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下高職審計教學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 要: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對審計職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合理、有效地評估客戶財務報表存在的重大錯報風險的審計職業能力尤其重要。因此,高職高專的審計學教學工作面臨新的難題。本文就提高學生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職業能力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字:現代風險導向審計 審計職業能力 審計風險 風險評估
隨著經濟發展,企業組織結構及經營活動日益復雜,行業面臨的風險日益增大。為有效應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我國財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出臺新審計風險準則,新準則推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審計學作為高職高專會計學專業主干課程之一,該課程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基本審計理論和審計方法,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質量、高素質的現代應用型審計人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對審計職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高職高專的審計學教學工作也面臨新的難題,如何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職業能力?本文就此問題進行探討、研究。
一、新審計風險準則下的審計風險模型
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念下,新審計風險準則修定了審計風險模型,即審計風險(AR)=重大錯報風險(ROSM)×檢查風險(DR),新的模型中引入“重大錯報風險”概念,考慮了被審單位可能產生重大錯報風險的各種風險因素。審計重心為風險評估,運用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審計思路。
新準則要求審計人員將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念貫徹于審計全過程,審計人員應正確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所依存的外部環境、制定的發展戰略和風險控制制度,合理運用職業判斷,以充分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重大錯報風險分為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針對評估出的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確定擬采取的總體應對措施,針對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以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將被審計單位與其所處的廣泛的經濟環境相聯系,在審計活動的各個環節都保持職業懷疑態度,隨時發現潛在的風險并匯總風險。根據評估的風險設計適合的審計方案。對風險的合理評估是影響審計質量和效率的關鍵,培養學生如何收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合理評估風險是審計教學的難點之一。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對審計職業能力的拓寬
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下,合理、有效地評估客戶財務報表存在的重大錯報風險是決定審計工作成敗的關鍵。被審計單位作為被審計對象并不是一個孤立的主體,是處于經濟蛛網的一個點,只有將其置于宏觀經濟背景之下,分析被審計單位生存能力和經營風險,評估重大錯報風險。此外,現代企業管理主要是戰略管理, 戰略管理的著眼點是分析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以及找出化解風險的對策。財務報表風險實際上是企業戰略風險以及相關經營環節風險的副產品,要充分把握審計風險,審計人員必須首先了解企業所依存的環境,基于環境制定的發展戰略,經營風險等,從而考慮對財務報表各項認定的影響,以便評估重大錯報風險。因此,審計人員除了需要會計、審計和企業營運方面的知識,審計人員還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一)分析經濟、法律等外部環境導致錯報風險的能力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實施由外至內的風險評估方法,從被審計對象所在行業狀況、法律與監管環境,以及客戶的經營戰略分析著手,其中審計人員特別要關注行業的專屬問題,例如化工行業的環境污染、賠償和法律監管等方面所面臨的風險。分析企業經營風險,基于經營風險推導審計風險。不同的審計風險源于不同的經營風險,而不同的經營風險取決于被審計對象不同的行業、監管、市場、戰略等眾多因素。審計師只有恰當地分析并掌握了這些環境因素,才可能合理關注每個被審計對象不同的風險狀況。
(二)基于價值管理的風險識別能力
現代普遍認可企業的財務目標就是股東價值最大化。在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過程中存在不利于目標實現的經營風險,經營風險存在于企業戰略、管理和自主創新等因素中,多數經營風險最終都會產生財務后果,可能對各類交易、賬戶余額以及列報認定層次或財務報表層次產生直接影響,從而導致重大錯報風險。審計人員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風險評估不能局限在會計的范疇,應從價值管理的角度,基于價值影響因素進行風險評估 。
(三)有效溝通能力
審計人員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評估重大錯報風險其中最重要程序之一是詢問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內部其他相關人員。審計人員作為信息不對稱的第三者要通過有效良好的溝通去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評估被審計單位的風險。審計人員的有效溝通能力對風險導向審計起著關鍵作用。
(四)行業分析能力
了解被審單位主要產品、行業發展狀況行業狀況,將被審計單位的關鍵業績指標(銷售毛利率、市場占有率等)與同行業中規模相近的企業進行比較,所在行業的市場供求與競爭,生產經營的季節性和周期性,能源供應與成本,行業的關鍵指標和統計數據等。通過對其業務風險的分析,進行風險評估。
三、提高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職業能力的教學措施
對重大錯報風險的全程關注,能夠跳出會計數據而審計。不僅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較高的審計、會計專業水平,還要求審計人員具有行業分析、企業戰略風險等審計職業能力。傳統審計教學方式很難使學生具備較高的風險評估能力,如何改進審計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職業能力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強化審計風險教學理念
