任何人都有其思想或行為上的“閃光點”,適當的贊揚對他們不失為一種鞭策和鼓勵,特別是當他們有了進步,即使只有一點點兒,也要給予最充分地肯定,使其增強必勝的信心。鼓勵他們,減輕其心理壓力。對于自尊心極強的這些不大不小的學生們,他們的生活中缺少鼓勵,要不時地給他們打氣,鼓起他們的勇氣,讓他們丟掉包袱,輕裝前進。同時要使他們明白,書本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實踐能力,要他們多參加實踐,培養動手能力,這無疑對他們的學習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培養其興趣。在職業學校,學生的知識基礎可能會有較大的差別,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照顧那些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在學習初期可復習一些必要的基礎知識,教學進度也可以放慢一些,同時在課堂上也要注意照顧他們的接受能力,努力改善教學方法,使他們能夠聽得懂、學得好,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努力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教好一門課程的前提。
對職業學校學生的教育是需要更多耐心的,因為常常有部分學生因多次思想教育工作后還會出現一些反復現象,比如紀律差,遲到、早退、曠課。鑒于這種情況,對于學生的教育既要反復抓,又要抓反復,不能急躁。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一定要有極大的毅力和耐心去做細致的工作。由于他們已經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并形成了心理定勢,要想使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脫胎換骨是很難的,這就要求我們再工作中不厭其煩,鑒定信心,永不放棄,用我們最大的耐心和關懷,教育和感染他們,用無私和不厭倦的工作感化他們。山,用屹立印證高度,水,用深遠承載內涵,我想教育也是一樣,輕柔、舒緩、深厚而又不露痕跡,這種不露痕跡的感動和激勵,才是那雙化頑石為美玉的無形妙手,才是德育教育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