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英國酒店管理經驗啟發,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本文作者:郭心毅 陳萍 劉喬喬 單位: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通過設計和構思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發展,培養學生與眾不同的個性,開展標新立異的學術活動。“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成為教育管理者和教學工作者的共識,已經貫穿到英國職業教育的教學大綱編制、教學課程設置、教學發展規劃及評價體系的構建等各個方面。依據職業標準制訂教學大綱英國職業教育的教學大綱是由課程專家和企業家依照行業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及行業職業資格標準共同編制而成,并且隨著相關專業和經濟發展的變化,對教學大綱進行適時調整。教學大綱既適應行業需求,又符合教學規律,并能滿足學生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實現了職業技術教育、行業企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的有機統一,較好地體現了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學校依據教學大綱開發核心課程、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不僅涉及專業知識,而且還涉及藝術、商業、計算機、工程學和科學等泛化領域的知識。
這保證了教學過程與實際工作聯系緊密,從而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并促使學生運用綜合知識,去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強調以能力為本位的培養模式英國職業教育強調“能力本位”,突出專業能力和核心能力培養,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而且要求學生的科技成果能夠運用到實際生產。為了提高學生的就競爭力,英國職業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專業能力是具體職業的能力,由從事該職業活動所需技能和知識構成。核心能力則是指“普遍的、可遷移的、對勞動者的未來發展起關鍵性作用的能力”[3],與職業技能和技術知識不同,它側重于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以及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市場機制轉型過程中的職業轉換能力。將專業能力和核心能力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緊密結合起來,可以充分挖掘個人發展潛能,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酒店管理專業具有實踐性強且發展變化快的學科特點,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與技能相結合以及技能與職業資格相結合。職業技能培養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教育的核心內容,開發適合崗位發展需求的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的關鍵。通過與行業專家的交流發現,我國酒店管理人才的職業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酒店管理是一個技能性非常強的專業,不但要求學生懂得專業基礎理論,而且要求學生具有特定崗位的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還要具備基本的禮儀知識、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先進的服務意識等。其次,隨著科技和社會的一體化發展趨勢,各個學科間和行業間的界限逐漸被打破,酒店管理越來越呈現出多結構和綜合性特征,需求知識廣博、基本功扎實,具備多元化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經濟知識、職業道德以及社會交往等。再次,依據Super的觀點[4],高職學生正處于青年期向成年期過渡的階段,但由于社會和家庭的原因,許多高職學生的心理仍處于青年早期,年齡特征與心理成熟度明顯錯位。這種現象在我國酒店管理專業學生中尤為突出,這些學生不能正確看待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角色轉換困難,不適應所從事的服務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促使畢業生更好地去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提高職業能力離不開職業素質。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素質分為思想品德、文化、專業技能、心理素質四個方面。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正確認識人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其內容包括政治修養、思想修養、道德修養、心理品質修養、美學修養、敬業修養等的教育。文化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和競爭力,包括人文修養、語言表達、社會交往、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能力。專業技能教育讓學生掌握和運用與崗位相應的職業技能,涵蓋了專業知識、職業技能、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教育。心理素質教育是對學生心理潛能、特點、品質和行為形成的輔助培養,包含認知能力、情緒和情感品質、意志品質、氣質和性格等方面的教育。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是我國首批百所高職示范院校之一,酒店管理專業以培養從事酒店餐飲、客房、前廳等主要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為目標。我院在借鑒英國職業教育經驗的基礎上,依據我國酒店管理崗位的特征和高職學生的基本特點,經過與行業專家的合作,結合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目標和崗位需求,構建了適應酒店管理發展要求的能力本位課程體系。構建“雙核心”人才培養模式高職教育主要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對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通過工學結合模式,構建了“雙核心”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第一個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以基礎課和專業課為主干,以必修課和選修課為輔助,結合學校豐富的社團活動和濃厚的校園文化氣氛,在各門課程中滲透素質教育的內容和意識。第二個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與企業共同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社交能力、心理素質、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此基礎上,酒店管理專業建立了由職業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學習領域課程、職業認證課程四類課程組成的職業素養課程體系以及由職業認知實習、職業體驗實習、企業頂崗實習、就業實習四類課程組成的職業實踐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職業素養和職業實踐兩類課程體系相互交融,學生通過學習,提升職業基本能力、專項職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在“雙核心”人才培養模式下,培養現代酒店實用型技術人才的職業能力的關鍵是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優化課程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并加強教學質量管理。
在借鑒英國模式的基礎上,依據對我國酒店管理專業工作崗位分析,實行了“知識技能和素質培養并重”的課程體系。在這一體系中突出三個特點。第一,加強基本能力培養。著眼于未來,培養學生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和職業變化的能力。第二,課程模塊化設置。針對職業崗位要求,設計知識單元和技能模塊。第三,提倡“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提高學生心理成熟度,為學生職業發展打下基礎。酒店管理專業依據職業能力和素質培養目標,按照國家職業鑒定標準設置相應的課程體系。構建“雙情景”專業教學模式為了能夠滿足職業能力培養目標和崗位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設計學習情境。要求在學習情境中,提出明確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完整。這有利于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情境內容包括任務下發、任務分析、任務分工、任務計劃、任務實施、任務評價、經驗分享、任務拓展等具體步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為了使學習情境便于實施,營造真實的職業情境,改革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將課堂設在實訓基地,采用模擬教學、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等教學方法。#p#分頁標題#e#
英國職業教育模式一直被視為最成功的典范之一,其核心是加強高等教育與企業界的聯系,將人才培養、職業培訓、就業與技術創新等方面融合在一起。為了實現學校和企業的發展,推動高職教育發展,英國制訂了統一的國家資格認證體系,并搭建了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貫通的橋梁,奠定了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本文以英國職業教育模式為基礎,結合我國酒店管理行業的崗位特征和職業教育現狀,探討推動我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健康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通常而言,在我國高職教育中,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還停留在為酒店提供臨時勞動力的層面,工學結合層次低。雖然人才培養與就業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但仍然缺乏撬動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教育的政策杠桿,而頒發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屬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門,也亦難以接軌[5]。理順校企合作和建立合理的職業標準,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另外,我國高職學生在學習期間不僅要完成職業實踐任務,還要完成青少年時期未完成的職業發展任務和心理轉變。因而,高職學生在“工作-職業”周期上面臨適應職業的問題,在家庭生活周期上又面臨即將進入或已進入戀愛或結婚的問題,他們面臨許多重要決擇,對他們具有很大的挑戰,需要努力地應對。在高職期間,如何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幫助學生順利完成青年向成年的轉變,也是我國高職發展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