審計學教師在審計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全面樹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念,強化風險意識教育。使學生在學習審計過程中形成審計風險理念,認識風險評估在審計工作中的關鍵作用,從而提高審計職業能力。使學生充分理解審計風險模型,意識到風險評估在現代審計工作中的重要性。審計工作中應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理性面對并評估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從而實施總體應對策略和進一步的審計程序。在審計過程中以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為審計工作主線,以避免審計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審計的效率和效果。#p#分頁標題#e#
(二)增加審計學的前導課程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審計人員了解被審單位及其環境,從被審單位所在行業、市場等外部因素和被審單位的經營戰略、經營風險分析等內部因素推導錯報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審計人員具備產業組織、管理戰略等知識才能在更廣的視野和更高的層面分析審計客戶。審計人員在整個審計過程中應保持職業懷疑態度,考慮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舞弊風險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對人和行為的理解有助于舞弊風險評估。因此,高職高專在審計學的前導課程有必要增加產業組織、管理戰略、組織行為和心理學等課程。
(三)審計教師隊伍理論和實踐水平的提高
教師是審計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培養學生職業判斷能力的重要保證。審計相關知識更新快,教師應及時更新業務理論知識和經濟學、管理學等方面知識。教師還應到會計師事務所掛職鍛煉,豐富實戰經驗。授課過程列舉實例和自身體驗,增加課程生動性,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課后能查閱企業管理、經濟形勢等方面的資料,提高風險評估能力。此外還可以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審計專家為特聘教師,通過開設專題講座等以開拓學生的視野。
(四)改進審計案例,提高教學效果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強調審計人員保持職業懷疑態度,如何通過企業內部和外部各種風險產生職業懷疑。枯燥的講解學生沒有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這就要用啟發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模式,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具體生動的案例能讓學生有學習熱情,幫助學生透徹理解理論、能將理論和實務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和風險導向職業能力。目前審計計案例主要涉及會計處理、錯帳等,對企業所處內外部環境的分析和舞弊方面的案例較少。無法滿足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要求。因此,要結合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職業能力需要改進審計案例。
此外,不同的學習階段運用不同類型的案例。首先給出引導式案例,引導式案例設計通俗易懂,使學生有初步的風險意識和了解被審計單位及環境對審計工作所起的關鍵作用。在具體分析各事項可能產生的重大錯報風險中,主要使用分析、討論式案例。例如,在學習了解管理層和員工業績考核與激勵性報酬政策評估風險時,列出某公司在2009年度實現銷售收入增長10%的基礎上,公司董事會確定的2010年銷售收入增長目標為20%。公司管理層實行年薪制,總體薪酬水平根據上述目標的完成情況上下浮動。W公司所處行業2010年的平均銷售增長率是12%。通過課堂討論得出結論:可能存在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公司管理層為了達到治理層確定的高于行業平均增長率8%的銷售增長率,且管理層的薪酬與銷售增長目標掛鉤,所以有可能會虛增收入。最后運用綜合性案例,對行業背景、企業管理分析,網上資料查詢問卷調查評估可能產生的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分析審計風險。
(五)適應現代風險導向的審計情景模擬實訓和實踐教學
加強審計模擬實訓,模擬實訓中突出現代審計風險導向的作用,培養學生作為審計人員所具有的風險意識和風險評估能力。實訓中,對學生分組,模擬審計人員實踐過程。小組成員運用詢問、分析程序和觀察等方法。通過了解的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評估會計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然后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項目組內討論,給出審計意見。模擬實訓中的向客戶的詢問、訪談還可鍛煉學生的有效溝通能力。
與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聯系,安排學生審計實習,將學生置于一個邊學習、邊實踐的動態過程中,使學生真正理解理論知識、掌握其靈魂,且能靈活運用于實踐。鼓勵學生利用假期開展社會調查,了解各行業、經濟管理等情況,讓學生在真實的經濟環境中磨練并通過實踐來分析和發現問題,使審計職業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實踐期間教師要全程關注、適時給予指導。
(六)考核方式多樣化、嵌入研究性教學等
為使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審計職業能力,審計課程考核方式相應要多樣化。例如,開卷、課程論文、案例分析、實踐報告等形式,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其中考試題目主要考察學生的分析、演繹、推理等解決問題能力而不是對審計知識的記憶。
結合最新的科研和實務發展動態,將審計理論發展的前沿知識,以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講授出來,例如,在最后一次課堂上以專題的形式嵌入一個研究性的主題。這樣能拓寬學生的視野,不斷地深入了解審計風險,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探尋更佳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具體手段。
參考文獻:
1. 呂春峰. 創新審計教學提高學生素質[J].職業技術教育,2007,(4):26-28.
2. 何秀英. 創新審計實踐教學之我見[J].會計之友,2007,(5):32-36.
3. 孫永亮. 高職審計教材及教學方法改革探索[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8):6-9.
4. 馬利鋒. 關于審計案例教學的思考[J].財會研究,2007,(4):11-13.
5. 辛旭. 實施審計學案例教學法的基本設想[J].財會月刊,2007,(6):40-41.
6.藺寧、劉成竹. 項目教學法在高職審計教學中的應用[J].經濟師,2009,(11):34-36.